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积极、消极互惠:组织认同与关系认同的中介差异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晟豪 萧鸣政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36,共9页
积极互惠与消极互惠是互惠行为中概念相对的重要组成,文章从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出发,比较其对两种互惠行为的影响,并以组织认同、关系认同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其中介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升员工的积极互惠,降... 积极互惠与消极互惠是互惠行为中概念相对的重要组成,文章从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出发,比较其对两种互惠行为的影响,并以组织认同、关系认同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其中介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升员工的积极互惠,降低员工的消极互惠,而积极互惠与消极互惠也并非负相关。此外,尽管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分别发挥了中介作用,但当整体考虑时,在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与积极互惠间,由组织认同发挥中介作用,为部分中介;而在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与消极互惠间,由关系认同发挥中介作用,为完全中介。这说明同属互惠行为,积极互惠、消极互惠存在不同的前因机制;同属认同,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存在不同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对于集体主义下的管理实践,尤其是对组织内互惠行为、认同现象的整体性思考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 积极互惠 消极互惠 组织认同 关系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及其新时代价值与发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萧鸣政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3,F0002,共10页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工作,也是人力资源学科中的新兴领域。目前,人力资源服务业概念存在基于产业观、行业观、组织观以及业务观的不同解释。从业务观角度看,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占全国GDP约37%,...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工作,也是人力资源学科中的新兴领域。目前,人力资源服务业概念存在基于产业观、行业观、组织观以及业务观的不同解释。从业务观角度看,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占全国GDP约37%,也已超过全球人力资源服务业总额的60%。新时代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经济、社会与政治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具有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民营机构蓬勃发展、主要业态稳步增长与服务产品层出不穷等特点,表现出高端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业态不断细分及专业化发展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化发展加速、应用新型技术行业融合创新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从行政转向法治等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服务业 高质量经济发展 行业与产业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管理研究中潜变量指标误用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郭晟豪 萧鸣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公共管理研究中建构和采用适合的测量指标影响着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与实践价值,对测量指标的类型与适用范围进行梳理有助于公共管理量化研究的科学化。本文针对公共管理研究中潜变量指标的误用问题,对潜变量的反映型指标和形成型指标进行... 公共管理研究中建构和采用适合的测量指标影响着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与实践价值,对测量指标的类型与适用范围进行梳理有助于公共管理量化研究的科学化。本文针对公共管理研究中潜变量指标的误用问题,对潜变量的反映型指标和形成型指标进行系统梳理和辨析,并对公共管理领域中指标类型误用的表现和后果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阐明指标的判别原则以及相应的统计策略,提出公共管理研究中指标类型选择、指标统计检验、模型使用以及模型判别的操作建议并提供应用案例,以解决公共管理研究中的潜变量指标误用问题,公共管理量化研究可以更加规范、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映型指标 形成型指标 公共管理 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青年科技人才开发中的问题调研与对策初探
4
作者 赵海涛 张相林 《企业活力》 2009年第5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科技人才开发 北京市 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才培养 调研 青年 专业技术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好企业人才开发工作设计的四大演变趋势 被引量:1
5
作者 萧鸣政 郝路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100-101,共2页
工作设计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领域的重要分支,也是企业人才开发的基础。当前工作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呈现出四方面的发展趋势,即由“聚焦工作本身”向“工作适应人”转化,从“工作优化”向“基于胜任力研究”转化,由“局部促进”向“职业... 工作设计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领域的重要分支,也是企业人才开发的基础。当前工作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呈现出四方面的发展趋势,即由“聚焦工作本身”向“工作适应人”转化,从“工作优化”向“基于胜任力研究”转化,由“局部促进”向“职业生涯整体促进”转化,从相对孤立的研究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用转化。要把握好这些变化趋势,更好地促进企业人才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设计 工作分析 人才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理性、政治理性和法律理性: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取向 被引量:1
6
作者 龙凤钊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4,共9页
绩效管理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制度。在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改革中,往往重视其作为管理技术的引进,并服务于控制型的人事管理体制;同时,学者也强调绩效管理对于上级政府获取合法性和实现政治目标的政治理性。这些都忽视了绩效管理在法治... 绩效管理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制度。在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改革中,往往重视其作为管理技术的引进,并服务于控制型的人事管理体制;同时,学者也强调绩效管理对于上级政府获取合法性和实现政治目标的政治理性。这些都忽视了绩效管理在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中的法治价值,因而在绩效管理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存在忽视法律理性的问题。要在绩效管理领域贯彻法治意识,建设法治型的绩效管理,解决技术理性的"偏离"和政治理性的"异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理性 政治理性 法律理性 政府绩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之间冲突的企业绿色薪酬管理战略选择
7
作者 陈小平 肖鸣政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4Z期41-43,共3页
目前,企业绿色薪酬管理对于提高环境绩效非常重要。根据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之间冲突关系的不同类型以及环境绩效测量难易程度,可以进行企业类型划分。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相应的绿色薪酬管理战略选择框架。此框架可以为企业选择绿色... 目前,企业绿色薪酬管理对于提高环境绩效非常重要。根据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之间冲突关系的不同类型以及环境绩效测量难易程度,可以进行企业类型划分。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相应的绿色薪酬管理战略选择框架。此框架可以为企业选择绿色薪酬管理体系提供指导,帮助企业更好地执行环境战略和以利润为导向的经营战略等多重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类型 绿色薪酬管理 战略选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人才政策创新扩散的动因分析——基于中国城市“人才新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新明 萧鸣政 史洪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134,共7页
"抢人大战"是中国人才市场的新现象,众多城市将人才列入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议题,纷纷制定并出台"人才新政"。选择2014-2019年制定出台"人才新政"的城市为样本,通过事件史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抢人大战"是中国人才市场的新现象,众多城市将人才列入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议题,纷纷制定并出台"人才新政"。选择2014-2019年制定出台"人才新政"的城市为样本,通过事件史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前"人才新政"具有纵向传递和横向竞争相结合的扩散模式,在国家战略指引下的行政推力、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发展压力和土地财政依赖下的内生动力对当前中国地方人才政策创新扩散有显著正向作用,并据此提出基于城市比较优势合理分配政策的注意力、优化制度环境重视人才工作的"关键小事"、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等政策建议,旨在打造"引"才、"留"才和"用"才的全流程多主体激励体系,为地方政府制定优化人才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政策 政策扩散 政策创新 地方政府 人才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危机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综合治理能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新明 萧鸣政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7,共3页
