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处理(附48例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张晓东 黄梅芳 +1 位作者 金懋林 杨伯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33-635,共3页
目的:观察恶性心包积液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实施腔内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48例恶性心包积液中,19例有心包填塞症状者行心包穿刺置管并腔内化疗。29例无心包填塞症状未行腔内治疗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均接受了全身化疗。结果:腔内化... 目的:观察恶性心包积液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实施腔内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48例恶性心包积液中,19例有心包填塞症状者行心包穿刺置管并腔内化疗。29例无心包填塞症状未行腔内治疗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均接受了全身化疗。结果:腔内化疗完全缓解9例,好转8例,无效1例,有效率89.5%。未行腔内化疗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接受了全身化疗,有效率34.5%。结论:在心包积液量较大时,应首选腔内注药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心包积液 心包穿刺术 腔内化疗 晚期肿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文 谢玉泉 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76-480,共5页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T-celllymphoma-unspecified,PTCL-U)是新近WHO淋巴肿瘤病理分类中一个较新的亚型。它是起源于胸腺后T淋巴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病因不清,可能与Epstein-Barrvirus(EBV)和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T-celllymphoma-unspecified,PTCL-U)是新近WHO淋巴肿瘤病理分类中一个较新的亚型。它是起源于胸腺后T淋巴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病因不清,可能与Epstein-Barrvirus(EBV)和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Ⅰ(HTLV-Ⅰ)有关。其诊断需结合临床、细胞形态、免疫及遗传学特征,并排除其它特指型T细胞淋巴瘤。常规化疗疗效不佳,易复发,5年生存率22%~27%,应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肺内转移预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段建春 刘叙仪 +6 位作者 王洁 赵军 吴梅娜 方健 杨鹭 安彤同 郭庆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30-535,共6页
背景与目的 40%以上非小细胞肺癌(NSCLC)确诊即为Ⅳ期,可发生肺内或/和远处转移。不同转移部位对生存期的影响目前报道不多。本研究拟探讨NSCLC患者肺内转移与单一远处血行转移以及肺内转移并其它多部位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 背景与目的 40%以上非小细胞肺癌(NSCLC)确诊即为Ⅳ期,可发生肺内或/和远处转移。不同转移部位对生存期的影响目前报道不多。本研究拟探讨NSCLC患者肺内转移与单一远处血行转移以及肺内转移并其它多部位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期差异,从而探讨NSCLC肺内转移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0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经病理活检及全面分期检查确诊为Ⅳ期NSCLC、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425例患者.其中仅肺内转移而无其它部位转移者(单一肺内转移)81例,单一远处血行转移98例,肺内转移并其它部位转移68例。通过Kaplan-Meier曲线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三组生存期差异.单因素分析肺内转移的预后因素。结果 81例肺内转移者中位生存期(MST)及1、2、3年生存率(SR)分别为:13个月(95%CI11~15),57%、21%、7%;N1/N2者MST22个月,N3者10个月(P=0.0011);同侧、对侧及双侧肺内转移者MST及年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肺内转移MST及年SR与单一脑或骨转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一肺内转移生存期长于肺并其它部位转移(MST9个月.1、2、3年SR分别为40%、9.4%、1.5%)(P=0.021)。单因素分析:年龄、病理亚型、分化程度、化疗疗效对单一肺内转移的NSCLC生存期无影响(P〉0.05),性别及淋巴结转移(N1/N2比N3)与生存相关(P=0.018,P=0.001);将年龄分层进行分析,淋巴结转移(N1/N2比N3)为此组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2)。在肺并其它部位转移者,转移数目(2vs≥3)系独立预后因素(=0.013)。结论 NSCLC单一肺内转移者生存期与单一脑、骨等远处转移者无显著差异.但长于肺并其它部位转移者。淋巴结转移状况(N1+2比N3)及远处转移数目(2比≥3)分别影响单一肺内转移及肺并其它部位转移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NSCLC 肺内转移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崔湧 姜晗 +3 位作者 张晓鹏 唐磊 孙应实 任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77-1780,共4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WI)显示能力及较佳b值选择。方法对22只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进行多b值DWI成像及T2WI成像。计算不同图像中肿瘤信噪比(SNR)、肿瘤与肝脏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号强度比(...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WI)显示能力及较佳b值选择。方法对22只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进行多b值DWI成像及T2WI成像。计算不同图像中肿瘤信噪比(SNR)、肿瘤与肝脏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号强度比(SIR)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WI成像能显示T2WI所显示的所有肿瘤。DWI显示病灶范围与T2WI无统计学差异(F=0.048,P>0.05)。DWI图像中肿瘤SNR、肿瘤与肝脏CNR及SIR随b值升高而降低,均高于T2WI图像,与T2WI间有统计学差异(FSNR=58.012,FCNR=47.743,FSIR=12.353,各组P<0.05)。b值600s/mm2与900s/mm2间肿瘤SNR、肿瘤与肝脏CNR无统计学差异,其他各b值间肿瘤SNR、肿瘤与肝脏CNR均有统计学差异。b值300、600、900s/mm2间及300与2000s/mm2间肿瘤与肝脏SIR无统计学差异,其他各b值间肿瘤与肝脏SIR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5T磁共振可以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进行DWI成像,b=900s/mm2是DWI成像较佳b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物模型 B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步东 任军 +2 位作者 王湘漪 李昕 聂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38-1142,共5页
为了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的病理生物学特性,以探讨MSC在MM骨损伤发生中的作用,取11例初治MM病人和5例正常人骨髓,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MSC。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M骨髓... 为了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的病理生物学特性,以探讨MSC在MM骨损伤发生中的作用,取11例初治MM病人和5例正常人骨髓,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MSC。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M骨髓MSC表型,MTT法检测MSC增殖能力,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能力。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cellfactor,SCF)浓度。收集MSC培养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按梯度浓度加入人SKO007骨髓瘤细胞系培养体系中,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人骨髓MSC比较,MM患者骨髓MSC的表型无改变,均一表达CD29、CD73、CD166和HLA-ABC,不表达CD45和CD31;MM患者骨髓MSC增殖和分化能力正常,且具有相似的成骨和成脂肪分化功能;MM骨髓MSC分泌IL-6和SCF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MM来源的MSC培养上清显著促进SKO007细胞的增殖。结论MM患者骨髓MSC的增殖分化功能正常,MM时骨损伤可能与MSC分化功能无关,而IL-6和SCF高表达为骨髓瘤细胞提供了必要的生存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针穿刺流式细胞术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彦 勇威本 +4 位作者 河福金 朱军 张运涛 郑文 王小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92-593,共2页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细针穿刺 流式细胞术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