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忠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28,44,共5页
一般认为教育技术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和促进现代化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的功能在不断扩大。本文就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在高校尤其是在文科院校的实践现状以及几点担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一般认为教育技术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和促进现代化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的功能在不断扩大。本文就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在高校尤其是在文科院校的实践现状以及几点担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力求对教育技术现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现状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教育技术 发展 创新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信息共享协议的路由策略研究
2
作者 薛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63-64,77,共3页
全球信息共享协议(GISP)是一种开源的、基于分布式索引的协议,因其简单性,已经广泛应用于P2P程序中,但是该协议的路由效率不高,使得资源的搜索与查询产生了较大的延迟。在原有路由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充分考虑了节点的异构性和负载... 全球信息共享协议(GISP)是一种开源的、基于分布式索引的协议,因其简单性,已经广泛应用于P2P程序中,但是该协议的路由效率不高,使得资源的搜索与查询产生了较大的延迟。在原有路由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充分考虑了节点的异构性和负载均衡,并进行了仿真模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查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信息共享协议 路由策略 对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据流的网构软件服务动态演化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宋敏 韦正现 印桂生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97-2813,共17页
网构软件需要组合多种异构服务并适应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实现不间断服务和在线动态演化.为了将数据流显式地引入动态演化中,基于着色Petri网提出了面向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网构软件服务模型.分析5种动态演化操作可能引发的数据流错误.为... 网构软件需要组合多种异构服务并适应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实现不间断服务和在线动态演化.为了将数据流显式地引入动态演化中,基于着色Petri网提出了面向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网构软件服务模型.分析5种动态演化操作可能引发的数据流错误.为有效避免数据流错误的发生,首先提出面向数据流的服务实例可迁移性准则,然后提出了关于数据流/控制流交叉依赖关系的服务实例可迁移性准则,完整地刻画服务实例动态迁移约束特性.通过实验及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构软件 数据流 动态演化 迁移 着色PETRI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力分析与评估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韦正现 宋敏 +1 位作者 印桂生 王红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31-1538,共8页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UWSN)综合能力受到传感器能量消耗、探测半径以及网络拓扑等复杂因素影响,为了应对UWSN综合能力评估的挑战性难题,分析了UWSN综合能力与影响参数之间的关系。将UWSN综合能力划...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UWSN)综合能力受到传感器能量消耗、探测半径以及网络拓扑等复杂因素影响,为了应对UWSN综合能力评估的挑战性难题,分析了UWSN综合能力与影响参数之间的关系。将UWSN综合能力划分为覆盖能力、连通能力、耐久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4个方面,将影响参数划分为约束参数、设备参数和组网参数,提出了覆盖能力、连通能力、耐久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度量模型及UWSN综合能力评估过程模型,实现通过优化调整组网参数,使网络在不同任务和环境下具有优越的整体性能通过仿真平台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提出模型能较客观计算UWSN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 覆盖 连通 耐久 快速反应 评估 约束参数 设备参数 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彩色图像Bayer变换实现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金涛 王骁男 +2 位作者 张忠华 李劲松 张晓来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10期75-77,共3页
利用飞速发展的FPGA技术,在图像采集前端实现Bayer插值变换。比较了常用的3种插值方法,选用计算复杂度较高但图像质量最佳的Optimal Recovery方法。采用Lattice的FPGA芯片LFECP2-M50,实现1 208×1 024图像,12 f/s,实时Bayer转换。... 利用飞速发展的FPGA技术,在图像采集前端实现Bayer插值变换。比较了常用的3种插值方法,选用计算复杂度较高但图像质量最佳的Optimal Recovery方法。采用Lattice的FPGA芯片LFECP2-M50,实现1 208×1 024图像,12 f/s,实时Bayer转换。给出了实时采集图像结果,显示了插值变换前的原始图像,计算了变换后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总结基于FPGA的彩色图像Bayer插值变换实现方法,利用FPGA技术,采用并行算法结构,实时实现了大尺寸图像Bayer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值变换 峰值信噪比 可编程门阵列 并行算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构件语义关系的软件体系结构演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印桂生 宋敏 +2 位作者 韦正现 王红滨 张万松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29-1335,共7页
为确定软件体系结构(SA)演化的影响程度,在描述构件本身及构件之间的语义关系基础上,提出了构件内部和构件之间的语义协议关系,并构造了SA语义关系模型和语义关系矩阵,将构件之间的语义关系连接形成语义关系链,提出了SA语义关系链矩阵... 为确定软件体系结构(SA)演化的影响程度,在描述构件本身及构件之间的语义关系基础上,提出了构件内部和构件之间的语义协议关系,并构造了SA语义关系模型和语义关系矩阵,将构件之间的语义关系连接形成语义关系链,提出了SA语义关系链矩阵并对它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义关系链波及效应与语义关系构件波及效应算法,同时针对不同语义协议关系项的强弱程度不同,提出了删除构件语义关系构件波及效应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从构件之间的语义关系、语义协议关系的角度,能够较好地确定SA演化操作的波及效应,从而对SA演化进程及其影响进行有效地预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体系结构 构件 语义关系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街》对中国儿童教育节目的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哈澍 武晶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教育节目 中国儿童 芝麻 寓教于乐 儿童本位 儿童节目 节目风格 儿童电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动平台与无人航行器的对接路径生成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震 宋敏 +1 位作者 韦正现 黄百乔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9-43,48,共6页
分析水下运动平台回收无人航行器对接过程所处的环境特点与运动姿态特征,建立水下动平台与无人航行器回收过程模型,将回收过程分为跟随段、调整段、对接段和回收段。根据调整对接的水下导引控制特性,提出无人航行器对接路径基准轨迹生... 分析水下运动平台回收无人航行器对接过程所处的环境特点与运动姿态特征,建立水下动平台与无人航行器回收过程模型,将回收过程分为跟随段、调整段、对接段和回收段。根据调整对接的水下导引控制特性,提出无人航行器对接路径基准轨迹生成模型,建立无人航行器回收对接航路点生成方法,并采用三次插值对航路点进行平滑,形成了水下动平台与无人航行器的对接路径,通过案例仿真计算分析,表明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动平台 无人航行器 对接 路径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聚类分析的神经网络集成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红波 郑剑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4-978,共5页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过程日趋复杂,人们对过程模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聚类分析的神经网络集成方法。首先,根据数据密度分布,改进传统K-均值聚类分析中初始中心点选取的不足,对样本进行分类,扩大样本间的差异性;...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过程日趋复杂,人们对过程模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聚类分析的神经网络集成方法。首先,根据数据密度分布,改进传统K-均值聚类分析中初始中心点选取的不足,对样本进行分类,扩大样本间的差异性;第二,运用具有快速学习能力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算法对各类样本建立个体神经网络并进行训练;第三,对所有样本增加构造补偿神经网络,进行误差补偿,以消除由于选择错误造成的输出误差;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聚类中心对输入样本进行数值分析,选择输出个体神经网络,并与构造的补偿网络输出进行比较,最终实现神经网络集成。通过人工数据Sinc验证模型,此方法有效提高了模型精度,对提高过程模拟准确性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均值 聚类分析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集成 过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