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工作场所暴力、社会认可的关系
被引量:
24
1
作者
官锐园
葛宝兰
+1 位作者
谷秉红
孙宏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2-456,共5页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工作场所暴力、社会认可等因素的关系。方法:调查北京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和1家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获得有效问卷444份。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测量创伤事件的心理应激反应,用社会认...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工作场所暴力、社会认可等因素的关系。方法:调查北京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和1家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获得有效问卷444份。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测量创伤事件的心理应激反应,用社会认可量表(SAQ)测量受害者感受到的社会认可程度,用自编攻击事件发生状况调查表测量医院攻击事件发生的频率、种类、冲突来源以及一般人口学资料等。结果:在444名急诊科护士中,1年内遭受过语言伤害、躯体冲突、特定威胁和性骚扰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96.8%、43.2%、32.0%、4.3%。方差分析显示,遭遇3种攻击事件的急诊科护士的IES-R得分高于遭受1种攻击事件和遭受2种攻击事件的护士[(22.0±16.1)vs.(15.4±15.6),(18.1±16.1),均P〈0.01];遭受4种攻击类型的护士的IES总分高于遭受1种攻击事件和遭受2种攻击事件的护士[(33.4±17.1)vs.(15.4±15.6),(18.1±16.1),均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AQ的一般性排斥分量表和家庭排斥分量表和攻击类型的得分对IES-R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3-0.40,均P〈0.05,adjust R2=0.27)。结论:急诊科护士遭遇工作场所攻击事件的发生率较高。攻击类型、家庭和社会的排斥可以预测急诊科护士遭受攻击事件后发生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暴力
心理应激反应
社会认可
急诊科护士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被引量:
49
2
作者
金文兰
吴雪
张百慧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4-597,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某院普通外科住院的乳腺癌初次化疗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5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
目的:研究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某院普通外科住院的乳腺癌初次化疗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5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教育,干预时间为从初次化疗至第三次化疗。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量表评估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比较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教育后,实验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教育对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教育
乳腺癌
化疗
疾病不确定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科室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调查分析
被引量:
44
3
作者
谷秉红
潘秀芳
+1 位作者
孙宏玉
官锐园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7期12-14,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科室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状况,为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及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自编医务人员医院暴力发生状况调查问卷,对171名护士进行有关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因肇事者醉酒、药物...
目的比较不同科室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状况,为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及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自编医务人员医院暴力发生状况调查问卷,对171名护士进行有关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因肇事者醉酒、药物滥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患者引发的暴力,急诊科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P<0.05,P<0.01);普通病房因患者病情无好转而引发的暴力发生率显著高于急诊科(P<0.05);急诊科施暴源来于患者、患者家属或朋友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遭受暴力类型中躯体冲突、威胁性事件或姿势有2种躯体损伤情况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护士无助感和缺乏安全感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未受过正规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知识培训的急诊科护士显著多于病房护士(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问题较为严重,应加强法律、法规、防范暴力知识的培训及心理疏导,以有效防范医院暴力事件发生,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场所
暴力威胁
护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工作场所暴力、社会认可的关系
被引量:
24
1
作者
官锐园
葛宝兰
谷秉红
孙宏玉
机构
北京
大学医学部公共教学部医学人文学系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北京
大学第三
医院
急诊科
北京大兴区人民医院护理部
北京
大学
护理
学院
出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2-456,共5页
文摘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工作场所暴力、社会认可等因素的关系。方法:调查北京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和1家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获得有效问卷444份。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测量创伤事件的心理应激反应,用社会认可量表(SAQ)测量受害者感受到的社会认可程度,用自编攻击事件发生状况调查表测量医院攻击事件发生的频率、种类、冲突来源以及一般人口学资料等。结果:在444名急诊科护士中,1年内遭受过语言伤害、躯体冲突、特定威胁和性骚扰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96.8%、43.2%、32.0%、4.3%。方差分析显示,遭遇3种攻击事件的急诊科护士的IES-R得分高于遭受1种攻击事件和遭受2种攻击事件的护士[(22.0±16.1)vs.(15.4±15.6),(18.1±16.1),均P〈0.01];遭受4种攻击类型的护士的IES总分高于遭受1种攻击事件和遭受2种攻击事件的护士[(33.4±17.1)vs.(15.4±15.6),(18.1±16.1),均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AQ的一般性排斥分量表和家庭排斥分量表和攻击类型的得分对IES-R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3-0.40,均P〈0.05,adjust R2=0.27)。结论:急诊科护士遭遇工作场所攻击事件的发生率较高。攻击类型、家庭和社会的排斥可以预测急诊科护士遭受攻击事件后发生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
关键词
工作场所暴力
心理应激反应
社会认可
急诊科护士
现况调查
Keywords
workplace violence
psychological stress reaction
social acknowledgement
emergency nurses
cross-sectional studies
分类号
R192.6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749.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被引量:
49
2
作者
金文兰
吴雪
张百慧
机构
北京
市
大兴区人民医院
护理部
北京
大学
护理
学院
护理
学基础教研室
北京
市
大兴区人民医院
胸外科
出处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4-59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601004)
文摘
目的:研究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某院普通外科住院的乳腺癌初次化疗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5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教育,干预时间为从初次化疗至第三次化疗。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量表评估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比较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教育后,实验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教育对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同伴教育
乳腺癌
化疗
疾病不确定感
Keywords
Peer education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uncertainty in illness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科室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调查分析
被引量:
44
3
作者
谷秉红
潘秀芳
孙宏玉
官锐园
机构
北京大兴区人民医院护理部
北京
北京
大学
护理
学院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7期12-14,共3页
文摘
目的比较不同科室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状况,为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及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自编医务人员医院暴力发生状况调查问卷,对171名护士进行有关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因肇事者醉酒、药物滥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患者引发的暴力,急诊科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P<0.05,P<0.01);普通病房因患者病情无好转而引发的暴力发生率显著高于急诊科(P<0.05);急诊科施暴源来于患者、患者家属或朋友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遭受暴力类型中躯体冲突、威胁性事件或姿势有2种躯体损伤情况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护士无助感和缺乏安全感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未受过正规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知识培训的急诊科护士显著多于病房护士(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问题较为严重,应加强法律、法规、防范暴力知识的培训及心理疏导,以有效防范医院暴力事件发生,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护士
工作场所
暴力威胁
护患关系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R197.32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工作场所暴力、社会认可的关系
官锐园
葛宝兰
谷秉红
孙宏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金文兰
吴雪
张百慧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科室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调查分析
谷秉红
潘秀芳
孙宏玉
官锐园
《护理学杂志》
2010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