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启善治:人工智能时代社会治理的新图景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迪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0,共6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AI)时代的形成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它以技术突破和应用发展为起点,逐步推动技术、经济与社会的共振发展。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逐步具备了更强的学习、...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AI)时代的形成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它以技术突破和应用发展为起点,逐步推动技术、经济与社会的共振发展。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逐步具备了更强的学习、推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从早期的专用智能(如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等)向通用人工智能(AGI)迈进。伴随这种变化,AI技术走出实验室,迅速且深度融入医疗、金融、制造、交通、教育等多个产业领域,让数据成为关键性生产要素,让算法成为生产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过错责任与人工智能发展--基于法律经济分析的一个观点 被引量:32
2
作者 戴昕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55,共18页
如何制定人工智能致害的侵权责任规则,是人工智能立法领域的一个困难议题。由于黑箱系统的作用机制难以解释,以及致害过程有多方参与,人工智能致害侵权如适用过失责任,将产生较高制度成本。适用无过错责任不仅制度成本更低、救济效果更... 如何制定人工智能致害的侵权责任规则,是人工智能立法领域的一个困难议题。由于黑箱系统的作用机制难以解释,以及致害过程有多方参与,人工智能致害侵权如适用过失责任,将产生较高制度成本。适用无过错责任不仅制度成本更低、救济效果更好,而且结合法律经济分析有关责任规则影响注意水平和行为水平的原理,可知其未必会导致对人工智能创新活动的过度抑制。同时,尽管基于行政监管的风险规制是应对人工智能致害风险的最主要制度形态,但侵权赔偿责任,特别是无过错责任的设置,将有助于维护社会对人工智能产业及人工智能监管体制的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过错责任 注意水平 行为水平 事前监管 音效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会如何改变教育——基于自动化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乐惠骁 汪琼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0,共8页
研究回顾了20世纪工业自动化浪潮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借鉴当时工业自动化进程中的相关研究发现,借此审视当下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对教育所带来的挑战。特别是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执行非程式化任务这一新特点,分析其对劳动力市场... 研究回顾了20世纪工业自动化浪潮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借鉴当时工业自动化进程中的相关研究发现,借此审视当下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对教育所带来的挑战。特别是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执行非程式化任务这一新特点,分析其对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学校教育目标以及教师岗位责任的影响。研究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标志着教育教学自动化进程的正式开启,对智能自动化影响教育发展的预判可以沿袭工业自动化时期的研究路径,在核心素养框架之中侧重人机协同能力培养,发展终身学习的思维与能力。此外,智能自动化也将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定位发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动化 人力资本 教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吕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188,共12页
“智能社会”是具有高智力结构特征的低熵社会,充分体现在工作原理、社会场域、应用场景等方面。关于“智能社会治理”模式,目前存在两种认识:其一是“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即当前的模式);其二是“对智能社会的治理”(即未来的模式)。开... “智能社会”是具有高智力结构特征的低熵社会,充分体现在工作原理、社会场域、应用场景等方面。关于“智能社会治理”模式,目前存在两种认识:其一是“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即当前的模式);其二是“对智能社会的治理”(即未来的模式)。开展“智能社会治理”,应统筹处理现实性、前瞻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继承当前模式(智慧城市、城市大脑等)的阶段性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应同步开展具有前瞻性的未来模式探索。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从“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向“对智能社会的治理”转型,我国开启了全国范围的实验探索工作,并在2021年公布了首批国家综合性实验基地名单,鼓励地方政府“先行先试”、实验探索。以武汉基地为代表,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前瞻性治理之路:基于数字化、信息化基础,建设大型社会模拟器,超前构建智能社会有机体“副本”;基于大型社会模拟器,开展低成本、可重复、可撤销的社会模拟实验;赋能重点场景治理,输出高质量公共政策,并在实践中检验效果、优化提升;通过科学普及,强化个体认知与社会意识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社会 智能社会治理 智慧城市 大型社会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深度学习梯度替代算法研究综述
