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豆状核变性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肝病表型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元志 王福川 +6 位作者 董漪 徐志强 高银杰 闫建国 曹丽丽 冯丹妮 张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7-1632,共6页
目的 研究肝豆状核变性(WD)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肝病表型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2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确诊并进行基因检测的163例WD患者,收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ATP7B基因检测结果。... 目的 研究肝豆状核变性(WD)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肝病表型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2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确诊并进行基因检测的163例WD患者,收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ATP7B基因检测结果。根据ATP7B基因突变情况将患者分为R778L突变组和非R778L突变组;P992L突变组和非P992L突变组;截断突变组和非截断突变组。分析ATP7B基因c. 2333G>T/p. R778L突变(R778L突变)、c. 2975C>T/p. P992L突变(P992L突变)以及截断突变患者的肝病表型和临床特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63例WD患者均表现为不同严重程度的肝病表型,121例(74.23%)被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病,36例(22.09%)为失代偿期肝硬化,6例(3.68%)为暴发性WD;此外,有5例(2例慢性肝病,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神经系统异常。163例WD患者最常见的ATP7B基因突变为R778L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28.2%),其次为P992L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12.6%),截断突变的等位基因频率为11.0%。3种突变在不同肝病表型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778L突变组的铜蓝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R778L突变组[0.04(0.02~0.08)g/L vs 0.08(0.03~0.13)g/L,Z=-2.889,P=0.004]。P992L组的ALT[135.0(80.5~237.0)U/L vs 80.5(36.0~173.3) U/L,Z=2.684,P=0.007]和AST[121.4(77.0~195.0)U/L vs 84.0(39.0~123.3)U/L,Z=3.388,P<0.001]均显著高于非P992L突变组。截断突变组的铜蓝蛋白[0.03(0.02~0.08)g/L vs 0.06(0.03~0.11)g/L,Z=-3.136,P=0.002]和血清铜[3.20(2.15~5.00)mg/L vs 4.20(2.60~7.50)mg/L,Z=-2.296,P=0.025]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截断突变组。结论 R778L突变、P992L突变和截断突变均与WD患者的肝病表型无关;但R778L突变与较低的铜蓝蛋白水平相关,P992L突变与较高的ALT和AST水平相关,截断突变与较低的铜蓝蛋白和血清铜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基因型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亚太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与免疫抑制治疗相关的HBV再激活》摘译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珊 纪冬(译) 陈国凤(审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82-2786,共5页
20世纪70年代,HBV再激活(HBV reactivation,HBVr)在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但抗-HBs阳性的骨髓增生性和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中首见报道。20世纪90年代的前瞻性研究表明,近一半的HBsAg阳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在接受细胞毒治疗时,会出现HBVr... 20世纪70年代,HBV再激活(HBV reactivation,HBVr)在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但抗-HBs阳性的骨髓增生性和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中首见报道。20世纪90年代的前瞻性研究表明,近一半的HBsAg阳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在接受细胞毒治疗时,会出现HBVr导致的肝炎。随着后来更积极的免疫抑制治疗(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ST)(如异体造血干细胞治疗等技术)的应用,HBsAg阳性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由HBVr导致的死亡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因此,建议对接受细胞毒治疗的HBsAg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激活 免疫抑制法 诊疗准则(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药物性肝损伤
3
作者 刘哲睿 邹正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91,共1页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临床常见且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在停药后能完全恢复,但少数病例会发展为急性肝衰竭,甚至需要肝移植,约20%的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肝损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慢...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临床常见且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在停药后能完全恢复,但少数病例会发展为急性肝衰竭,甚至需要肝移植,约20%的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肝损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慢性DILI被定义为DILI发病后一段时间内,肝功能生化指标未能恢复正常,和/或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门静脉高压等症状,和/或出现慢性肝损伤的影像学或组织学证据,如肝脏彩超、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肝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提示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肝移植 急性肝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爽 刘哲睿 +1 位作者 赵琦 陆荫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9-1029,共11页
