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际关系中的信任概念与联盟信任类型 |
尹继武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0
|
|
2
|
后冷战时期恐怖主义的特点与国际反恐合作 |
王明进
|
《国际论坛》
CSSCI
|
2004 |
3
|
|
3
|
全球化:相关问题与特点论析 |
张志洲
|
《国际论坛》
|
2001 |
3
|
|
4
|
联合国组织:国际关系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错 |
张志洲
|
《国际论坛》
|
1999 |
2
|
|
5
|
“创造性介入”与中国的国际角色——评王逸舟《创造性介入》第二部 |
张志洲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6
|
北约干预科索沃的国际制度成因 |
张志洲
|
《国际论坛》
|
1999 |
0 |
|
7
|
国际时事述评 |
丛鹏
|
《国际论坛》
|
1999 |
0 |
|
8
|
国际时事述评 |
丛鹏
|
《国际论坛》
|
1999 |
0 |
|
9
|
普京执政时期的俄罗斯外交特点 |
丛鹏
张颖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0
|
战争创伤、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论拉维斯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历史教育 |
顾杭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4 |
9
|
|
11
|
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以《人民日报》为样本 |
张颖
潘敬国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2
|
欧洲议会党团:一种特殊的政党组织 |
王明进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3
|
美国网络外交效用分析——以奥巴马政府对伊朗网络外交为例 |
何宗强
李婷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4
|
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对台政策探析 |
张颖
潘敬国
|
《国际论坛》
CSSCI
|
2004 |
1
|
|
15
|
二战后加拿大和美国移民政策的转变 |
何宗强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6
|
基督教福音派与美国外交 |
何宗强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7
|
越南战争中的美英关系——以约翰逊—威尔逊政府时期为例 |
张颖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8
|
从“9.11”事件看美国—伊斯兰“文明冲突”的宗教内核 |
张志洲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9
|
1998:俄罗斯步履维艰的一年 |
丛鹏
|
《国际论坛》
|
1999 |
1
|
|
20
|
析“9·11”之后俄罗斯的重点外交 |
丛鹏
|
《国际论坛》
|
200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