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临床药学工作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颖 张艳华 宁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2期107-108,共2页
本文主要从临床药师应具备的知识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参与临床诊疗活动的全程性,与医、护、患多方沟通的深入性,本科室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熟悉掌握的彻底性,临床药学服务质量需要不断提高的长期性等五个方面介绍了笔者在肿瘤专科医院重症... 本文主要从临床药师应具备的知识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参与临床诊疗活动的全程性,与医、护、患多方沟通的深入性,本科室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熟悉掌握的彻底性,临床药学服务质量需要不断提高的长期性等五个方面介绍了笔者在肿瘤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体会和经验,旨在与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同行们进行交流,以更好地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 重症监护病房 肿瘤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冰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6Z期68-70,共3页
本文分析肿瘤医院介入科护理人员属感染乙肝的高危人群的原因及其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针对医院相关部门对特殊科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重视不够,提出相关建议,希望给予人性化关怀,健全职业安全制度,促进医疗职业安全。
关键词 介入治疗 乙型肝炎 针刺伤 危险因素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通向肿瘤磁共振分子影像的重要基石 被引量:28
3
作者 乔瑞瑞 曾剑峰 +3 位作者 贾巧娟 杜军 沈琳 高明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3-1011,共19页
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磁性氧化铁纳米晶体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以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在肿瘤磁共振分子影像领域中的应用为背景,阐述了肿瘤分子影像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肿瘤 磁共振 分子影像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照顾终末期患者态度的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5
4
作者 陆宇晗 国仁秀 刘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99-1002,共4页
目的了解影响肿瘤科护士在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中的态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评估量表进行测量,内容包括护士对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中的职责的认同程度以及工作中的负性感受两个纬度,每个纬度均包括症状控制、心理辅导以及家属... 目的了解影响肿瘤科护士在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中的态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评估量表进行测量,内容包括护士对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中的职责的认同程度以及工作中的负性感受两个纬度,每个纬度均包括症状控制、心理辅导以及家属支持三个方面的测量。对全国19家医院的463名肿瘤科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 (1)护士的年龄及肿瘤科工龄越大,对职责的认同程度越高,在工作中的负性感受越轻。护士长对职责认同程度高,负性感受轻。不同民族、宗教信仰、学历的护士对总体职责的认同程度及负性感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来自肿瘤专科医院的护士对职责的认同程度高于来自综合医院肿瘤科的护士。床位数配置护士比例高的护理单元的护士对职责的认同程度高于床护配置比例低的护理单元的护士;(3)无论来自肿瘤专科医院还是来自综合医院肿瘤科,无论护理单元床护配置比例高低,护士在工作中的负性感受均较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姑息护理的继续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年轻护士应有所偏重。综合医院应提高对肿瘤专科护理培训的重视程度。护理管理层应根据终末期患者的特点及工作量来提高护士配置比例,从而提高护士的职责认同程度,减轻工作中的负性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护士 终末期患者 照护态度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用于消化道肿瘤化疗引起高敏反应的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静 陆宇晗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奥沙利泊 消化道肿瘤 高敏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门诊化疗流程分析与瓶颈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邢沫 李明子 +1 位作者 王丹 杨煦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探索肿瘤患者门诊化疗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原因,为门诊化疗的流程重组奠定基础。方法:参照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理论和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门诊化疗流程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索肿瘤患者门诊化疗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原因,为门诊化疗的流程重组奠定基础。方法:参照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理论和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门诊化疗流程进行分析。结果:绘制了门诊化疗流程图,较深入地了解了该医院门诊化疗流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结论:现有门诊化疗流程存在很大的重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化疗 流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程序化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2
7
作者 陆宇晗 国仁秀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476,共2页
关键词 肠梗阻 肿瘤 消化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在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学科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5
8
作者 顾晋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6期1-3,共3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学 胃肠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内科病房护理教学的实施和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钱皎月 邱莉莉 赵文惠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5期1046-1048,共3页