5
作者 方维 朱耀宇 +3 位作者 黄梓涵 姚满 余肇飞 田永鸿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85-1922,共38页
被誉为第三代神经网络模型的脉冲神经网络(Spiking Neural Network,SNN)具有二值通信、稀疏激活、事件驱动、超低功耗的特性,但也因其复杂的时域动态和离散不可导的脉冲发放过程而难以训练。近年来以梯度替代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 被誉为第三代神经网络模型的脉冲神经网络(Spiking Neural Network,SNN)具有二值通信、稀疏激活、事件驱动、超低功耗的特性,但也因其复杂的时域动态和离散不可导的脉冲发放过程而难以训练。近年来以梯度替代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转换SNN方法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方法被提出,大幅度改善SNN性能,形成了脉冲深度学习这一全新领域。本文围绕梯度替代法的研究进展,对其中的基础学习算法、编码方式、神经元和突触改进、网络结构改进、正则化方法、ANN辅助训练算法、事件驱动学习算法、在线学习算法以及训练加速方法进行系统性地回顾和综述,并选择其中的代表性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分析,讨论了目前的研究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未来可能取得突破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神经网络 梯度替代法 类脑计算 神经形态计算 脉冲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社会化视阈下青年数字素养的框架建构与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芳 吕鹏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45,共8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青年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人翁”,青年的数字素养是其数字生存的基础,是实现美好数字生活的关键。从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青年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人翁”,青年的数字素养是其数字生存的基础,是实现美好数字生活的关键。从人的生存角度而言,学习并掌握数字知识、数字技能和数字规范是数字社会化的重要表现,也是生成数字素养的核心要素。文章基于数字社会化的视角,建构了知识维度、技能维度和规范维度的青年数字素养框架,并提出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提升青年数字素养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群体 数字素养 框架建构 数字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复杂系统智能模拟:涌现机理与方法路径 被引量:7
7
作者 吕鹏 陈典涵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突破,人类正在进入智能社会。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社会模拟正在成为智能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方法,并体现在微观(社会行为体)、中观(组织形态)、宏观(总体治理目标)三个层面。社会模拟的核心是构造“...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突破,人类正在进入智能社会。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社会模拟正在成为智能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方法,并体现在微观(社会行为体)、中观(组织形态)、宏观(总体治理目标)三个层面。社会模拟的核心是构造“涌现”机制,高精度刻画和呈现社会运行的过程与结果。基于涌现机理解读社会复杂系统,社会模拟打通了社会诸系统、诸层面之间的关联,揭示了跨系统复杂关系与社会过程,这契合了智能社会的治理需求。社会模拟通过刻画微观层面的智能体行为,模拟社会行为体,并通过涌现机制来考察社会结果。因此,二者具有契合性。可围绕社会刻画、社会知识、模拟推演、社会预测、社会干预、社会优化六个环节,设计一个将社会模拟应用于社会治理的较为完整的方法路径。社会模拟可以在个体、组织、政府、社会、国际关系等层面实现突破,助力国际关系和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望未来,社会模拟在智能社会治理及其具体场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复杂系统 社会模拟 复杂系统涌现 社会知识 智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动驾驶场景的脉冲视觉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济远 郑雅菁 +1 位作者 余肇飞 黄铁军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7,共18页
