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世界肿瘤介入学术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1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7-487,共1页
2009世界肿瘤介入学术大会(WCIO 2009)于2009年6月26日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主会场隆重开幕。20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出席开幕式的有大会名誉主席钟南山院士,大会主席杨仁杰教授,大会执行主席梁萍、滕皋军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秘书... 2009世界肿瘤介入学术大会(WCIO 2009)于2009年6月26日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主会场隆重开幕。20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出席开幕式的有大会名誉主席钟南山院士,大会主席杨仁杰教授,大会执行主席梁萍、滕皋军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张广超教授。大会特邀嘉宾黄志强院士、刘玉清院士、汤钊猷院士、郝希山院士、樊代明院士、陈志南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介入 北京 学术 世界 钟南山院士 国际会议中心 中国抗癌协会 大会主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骨肿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玉金 杨仁杰 +3 位作者 张秀美 吕守敬 程永德 刘林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骨盆骨肿瘤的价值。方法分析14例行介入性化疗栓塞的骨盆骨肿瘤资料。结果14例骨盆骨肿瘤均成功实施1~3次介入性化疗栓塞,肿瘤缩小,症状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无严重并发症。介入治疗可增加手术切除的安全性,显...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骨盆骨肿瘤的价值。方法分析14例行介入性化疗栓塞的骨盆骨肿瘤资料。结果14例骨盆骨肿瘤均成功实施1~3次介入性化疗栓塞,肿瘤缩小,症状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无严重并发症。介入治疗可增加手术切除的安全性,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结论介入性化疗栓塞是骨盆骨肿瘤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失弛缓症的四种介入治疗成形术的选择和中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3
作者 程英升 李明华 +4 位作者 杨仁杰 陈维雄 陈尼维 尚克中 庄奇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并分析4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3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其中球囊导管成形术组(A组)80例;永久性贲门支架成形组(B组)8例;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组(C组)135例;直径递增组合成形术组(...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并分析4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3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其中球囊导管成形术组(A组)80例;永久性贲门支架成形组(B组)8例;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组(C组)135例;直径递增组合成形术组(暂时性贲门支架加增加直径的球囊导管成形术8例;直径递增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7例)15例(D组)。C、D组术后3~5d由胃镜取出支架。4种介入治疗方法随访时间6~138个月。结果A组80例共进行152次扩张,平均每例1.9次。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43.8%、反流27.5%、出血10.0%;随访半年、1、3、5、8年和10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32.5%、56.3%、85.5%、89.1%、92.6%、100%。B组8例,安放裸支架5枚和部分覆膜抗反流支架3枚,支架置入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5/8、反流5/8、出血3/8、肉芽组织增生3/8;随访半年、1、3年和5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3/8、4/8、5/8、4/8。C组135例,安放部分覆膜支架135枚。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39.3%、反流21.5%、出血17.0%;随访半年、1、3、5、8年和10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7.4%、8.7%、12.9%、23.9%、42.1%、66.7%。D组1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73.3%、反流40.0%、出血40.0%;随访半年、1、3年和5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12.5%、20.0%、27.3%、28.6%。4种介入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贲门管腔直径、吞咽困难评分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是贲门失弛缓症介入治疗中的首选方法;直径递增组合成形术为贲门失弛缓症介入治疗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介入治疗 成形术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狭窄或梗阻介入治疗规范化探讨 被引量:17
4
作者 程英升 杨仁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13-316,共4页
关键词 胃肠道狭窄 胃肠道梗阻 介入治疗 介入器材 适应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细胞瘤多发性肝转移介入治疗1例
5
作者 郝萍 杨仁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2230-2230,2234,共2页
关键词 胰岛细胞瘤 多发性肝转移 介入治疗 病例报告 CT检查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卫星病灶影像特点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士辰 杨仁杰 巫北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38-640,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卫星病灶的影像特点及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方法。方法  41例经病理证实的巨块型或单发结节型肝癌患者 ,采用螺旋CT肝脏双期强化扫描和血管造影 ,观察卫星病灶的情况 ;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其进行治疗 ,观察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卫星病灶的影像特点及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方法。方法  41例经病理证实的巨块型或单发结节型肝癌患者 ,采用螺旋CT肝脏双期强化扫描和血管造影 ,观察卫星病灶的情况 ;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其进行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1例患者中 17例经CT和 /或血管造影发现卫星病灶 ,10例为多血供 ,7例为少血供。17例发现卫星病灶者中 11例分布在原病灶边缘 1cm范围内。化疗栓塞时 ,将导管头端置于肿瘤供血动脉稍近端 ,使栓塞范围包括卫星病灶范围。治疗后在 6~ 19个月的随访期内 ,17例有卫星病灶的患者中CR及PR 5例 ,无病情进展病例。