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品课程的理念:能力先于知识--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建设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保亚 杜兆金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8-51,共4页
本文从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的具体做法谈精品课程的理念。提出高年级精品课程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主;方法论上应是教学与讨论相结合;评价上不能根据学生的打分,而应该看和这门课相关的研究人才培养了多少;效果上应看学生... 本文从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的具体做法谈精品课程的理念。提出高年级精品课程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主;方法论上应是教学与讨论相结合;评价上不能根据学生的打分,而应该看和这门课相关的研究人才培养了多少;效果上应看学生的研究能力能否实现。高年级精品课程设计和建设,应该紧紧围绕"能力先于知识"这一基本理念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学 精品课程 课程理念 研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的“语言”跟自然语言性质迥然不同 被引量:4
2
作者 陆俭明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共1页
大语言模型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称得上史无前例的技术成就”(孙茂松),因为这使机器真正能跟人自由对话了。先前的自然语言处理——具体到汉语就是中文信息处理,其目的就是要让机器能理解我们人所说的话语,反过来又能生成让我们人能接... 大语言模型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称得上史无前例的技术成就”(孙茂松),因为这使机器真正能跟人自由对话了。先前的自然语言处理——具体到汉语就是中文信息处理,其目的就是要让机器能理解我们人所说的话语,反过来又能生成让我们人能接受的话语,以实现“人机对话”。为达到此目的,上世纪70年代解决了“字处理”问题;80年代进一步解决了“词处理”问题,包括分词和词性标注;90年代逐步解决了“句处理”问题,包括句子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信息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 句法分析 词性标注 语义分析 人机对话 语言模型 分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言学七十年”多人谈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章太 戴庆厦 +3 位作者 陆俭明 冯志伟 张振兴 周庆生 《语言战略研究》 2019年第4期74-80,共7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亟待建设,社会急需发展,人民生活急待提高。语言文字及其应用同这些方面关系密切,所以党和国家领导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文字改革运动,主要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亟待建设,社会急需发展,人民生活急待提高。语言文字及其应用同这些方面关系密切,所以党和国家领导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文字改革运动,主要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加强现代汉语规范化。经过几年的努力,文字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汉语拼音方案》 语言文字 国家领导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汉语规范化 人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作藩教授对中国语言科学研究和发展的贡献——为唐作藩先生九十华诞而作
4
作者 张渭毅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8-446,共9页
唐作藩教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音韵学家、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六十余年,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文章评述了他在音韵学、汉语史、古代汉语、方言学和词典编纂以及古代汉语教学方面的学术贡献。
关键词 唐作藩 音韵学 汉语史 古代汉语 方言 词典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文言文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北京大学大一新生文言文水平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汪锋 陈卓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32,共3页
大一新生刚刚经历了高考,他们的文言文水平以及对文言文的态度集中体现了中学语文及文言文教学效果。北京大学的学生是高考高分段的代表,他们的文言文水平应该是最高的,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从2011年9月开始,我们开始进行问卷调查... 大一新生刚刚经历了高考,他们的文言文水平以及对文言文的态度集中体现了中学语文及文言文教学效果。北京大学的学生是高考高分段的代表,他们的文言文水平应该是最高的,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从2011年9月开始,我们开始进行问卷调查,希望能从数据中了解大一新生文言文乃至语文水平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新生 北京大学 问卷调查 文言文 教学状况 乐观 高中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工程看“中心扩展条件”和“并列条件” 被引量:9
6
作者 詹卫东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9-463,共15页
沈家煊先生近年来提出汉语词类包含模式,主要立论依据是传统的汉语词类体系中关于名、动、形等的处理方式有一个困境:要么违背语言学理论中的"中心扩展条件"、"并列条件",要么违背理论构建时应该遵循的"简约&q... 沈家煊先生近年来提出汉语词类包含模式,主要立论依据是传统的汉语词类体系中关于名、动、形等的处理方式有一个困境:要么违背语言学理论中的"中心扩展条件"、"并列条件",要么违背理论构建时应该遵循的"简约"原则。如果采用词类包含模式去看待汉语词类,就可以摆脱这个困境。文章从树库语料的分析出发来说明语言事实中确实存在违反"中心扩展条件"和"并列条件"的情况,并将原因归结为言语使用中的"简约"(或"经济")原则使然。换言之,言语交际中的简约,造成语言理论模型的无法简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扩展条件 并列条件 句法规则 词类 简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研究要与未来接轨 被引量:8