原发性肝癌具有起病隐匿以及早期诊断困难等特点,治疗手段有限且效果不佳。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是经基因编辑修饰的T淋巴细胞识别肿瘤特异性抗原并活化T淋巴细胞,发挥肿瘤杀伤作用。CAR-T细胞疗法治疗血液肿瘤取得重大进展,近年... 原发性肝癌具有起病隐匿以及早期诊断困难等特点,治疗手段有限且效果不佳。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是经基因编辑修饰的T淋巴细胞识别肿瘤特异性抗原并活化T淋巴细胞,发挥肿瘤杀伤作用。CAR-T细胞疗法治疗血液肿瘤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在实体瘤领域也有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尽管CAR-T细胞治疗技术已经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五代,但在实体瘤领域仍存在诸多挑战。本文将对CAR-T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机制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综述,包括目前CAR-T细胞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主要的靶点GPC3、AFP、MUC1、NKG2D等,CAR-T细胞治疗与溶瘤病毒,逐渐兴起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联合治疗,以及对以上靶点以及治疗方式的生物学研究、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回顾,并对CAR-T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措施进行汇总。为未来CAR-T细胞疗法在肝癌领域的临床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T淋巴细胞 肝细胞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贺梦雯 杨武才 +4 位作者 王春艳 付懿铭 郭畅 王建军 纪冬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6-1061,共6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LLV)(20 IU/mL≤HBV DNA<2 000 IU/mL)患者调整治疗后原发性肝癌(PLC)发生率和肝纤维化进展的情况,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充分的证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7年4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LLV)(20 IU/mL≤HBV DNA<2 000 IU/mL)患者调整治疗后原发性肝癌(PLC)发生率和肝纤维化进展的情况,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充分的证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7年4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初始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至少48周,并接受后续NAs调整的LL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调整治疗48周后的病毒学应答情况分为LLV组和完全病毒学应答(CVR)组(HBV DNA<20 IU/mL),每3~6个月随访1次,观察至主要终点事件PLC发生或2024年10月。观察PLC发生率和肝纤维化进展情况,肝纤维化进展定义为FIB-4分级增加≥1级。连续变量若符合正态分布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PLC累积发生率,Log-rank法检验组间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PLC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30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0.0岁,男性占80.5%,调整NAs方案后治疗48周时,82.7%(254例)获得CVR,17.3%(53例)仍为LLV。LLV组的PLC发生率为30.2%,肝纤维化进展率为22.6%;CVR组的PLC发生率为13.4%,肝纤维化进展率为7.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LV是PLC发生(HR=2.623,95%CI:1.315~5.234,P=0.006)和肝纤维化进展(OR=3.213,95%CI:1.385~7.455,P=0.007)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LV一经诊断需积极调整治疗以提高CVR,若调整治疗后仍为LLV,需加强肝纤维化进展及PLC监测,以期早诊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低病毒血症 核苷(酸)类似物 肝肿瘤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与银川两家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旋 李刚 +6 位作者 贾天野 张敬霞 陈素明 张树永 贾伟 鲍春梅 曲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070-1077,共8页
目的调查研究北京与银川两家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ce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流行病学特征,为CRE的临床诊治及其传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北京地区解放军302医院及银川地区宁夏医科... 目的调查研究北京与银川两家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ce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流行病学特征,为CRE的临床诊治及其传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北京地区解放军302医院及银川地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临床标本中分离的CRE,分析其流行趋势、标本来源、病原特点及基因型组成,探讨CRE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两地区10年间分离鉴定出266株CRE,呈上升趋势,北京地区CRE检出率由2008年为0.45%上升到2017年的5.84%;银川地区CRE检出率由2008年的0.26%上升到2017年的3.1%。CRE感染患者以男性为主(159例,59.77%),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70例(26.31%)。北京与银川两家医院分离出CRE的主要标本为痰液(29.4%与26.3%),血液(18.4%与6.5%)和尿液(10.5%与19.7%),血液和尿液标本占比差异显著(P=0.015和0.045)。北京与银川两家医院CRE菌株以克雷伯菌属(66.32%和44.74%)、埃希菌属(20.00%和9.21%)及肠杆菌属(7.89%和36.84%)为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P值分别为0.0012、0.0340和0)。266株CRE总体对碳青霉烯类和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对其他类抗生素包括磷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到80%以上,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近60%;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为42.86%,耐药率较低的包括替加环素(4.51%)和多黏菌素B(4.14%);北京地区CRE对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银川地区。