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学习型组织的视角谈建构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认同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艳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教师专业认同的建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专业认同是由教师个体和教育内外的社会与文化共同塑造的,只有教师将外在的角色期待转化为内在的专业认同,教师才能积极地发挥参与改革的主体性作用。学习型组织营造合作型教师专业文化的... 教师专业认同的建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专业认同是由教师个体和教育内外的社会与文化共同塑造的,只有教师将外在的角色期待转化为内在的专业认同,教师才能积极地发挥参与改革的主体性作用。学习型组织营造合作型教师专业文化的氛围,使教师的专业认同在民主与互助中发展。在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形成的实践共同体中,教师开展基于课堂关键问题,以"探究-行为展现-反思"为循环的教学行动研究,逐步实现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提升学术话语能力并体现所从事职业的内涵与价值,在自主建构专业认同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教师专业认同 大学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学质量相关制度落实障碍研究——以北京S大学听课与评课制度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艳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4年第2期23-28,共6页
以制度分析为视角,从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大基础要素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北京S大学听课与评课制度存在的局部功能性缺陷和落实障碍,提出以"以人为本,整体优化"为原则的改革设想,针对制度的定位、评价标准以及评价... 以制度分析为视角,从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大基础要素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北京S大学听课与评课制度存在的局部功能性缺陷和落实障碍,提出以"以人为本,整体优化"为原则的改革设想,针对制度的定位、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模式等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旨在实现促进教学管理、监控和保障教学质量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分析 教学质量 监控与评价体系 听课与评课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ACK视域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范琳 张希春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79,96,共5页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最近十年提出的全新教师知识框架,是信息技术时代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语言教师TPACK发展对其利用技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促进专业化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TPACK的形成、内涵...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最近十年提出的全新教师知识框架,是信息技术时代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语言教师TPACK发展对其利用技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促进专业化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TPACK的形成、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并着重探究了基于TPACK视域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以期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教育研究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教师专业发展 学科知识 学科教学法知识 技术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看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艳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0-97,116,共8页
语言经济学研究语言与经济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英语教育的价值。中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费时低效"等问题仍存在,市场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向英语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将语言经济学理论应用于教... 语言经济学研究语言与经济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英语教育的价值。中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费时低效"等问题仍存在,市场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向英语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将语言经济学理论应用于教育研究中,使英语教育在一定的投入情况下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提高英语教育的效率与效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本文从语言作为人力资本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开展英语人力资本的投资成本收益分析,开展EGP与ESP人才的需求供给分析,可以突破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模式,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英语教育由EGP教学逐步向ESP教学转型,使英语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与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真正实现英语教育的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经济学 人力资本 英语教育 教育改革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剧、诗、文:莎士比亚中国化的文类探赜
5
作者 解村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41,共10页
莎士比亚中国化是马克思提出的“莎士比亚化”美学原则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在逾百年的翻译和改编中,莎士比亚以不同的形象和文本形态参与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建构中来,不断“发明”着自身。莎剧高度的可变性带来了丰富的可能,文类的可变性是... 莎士比亚中国化是马克思提出的“莎士比亚化”美学原则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在逾百年的翻译和改编中,莎士比亚以不同的形象和文本形态参与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建构中来,不断“发明”着自身。莎剧高度的可变性带来了丰富的可能,文类的可变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维度。在西方莎评中,莎剧本质上是“剧”还是“诗”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其文类的二重性在中国则从抽象的理论之争演变为具体实践中的文体选择与探索,产生了“书案”与“舞台”这两条衍化路径。此外,莎剧兼具“诗体”与“散体”的双重特征,在新文化运动“诗体大解放”的背景之下,这一品质呼应了诗体散文化的实践诉求,留给后世两部影响甚巨的散文体莎剧全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中国化 文类 可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前瞻 被引量:5
6
作者 仵胜奇 陶文钊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9-38,77,共10页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本质上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续,但它的指向更加明确,意在牵制中国,拓展美国的同盟体系,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美日澳印四方非正式联盟。"印太战略"突出印度的重要性,加强...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本质上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续,但它的指向更加明确,意在牵制中国,拓展美国的同盟体系,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美日澳印四方非正式联盟。"印太战略"突出印度的重要性,加强美印防务合作。但是,美、日、澳三国同中国的经济关系非常密切,美印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存在分歧,特朗普政府高官更换频繁等,这些因素都会制约"印太战略"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印太战略 美日澳印非正式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社会转向”综述 被引量:10