自动驾驶是计算机视觉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纯视觉感知方案在自动驾驶场景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不同于传统相机,脉冲视觉传感器能更加灵敏地感受光子,具备比传统视频快千倍以上的成像速度,具有高时间分辨率、高动态范... 自动驾驶是计算机视觉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纯视觉感知方案在自动驾驶场景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不同于传统相机,脉冲视觉传感器能更加灵敏地感受光子,具备比传统视频快千倍以上的成像速度,具有高时间分辨率、高动态范围、低数据冗余和低功耗等优势。本文面向自动驾驶场景,总结了脉冲相机的成像原理、感知能力与优势;围绕自动驾驶相关视觉任务,详细介绍了脉冲视觉影像重建原理与方法,讨论了基于传感器融合的影像增强技术路线;归纳总结了基于脉冲相机的运动光流估计、目标识别检测分割与跟踪,以及三维场景深度估计算法进展及技术路线;梳理了脉冲相机数据及感知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脉冲视觉的研究挑战;研究提出了潜在解决方案及未来研究方向。脉冲相机及其算法和系统在自动驾驶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是未来计算机视觉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视觉 脉冲相机 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社会协同治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9
作者 吕鹏 毕斯鹏 +1 位作者 管正青 成海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35,共17页
智能社会是以人机物的高度耦合为核心特征,以智能社会协同治理为核心治理模式,形成现代人到智能体的主体性转变,全面拓展人类的生物、时间和空间等存在属性的社会形态。智能社会协同治理是智能社会智能体充分调动各类智慧、技术、资源... 智能社会是以人机物的高度耦合为核心特征,以智能社会协同治理为核心治理模式,形成现代人到智能体的主体性转变,全面拓展人类的生物、时间和空间等存在属性的社会形态。智能社会协同治理是智能社会智能体充分调动各类智慧、技术、资源而形成的有机整合的治理模式,以解决智能社会的个体成员、运行规律、社会机构、治理模式、政策制定和伦理规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国内外学者综合运用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方法对智能社会进行建模,从协同治理主流理论、智能社会拓扑和协同决策优化等角度研究智能环境下的协同治理技术,发展了一系列智能社会协同治理的机理与模型。近些年来,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智能社会协同治理的范畴,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对智能社会协同治理的模型与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从人类发展历史与核心社会特征演化趋势、数字社会向智能社会过渡阶段研究,协同计算的主要模型、方法以及协同计算在智能社会行为体“人机物”互动中的应用3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和对比分析,凝练存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分析各研究分支的特色和可能存在的互补性,最终给出该方向未来的潜在发展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社会 协同治理 人工智能 社会计算 协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社会科学时代数据研究新生态构建初探——基于大数据与小数据双向实证检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鹏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9,215,216,共18页
计算社会科学时代,大数据越来越多地用于社会研究。由此,引发了学界对小数据(社会调查数据)角色与作用的再审视。文章关注在大数据时代小数据能否依然发挥作用,进而讨论计算社会科学时代的数据生态构建。研究选择同一个社区,基于等价共... 计算社会科学时代,大数据越来越多地用于社会研究。由此,引发了学界对小数据(社会调查数据)角色与作用的再审视。文章关注在大数据时代小数据能否依然发挥作用,进而讨论计算社会科学时代的数据生态构建。研究选择同一个社区,基于等价共同体理论,构建大数据、小数据两个等价共同体,独立反映对象的总体特征。选择同一个社区,一方面获取平台大数据,另一方面进入社区开展入户调查(在相同时间)获取调查问卷数据。使用杰卡德(Jaccard)系数计算每两个数据实证分布之间的距离,进行双向实证验证。检验结果显示数据综合匹配度较好。未匹配的变量,也得到比较合理的社会意义解释。这意味着,小数据与大数据都可以用来反映社会总体特征。在计算社会科学时代,应明确大数据、小数据的作用域,对二者进行有机整合,助力构建新的数据研究生态。社会研究者应按照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单一或混合),提升知识发现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社会调查 双向实证检验 数据研究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边地区人口流失与人口现代化时空演化与空间互动机制
11
作者 马楠 张丹 沈体雁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64,共12页