北京地区的blaKPC在克雷伯菌、埃希菌属和肠杆菌属中均占绝对优势(93.75%、61.9%和80%),而blaNDM仅在埃希菌属中检测到;银川地区均以blaNDM基因为主,三个菌属中占比分别为36%、74%和85.71%,两地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分布差异明显(P=0)。结论北京与银川两地区的CRE菌株流行呈增长趋势,在标本来源、病原特点、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分布等方面特征鲜明,临床应根据本地区的CRE流行特点采取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碳青霉烯酶 肠杆菌科细菌 流行病学 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余滢滢(综述) 孟繁平 +1 位作者 王福生 施明(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9-1036,共8页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单药或联合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试验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单药治疗HCC的PD-1/PD-L1 ICI包括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和卡瑞...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单药或联合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试验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单药治疗HCC的PD-1/PD-L1 ICI包括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和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主要用于肝癌的二线治疗。虽部分HCC患者可以对PD-1/PD-L1 ICI单药治疗产生持久的反应,但总体受益的患者仍然较少。PD-1/D-L1 ICI联合治疗显示出更好的免疫应答和控制。目前,常用的联合治疗手段包括与其他类ICI、靶向药物、放疗、化疗以及介入治疗等联合。与双ICI或ICI和化疗联合治疗相比,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和PD-1/PD-L1 ICI联合治疗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在安全性方面,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也高于单药治疗,且更易出现严重或致死性的不良反应。PD-1/PD-L1 ICI单药和联合治疗HBV/HCV相关HC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正在研究中,同时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患者表现出稳定的治疗应答,但HBV/HCV病毒重新激活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尚未得出一致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肝细胞癌 单药治疗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减数分裂内切酶1(EME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
8
作者 陈椿 王可欣 +4 位作者 贺梦雯 李乐 王春艳 刘妍 纪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2-988,共7页
目的探讨减数分裂内切酶1(EME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筛选TCGA数据库肝癌样本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EME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通过短发夹RNA(shRNA)构建慢病毒并感染... 目的探讨减数分裂内切酶1(EME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筛选TCGA数据库肝癌样本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EME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通过短发夹RNA(shRNA)构建慢病毒并感染BEL-7404细胞干扰EME1基因表达,分为沉默组(shEME1)和对照组(shCtrl)。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EME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eligo计数法及MTT活性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Caspase3/7活性检测细胞凋亡。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TCGA结果显示EME1的mRNA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中是癌旁组织的18.9倍(114.5±153.0 vs 8.0±7.2,t=5.00,P<0.001);EME1的蛋白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中是癌旁组织的7.0倍(免疫组化检测,8.4±2.6 vs 1.2±0.4,t=7.55,P<0.001)和2.5倍(Western Blot检测,249.0%±35.5%vs 100.0%±77.8%,t=3.02,P<0.05)。慢病毒感染后,相对于对照组,沉默组EME1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了29.9%(29.9%±0.9%vs 100.0%±3.6%,t=32.82,P<0.00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了35.7%(35.7%±14.9%vs 100.0%±28.9%,t=3.42,P<0.05);细胞计数下降了45.1%(4053±167 vs 8988±477,t=16.91,P<0.001)、细胞活性下降至66.9%(0.518±0.046 vs 0.774±0.022,t=8.74,P<0.001)及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下降至29.0%(75±6 vs 260±9,t=28.92,P<0.001)。与对照组比较,沉默组G1期细胞(49.9%vs 44.0%,t=8.96,P<0.001)比例增多,G2/M期(15.9%vs 17.9%,t=9.13,P<0.001)与S期(34.2%vs 38.1%,t=6.91,P<0.001)的细胞比例减少;Caspase3/7活性增强了1.5倍(145.8%±5.9%vs 100.0%±2.3%,t=12.50,P<0.001)。结论EME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EME1基因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减数分裂内切酶1 RNA 小分子干扰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Midkine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谷月月 于书敏 +4 位作者 常秀娟 高旭东 黄加干 贾晓东 曾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8-1437,共10页