随着肿瘤病患的不断增多和各医院增设肿瘤内科病房,越来越多的护士将进入肿瘤内科护理领域工作,实习护生的教学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简单回顾了肿瘤护理发展的历史,结合实习护生的现状和在肿瘤内科综合病房的实践经验,探讨了肿瘤... 随着肿瘤病患的不断增多和各医院增设肿瘤内科病房,越来越多的护士将进入肿瘤内科护理领域工作,实习护生的教学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简单回顾了肿瘤护理发展的历史,结合实习护生的现状和在肿瘤内科综合病房的实践经验,探讨了肿瘤内科病房护理教学特点,总结了实施方法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内科 护理 教学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肿瘤患者行光动力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国仁秀 张丽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5期1404-1405,共2页
激光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e therapy,PDT)是在特定波长光的作用下,使机体内含光敏剂的组织细胞发生一系列光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来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因其具有选择性好、不良反应少、机体耐受性好、可重复治疗的特点,... 激光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e therapy,PDT)是在特定波长光的作用下,使机体内含光敏剂的组织细胞发生一系列光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来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因其具有选择性好、不良反应少、机体耐受性好、可重复治疗的特点,目前已广泛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2009年9月~2013年10月,我们应用PDT630-A型半导体激光光动力治疗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3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光动力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便携式化疗输液泵的护理
11
作者 国仁秀 陆宇晗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599-1600,共2页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便携式化疗输液泵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后局部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艳滨 陈敏华 +2 位作者 严昆 张晖 霍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803-806,共4页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 lar carc inom a,HCC)射频消融治疗(rad iofrequency ab lation,RFA)前后肿瘤内部及边缘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 in,HSP70)的表达、CD8+T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RFA治疗后,肿瘤边缘HSP70表达与肿瘤边缘...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 lar carc inom a,HCC)射频消融治疗(rad iofrequency ab lation,RFA)前后肿瘤内部及边缘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 in,HSP70)的表达、CD8+T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RFA治疗后,肿瘤边缘HSP70表达与肿瘤边缘CD8+T细胞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探讨RFA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局部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例HCC分别在RFA治疗前、后1个月,于肿瘤内部和肿瘤边缘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取样;采用PowerV isionTM二步染色法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测定HSP70的表达、CD8+T细胞的数量;随访HCC复发/新生情况。结果RFA治疗后肿瘤边缘组织HSP70表达增强(Z=3.337,P=0.001)、CD8+T细胞数量增多(Z=1.996,P=0.049);RFA治疗后,≤4 cm肿瘤组的占位边缘CD8+T细胞数量高于>4 cm肿瘤组(Z=1.966,P=0.048)。RFA治疗后,边缘组织HSP70表达与CD8+T细胞数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489,P=0.046);RFA治疗后,无复发或新生组的占位边缘组织HSP70表达和CD8+T细胞数量分别高于复发或新生组(Z=2.009,P=0.045;Z=2.007,P=0.045)。结论RFA治疗后边缘HSP70表达增强、CD8+T细胞数量增多,显示RFA治疗后局部免疫原性提高,抗肿瘤效应细胞浸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 免疫组化 热休克蛋白70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S的医院护理工作量测量与评价 被引量:39
13
作者 丁玥 杨萍 +1 位作者 孙丽秋 杨新颖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11期61-63,共3页
目的:了解该院16个主要住院病房的护理工作量情况。方法:采用赋分法对该院HIS系统中与护理工作相关的160条项目赋分,对2009年1-12月该院HIS中产生的护理工作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16个住院病房2009年的年人均护理工作量最多... 目的:了解该院16个主要住院病房的护理工作量情况。方法:采用赋分法对该院HIS系统中与护理工作相关的160条项目赋分,对2009年1-12月该院HIS中产生的护理工作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16个住院病房2009年的年人均护理工作量最多的科室是胸外科,比较内、外科的年人均护理工作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影响该院人均护理工作量的相关因素有收费护理工作量、非收费护理工作量、非专科护理工作量。结论:目前该院内、外科的护理人力配置较合理,我国目前的医院计费标准对于护理服务的计费标准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工作量 护士 人力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VEGFR-3、PDGFR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庆锋 王宇昭 +6 位作者 李少雷 李忠武 周立新 吴楠 陈晋峰 张力建 杨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5例Ⅰ-Ⅲ期NSCLC根治手术后的标本进行E...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5例Ⅰ-Ⅲ期NSCLC根治手术后的标本进行EGFR、VEGFR-3、PDGFR表达检测。结果 EGFR、VEGFR-3、PD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1%、90.2%、61.5%。EGF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VEGFR-3表达与N分期、胸膜侵犯有关。PDGFR的表达评分与VEGFR-3的表达评分呈正相关,r=0.255,P=0.001。结论 EGFR、VEGFR-3是NSCLC淋巴转移与局部侵犯的相关因素,PDGFR与VEGFR-3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对多靶点靶向药物的研发及靶向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病历——基于病人全集的循证医学临床证据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燕 高非 游伟程 《循证医学》 CSCD 2010年第5期286-289,共4页
