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立文化自觉,推进海外汉学(中国学)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西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共5页
对海外汉学的研究是上个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最重要的进展,是我国人文科学学术观念的重要转变与最重大提升的标志之一。本文对海外汉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原则做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应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下,用学术史的方法展开海... 对海外汉学的研究是上个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最重要的进展,是我国人文科学学术观念的重要转变与最重大提升的标志之一。本文对海外汉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原则做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应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下,用学术史的方法展开海外汉学的研究,将比较文化的方法作为分析的理论,开辟对西方文化史中的东方因素的研究,并通过对海外汉学与中国学术的互动,揭示中国近代学术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海外汉学 中西文化 东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思想与中国文化--16-18世纪中国文化经典对欧洲的影响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西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6,共10页
中国思想和西方思想的第一次真实相遇是16-18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由此,开启了18世纪的欧洲中国热,中国文化成为启蒙思想家重要的思想来源。但当下中国学术界在理解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思想的关系时,要么从后现代主... 中国思想和西方思想的第一次真实相遇是16-18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由此,开启了18世纪的欧洲中国热,中国文化成为启蒙思想家重要的思想来源。但当下中国学术界在理解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思想的关系时,要么从后现代主义出发,否认中国文化对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把西方近代思想的形成说成一个自我成圣的过程;要么将启蒙思想与中国跟传统思想对立起来,无法揭示二者之间的历史和思想的联系,从而赋予儒家思想以现代意义。因此,本文将从历史与思想的角度说清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运动 中国热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计量学视角下的西方当代中国研究——以《中国季刊》(1960-1969)为个案 被引量:5
3
作者 管永前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120,共8页
《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是西方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学术刊物,长期以来在国外当代中国研究领域具有权威地位和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在对国外当代中国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学术期刊进行简要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国... 《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是西方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学术刊物,长期以来在国外当代中国研究领域具有权威地位和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在对国外当代中国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学术期刊进行简要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国季刊》1960-1969年间357位作者的国别、部门、职业、身份、职称、研究领域和专长进行分类统计,对其发表的449篇论文、367篇书评进行归纳分析,初步总结了60年代《中国季刊》的作者概况、研究重点、研究特色与缺憾不足,为深入了解西方当代中国研究提供了一个学术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季刊》 60年代 西方当代中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早期的中文刻本再研究——以《新编格物穷理便览》为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西平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0年第3期73-80,共8页
本文研究了西班牙进入菲律宾后最早的4个中文刻本,尤其是其中之一的《新编格物穷理便览》一书的结构、著者、成书和术语等问题,并首次公布了书中所附的西班牙文献的翻译。
关键词 菲律宾 中文刻本 西班牙来华传教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出版走向世界:谁来译?——谈中国文学图书翻译的译者主体 被引量:10
5
作者 史凯 吕竞男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57-60,共4页
文学出版走向世界是一个长期过程,翻译扮演着桥梁的角色。本文旨在求证当前语境下应以何种译者主体作为文学外译的价值选择,指出一代当有一代的翻译,合作翻译是实现中国文学出版走近西方读者这一现实需要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 文学外译 翻译方向 合作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体系增强传播能力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明星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共3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同时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两个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同时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两个关键词,是新形势下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体系与传播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能力 传播体系 中国文化 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华辞典》中的散页文献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西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28,共13页
现藏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的《葡华辞典》是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史上最早、最重要的一份历史档案,本文首次全面公布了《葡华辞典》的档案散页,并依据这些散页确定《葡华辞典》的作者主要应是罗明坚,而不是利玛窦,并对学界所讨论的《葡华辞... 现藏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的《葡华辞典》是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史上最早、最重要的一份历史档案,本文首次全面公布了《葡华辞典》的档案散页,并依据这些散页确定《葡华辞典》的作者主要应是罗明坚,而不是利玛窦,并对学界所讨论的《葡华辞典》和《汉葡辞典》的关系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明坚 利玛窦 《葡华辞典》 散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汉学主义”之辨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西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36,共16页