目的研究中期因子(MDK)在胆管癌(CCA)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探索MDK可能影响CCA进展的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CCA样本数据信息,分析MDK在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使用基因表... 目的研究中期因子(MDK)在胆管癌(CCA)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探索MDK可能影响CCA进展的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CCA样本数据信息,分析MDK在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使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18年6月—2021年9月经手术切除的11例CC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验证。通过STRING和Cytoscape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使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进行富集分析,探讨MDK相关基因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肿瘤相关通路。此外,应用TIMER和TISIDB数据库分析CCA肿瘤组织中MDK的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比较TCGA数据库中CCA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DK的表达水平,非配对分析结果和配对分析结果均显示,MDK在CCA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值均<0.001);对纳入的11例CCA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标本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MDK在CCA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配对癌旁组织(P<0.01)。MDK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45)和血管侵犯(P=0.044)有关。生存分析显示,MDK高表达的CCA患者总生存期(χ^(2)=5.30,P=0.028)及疾病特异性生存期(χ^(2)=6.25,P=0.019)均明显短于MDK低表达的患者。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MDK表达相关的30个基因与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过程密切相关,并影响CCA患者预后;TIMER分析结果显示,MDK表达与B淋巴细胞(r=0.356,P=0.0356)和树突状细胞(r=0.409,P=0.0147)在肿瘤组织微环境中的浸润呈正相关;TISIDB分析结果显示,MDK表达水平与CXCL16(r=0.465,P=0.00467)呈正相关,与CXCL12(r=-0.389,P=0.0197)及CXCR5(r=-0.393,P=0.0185)呈负相关;与免疫检查点调节剂VTCN1(r=-0.393,P=0.0183)、LTA(r=-0.380,P=0.0227)和PVR(r=-0.350,P=0.0373)呈负相关。结论MDK高表达提示CCA患者预后不佳,MDK有潜力成为预测CCA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其可能通过调控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过程及调控B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浸润促进CCA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 中期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crAg在慢性乙型肝炎自然进程及预判肝纤维化逆转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孙超 常秀娟 +1 位作者 李晓东 杨永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8-333,共6页
目的评价HBV核心相关抗原(HBcrAg)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分级及逆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CHB患者,其中HBeAg阳性69例、HBeAg阴性69... 目的评价HBV核心相关抗原(HBcrAg)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分级及逆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CHB患者,其中HBeAg阳性69例、HBeAg阴性69例。109例Ishak评分≥3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72周。收集基线及72周治疗后两次肝活组织标本和血清,检测组织病理及HBcrAg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HBcrAg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在HBeAg阳性CHB患者中,血清HBcrAg水平与肝纤维化进程呈负相关(r=-0. 342,P=0. 004);在HBeAg阴性CHB患者中,血清HBcrAg水平与肝纤维化进程及炎症改变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439、0. 437,P值均<0. 001)。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crAg预测晚期肝纤维和肝硬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705、0. 701(P值均<0. 05),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crAg预测轻微肝纤维化、明显肝纤维化、晚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815、0.815、0.726、0. 675(P值均<0. 05)。经抗病毒治疗后,基线血清HBcrAg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更易发生肝纤维化逆转(53. 7%vs 32. 7%,X^2=4. 888,P=0. 027)。肝纤维化逆转患者血清HBcrAg下降差值高于未逆转患者[1. 5(0. 4~3. 2) log IU/ml vs 0. 8(0. 1~1. 8) log IU/ml,Z=-1. 724,P=0. 042]。结论血清HBcrAg可作为预测CHB肝纤维化分级和判定肝纤维化逆转的一项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V重叠感染可增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癌风险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哲 杨永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4-947,共4页
HDV的重叠感染可加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病进程,尤其肝细胞癌(HCC)的发生风险明显增高。但HDV的致癌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治疗方式及效果也亟待突破。综述了HDV相关HCC流行病学新特点、致病机制的新认识和诊疗进展等,对推进研发更精准... HDV的重叠感染可加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病进程,尤其肝细胞癌(HCC)的发生风险明显增高。但HDV的致癌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治疗方式及效果也亟待突破。综述了HDV相关HCC流行病学新特点、致病机制的新认识和诊疗进展等,对推进研发更精准的HDV检测手段、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及减少HDV相关HCC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慢性 重叠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TBil水平的合理界值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红敏 童晶晶 +6 位作者 许祥 陈婧 刘子凤 陈静 苏海滨 刘晓燕 胡瑾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合理胆红素诊断阈值,以期更为精准地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08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32例HBV-ACLF患者,根据基线血清TBil水平分为A组(TBil<205.2μmol...