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简介 |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4 |
0 |
|
2
|
语素意识在儿童汉语阅读中的作用 |
吴思娜
舒华
刘艳茹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05 |
73
|
|
3
|
周氏兄弟与《域外小说集》 |
顾钧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4
|
论对外汉语口语测试中的提问技巧 |
邓秀均
丁安琪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3 |
5
|
|
5
|
日本留学生汉语动词常见偏误分析 |
戴国华
|
《汉语学习》
|
2000 |
21
|
|
6
|
如何理解鲁迅对赛珍珠的评价 |
顾钧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7
|
韩国学生“文化词”学习特点探析——兼论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 |
李大农
|
《汉语学习》
|
2000 |
10
|
|
8
|
论汉语中的“作”和“做” |
李炜
|
《辞书研究》
CSSCI
|
1998 |
11
|
|
9
|
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教学研究 |
吴丽君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4 |
14
|
|
10
|
欧美留学生对课堂活动有效性评价的分析——对外汉语课堂活动系列调查之三 |
丁安琪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1
|
谈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
刘继红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4 |
13
|
|
12
|
商务汉语写作课教学行动研究报告 |
丁安琪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4 |
10
|
|
13
|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吴丽君
宋薇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6 |
2
|
|
14
|
论行动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丁安琪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4 |
9
|
|
15
|
汉语第二语言词汇学习问题刍议 |
朱勇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4 |
6
|
|
16
|
留学生“请求”言语行为的语用水平调查 |
朱勇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5 |
8
|
|
17
|
齐寿山·许广平·瞿秋白——鲁迅中后期从事文学翻译的三个伙伴 |
顾钧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8
|
汉语阅读中的伴随性词汇学习再探 |
朱勇
崔华山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
2005 |
17
|
|
19
|
论杜甫华州弃官的原因 |
丁启阵
|
《杜甫研究学刊》
|
2003 |
4
|
|
20
|
利用互联网资源辅助报刊课教学 |
丁安琪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0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