7
作者 彭萍 卢青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0-144,共5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通过梳理这两次转向的背景及流派、观点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次转向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翻译研究本身发展的必然。从文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通过梳理这两次转向的背景及流派、观点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次转向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翻译研究本身发展的必然。从文化和社会学角度研究翻译能够更好地看到翻译活动在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和角色以及文化与社会对翻译活动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翻译的地位,使翻译不再仅被视为一种语言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社会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提取方式的生成效应与二语生词识记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琳 苏乐舟 孟宏党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77-81,共5页
在试验中,受试者以两种不同的信息提取方式完成对二语生词的识记。通过对比发现,以句子完形为基础的提取方式比以简单翻译为基础的提取方式,受试者对单词记忆的效果更好,生成效应更明显。试验结论对二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 生成效应 提取方式 单词记忆 二语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与翻译 被引量:3
9
作者 彭萍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作为中国文学传播的重要手段,翻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得到更广泛实施的新时期,有必要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的翻译进行再认识,包括对翻译的作用的再认识,以及对译介内容... 作为中国文学传播的重要手段,翻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得到更广泛实施的新时期,有必要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的翻译进行再认识,包括对翻译的作用的再认识,以及对译介内容、译者选择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再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学在国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走出去”战略 文学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艳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3年第6期87-95,104,共9页
教师知识研究者认识到教师经验以及体现于其中的实践性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西方国家不同路向的教师知识研究成果为中国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有助于教师实... 教师知识研究者认识到教师经验以及体现于其中的实践性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西方国家不同路向的教师知识研究成果为中国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有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与西方同类研究相比,中国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视角有待进一步拓宽,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和实证研究。中国的外语教育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学传统,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要在借鉴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本土化特色,从澄清本体性问题、拓展研究视域和扎根实地研究等方面进行突破,加强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整体建构,这对外语教育以及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知识 外语教师 实践性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美国学界关于“中国军事威胁论”的辩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仵胜奇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8,共9页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学界围绕所谓"中国军事威胁"的争论就一直没有间断过。争论双方在中国的战略意图、军事实力及中美是否能够缓解安全困境等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一些学者认为,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军事现代化步伐加快,中国将对...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学界围绕所谓"中国军事威胁"的争论就一直没有间断过。争论双方在中国的战略意图、军事实力及中美是否能够缓解安全困境等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一些学者认为,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军事现代化步伐加快,中国将对美国在亚太、乃至全球的战略利益构成潜在威胁,中美安全困境难以克服。但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军事实力有限,战略目标克制,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对美国的战略优势和军事优势构成实质性威胁。他们主张中美加强接触,促进军事互信,缓解安全困境。这些辩论已经并将继续对美国对华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威胁 战略意图 安全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作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任杨 朱宇 关博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26,共11页
社区居家养老是应对中国社会转型和人口老龄化形势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在决策部署层面,以规划引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发挥政府构建作用;在发展格局... 社区居家养老是应对中国社会转型和人口老龄化形势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在决策部署层面,以规划引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发挥政府构建作用;在发展格局层面,以政府有责、社区有位、市场有效和家庭有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资源配置层面,以资金供给、部门联动和人才培育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在理念融合层面,以智慧养老的发展定位、政策供给和实践路径发挥政府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 养老服务 政府作用 人口老龄化 智慧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主流媒体视野中十九大报告的批评话语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蒋岳春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6,共7页
本文采用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来自《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九篇文章。研究发现,美媒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与改革思路进行了一定深度的解读,其基调趋于理性客观。美媒这一转变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国力日新月异和西方民主... 本文采用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来自《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九篇文章。研究发现,美媒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与改革思路进行了一定深度的解读,其基调趋于理性客观。美媒这一转变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国力日新月异和西方民主陷入困境,从而促使许多西方有志之士进行反省。同时也应注意到,美媒在诸多方面难以摆脱固有思维,彻底消除偏见尚需时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主流媒体 十九大报告 批评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