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合理胆红素诊断阈值,以期更为精准地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08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32例HBV-ACLF患者,根据基线血清TBil水平分为A组(TBil<205.2μmol/L)和B组(TBil≥205.2μmol/L),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及28 d、90 d、1年及3年生存情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2组患者的生存率,并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2组间年龄(t=3.188,P=0.001)、男性(χ^(2)=33.833,P<0.001)、肝衰竭分型(χ^(2)=39.987,P<0.001)、WBC(Z=6.586,P<0.001)、HGB(Z=4.272,P<0.001)、PLT(Z=3.680,P<0.001)、Cr(Z=4.505,P<0.001)、TC(Z=8.644,P<0.001)、Na(Z=2.335,P=0.020)、白蛋白(Z=2.592,P=0.010)、HBV DNA(Z=3.703,P<0.001)、MELD评分(Z=11.828,P<0.001)、MELD-Na评分(Z=8.410,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时2组间腹水、GIB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036、4.342,P值均<0.05)。28 d内最常见的新发并发症是感染,其次为HE,2组间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4,P<0.05)。A组和B组HBV-ACLF患者28 d无移植病死率分别为21.2%和29.5%[HR=1.473(95%CI:1.151~1.886),P=0.005],均符合ACLF患者短期高死亡率的临床特征(>15%)。尽管两组患者长期病死率存在差异,但生存曲线显示,两组患者无移植病死率在90 d后均无显著上升。结论在INR≥1.5的前提下,不建议将HBV-ACLF诊断标准中TBil水平的界值提高至205.2μmol/L,确保更多ACLF患者早期诊断,从而获得更多救治机会,尽可能实现早期诊断增加救治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胆红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患者显著肝损伤的列线图模型及其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春艳 杨武才 +6 位作者 谭文辉 邓亚 郭畅 张珊 王建军 陈国凤 纪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29-1533,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IT-CHB)患者显著肝损伤的高危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17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接受肝活检的382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资料,按照肝组织是否存在显著肝损伤分为2组... 目的分析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IT-CHB)患者显著肝损伤的高危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17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接受肝活检的382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资料,按照肝组织是否存在显著肝损伤分为2组,显著肝损伤组(≥G2或S2,n=82)和非显著肝损伤组(n=300)。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高危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用C-指数、ROC曲线、校准曲线以及Bootstrap法来评价列线图的区分度及校准度。结果2组年龄、HBV DNA载量、ALT、AST、P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71,Z值别为-4.924、-3.693、-6.945、-0.585、-5.723,P值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4,95%CI:1.043-1.107,P<0.001),HBV DNA载量(OR=0.442,95%CI:0.314-0.624,P<0.001),AST(OR=1.096,95%CI:1.051-1.142,P<0.001),PLT(OR=0.992,95%CI:0.986-0.998,P=0.006)是显著肝损伤的高危因素。基于以上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显著肝损伤的C-指数为0.845,并且有拟合度高的校正曲线,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5(95%CI:0.795-0.895),显著优于APRI(AUC=0.781,95%CI:0.723-0.840)以及FIB-4(AUC=0.802,95%CI:0.746-0.859)。结论免疫耐受期具有显著肝损伤的患者比例并不少见,基于年龄、HBV DNA、AST、PLT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可用于个体化预测IT-CHB患者的显著肝损伤,减少肝活检,为抗病毒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免疫耐受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5例肝穿刺证实的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巧玲 梁庆生 +4 位作者 黄昂 翟兴冉 谢欢 孙颖 邹正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4-1340,共7页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经肝穿刺明确诊断为慢性DILI患者255例,根据2年后患者的肝功能水平分为未恢复组和恢复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经肝穿刺明确诊断为慢性DILI患者255例,根据2年后患者的肝功能水平分为未恢复组和恢复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用药种类、DILI损伤分型、DILI损伤严重程度、合并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肝组织学结果及2年预后等临床资料。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慢性DILI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经过两年的随访,195例患者肝功能恢复(76.5%),60例(23.5%)未恢复。两组患者在肝损伤类型(P=0.028)、合并糖尿病(P=0.048)比例以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P<0.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未恢复组患者基线WBC、PLT、ALT、AST、GGT和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恢复组患者,ChE水平低于恢复组患者(P值均<0.05)。