结论 卫星病灶存在于部分HCC病例 ,运用合理的方法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对其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卫星病灶 放射学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桂华 王新华 +2 位作者 曹桂景 杨仁杰 杨建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有乳头溢液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钼靶X线平片摄影、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乳腺钼靶平片有阳性征象者8例,占25.81%,选择... 目的:评价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有乳头溢液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钼靶X线平片摄影、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乳腺钼靶平片有阳性征象者8例,占25.81%,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明确诊断28例,占90.3%。造影主要表现为大导管及分支导管管壁不规则浸润、虫蚀样破坏、僵硬及狭窄,腔内多发小充盈缺损,近端导管扩张,主导管及部分分支中断。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乳房X线摄影术 乳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波和碘-125粒子联合治疗VX2兔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于东升 杨仁杰 +1 位作者 曲巍立 李子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或碘-125粒子治疗兔VX2肝癌与两者联合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将80只单点种植VX2肝癌瘤株的新西兰大白兔,B超动态监测肿瘤大小2 cm时,随机分入四组,每组20只,A组,微波治疗组(40 W功率作用2min);B组,碘-125粒子治疗组(0.5 mCi... 目的探讨微波或碘-125粒子治疗兔VX2肝癌与两者联合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将80只单点种植VX2肝癌瘤株的新西兰大白兔,B超动态监测肿瘤大小2 cm时,随机分入四组,每组20只,A组,微波治疗组(40 W功率作用2min);B组,碘-125粒子治疗组(0.5 mCi,肿瘤周边处方剂量60 Gy);C组,微波和碘-125粒子联合治疗组;D组,未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制定治疗计划,A组、B组和C组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兔VX2肝癌,治疗后两天摄腹部平片验证,三周末切除肿瘤标本测量肿瘤体积大小,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取肿瘤组织制成病理切片,分别采用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并取肿瘤在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A组,肿瘤体积大小为(33.6±12.3)cm3,B组,肿瘤大小为(35.1±13.2)cm3,C组,肿瘤大小为(6±2.3)cm3,C组联合治疗组与A组微波治疗组和B组碘-125粒子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肿瘤大小为(198.1±72.1)cm3,治疗组(A组、B组和C组)与未治疗的对照组(D组)比较亦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微波和碘-125粒子联合治疗兔VX2肝癌,可以弥补单独治疗组的不足,疗效可靠,是一种新的有效的联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波 125I粒子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直径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远期随访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英升 李明华 +4 位作者 杨仁杰 陈维雄 陈尼维 庄奇新 尚克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673-676,共4页
目的通过长期随访研究探讨不同直径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远期疗效。方法1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根据暂时性贲门支架直径分为3组,其中20 mm组(A组)30例;25 mm组(B组)30例;30 mm组(C组)75例。1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放... 目的通过长期随访研究探讨不同直径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远期疗效。方法1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根据暂时性贲门支架直径分为3组,其中20 mm组(A组)30例;25 mm组(B组)30例;30 mm组(C组)75例。1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放置135枚暂时性贲门支架。支架放置后3~5 d,采用内镜取出。所有支架安放和取出成功率100%,无操作死亡。结果3组介入治疗前后贲门管腔直径、吞咽困难评分差异都有显著性(P<0.01)。A组随访半年、1、3、5、8和10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6/30(20.0%)、6/30(20.0%)、5/22(22.7%)、6/16(37.5%)、5/9和3/3;B组随访大于等于半年、1、3、5、8年和10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4/30(13.3%)、4/30(13.3%)、3/23(13.0%)、4/18 (22.2%)、5/11(45.5%)和3/4;C组随访大于等于半年、1、3、5、8年和10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0/75(0%)、1/66(1.5%)、4/48(8.3%)、6/33(18.2%)、6/18(33.3%)和2/5。结论30 mm直径作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是贲门失弛缓症暂时性支架成形术中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支架 成形术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PTBD术后长期置管引流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雪英 闻利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术后长期置管引流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7例肝门部胆管癌PTBD引流术后长期置管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结果 27例肝门部胆管癌PTBD引流术后长期置管的患者,经过精心...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术后长期置管引流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7例肝门部胆管癌PTBD引流术后长期置管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结果 27例肝门部胆管癌PTBD引流术后长期置管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自我护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临床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术后早期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患者置管期间心理、饮食、活动指导和自我护理宣教,配合有效的长期导管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顺利度过置管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BD) 长期置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良性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后再狭窄病理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英升 杨仁杰 +5 位作者 尚克中 张惠箴 李明华 庄奇新 蒋智铭 丁在咸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探讨食管良性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后食管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双球囊导管法制作大鼠食管良性狭窄模型 (对照组 ) ;使用PTCA球囊导管对食管良性狭窄进行扩张制作食管再狭窄模型 (实验组 )。