明晰沿边地区人口流失与人口现代化相互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沿边9省112个市域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等数据,综合使用空间计量等方法,分析人口流失与人口现代化的时空演化与空间互动机制。研究发现:(1)沿边地区人口流失持... 明晰沿边地区人口流失与人口现代化相互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沿边9省112个市域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等数据,综合使用空间计量等方法,分析人口流失与人口现代化的时空演化与空间互动机制。研究发现:(1)沿边地区人口流失持续深化,具有空间邻近和经济导向特征。(2)沿边地区人口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不同梯度区域所含市域数量呈“倒金字塔”结构,其中东北人口现代化水平普遍高于西南。(3)人口流失会制约人口现代化,相反人口现代化会缓解人口流失,并以交通可达性和人口联系为载体,呈现“交通互联空间虹吸”“人口联系空间传递”“交通互联空间协同”和“人口联系空间差能”四类机制。(4)空间互动在3~4个省域空间尺度内较为稳定,其影响强度为:西北>西南>东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边地区 人口流失 人口现代化 时空演化 互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社会科学方法生态与趋向展望
12
作者 吕鹏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7,159,共13页
新技术引发的社会系统性变革,持续塑造新的社会研究范式。计算社会科学能够整合多学科方法、视角,揭示更大的社会知识图景,获得更大的发展。在研究方法方面,计算社会科学初步形成基于六个类型的方法体系。社会网络分析从关系的角度,研... 新技术引发的社会系统性变革,持续塑造新的社会研究范式。计算社会科学能够整合多学科方法、视角,揭示更大的社会知识图景,获得更大的发展。在研究方法方面,计算社会科学初步形成基于六个类型的方法体系。社会网络分析从关系的角度,研究个体、社会的结构性特征。自然语言处理通过分析文本数据,研究语言与人类社会现象。社会地理信息将社会场域进行具象化、可视化呈现。机器学习等AI分析方法被持续引入大数据分析过程。虚拟社会实验拓展了传统的实验法。社会系统模拟主要包括系统动力学、元胞自动机、智能体仿真模拟(ABM)等方法,重在开展个体性、交互性模拟,解释社会系统的涌现。应持续推动方法融合,拓展社会研究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社会科学 方法论 方法类型 趋势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4年宁波市鄞州区肺炎人群呼吸道病原体分布特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子铭 李淑雅 +6 位作者 李肖彤 沈鹏 孙烨祥 林鸿波 江志琴 詹思延 刘志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6,共11页
目的:描述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21日期间宁波市鄞州区肺炎患者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21日期间鄞州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中被诊断为肺炎或肺部感染的患者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验数据,计... 目的:描述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21日期间宁波市鄞州区肺炎患者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21日期间鄞州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中被诊断为肺炎或肺部感染的患者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验数据,计算阳性率、阳性人次和构成比,并从年度、性别、年龄组、季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期等亚组分别描述其流行特征。结果:共纳入77531例肺炎患者,进行呼吸道病原体检验492696人次。鄞州区肺炎患者呼吸道病原体检验和阳性人次呈上升趋势。34.63%肺炎患者检出至少1种病原体阳性,病原体未检出率由2015年的79.44%下降至2024年的58.38%。总体病原体阳性率为9.1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阳性率有所下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尚未回升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前水平。6~17岁儿童阳性率最高(13.99%),60岁以上老年人最低(4.16%)。病原体阳性人次前3位为肺炎支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病原体检验阳性率前3位为肺炎支原体(25.26%)、鼻病毒(12.02%)和百日咳鲍特菌(11.66%)。男性病原谱构成比与女性基本相似,仅表现出更高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略低的肺炎支原体感染(P<0.001)。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感染更多见于儿童,而流感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则更多见于成人和老年人(P<0.001)。流感病毒和偏肺病毒多发于冬季,鼻病毒和百日咳鲍特菌多发于春季,肺炎支原体则相对多发于秋季(P<0.00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肺炎患者的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偏肺病毒感染构成比明显升高,分别达到7.53%、4.26%、2.25%,而乙型流感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构成比则分别降低至4.14%和2.80%(P<0.001)。结论:近十年间鄞州区肺炎人群呼吸道病原体感染规模明显扩大,并存在年度、性别、年龄、季节上的分布差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肺炎患者的呼吸道病原谱具有多样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原体 流行病学特征 公共卫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框架下社交焦虑的社会认知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玉佳 王愉茜 +2 位作者 鞠芊芊 刘峰 徐佳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67-1274,共8页