将基线特征纳入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LT、ALT、AST、ChE、肝纤维化程度分级对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上述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100×10^(9)/L(OR=3.592,95%CI:1.128~11.438,P=0.003)、ALT>2×ULN(OR=3.080,95%CI:1.331~7.127,P=0.009)是慢性DIL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当患者达慢性DILI诊断标准时,基线PLT<100×10^(9)/L、ALT>2×ULN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可以用于筛选出更易出现不良预后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慢性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冷冻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70岁以上老年肝细胞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婧 吕采红 杨永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5-371,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冷冻消融(CRYO)联合无水酒精注射(PEI)对早期老年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老年肝细胞癌患者,其中单一CRYO治疗组46例,CRYO联合PEI(联合治疗)组4... 目的探讨经皮冷冻消融(CRYO)联合无水酒精注射(PEI)对早期老年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老年肝细胞癌患者,其中单一CRYO治疗组46例,CRYO联合PEI(联合治疗)组4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并随访患者肿瘤的复发及生存预后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的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用log-rank检验生存曲线的差异;通过Cox回归法确定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联合治疗组和CRYO组初次消融的有效率分别为89.1%和73.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YO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2和3年局部肿瘤进展率分别为20%、21%和21%,明显低于CRYO组的30%、46%、46%(χ2=4.187,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行单一CRYO治疗可能是局部肿瘤进展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06,95%CI:1.003~4.850,P=0.049)。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RYO组有3例严重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早期老年肝细胞癌患者,CRYO联合PEI治疗较单纯CRYO治疗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局部肿瘤进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导管消融术 乙醇 注射 病灶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HBV相关肝细胞癌生存的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松海 王春艳 +4 位作者 郭畅 张珊 邓亚 陆荫英 纪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66-1571,共6页
目的筛选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首次确诊为HBV相关HCC的700例患者的资料并进行随访,起点为HCC的诊断日期,终点为死亡。根据随访结果... 目的筛选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首次确诊为HBV相关HCC的700例患者的资料并进行随访,起点为HCC的诊断日期,终点为死亡。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死亡组(n=407)和生存组(n=293)。计量资料用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可预测1、3、5年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采用200次10折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的性别构成、Alb、TBil、ALT、AFP、CHE、LSM及BCLC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风险比(HR)=1.390,95%CI:1.077~1.794]、CHE(2500~5000 U/L)(HR=1.996,95%CI:1.470~2.710)、CHE<2500 U/L(HR=3.210,95%CI:2.188~4.709)、AFP≥400 ng/mL(HR=1.803,95%CI:1.412~2.303)、肝弹性值≥17.5 kPa(HR=1.719,95%CI:1.349~2.190)、巴塞罗那分期B/C(HR=3.811,95%CI:2.994~4.852)、巴塞罗那分期D(HR=3.708,95%CI:2.520~5.455)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基于以上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89(95%CI:0.769~0.809),校准曲线拟合良好,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以个体化预测HBV相关HCC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有助于准确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治疗48小时应答与否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翟兴冉 许祥 +7 位作者 陈婧 穆秀颖 童晶晶 苏海滨 刘晓燕 关崇丹 王宇 胡瑾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01-2005,共5页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AKI治疗48 h应答与否对其28 d和90 d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130例HBV-ACLF合并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AKI治疗48 h应答与否对其28 d和90 d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130例HBV-ACLF合并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KI治疗48 h的情况分为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比较2组患者28 d和90 d生存率,进而筛选28 d和90 d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Kolmogorow-Smirnov Z秩和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则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2组患者的生存率,并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AKI治疗48 h应答组38例(29.2%),无应答组92例(70.8%)。无应答组28 d和90 d生存率均低于应答组(χ^2值分别为16.91、23.28,P值均<0.01)。Cox回归分析显示,AKI治疗48 h应答、年龄、血清肌酐、血清钠、INR、肝性脑病是HBV-ACLF合并AKI患者28 d死亡[风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71(0.116~0.631)、1.024(1.001~1.047)、1.002(1.000~1.005)、0.948(0.904~0.993)、1.451(1.139~1.849、1.987(1.076~3.670),P值均<0.05]及90 d死亡[风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92 (0.151~0.563)、1.024 (1.004~1.044)、1.002 (1.000~1.004)、0.946(0.909~0.984)、1.473(1.180~1.839)、2.135(1.232~3.700),P值均<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KI治疗48 h应答能显著改善HBV-ACLF合并AKI患者的短期预后,临床加强对AKI的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急性肾功能不全 治疗结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与自然杀伤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华杰 王福生 施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62-1265,共4页