萨义德的《东方学》在中国出版后,中国学术界开始将这种后殖民主义理论运用于对西方汉学的研究,并提出了"汉学主义"的概念,认为西方汉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再是一种客观知识。文章在介绍了"汉学主义"的观点后,对中... 萨义德的《东方学》在中国出版后,中国学术界开始将这种后殖民主义理论运用于对西方汉学的研究,并提出了"汉学主义"的概念,认为西方汉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再是一种客观知识。文章在介绍了"汉学主义"的观点后,对中西学术界的"汉学"的概念做了厘清,并对东方主义和汉学主义的联系与区别、汉学主义在理论上的问题做了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义德 东方主义 汉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观念的中国思想来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雪涛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96,共11页
雅斯贝尔斯对"轴心时代"文明之梳理,在很大程度上是考察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印度和希腊三种文明是以何种方式达到"统摄"(das Umgreifende)的。而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达至终极真理的方式方面,给予了雅斯贝尔斯以极大... 雅斯贝尔斯对"轴心时代"文明之梳理,在很大程度上是考察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印度和希腊三种文明是以何种方式达到"统摄"(das Umgreifende)的。而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达至终极真理的方式方面,给予了雅斯贝尔斯以极大的启发。本文考察了中国资源在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观念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进而指出,如果没有中国思想参与的话,"轴心时代"这一概念会不会出现,都是值得考虑的。反过来,正是借助于作为存在哲学大师的雅斯贝尔斯的复述,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变得鲜活起来,从而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实际上,中国只是雅斯贝尔斯寻求世界文明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通过对世界不同文明发展进程的探寻,来思考和揭示人性存在的现状,进一步发现共同的起源和未来,从而为他的世界哲学理念提供一个更加广泛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轴心时代 中国思想 孔子 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出版拓展世界市场的道路与选择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明星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19,共4页
除增强中国当代文学出版传媒机构的文学衍生品开发力度之外,加强海外针对性营销、推广也是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特别是在网络科技与信息爆炸的全球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一国读者接触和了解他国文学的"第一站",因此网络传播中国当代文学... 除增强中国当代文学出版传媒机构的文学衍生品开发力度之外,加强海外针对性营销、推广也是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特别是在网络科技与信息爆炸的全球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一国读者接触和了解他国文学的"第一站",因此网络传播中国当代文学似乎是成本低廉而收效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出版 世界市场 道路 网络科技 全球化时代 开发力度 传媒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家孔子》成书过程刍议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莹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28,共6页
17世纪来华耶稣会士用拉丁语西译《大学》、《中庸》、《论语》"三书",并以《中国哲学家孔子》为题在欧洲出版,使得儒家思想对当时欧洲知识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尝试借助中外文历史材料的爬梳,重现该书曲折的成书过程。
关键词 殷铎泽 柏应理 《中国哲学家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鞋脚》与《中国论坛》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顾钧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20,共4页
1934年美国记者伊罗生(Harold R.Isaacs)编选了一部英文版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就是著名的《草鞋脚》(Straw Sandals:Chinese Shon Stories,1918—1933)。编选工作得到了鲁迅、茅盾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选目方面。根据两位新文... 1934年美国记者伊罗生(Harold R.Isaacs)编选了一部英文版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就是著名的《草鞋脚》(Straw Sandals:Chinese Shon Stories,1918—1933)。编选工作得到了鲁迅、茅盾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选目方面。根据两位新文学大师最初的建议,确定的选目如下,共26篇:鲁迅《风波》《伤逝》;茅盾《大泽乡》《春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鞋脚》 中国现代 论坛 编选工作 1934年 短篇小说集 美国记者 文学大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来华耶稣会士卫方济及其儒学译述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莹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四书"域外传播史是"中学西传"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结合"礼仪之争"这一时代背景,可对比利时来华耶稣会士卫方济的儒学译介成果进行梳理,重点关注他于1711年在布拉格出版的儒学典籍译著《中华帝国六... "四书"域外传播史是"中学西传"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结合"礼仪之争"这一时代背景,可对比利时来华耶稣会士卫方济的儒学译介成果进行梳理,重点关注他于1711年在布拉格出版的儒学典籍译著《中华帝国六经》(Sinensis Imperii Libri Classici Sex)。进而以该书《中庸》译文为例,比较卫氏译文与其他拉丁文译本之间的异同。一方面勾勒出16-18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对儒学典籍翻译与阐释的基本路径;另一方面着重探讨卫氏译文的独特之处及个中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会士 礼仪之争 《中庸》 概念译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中国画报》到《媳妇的美好时代》——中国文化在东非成功传播的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明星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31,共5页