结合当前正在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看到,当前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需要强化风险防范能力、预判决策能力、执行保障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引导学习能力,以妥善应对... 结合当前正在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看到,当前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需要强化风险防范能力、预判决策能力、执行保障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引导学习能力,以妥善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具体而言,应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应急责任机制;积极运用技术手段,提升风险处置水平;完善应急管理培训,锻造危机应对能力;强化应急素质测评,夯实能力建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 公共危机 综合治理能力 应急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特征与道德认同对国企员工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差异与交互效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晟豪 萧鸣政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6-482,共7页
员工在工作时的道德行为对企业的生产、运行和道德、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采用追踪、他评的方式搜集数据(N=394),通过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员工道德行为的典型表现——组织公民行为及其道德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道德认同对于... 员工在工作时的道德行为对企业的生产、运行和道德、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采用追踪、他评的方式搜集数据(N=394),通过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员工道德行为的典型表现——组织公民行为及其道德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道德认同对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员工的道德认同越高,人际指向、组织指向的组织公民行为水平都越高,但是备受实践关注的道德特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却不显著。交互检验进一步发现,道德特征主要起调节作用:对道德特征越低的群体,道德认同对人际指向组织公民行为的提升作用更强。研究表明员工道德建设不仅应关注个人的道德特征水平,道德认同是提升员工道德行为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道德特征低的个体,采取道德认同的方式更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特征 道德认同 道德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还是承诺? 国企员工组织中的认同、组织承诺与工作偏离行为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晟豪 萧鸣政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8-58,共11页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文章关注管理实践中的工作偏离行为,探讨员工在组织中的组织认同、团队认同、关系认同以及组织承诺的影响。采用三个时点追踪并结合他评的形式对394名国企员工及其对应主管领导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潜变量...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文章关注管理实践中的工作偏离行为,探讨员工在组织中的组织认同、团队认同、关系认同以及组织承诺的影响。采用三个时点追踪并结合他评的形式对394名国企员工及其对应主管领导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潜变量结构方程进行效应检验。研究发现:认同不同于承诺,认同均有助于提升组织承诺,组织认同、团队认同抑制了人际指向偏离行为,组织承诺对人际指向偏离行为影响不显著;但是,组织承诺却显著助长了组织指向偏离行为,具体地,控制组织承诺后,组织认同、团队认同、关系认同抑制了组织指向偏离行为,但在组织承诺的削弱下,即认同促进承诺,经承诺反而又促进了偏离,最终组织认同、团队认同对组织指向偏离行为的总效应不显著,关系认同的总效应尽管仍为显著抑制,但影响力也被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认同 团队认同 关系认同 组织承诺 工作偏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农村土地实行“国有民用”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继民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73,共3页
对农村土地产权实行"国有民用"的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国有"就是把所谓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与城镇土地一样的国家所有,"民用"就是其归农民和其他民事主体长期使用。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和... 对农村土地产权实行"国有民用"的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国有"就是把所谓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与城镇土地一样的国家所有,"民用"就是其归农民和其他民事主体长期使用。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和建立土地流转、农民转移和城乡互动的良性机制,是实现土地"国有民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国有民用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式”政局动荡让韩国经济雪上加霜
13
作者 李峰 萧鸣政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5,共2页
2016年韩国连续发生了造船业危机、三星事件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风浪不止。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更是让韩国的政坛"一石激起千层浪",带来了"地震式"动荡,使经济问题变得愈发复杂。
关键词 韩国经济 朴槿惠 财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下青年的责任、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萧鸣政 陈小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4-49,共6页
我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青年一代既是接班人又是主力军。当代青年将要承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要历史责任,面临诸多国内外挑战,包括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国际科技创新竞争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 我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青年一代既是接班人又是主力军。当代青年将要承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要历史责任,面临诸多国内外挑战,包括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国际科技创新竞争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因素带来的挑战。新时代青年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基于国家发展远景规划与青年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做好能力和品德素质准备、不断提高身心素质与竞争斗争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发展与挑战 青年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农技推广人才激励——基于主观幸福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杲 萧鸣政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0-93,共4页
从主观幸福感的视角出发,选取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为样本,通过构建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影响基层农技推广人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所在组织的工作条件、组织分配公平感知、组织程序公平感知、规范... 从主观幸福感的视角出发,选取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为样本,通过构建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影响基层农技推广人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所在组织的工作条件、组织分配公平感知、组织程序公平感知、规范承诺、关系性社会资本以及外部宏观环境对于其主观幸福感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基于组织的机会承诺则对于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由此,可采取的激励策略为:在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中注重营造更为公平的氛围;进一步增加农技推广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稳定的农技推广政策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技推广人才 主观幸福感 激励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