7
作者 陆俭明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共1页
我国的语言研究不断地继承、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修辞方面,都产出了大批研究成果,但还远远跟不上时代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这突出表现在,语言学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深度学习”的... 我国的语言研究不断地继承、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修辞方面,都产出了大批研究成果,但还远远跟不上时代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这突出表现在,语言学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事业中,逐渐被边缘化。不是人工智能不需要语言学知识,而是已有的语言研究成果不怎么适应人工智能研究的需要。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深度学习”的特点是“从原始特征出发不断自动学习高级特征组合”。人工智能的发展靠的是“数据”“算力”“算法”三驾马车驱动。人工智能“数据”部分极需要“有效的语言学知识”——从“范畴”(语音的、语义的、句法的、语用的等)到“规则”都给以“特征化”刻画、描写的语言研究成果,可是我们以往在“特征”研究方面是个软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知识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特征组合 自动学习 特征化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的接口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陆俭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22,共20页
本文所说的当代语言学理论包括当代形式派、功能派、认知派的前沿理论,也包括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本文所说的外语教学,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讨论当代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接口问题,实际是要回答两大问题:一是外语教学是否需要当... 本文所说的当代语言学理论包括当代形式派、功能派、认知派的前沿理论,也包括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本文所说的外语教学,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讨论当代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接口问题,实际是要回答两大问题:一是外语教学是否需要当代语言学理论?二是外语教学对语言学科的理论建设是否能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本文通过具体事实对上述两个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本文最后指出,当代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可以接口,而且必须接口。外语教师学习、掌握好当代语言学理论并自觉运用于外语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善于将学术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这是解决好接口问题的关键。为此,外语教师,包括汉语教师在内,不要也不能只做一个"教书匠",而一定要使自己既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同时又成为一名出色的研究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汉语二语教学 当代语言学理论 接口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成到还原——结构语言学发现程序的重新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保亚 鲁方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0-157,共8页
语言还原程序是语言习得的最初过程,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讨论生成。生成语法的一个问题是没有很好地还原单位和规则,因此出现了生成能力过强和过弱的现象。结构语言学发现程序的本质是寻找单位,并通过单位的分布来控制规则。从语言... 语言还原程序是语言习得的最初过程,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讨论生成。生成语法的一个问题是没有很好地还原单位和规则,因此出现了生成能力过强和过弱的现象。结构语言学发现程序的本质是寻找单位,并通过单位的分布来控制规则。从语言还原程序的角度看,结构语言学发现程序的方向并没有错,并在田野调查中起着根本作用。只是结构语言学坚持线性分析并完全用分布来控制规则的思路遇到了现实困境,规则不完全是线性的。在规则和单位的还原过程中,重要的是区分不平行、平行不周遍和平行周遍几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现程序 生成 平行周遍原则 语言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学基础理论教材的系统性和开放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娟 王洪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2-87,共6页
语言学基础理论教材用于语言学初学者的入门学习,要求教材既要具有系统而一贯的理论体系,同时又要具有开放性,能够吸纳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的编写总体上立足于这两个方面。文章就此介绍阐述修订版《纲... 语言学基础理论教材用于语言学初学者的入门学习,要求教材既要具有系统而一贯的理论体系,同时又要具有开放性,能够吸纳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的编写总体上立足于这两个方面。文章就此介绍阐述修订版《纲要》的理论体系和修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教材 系统性 开放性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助词“了”的语义分析法
11
作者 范晓蕾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4,共12页