社交焦虑是焦虑障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异常的社会认知密不可分。以往研究发现了社交焦虑群体中社会认知的特异性,如倾向于对情绪和意图进行负面的加工和消极的解释。然而,社会认知特异性现象背后的机制尚不明确,难以揭示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焦虑障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异常的社会认知密不可分。以往研究发现了社交焦虑群体中社会认知的特异性,如倾向于对情绪和意图进行负面的加工和消极的解释。然而,社会认知特异性现象背后的机制尚不明确,难以揭示社交焦虑症状的底层成因并指导个性化干预。本研究旨在基于认知计算建模,回答社交焦虑社会认知特异性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在贝叶斯框架下,本研究提出假设,社交焦虑的负向认知可能源于异常的先验预期。研究综合运用行为实验、脑电图(EEG)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构建社交焦虑社会认知先验预期的认知神经计算模型,刻画先验预期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基于解码神经反馈对神经机制进行因果验证。本研究有望揭示社会认知特异性的成因和动态发展规律,在行为和大脑层面计算建模个体差异,推动以社交焦虑为代表的精神疾病的个性化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 社交焦虑 认知计算 认知神经机制 脑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4年青岛市10~59岁女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患病率特征
15
作者 陈欣 杨君婷 +6 位作者 郭金鑫 李淑雅 刘志科 朱颖靓 李奉娟 詹思延 郭娟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7-513,共7页
目的:分析2022—2024年青岛市10~59岁女性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和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两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患病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基于青岛市全民健... 目的:分析2022—2024年青岛市10~59岁女性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和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两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患病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基于青岛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纳入2022—2024年确诊的HT和GD病例,结合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HT和GD的三年患病率和年度患病率,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年度患病率的时间趋势。分析不同的年龄组和地区HT和GD三年患病率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2022—2024年,青岛市10~59岁女性的HT患病总数为40362例,在不同年龄组中30~34岁HT患者构成比最高(19.83%),在各区县中黄岛区HT患者构成比最高(17.72%)。HT三年患病率为1206.53/10万,2022—2024年HT的年度患病率显著上升(P<0.001),由2022年的385.32/10万增长至2024年的1206.32/10万。HT三年患病率在年龄分布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25~29岁(2354.44/10万)和35~39岁(2022.20/10万)高于其他年龄组,呈双峰分布;HT三年患病率在地区分布上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市南区最高(2392.90/10万),其次为李沧区(1492.41/10万),莱西市最低(659.94/10万)。GD患病总数为2095例,在不同年龄组中35~39岁GD患者构成比最高(15.42%),在各区县中即墨区GD患者构成比最高(12.27%)。GD三年患病率为62.63/10万,2022—2024年GD年度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01),由2022年的20.33/10万增长至2024年的62.63/10万。GD的年龄别三年患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25~29岁年龄组的GD三年患病率达到最大值(98.90/10万),其次是35~39岁(85.21/10万),而10~14岁最低(14.43/10万);GD三年患病率在地区分布上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崂山区最高(107.58/10万),其次是市南区(97.83/10万),黄岛区最低(28.92/10万)。结论:2022—2024年青岛市10~59岁女性HT和GD三年患病率水平较低,但年度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5~39岁女性的HT和GD三年患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需要加强该年龄段人群的筛查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格雷夫斯病 患病率 女性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智能体博弈、学习与控制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龙 黄锋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0-613,共34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棋牌游戏、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蛋白质结构解析与预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突破性进展,传统学科之间的固有壁垒正在被逐步打破,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态势变得越发明显.