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门静脉成像对门脉高压患者侧支循环治疗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贺文 于淑霞 何青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4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观察门静脉CTA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15例患者在经内镜套扎前、后分别接受门静脉CTA ,对门静脉主干、主要属支和侧支循环血管进行显示和测量。结果 经内镜套扎后 ,门静脉CTA... 目的 观察门静脉CTA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15例患者在经内镜套扎前、后分别接受门静脉CTA ,对门静脉主干、主要属支和侧支循环血管进行显示和测量。结果 经内镜套扎后 ,门静脉CTA可显示曲张静脉中的充盈缺损、胃左和门静脉内的血栓形成。结论 应用多层螺旋CT可以获得高质量的门静脉CTA图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必要性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立新 张则正 +2 位作者 王云程 王洪伟 张东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255-257,共3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63例锁骨骨折行克氏针钢丝内固定、重建钢板或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应用克氏针钢丝内固定29例,重建钢板28例,锁骨解剖钢板5例。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3个月。按初步骨折愈... 目的总结和分析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63例锁骨骨折行克氏针钢丝内固定、重建钢板或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应用克氏针钢丝内固定29例,重建钢板28例,锁骨解剖钢板5例。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3个月。按初步骨折愈合评定标准,优37例,良23例,差3例。优良率95.24%,与非手术组59例对比,优于非手术治疗。结论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是必要的,且疗效肯定,术者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内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世杰 杜静波 马书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6期428-430,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输尿管癌的轴位CT和螺旋CT尿路造影(CTU)表现,探讨CTU对输尿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由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癌患者组成。患者在术前接受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将CTU图像与横断面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手术、... 目的通过分析输尿管癌的轴位CT和螺旋CT尿路造影(CTU)表现,探讨CTU对输尿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由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癌患者组成。患者在术前接受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将CTU图像与横断面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横断面图像与横断面图像结合CTU重建图像对各种输尿管癌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0%和100%(χ2=6.67,P<0.05)。结论CTU结合轴位CT改善了对输尿管癌变引起的输尿管的异常改变的识别,为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输尿管癌 尿路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脑血管病医生对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药物干预知识的知晓程度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7
4
作者 马锐华 王春雪 +16 位作者 周永 许明杰 王献伟 张宇辉 王拥军 王伊龙 赵性泉 魏明 李尧 张茁 张微微 林强 谭纪萍 李红涛 李菁晶 吕莹 王力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9期743-746,共4页
目的调查临床脑血管病医生对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二级预防药物干预知识的知晓程度。方法在二级预防持续质量改进协作组所在的北京8家医院,进行临床脑血管病医生对脑梗死和TIA二级预防药物干预知识... 目的调查临床脑血管病医生对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二级预防药物干预知识的知晓程度。方法在二级预防持续质量改进协作组所在的北京8家医院,进行临床脑血管病医生对脑梗死和TIA二级预防药物干预知识的知晓程度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总计调查140人,各职称级别人员问卷平均得分最低0分,最高56分,平均25.76分(满分100分)。其中三级医院共4家,89人,平均得分27.18分;二级医院共4家,51人,平均得分23.28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住院医师平均26.27分,主治医师平均26.51分,主任医师平均23.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5)。结论在不同级别,不同职称的临床脑血管病医生对脑梗死和TIA二级预防药物干预知识的知晓程度均差,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相关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预防 脑梗死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缪中荣 李宝民 +1 位作者 陈左权 赵宝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58-366,共9页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十分成熟的技术,具有预防脑卒中的作用。2003年Wholey等发表的全球颈动脉支架文献回顾结果显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成功率为98.9%,手术后30d并发症发生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1%...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十分成熟的技术,具有预防脑卒中的作用。2003年Wholey等发表的全球颈动脉支架文献回顾结果显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成功率为98.9%,手术后30d并发症发生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1%,小卒中2.1%,大卒中1.2%,与手术相关死亡率0.6%;手术后第1、2、3年的再狭窄率为2.7%、2.6%和2.4%;手术后第1、2、3年的脑卒中再发作率为1.2%、1.3%和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后 文献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16
6
作者 傅顺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3-878,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阑尾囊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来源囊性病变,包括阑尾脓肿32例、阑尾黏液囊肿12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9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癌5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腹盆部M...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阑尾囊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来源囊性病变,包括阑尾脓肿32例、阑尾黏液囊肿12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9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癌5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腹盆部MSCT平扫和增强图像。结果阑尾脓肿、阑尾黏液囊肿、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和阑尾黏液性囊腺癌之间在MSCT上平扫密度是否均匀、有无钙化、增强后囊壁及实性部分的强化方式是否均匀、有无腹腔种植形成假性黏液瘤和有无腹盆腔积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变大小、形态、周围脂肪间隙、强化程度和有无脏器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病变两两间比较各有差异。结论 MSCT对阑尾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术前评估和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囊肿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实性肿瘤病变的双时相螺旋CT表现——附40例影像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世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526-1528,共3页
目的 评价肾脏双期螺旋CT强化扫描对肾实质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0例肾脏实质性肿瘤作双期螺旋CT扫描 ,共发现 43个病灶 ,记录其各增强时相密度、边缘 ,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结果  40个病灶中 ,肾透明细胞癌3 2个 ,小细胞癌 ... 目的 评价肾脏双期螺旋CT强化扫描对肾实质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0例肾脏实质性肿瘤作双期螺旋CT扫描 ,共发现 43个病灶 ,记录其各增强时相密度、边缘 ,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结果  40个病灶中 ,肾透明细胞癌3 2个 ,小细胞癌 1个 ,移行细胞癌 2个 ,嗜酸细胞腺瘤 2个。在皮质增强期 ,所有病灶的边界都得到清晰显示。结论 双时相肾脏螺旋CT增强扫描可对发现肾脏实质性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启祥 杨立新 +1 位作者 桑双进 张则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56-258,共3页
为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应用钛合金骨水泥型国产单极股骨头假体治疗头下型、头颈型股骨颈骨折并得到随访的病人 3 6例 ,均为单侧股骨颈骨折 ,随访 2 .0~ 5 .6年。结果 :术中无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 ,... 为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应用钛合金骨水泥型国产单极股骨头假体治疗头下型、头颈型股骨颈骨折并得到随访的病人 3 6例 ,均为单侧股骨颈骨折 ,随访 2 .0~ 5 .6年。结果 :术中无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 ,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 ,无切口感染。根据病人情况适当功能锻炼 ,根据Harris评分法评定 ,优 9例 ,良 1 9例 ,中 4例 ,差 4例。提示 :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治疗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流程的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许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2期16-17,23,共3页
目的提高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流程实施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方法对97例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患者按照制定的急诊胸痛分诊流程进行分诊,包括询问患者基本情况及相关病史,分诊护理人员填写统一的分诊记录单,鉴别患... 目的提高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流程实施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方法对97例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患者按照制定的急诊胸痛分诊流程进行分诊,包括询问患者基本情况及相关病史,分诊护理人员填写统一的分诊记录单,鉴别患者急诊胸痛的严重程度,病史询问和记录在10min内完成。结果以危急、紧急和非紧急进行分类,护士分诊与医生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患者采用分诊流程机制,可有效提高急诊胸痛患者护理分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非创伤性胸痛 护理分诊 分诊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