本文致力于探讨普通话助词“了”的语义分析法,聚焦于如下议题:辨析“了”句的格式义与“了”自身的意义,厘清“了”句的断言义、衍推义、隐含义与“了”意义之间的关系,剖析“了”句的过去时意义与现在时诠释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了” 语义分析 时体范畴 现在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交叉学科”多人谈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莲珍 李宇明 +3 位作者 Stephen Crain 徐大明 汪锋 陆烁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7,共8页
浙江大学立足文理综合、学科齐全的特点,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面,坚持文理交融理念、前瞻布局交叉领域、支持学科交叉研究、激励学术创新发展,着力推进学校文科研究范式转型和学科交叉会聚融合。一、出台总体规划和政策制度学校在“十... 浙江大学立足文理综合、学科齐全的特点,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面,坚持文理交融理念、前瞻布局交叉领域、支持学科交叉研究、激励学术创新发展,着力推进学校文科研究范式转型和学科交叉会聚融合。一、出台总体规划和政策制度学校在“十三五”规划、“‘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和历次文科大会文件中,均围绕跨学科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或指导性意见。2008年首次文科大会即强调“学科综合交叉”。2016年发布《浙江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体制机制等层面作出了跨学科相关的重要部署,在评价体系方面提出“完善教师校内兼聘办法,优化教师跨学科的学术评价和成果共享机制”等举措;2018年第四次文科大会进一步强调“推进学科会聚”,并在评价体系方面提出“完善和落实双聘制,促进学科会聚和多学科协同育人,完善校内跨学科的学术评价、成果互认与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研究 双一流 交叉学科 共享机制 学术创新 学术评价 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式语法理论研究中需要澄清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陆俭明 吴海波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形式和意义的配对",并非构式的本质特点,这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共性。构式必须是一个结构体,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其音和义之间只有象征关系,没有内在的结构性的组成关系,所以不能视为构式,把语素也看作构式将会使构式的形... "形式和意义的配对",并非构式的本质特点,这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共性。构式必须是一个结构体,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其音和义之间只有象征关系,没有内在的结构性的组成关系,所以不能视为构式,把语素也看作构式将会使构式的形式"不同质"。学界还存在着新兴的"构式主义"与传统的"原子主义"之争,本文认为"构式主义"更符合实际的语言生活,并陈述了理由。本文最后指出,构式语法理论引导人们关注构式的整体性,关注语句结构背后的认知机制,这很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不过鉴于构式理论尚未表现出明显的方法论价值,目前尚不宜对此理论作过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构式理论 构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北方茶马古道——基于chaj读音分布的语言地理学证据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保亚 袁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在全面考察北方丝绸之路上chaj的读音在各种语言和方言中的分布,并在由此绘制出的同言线中,显示以cha为读音特征的中国西南茶马古道以北,还存在一条以chaj读音为特征的茶路。该茶路横贯欧亚大陆,主要在昆仑山以北向东西方向延伸,向西一... 在全面考察北方丝绸之路上chaj的读音在各种语言和方言中的分布,并在由此绘制出的同言线中,显示以cha为读音特征的中国西南茶马古道以北,还存在一条以chaj读音为特征的茶路。该茶路横贯欧亚大陆,主要在昆仑山以北向东西方向延伸,向西一直延伸到中亚、欧洲和非洲,向东一直延伸到中国东北。北方茶路以马、骆驼为主要运茶工具,可以称为北方茶马古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语言地理学 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百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评说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陆俭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共14页
1924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汉语语法学在中国的诞生。文章依据语言研究的目的与任务,从所运用的理论方法、本体研究内容、应用研究这三条线索陈述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近百年来的进展状况。在理论方法的运用上,逐步... 1924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汉语语法学在中国的诞生。文章依据语言研究的目的与任务,从所运用的理论方法、本体研究内容、应用研究这三条线索陈述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近百年来的进展状况。在理论方法的运用上,逐步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而且研究者面对汉语事实已不单单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方法,也提出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主张;从研究内容看,已从“以描写为主”进到“以解释为主”,这体现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化;从应用研究的角度看,现代汉语语法应用研究不断增添服务对象,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文章扼要梳理、陈述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发展的历程,特别强调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也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改革开放40年也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大发展的40年,特别是汉语学界开始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进行反思,并积极探究“摆脱印欧语的干扰,用朴素的眼光看汉语”的研究路子,这对深化汉语语法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最后,指出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些不良学风与文风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走向,强调要在搞好现代汉语语法自身研究的基础上,以“语言学+”的模式,积极思考并逐步走向汉语语法研究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叉研究的路子,以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增长点,使得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研究的未来走向 被引量:9