作为现... 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棋牌游戏、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蛋白质结构解析与预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突破性进展,传统学科之间的固有壁垒正在被逐步打破,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态势变得越发明显.作为现代智能科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博弈论、多智能体学习与控制论自诞生之初就逐渐展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联关系.特别地,近年来在AI技术的促进作用下,这三者间的交叉研究成果正呈现出一种井喷式增长的态势.为及时反映这一学术动态和趋势,本文对这三者的异同、联系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介绍了作为纽带连接这三者的四种基本博弈形式,进而论述了对应于这四种基本博弈形式的多智能体学习方法;然后,按照不同的专题,梳理了这三者交叉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对这一新兴交叉研究领域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多智能体学习 控制论 强化学习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0省幼儿园5~6岁儿童近视和近视前期流行特征
17
作者 唐孟利 刘扬 +2 位作者 秦冉 郭欣 李宏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2-447,共6页
目的:描述我国10省或直辖市(以下简称为“省”)幼儿园5~6岁儿童近视和近视前期的流行特征,为防控近视和配置相关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我国10省21个地级市幼儿园,对其中5~6岁儿童行睫状肌麻痹屈光检查。采用频数和百分比... 目的:描述我国10省或直辖市(以下简称为“省”)幼儿园5~6岁儿童近视和近视前期的流行特征,为防控近视和配置相关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我国10省21个地级市幼儿园,对其中5~6岁儿童行睫状肌麻痹屈光检查。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近视、近视前期流行特征,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男女生近视和近视前期的分布差异,双侧检验水准α=0.05。结果:共调查幼儿园5~6岁儿童12926名,近视率为5.5%,近视及近视前期总的发生率为43.4%。男女生的近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vs.5.2%),但男生近视及近视前期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46.4%vs.40.1%)。按省分层发现,8省男生近视率均略高于女生(P>0.05),10省男生近视及近视前期总的发生率均高于女生,其中5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各省调查地区按人均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分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和相对较低两类,近视率在2省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更高,在2省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更高,在另外6省两类地区的近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视及近视前期总的发生率在3省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更高,在3省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更高,在另外4省两类地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幼儿园5~6岁儿童近视及近视前期总的发生率较高,男生近视及近视前期总的发生率略高于女生,近视率无明显差异,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与近视及近视前期的发生率均未呈现统一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近视 近视前期 散瞳 屈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位匹配与庇护共享:宋代国家构建下的精英家族婚姻
18
作者 王阳 《社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30,共35页
