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皕宋楼捐进书目》考述——兼论陆心源守先阁的藏书开放
1
作者 吴雪菡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29,116,共6页
陆心源将守先阁的藏书向社会开放是近代图书馆史上的重要事件。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皕宋楼捐进书目》并非陆心源捐进国子监书籍的目录,而是守先阁的藏书目录,且编写时间较早,能够反映守先阁前期的藏书开放状态。将《皕宋楼捐进书目》与... 陆心源将守先阁的藏书向社会开放是近代图书馆史上的重要事件。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皕宋楼捐进书目》并非陆心源捐进国子监书籍的目录,而是守先阁的藏书目录,且编写时间较早,能够反映守先阁前期的藏书开放状态。将《皕宋楼捐进书目》与守先阁的后期目录对勘,可发现守先阁的藏书持续增补,体现出宣扬经世新学、保存传统典籍、关注日用民生的运营主旨,当是受到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陆氏守先阁无偿为社会提供读书借阅服务,且引进图书考虑读者需求、响应时代号召,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已具备公共图书馆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皕宋楼捐进书目》 陆心源 守先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纸窗题诗的物质性背景与文学情境
2
作者 李成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101,共12页
纸窗题诗是中国古代一个颇具华夏文化特色的诗歌题写传统。题诗于窗,其与题壁、壁帖近似的物质性背景,包括纸窗的题写即时性、观看便利性以及窗纸的可移动性;所独具的物质性背景则包括纸窗的光影特性、纸窗是沟通窗内与窗外的连接点等... 纸窗题诗是中国古代一个颇具华夏文化特色的诗歌题写传统。题诗于窗,其与题壁、壁帖近似的物质性背景,包括纸窗的题写即时性、观看便利性以及窗纸的可移动性;所独具的物质性背景则包括纸窗的光影特性、纸窗是沟通窗内与窗外的连接点等等。尤其重要的是,单扇窗的有限空间和多扇窗的叠加空间有机统一,单扇窗窗纸的尺幅限制了题窗诗的篇幅以短句、绝句为主,而多扇窗的叠加空间则催生了组诗的出现。回归古人“题诗于窗”的文学现场,可发现题窗诗的文学情境一方面表现在“偶然欲书”式的率性而为,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刻意为之”的经典化制作--或访人不遇而留题,或赋予题窗诗某种箴铭、教化之功能。从唐代开始,“题诗于窗”情境便在俗文学如小说、戏曲中迁移,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书写格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诗于窗” 纸窗 物质性 文学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例校”:唐宋诗题的体例形态与文本秩序
3
作者 李成晴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61,共10页
同唐诗文本一样,宋诗的小字题注副文本也很容易在传写、传刻的过程中羼入大字诗题中。通过一则苏轼诗题的斠理,可抽绎“题注诠解诗题地名例”,并可据此通例对北宋文集展开横切面式的“例校”。例校作为方法,是一种不校文字正误而校文本... 同唐诗文本一样,宋诗的小字题注副文本也很容易在传写、传刻的过程中羼入大字诗题中。通过一则苏轼诗题的斠理,可抽绎“题注诠解诗题地名例”,并可据此通例对北宋文集展开横切面式的“例校”。例校作为方法,是一种不校文字正误而校文本形态变貌的校书法。例校之所以能够在推理、证据上实现逻辑自洽,从本质上看主要是体例的规律性源于古籍对文本秩序的内在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例校 诗题 苏轼 体例 文本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采用”《文选》诗题考
4
作者 李成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7,182,共13页
明孙能传《剡溪漫笔》“采用诗题”条以及焦竑《焦氏笔乘》“诗用成语”条所拈出的唐诗“采用”《文选》诗题之现象,迄今未得到学界的系统检视。以文本比勘为中心,探考唐诗“采用”《文选》诗题之路径,可以发现:在唐人诗题层面,有承用/... 明孙能传《剡溪漫笔》“采用诗题”条以及焦竑《焦氏笔乘》“诗用成语”条所拈出的唐诗“采用”《文选》诗题之现象,迄今未得到学界的系统检视。以文本比勘为中心,探考唐诗“采用”《文选》诗题之路径,可以发现:在唐人诗题层面,有承用/扩充诗题、套用句式、“咀嚼为我语”等模式;在唐人诗句层面,有“采诗题”与“采语词”两重维度。唐诗一方面会将《文选》诗题整体入诗,同时援用诗题所涵摄的“典故情境”;另一方面则对《文选》诗题中的语词进行有选择性的摘用,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唐诗之所以能“直与冥会”般地“采用”《文选》诗题,一方面是基于人事、地理等要素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则基于唐人与汉魏六朝文学情境的印合。同时,这两条内在理路又共同依托于《文选》诗题自身的“诗性”规律。通过本论题之探讨,可以对唐集校注中的“题典”问题进行再反思:在唐集校注的过程中,不单要关注唐诗的“古典”与“今典”,也应对唐人制题所涉先唐“题典”有所考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文选》 “采用” 诗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