干细胞治疗是移植医学的新希望。间充质干细胞(MSCs)由于其具有跨胚层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特性,已被用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治疗。MSCs具有向炎症损伤部位趋化的特性,通过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影响局部免疫环境来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干细胞治疗是移植医学的新希望。间充质干细胞(MSCs)由于其具有跨胚层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特性,已被用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治疗。MSCs具有向炎症损伤部位趋化的特性,通过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影响局部免疫环境来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环节,与其他免疫细胞相辅相成,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作用。MSCs与NK细胞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促进MSCs治疗,本文对NK与MSCs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NK细胞对MSCs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MSCs)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行根治性治疗的酒精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蕊 常秀娟 +4 位作者 程家敏 赵志芹 李茵茵 陆荫英 曾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1-626,共6页
目的探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根治性治疗后酒精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43例接受根治性治疗的酒精相关性HC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HDL-C水平分为正常... 目的探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根治性治疗后酒精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43例接受根治性治疗的酒精相关性HC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HDL-C水平分为正常组(n=26)及异常组(n=17)。比较2组间基本信息、实验室检验指标、影像学相关指标、肿瘤BCLC分期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h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组间前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2.38±60.86)mg/L vs(120.06±64.08)mg/L,t=2.184,P=0.035];肿瘤数目(HR=2.839,95%CI:1.120~7.200,P=0.028)、肿瘤大小(HR=2.634,95%CI:1.062~6.529,P=0.037)及HDL-C水平(HR=2.400,95%CI:1.040~5.537,P=0.040)是影响酒精相关性HC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正常组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5%、72.4%、55.7%,HDL-C异常组分别为70.6%、43.7%、17.5%,2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1,P=0.015)。结论HDL-C水平的降低可能预示酒精相关性HCC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疾病 酒精性 胆固醇 HDL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血清前S1抗原(PreS1)对干扰素α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儿童HBsAg阴转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樊佩瑶 王福川 +7 位作者 高银杰 徐志强 董漪 闫建国 曹丽丽 冯丹妮 钟彦伟 张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25-1831,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S1抗原(PreS1)水平作为预测干扰素α(IFN-α)治疗48周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儿童HBsAg转阴指标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20年1月接受IFN-α治疗48周的88例1~16岁HBeAg阳性CHB患儿,每3个月评估患儿的HBsAg定量... 目的探讨血清前S1抗原(PreS1)水平作为预测干扰素α(IFN-α)治疗48周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儿童HBsAg转阴指标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20年1月接受IFN-α治疗48周的88例1~16岁HBeAg阳性CHB患儿,每3个月评估患儿的HBsAg定量(qHBsAg)、HBV DNA定量、ALT等,并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双抗体夹心法)检测PreS1水平。根据IFN-α治疗48周终点时HBsAg是否转阴分为转阴组(n=17)和未转阴组(n=71)。计量资料的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的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评估PreS1水平和其他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不同标志物对IFN-α治疗48周终点HBsAg转阴的预测价值。结果PreS1水平与血清qHBsAg、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2、0.535,P值均<0.05)。基线时,PreS1/qHBsAg比值(AUC=0.694)较PreS1水平(AUC=0.530)和qHBsAg水平(AUC=0.514)具有较好的48周HBsAg转阴预测价值。治疗12周的PreS1水平(AUC=0.867,P<0.001)和PreS1/qHBsAg比值下降量(AUC=0.800,P=0.002)均对48周终点时HBsAg转阴有很好的预测作用。治疗24周的PreS1水平、qHBsAg水平和HBV DNA均可有效预测第48周的HBsAg转阴,AUC分别为0.917、0.949和0.762(P值均<0.001)。结论治疗12周时血清PreS1水平和PreS1/qHBsAg比值下降量是预测IFN-α治疗期间CHB患儿HBsAg转阴的候选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1 生物标记 乙型肝炎 慢性 儿童 干扰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