国家构建与精英家族再生产之间一直存在着张力,厘清早期国家权力扩张下精英家族组织合作的基本策略及其变化是理解传统国家治理与社会结构互动的关键。本文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利用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中的宋代人物数据,考察宋代精... 国家构建与精英家族再生产之间一直存在着张力,厘清早期国家权力扩张下精英家族组织合作的基本策略及其变化是理解传统国家治理与社会结构互动的关键。本文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利用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中的宋代人物数据,考察宋代精英家族基于地位匹配和庇护共享的两种婚姻逻辑,并探究熙宁变法对两种逻辑下“门当户对”和“累世嘉盟”婚姻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早期国家构建的进程会促使精英群体的婚姻策略变得更加开放和不畏风险:一方面,社会开放性的增加会削减精英家族间基于地位正向匹配的同质婚;另一方面,国家权力的扩张会加强精英建设家族共同体的外在压力和内在需求,促进家族前代间庇护关系对后代联姻的正向影响。这些发现揭示了传统中国国家构建进程中“国”与“家”之间互动、协调与统合的复杂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家族 婚姻 国家构建 宋代 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ON优化器的收敛速度分析
19
作者 董一鸣 李欢 林宙辰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08-2029,共22页
LION(evoLedv sIng mOmeNumt)是Google公司通过启发式程序搜索的方式发现的优化器,是一种独特的基于学习的优化算法。LION算法通过在上步动量和本步梯度之间维持两个不同的插值,并有效结合了解耦的权重衰减技术,实现了超越传统符号梯度... LION(evoLedv sIng mOmeNumt)是Google公司通过启发式程序搜索的方式发现的优化器,是一种独特的基于学习的优化算法。LION算法通过在上步动量和本步梯度之间维持两个不同的插值,并有效结合了解耦的权重衰减技术,实现了超越传统符号梯度下降类算法的性能。LION算法在许多大规模深度学习问题中展现了较强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尽管已有工作已经证明了LION的收敛性,但尚未有研究给出一个全面的收敛速度分析。已有研究证明,LION能够解决一类特定的盒约束优化问题,本文着重证明了,在?1范数度量下,LION收敛到这类问题的Karush-Kuhn-Tucker(KKT)点的速度为(Q√dK^(-1/4)),其中d为问题维度,K为算法的迭代步数。更进一步,我们移除了约束条件,证明LION在一般无约束问题上以相同的速度收敛至目标函数的驻点。与已有研究工作相比,本文证明的收敛速度达到了关于问题维度d的最优依赖关系;关于迭代步数K,这一速度还达到了非凸优化问题中随机梯度类算法能实现的最优理论下界。此外,这一理论下界以梯度的?2范数度量,而LION所属的符号梯度下降类算法通常度量的是更大的?1范数。由于在不同的梯度范数度量下关于问题维度d得到的收敛速度结果会有所差异,为了验证本文证明的收敛速度关于维度d同样是最优的,我们在多种深度学习任务上设计了全面的实验,不仅证明了LION与同样匹配理论下界的随机梯度下降法相比具有更低的训练损失和更强的性能,而且还验证了LION算法在迭代过程中梯度的ℓ_(1)/ℓ_(2)范数比始终处于Q(√d)的量级,从而在经验上说明了本文证明的收敛速度同样匹配关于d的最优下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非凸优化 收敛速度分析 LION优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高原作业电网施工人员眼表疾病发病率及影响因素
20
作者 杨昕昱 张云静 +6 位作者 周虎子威 巩泉泉 王鑫宇 张骁彧 李志霞 李仕明 王胜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3-451,共9页
目的分析高原作业电网施工人员眼表疾病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2020年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施工人员11132名,通过医疗记录数据获取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发育及营养状态、相关临床指标等)和眼... 目的分析高原作业电网施工人员眼表疾病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2020年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施工人员11132名,通过医疗记录数据获取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发育及营养状态、相关临床指标等)和眼表疾病发病情况,研究对象的户籍所在地和工作环境的海拔高度从公开资料网站中获取(https://zh-cn.topographic-map.com/legal/)。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6.17±10.48)岁,其中男性占比95.33%(10612名),中位随访时间为1.53年,户籍所在地和工作环境海拔分别为(1954.77±940.64)和(4535.09±232.71)m。计算按不同基线特征分组的眼表疾病的发病率。采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眼表疾病发病的差异变量;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眼表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期内眼表疾病发病率为9.27%(1032例),其中结膜炎和角膜炎累积发病率分别为6.58%(733例)和1.80%(200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户籍所在地海拔高度每增加1000 m,发病风险降低15%[风险比(HR)(95%CI):0.85(0.80~0.91),P<0.001];工作环境海拔高度每上升100 m,发病风险升高4%[HR(95%CI):1.04(1.01~1.07),P=0.006]。可闻及肺干啰音[HR(95%CI):1.53(1.12~2.09),P=0.007]、心脏杂音[HR(95%CI):4.44(1.43~13.83),P=0.010]和血氧饱和度降低[HR(95%CI):1.09(1.02~1.16),P=0.007]为眼表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高原电网施工人员眼表疾病发病率不容忽视。高海拔工作环境、低海拔户籍所在地、肺干啰音、心脏杂音和低血氧饱和度是眼表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炎 角膜炎 发病率 队列研究 影响因素 眼表疾病 高原作业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