电子病历系统将全部病人的全部诊疗细节记录为电子文档,只要具有统一的符合临床逻辑的结构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循证医学临床证据。对于肿瘤疾病,"病人——治疗次"结构可以将病人属性、疾病属性、治疗属性和疗效费用等信息组... 电子病历系统将全部病人的全部诊疗细节记录为电子文档,只要具有统一的符合临床逻辑的结构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循证医学临床证据。对于肿瘤疾病,"病人——治疗次"结构可以将病人属性、疾病属性、治疗属性和疗效费用等信息组成全结构化的规范数据。具有这种结构的电子病历系统能够实现综合治疗方案和单科治疗方案的循证决策,使大量病历数据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临床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循证医学 临床证据 “病人——治疗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高嵩 杨仁杰 苏秀琴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9期721-723,792,共4页
关键词 晚期肝癌患者 综合介入治疗 临床研究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外科手术指征 不能手术切除 平均生存期 非手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切口双侧侧下方引流切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宝国 陈荣锐 +1 位作者 李明强 王建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切口侧下方引流切口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于1998年12月~2004年7月间对63例甲状腺双侧肿块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引流采用切口双侧侧下方分别做一切口置引流管进行引流。结果甲状腺近全切除术采用切口双侧侧下外... 目的探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切口侧下方引流切口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于1998年12月~2004年7月间对63例甲状腺双侧肿块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引流采用切口双侧侧下方分别做一切口置引流管进行引流。结果甲状腺近全切除术采用切口双侧侧下外方引流,最少引流量10 ml,最多120 ml,平均38 ml,所有病例引流通畅且术后引流口易被衣领掩盖,美学效果较好,无1例感染和死亡。结论甲状腺近全切除术采用甲状腺切口双侧侧下外方引流切口方式引流通畅,引流口隐蔽,易被领角掩盖,美学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甲状腺切除术 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Ir组织间插植联合体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古红莉 张瑞文 +2 位作者 赵军梅 徐晓娜 徐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讨192Ir组织间插植加体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11例局部晚期乳腺癌,体外照射采用60Co治疗机,范围包括患侧乳腺、内乳、腋窝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剂量分割为50Gy/25次,7例腋窝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目的探讨192Ir组织间插植加体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11例局部晚期乳腺癌,体外照射采用60Co治疗机,范围包括患侧乳腺、内乳、腋窝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剂量分割为50Gy/25次,7例腋窝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该区补照至60~70Gy。组织间插植于乳腺外照射开始2周后进行,靶区为乳腺肿块,剂量为21Gy/3次,每周1次,每次7Gy。微波热疗采用MH-1型微波治疗仪,频率915MHz,治疗功率50~250W,温度42~43℃,每次治疗时间40~45min,每周2次,共8~10次。结果治疗后1个月局部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NC)1例。治疗后短期内局部均有轻度色素沉着和插针孔轻度急性放射性皮炎,Ⅰ级8例,Ⅱ级3例,无Ⅲ、Ⅳ级皮肤反应。治疗结束2个月后,局部皮肤颜色恢复正常。随访6~66个月,中位随访32个月。5例死于远处转移,6例生存。5例死亡病人均于治疗后3年内死亡,平均生存时间28个月。结论运用192Ir组织间插植加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局部控制率高,正常组织损伤小,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乳腺癌 放射治疗 组织间插植 微波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临床试验模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燕 游伟程 高非 《循证医学》 CSCD 2007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针对目前医学临床试验(特别是非盲试验)中存在的各种偏倚和质量问题,建立基于技术手段的解决方法。方法提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临床试验模式,将以往所有试验环节和工作人员均面向课题负责人的模式转变成为面向统一的互联网工作平台的... 目的针对目前医学临床试验(特别是非盲试验)中存在的各种偏倚和质量问题,建立基于技术手段的解决方法。方法提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临床试验模式,将以往所有试验环节和工作人员均面向课题负责人的模式转变成为面向统一的互联网工作平台的新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和实现临床试验的主要环节,并自动实时记录所有操作过程,实现远程数据共享。结果这种模式使试验的诸多环节成为可核查、可客观分析评价质量、可多方独立参与的过程,并提高了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结论这种模式的数据采集过程分析和数据质量分析功能可以较严格地控制各种人为偏倚和学术不端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数据管理 质量控制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实行科室预算管理的探讨
20
作者 刘军燕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57,共1页
目前,许多医院实行的全面预算财务管理,由于缺少临床科室的直接参与,使医院预算管理缺乏明确的具体目标,同时临床科室也缺少自身为医院的整体发展应承担的具体责任。笔者认为实行科室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科室和医院的经济效益,更重要... 目前,许多医院实行的全面预算财务管理,由于缺少临床科室的直接参与,使医院预算管理缺乏明确的具体目标,同时临床科室也缺少自身为医院的整体发展应承担的具体责任。笔者认为实行科室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科室和医院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挖掘各科室的潜力和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科室预算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