16
作者 陆俭明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共6页
本文讨论汉语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古今汉语研究的目的;然后探讨汉语研究与别的学科融合交叉问题,提出了第一步走"语言学+"之路、第二步走"+语言学"之路的思路;接着论述了汉语研究的数字化问题;最后... 本文讨论汉语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古今汉语研究的目的;然后探讨汉语研究与别的学科融合交叉问题,提出了第一步走"语言学+"之路、第二步走"+语言学"之路的思路;接着论述了汉语研究的数字化问题;最后指出汉语研究要重视语言的信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研究 融合交叉 数字化 信息结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式词源统计法与共享创新法——语言(方言)谱系分类的方法分析
17
作者 陈保亚 覃俊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7-154,共8页
共享创新法和词源统计法是亲属语言(方言)谱系分类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基于对语言接触的调查研究,核心词比语音、语法特征更为稳定,不易在语言或方言间扩散。因此,基于严格语音对应的100核心同源词比例的严式词源统计法更适合亲属语言... 共享创新法和词源统计法是亲属语言(方言)谱系分类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基于对语言接触的调查研究,核心词比语音、语法特征更为稳定,不易在语言或方言间扩散。因此,基于严格语音对应的100核心同源词比例的严式词源统计法更适合亲属语言(方言)的谱系分类。核心同源词的确定依赖于语言(方言)间严格的语音对应以及在此基础上得到的核心一致对应词集。共享创新法如果能够排除借用和语言类型上的平行变化,仍然是谱系分类的一种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分类 共享创新法 词源统计法 核心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深入研究汉语语法的钥匙
18
作者 陆俭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共8页
我们的前辈对现代汉语语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为今后的汉语语法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语言的复杂性,以往的研究也只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对现代汉语远未探究清楚。要开启进一步深入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大门... 我们的前辈对现代汉语语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为今后的汉语语法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语言的复杂性,以往的研究也只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对现代汉语远未探究清楚。要开启进一步深入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大门,得用两把钥匙,一把是"事实",具体说要不断考察、挖掘和发现新的语言事实;另一把是"思考",具体说要勤于思考,而且得积极进行理论思考。本文分别举出饶有趣味的实例与事例对上述观点作了具体说明。最后指出,上述两把钥匙适用于不同领域的语法研究,包括不同语种、不同方言、同一语言的不同断代的语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研究与探索 语言事实 理论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语言中构式的形成机制初探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思思 詹卫东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4,共8页
构式指整体意义无法从其组成部分简单加合出来的语言单位。该文以网络语言中的构式为考察对象,分析了网络语言中构式的浮现、扩散和固化的过程。网络语言中构式的浮现主要有语境赋义和错配成型两种机制。构式的扩散则可分为同范畴扩容... 构式指整体意义无法从其组成部分简单加合出来的语言单位。该文以网络语言中的构式为考察对象,分析了网络语言中构式的浮现、扩散和固化的过程。网络语言中构式的浮现主要有语境赋义和错配成型两种机制。构式的扩散则可分为同范畴扩容和跨范畴变异两种情况。构式的固化程度可以通过能产性、图式性和组合性三个维度进行衡量。最后该文总结了网络语言中构式化的三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构式 构式化 语言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朝鲜族学生普通话声调感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陆尧 李英浩 孔江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通过范畴感知的识别和区分实验发现,延边朝鲜族大学生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接近或达到了汉语普通话母语者的水平。除了T2-T3声调对立组以外,其他各组声调对立的感知范畴化程度和母语者差异不大。延边朝鲜语中的词汇重音经验和长时学习经历... 通过范畴感知的识别和区分实验发现,延边朝鲜族大学生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接近或达到了汉语普通话母语者的水平。除了T2-T3声调对立组以外,其他各组声调对立的感知范畴化程度和母语者差异不大。延边朝鲜语中的词汇重音经验和长时学习经历,可能共同对朝鲜语被试感知普通话声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T2-T3声调对立组的低范畴化感知水平与前人对不同母语背景普通话学习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阳平和上声是以普通话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感知普通话声调中的难点,即使是高级阶段的学习者也无法成功建立接近母语者的感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声调 范畴感知 延边朝鲜语 语言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