大鼠食管狭窄和再狭窄形成过程中... 目的 探讨食管良性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后食管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双球囊导管法制作大鼠食管良性狭窄模型 (对照组 ) ;使用PTCA球囊导管对食管良性狭窄进行扩张制作食管再狭窄模型 (实验组 )。大鼠食管狭窄和再狭窄形成过程中的定量指标采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定性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结果 成功制作大鼠食管良性狭窄和再狭窄模型 49个。实验组术后食管黏膜层、肌层及全层的载面积和周长都有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意义 (P <0 .0 5 )。实验组术后第 5天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开始表达 ,持续到 1个月仍有表达。术后第 1天 ,纤维连接蛋白(FN)就开始表达 ;第 2 1天 ,FN表达仍呈阳性 ;第 30天时 ,FN仍有部分呈强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扩张术 再狭窄 机制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柔比星及拓僖联合应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
12
作者 佟小强 邹英华 +5 位作者 李槐 杨仁杰 李长青 王少斌 何山 冯永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1404-1406,共3页
目的:研究拓僖R(HCPT)与吡柔比星(THP)联合用于肝癌TACE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3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均为A或B,KPS评分≥70分,肿瘤大小21~144mm(平均69mm),分别接受1~5次TACE治疗。结果:随访6~22个月(平均14.2个月),总有... 目的:研究拓僖R(HCPT)与吡柔比星(THP)联合用于肝癌TACE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3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均为A或B,KPS评分≥70分,肿瘤大小21~144mm(平均69mm),分别接受1~5次TACE治疗。结果:随访6~22个月(平均14.2个月),总有效率为61.6%,其中CR1.3%,PR60.3%,NC26.5%,PD11.9%。年生存率57.3%,2年生存率27.8%。结论:HCPT与THP联合用于肝癌TACE疗效确定,不良反应低,安全可靠。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化疗栓塞 吡柔比星 羟基喜树碱 拓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近距离辐射效应实验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仁杰 钱晓军 汪幼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40-543,共4页
目的 : 进行60 钴外照射和192 铱低剂量率超近距离照射辐射效应的比较 ,以评估放射性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EC10 9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用60 钴外照射和192 铱超近距离照射 ,通过观测集落形成率描绘出辐射效应曲线 ,比较在同等... 目的 : 进行60 钴外照射和192 铱低剂量率超近距离照射辐射效应的比较 ,以评估放射性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EC10 9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用60 钴外照射和192 铱超近距离照射 ,通过观测集落形成率描绘出辐射效应曲线 ,比较在同等剂量下二者辐射效应的差别。并观察同等累积剂量下 ,不同强度192 铱源照射的辐射效应。用 10 0cGy、40 0cGy照射后的细胞接种于裸鼠股部 ,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 结果 :二者辐射效应曲线基本符合二次线性数学模型。在相同累积剂量下 ,60 钴外照射比192 铱超近距离照射杀伤力强。在192 铱源照射相同累积剂量时 ,辐射效应相差不大 ,无显著性差异。观察裸鼠移植瘤生长 ,处死时体积和重量存在差异 ,60 钴比192 铱作用大 ,但不显著。结论 :低剂量率近距离照射与外照射相比 ,具有相似的辐射效应。从疗效角度考虑 ,放射性支架具有将放疗和支架置入姑息疗法结合的可能性 ,为食管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放射疗法 辐射效应 放射性支架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气固定肺标本新制作方法的影像学探讨
14
作者 于东升 杨仁杰 +1 位作者 路晓东 徐爱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探讨充气固定肺叶标本制作的新方法——气液双重支撑固定法,并与用Heitzman法制作的肺叶标本进行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方法收集40个肺叶切除术后的新鲜肺叶标本,分两组,A组26个用气液双重支撑固定法制作的肺叶标本,与B组14个用Heitz... 目的探讨充气固定肺叶标本制作的新方法——气液双重支撑固定法,并与用Heitzman法制作的肺叶标本进行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方法收集40个肺叶切除术后的新鲜肺叶标本,分两组,A组26个用气液双重支撑固定法制作的肺叶标本,与B组14个用Heitzman法制作的肺叶标本在相应的HRCT扫描图像、软线摄影图像、大体标本、横断大体标本切片、组织学切片进行肺叶标本质量比较分析。结果肺叶标本质量评价A组,Ⅰ级22例(84.6%),Ⅱ级4例(15.4%)。B组Ⅱ级5例(35.7%),Ⅲ级9例(64.3%),制作方法与充气固定肺叶标本的质量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A组标本质量好于B组。结论气液双重支撑固定法对研究次级肺小叶等肺的细微解剖结构,更精确地进行肺HRCT与病理对照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 标本制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侧枝供血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士辰 杨仁杰 +2 位作者 陈辉 朱旭 巫北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S1期54-56,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肿瘤的侧枝供血。材料与方法:连续观察20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常规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重复治疗中,根据影像学资料进行相关动脉造影,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例中有21例出现侧枝循...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肿瘤的侧枝供血。材料与方法:连续观察20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常规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重复治疗中,根据影像学资料进行相关动脉造影,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例中有21例出现侧枝循环供血于肿瘤,其中14例来自肝外,分别是右膈下动脉3例,左右共干的膈下动脉2例,左膈下动脉1例,胃左动脉3例,胃十二指肠动脉2例,右侧内乳动脉2例,胆囊动脉1例;7例来自肝内,其中肝左动脉供应肝右页病灶4例,肝右动脉供应肝左叶病灶3例。总共17例出现在第三次治疗及以后。结论:肝癌经导管化疗栓塞术后肿瘤侧枝供血存在于部分患者,这一现象在临床工作中应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