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治理与太平洋岛国地区主义的发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晓晨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136,159,160,共20页
近年来,太平洋岛国地区主义的发展给这个长期在国际舞台上处于边缘地位的地区带来了新变化。2008年以来的全球治理进程凸显了金融与发展治理、气候治理和海洋治理三大重点议题,出现了“小集团化”、民主化和网络化三大趋势,推动了太平... 近年来,太平洋岛国地区主义的发展给这个长期在国际舞台上处于边缘地位的地区带来了新变化。2008年以来的全球治理进程凸显了金融与发展治理、气候治理和海洋治理三大重点议题,出现了“小集团化”、民主化和网络化三大趋势,推动了太平洋岛国以地区集体外交机制实现共同利益,提升了太平洋岛国在地区事务中的自主权,塑造了新时期的太平洋岛国地区身份认同,促进了太平洋岛国地区主义的发展。通过对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改革和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集团的创建进行案例研究,本文考察了全球治理在改革既有地区组织和创建新地区机制两个方面的作用,认为全球治理进程通过太平洋岛国在气候变化、海洋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治理议题上的利益表达最终对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改革产生了影响,驱动了太平洋岛国“联合自强”,推动了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集团、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机制化了的《瑙鲁协定》缔约国、首席贸易顾问办公室、成为正式国际组织的美拉尼西亚先锋集团等新的地区机制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太平洋岛国 地区主义 南太平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安全:理念认知、现实意义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颖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19-34,I0002,共17页
海洋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维护正当海洋权益,是构建世界公正合理的海洋秩序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合作共赢的海洋安全秩序,有利于中国更好维护海洋权益。就国家层面而言,海洋安全是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地区层面而言... 海洋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维护正当海洋权益,是构建世界公正合理的海洋秩序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合作共赢的海洋安全秩序,有利于中国更好维护海洋权益。就国家层面而言,海洋安全是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地区层面而言,中国的海洋安全认知拓展了中国周边安全和周边外交的范畴;就全球层面而言,中国的海洋安全实践是中国提供全球海洋公共产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尝试。中国海洋安全的实践路径,以确立海洋安全战略目标、基于区域及跨区域经贸合作的安全保障、价值观认同实现海洋安全合作以及海洋终极安全为理念逻辑,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维度加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洋安全 海洋安全 海洋安全秩序 海洋强国 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澳双边安全关系的新发展、战略限度与中长期态势 被引量:5
3
作者 宋伟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02-117,共16页
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和澳大利亚双边安全关系出现了新进展:两国安全合作的战略地位提升,技术层面的合作不断加深,安全政策的协调更加密切,澳大利亚在地区安全秩序上进一步偏向美国。但这种新发展也有一定的战略限度,即避免过度激怒中国... 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和澳大利亚双边安全关系出现了新进展:两国安全合作的战略地位提升,技术层面的合作不断加深,安全政策的协调更加密切,澳大利亚在地区安全秩序上进一步偏向美国。但这种新发展也有一定的战略限度,即避免过度激怒中国。由于密切的中澳经济关系、中澳两国间不存在直接的领土冲突以及相对中立更有利于澳大利亚的地区影响力,澳美安全合作短期内存在这样的战略限度。此外,美国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以及澳大利亚和其他亚太国家关系的发展变化,也是影响澳美安全合作战略限度的因素。两国中长期的安全关系总的来说会朝着更加密切、重要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但这一态势最终取决于地区力量结构以及中美澳三边关系的变化,原因在于,美澳两国之间的安全合作没有太大的现实障碍,并有相当的动力继续加强安全上的合作。同时,随着澳大利亚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员的经贸依赖关系的加深,对中国经济依赖度的降低可能成为一个影响澳大利亚外交政策选择的长期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澳安全合作 美澳同盟 中澳关系 战略限度 中长期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办好主场外交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颖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128-130,共3页
近年来,主场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主场外交能起到展示大国形象、获得国际话语权、拉近和深化与伙伴国关系、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成功的主场外交,需要主办方统筹谋划。其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近年来... 近年来,主场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主场外交能起到展示大国形象、获得国际话语权、拉近和深化与伙伴国关系、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成功的主场外交,需要主办方统筹谋划。其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近年来中国主场外交的重要议题,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中国主场外交的特色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场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带一路”倡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