众所周知,东非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新中国书刊海外发行传播的用力最多的地区之一。据笔者统计,在1964~1979年15年间,中国面向东非出版发行斯瓦希里文期刊《中国画报》和包含毛泽东著作、政治理论、国情介绍、文学艺术图书、儿童读... 众所周知,东非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新中国书刊海外发行传播的用力最多的地区之一。据笔者统计,在1964~1979年15年间,中国面向东非出版发行斯瓦希里文期刊《中国画报》和包含毛泽东著作、政治理论、国情介绍、文学艺术图书、儿童读物等在内的斯瓦希里文图书约230种。《中国画报》在东非的累计发行数量接近了100万份,图书在东非累计发行了398万册,其中儿童读物的总发行册数是67万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报》 中国文化 东非 传播 出版发行 成功 美好 媳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术期刊的世界传播与影响探讨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以中国文史类学术期刊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明星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47,共3页
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其前提是明确期刊所依托的相关学科在世界的优势,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在世界影响力的真实现状,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才能扬长避短,探讨学术期刊获得世界影响力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中国学术期刊 世界影响力 相关学科 理论学术 《新闻与写作》 作者队伍 出版中心 中文文献 学术讨论会 博物馆藏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督教在中国文化境域中的困境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西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3,共7页
基督教传入中国如果从唐代算起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虽然基督教在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宗教,但从总体上来说,如果和佛教传入中国相比,基督教在中国的传入并不太顺利。直到今天基督教作为一个来自西方的宗教,始终未能很好地融入... 基督教传入中国如果从唐代算起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虽然基督教在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宗教,但从总体上来说,如果和佛教传入中国相比,基督教在中国的传入并不太顺利。直到今天基督教作为一个来自西方的宗教,始终未能很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在宗教的理论上也没有很好地完成与本土文化的结合与创新。这里原因何在?本文仅从明清之际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所遭遇的问题与困境出发,分析基督教在中国文化境域中所面临的挑战,说明基督教如果要在中国的文化境域中得到发展,与其他宗教和睦相处,就必须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佛教 明清之际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汉学史上第一部汉语语法书——《汉文启蒙》 被引量:2
17
作者 柳若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汉文启蒙》出版于1835年,是俄罗斯汉学的奠基人比丘林为其主持的恰克图汉语学校的教学之用而编。全书共分为前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附录组成。在前言中作者介绍了汉字的来历、该书之前外国人所撰写的汉语语法书以及该书撰写的缘起... 《汉文启蒙》出版于1835年,是俄罗斯汉学的奠基人比丘林为其主持的恰克图汉语学校的教学之用而编。全书共分为前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附录组成。在前言中作者介绍了汉字的来历、该书之前外国人所撰写的汉语语法书以及该书撰写的缘起;第一部分是"汉语和汉字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为"汉语的语法规则",附录部分包括汉字笔划、偏旁问题、部首问题、汉字的俄、法、葡、英标音、汉语中的数字、汉语中的用于谦称的人称代词等内容。《汉文启蒙》自问世后,一直持续地在19世纪的俄国汉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启蒙 汉语语法 比丘林 俄国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隐派的代表人物白晋沉寂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西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141,共10页
白晋是法国来华传教士的代表性人物,在康熙的支持下,他长年从事《易经》研究。在《易经》的研究中,他沿着欧洲索隐派神学传统,开创了对《易经》的索隐派解释,将《易经》与《圣经》合一解释,企图用这种方法化解礼仪之争以来天主教思想与... 白晋是法国来华传教士的代表性人物,在康熙的支持下,他长年从事《易经》研究。在《易经》的研究中,他沿着欧洲索隐派神学传统,开创了对《易经》的索隐派解释,将《易经》与《圣经》合一解释,企图用这种方法化解礼仪之争以来天主教思想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白晋的做法在来华耶稣会士内部引起争论。最终,虽然康熙仍然支持白晋继续研读《易经》,但白晋的全部作品在耶稣会内部遭到了封杀,白晋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寂了。依据梵蒂冈图书馆所藏的重要文献,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晋 耶稣会 《易经》 索隐派 中国礼仪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阈下英国旅行文学的叙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丽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4,共5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主要从文化意识投射、他者化再现和异国形象这些视角阐释旅行文学,不断地叩问旅行文学的再现政治。而事实上,旅行文学与诗歌、小说和戏剧等其他文类一样,有着自身的叙事传统与文学性。本文考察英国旅行文学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主要从文化意识投射、他者化再现和异国形象这些视角阐释旅行文学,不断地叩问旅行文学的再现政治。而事实上,旅行文学与诗歌、小说和戏剧等其他文类一样,有着自身的叙事传统与文学性。本文考察英国旅行文学的叙事嬗变轨迹,旨在揭示旅行文学内在发展上兼具客观真实与主观虚幻、科学与传记于一体的动态复杂的叙事特点及其所昭示的英国文化发展的谱系与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旅行文学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若瑟语言研究代表作《汉语札记》之版本流变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法国来华耶稣会士马若瑟的汉语研究代表作Notitia Linguae Sinicae(《汉语札记》,1728)是世界上第一部同时介绍官话白话和文言的语法著作,被誉为西洋汉语语法研究源头时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对西方汉语研究史和西方汉学史都产生了深刻影... 法国来华耶稣会士马若瑟的汉语研究代表作Notitia Linguae Sinicae(《汉语札记》,1728)是世界上第一部同时介绍官话白话和文言的语法著作,被誉为西洋汉语语法研究源头时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对西方汉语研究史和西方汉学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以往针对该书的研究往往借助于英译本,没有或很少对该书的原始手稿及拉丁文刊本、英译本进行细致的文本史考察,在研究的准确性和材料的权威性方面有一定欠缺。本文利用欧藏《汉语札记》的几份原始手稿,力图梳理与这部作品相关的基本史实,建立传本之间的谱系关系,初步解决了该书版本学上的几个重要疑点,厘清了该书版本的传承流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会士 马若瑟 《汉语札记》 手稿 版本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