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8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认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翻译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威教授访谈录
1
作者 高渝 张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彰显社会公共利益,是新时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核心定位与指导原则。在访谈中,张威教授系统阐述了翻译研究在新时代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翻译研究的原则与发展方向、国家战略视角下翻译研究的重...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彰显社会公共利益,是新时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核心定位与指导原则。在访谈中,张威教授系统阐述了翻译研究在新时代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翻译研究的原则与发展方向、国家战略视角下翻译研究的重点方向、“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争议与发展、中译外研究的核心议题、中国特色话语的对外传播、翻译研究的社会价值、翻译教材建设、人工智能对翻译行业的影响与挑战等重要议题。这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新时代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战略和关键议题,推动中国翻译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 翻译研究 中译外研究 人工智能 “中国特色”翻译理论 翻译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法律人才的培养——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的实践为样本 被引量:8
2
作者 万猛 李晓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6-49,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与商事贸易相关的法律制度全球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国际政治层面的全球治理运动也正在影响着国际公法的制度和实践。广义上讲,在重要的政治经济事物上已经没有“一国之事”。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与商事贸易相关的法律制度全球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国际政治层面的全球治理运动也正在影响着国际公法的制度和实践。广义上讲,在重要的政治经济事物上已经没有“一国之事”。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的概念本身也被相应延伸到跨国法(transnational law)和全球法(global law)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法律人才 实践 法学院 样本 培养 跨国 国际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学科结构 提升核心竞争力 培养符合时代 需要的高级涉外人才——关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韩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共4页
纵观历史,世界强国都是伴随着自己大学的崛起而崛起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现代大学首先在意大利肇始,因为意大利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发展的长子。随着历史的步伐,荷兰、法国和英国的大学也与其国家的繁荣强大互为因果。随后是德国洪堡所倡... 纵观历史,世界强国都是伴随着自己大学的崛起而崛起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现代大学首先在意大利肇始,因为意大利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发展的长子。随着历史的步伐,荷兰、法国和英国的大学也与其国家的繁荣强大互为因果。随后是德国洪堡所倡导的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与德国向传统强国的挑战相呼应。再后来就是美国和美国高等教育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一、高等教育面临着时代新挑战目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以及新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经济、社会、环境、安全等新问题层出不穷,海量的知识和数据在网络上传播,“大数据”似乎成为绕不开的生存背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改变且越来越高。面对新的挑战,除了必须培养巨量的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以便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还必须培养更多的能够引领科技、文化和思想变革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核心竞争力培养 涉外人才 教育教学改革 时代需要 学科结构 美国高等教育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语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之路——写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学义 李茂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8,2,共6页
从最早的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的建立开始算起,国内外语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至今已有70个年头。70年中,有很多规律和经验可循,对外语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进行总结和梳理,并对其未来之势进行展望,对于外语类高校自身的发展,对于外语... 从最早的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的建立开始算起,国内外语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至今已有70个年头。70年中,有很多规律和经验可循,对外语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进行总结和梳理,并对其未来之势进行展望,对于外语类高校自身的发展,对于外语类高校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类高校 建立 发展 北外 7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外人才培养与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对接——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第二课堂实践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文泽 陈洪兵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0-102,99,共4页
本文通过外语院校的第二课堂实践,立足五大工程:奥运工程、歆语、全球化、文化育人和科学化党建工程,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通过第二课堂实践如何实现涉外人才培养与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对接,提出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思想教育工作结合的新... 本文通过外语院校的第二课堂实践,立足五大工程:奥运工程、歆语、全球化、文化育人和科学化党建工程,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通过第二课堂实践如何实现涉外人才培养与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对接,提出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思想教育工作结合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实践 人才培养 思想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嵌入课程探索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静怡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2,共7页
利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调研、分析了2014—2015年探讨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相关文献,分析了嵌入式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为全校本科生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利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调研、分析了2014—2015年探讨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相关文献,分析了嵌入式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为全校本科生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提供嵌入式服务的经验,提出了图书馆在通识课程中实施嵌入式服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服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图书馆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标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25
7
作者 贾文键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28,共7页
本文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分析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总结了对国际化人才标准与特质的认识,提出了包括全球化思维、多语言能力、专业知识技能、背景经历、精神动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抗挫力、三角校正能力、民族文化定力在内的... 本文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分析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总结了对国际化人才标准与特质的认识,提出了包括全球化思维、多语言能力、专业知识技能、背景经历、精神动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抗挫力、三角校正能力、民族文化定力在内的标准和能力框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实践,提出了未来重点探讨的原则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人才培养 国际化人才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为视角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文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4期44-47,共4页
当前复合型法律人才供不应求,外语院校培养该类人才有广阔的前景,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细致的研究,例如: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定位是“法律+英语”还是“英语+法律”?是否只需要关注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的... 当前复合型法律人才供不应求,外语院校培养该类人才有广阔的前景,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细致的研究,例如: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定位是“法律+英语”还是“英语+法律”?是否只需要关注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的培养模式是双学位、法律硕士、法学硕士还是同时发展?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与其他法律院校有何区别?仅仅是增加英语课程吗?这些有关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问题,也是外语院校中的法律院系发展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法律人才 定位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中国—欧盟语言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
9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68,共1页
12月1日,由中国教育部、欧盟委员会主办,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支持的“2012中国一欧盟语言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和欧盟的20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高教管理工作者参加会议,研讨当前中欧语言合作领域... 12月1日,由中国教育部、欧盟委员会主办,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支持的“2012中国一欧盟语言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和欧盟的20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高教管理工作者参加会议,研讨当前中欧语言合作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多语言和青年委员瓦西利乌女士,北外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韩震,副校长钟美荪、马燕生,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欧洲新闻发展部主任菲利普·凯拉等出席开幕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工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教育部 欧盟委员会 合作领域 北京语言大学 党委书记 管理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许国璋代表的发言
10
作者 许国璋 《语文建设》 1986年第Z1期46-47,共2页
我们的国家已经从很少接触外部世界进展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自然也有一个面向世界的任务。打开每季度一本的、由美法两国语言学家主编的《语言和语言行为期刊论文摘要》,浏览一下每期大约1,800篇摘要... 我们的国家已经从很少接触外部世界进展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自然也有一个面向世界的任务。打开每季度一本的、由美法两国语言学家主编的《语言和语言行为期刊论文摘要》,浏览一下每期大约1,800篇摘要,可以看出世界上正在进行的语言文字工作有多少类别,重点又放在哪些类别上。看一看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国璋 语言文字工作 语言行为 北京外国语学院 心理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语言学理论 一本 话语分析 结构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边界与“新文科”的交叉融合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内涵相当复杂,最近正式确立了五大学科方向,即外国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然而,在新文科背景下,这个学科内涵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学科“交叉... 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内涵相当复杂,最近正式确立了五大学科方向,即外国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然而,在新文科背景下,这个学科内涵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学科“交叉融合”将给外语学科增添新的内涵,使它的学科边界进一步模糊、内涵更加复杂。本文将聚焦“新文科”的学科“交叉融合”,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出发,探讨固本与创新的关系、交叉融合的发展路径及其在我们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外语学科 学科内涵 交叉融合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外国语言——文化教学的三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傅荣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7,11,共8页
外国语言 -文化教学虽与教育学、学习理论、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等许多其他相邻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就其内在发展规律而言 ,它实质上包含着 3个层面的内容 :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法和教学法学。本文按照时... 外国语言 -文化教学虽与教育学、学习理论、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等许多其他相邻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就其内在发展规律而言 ,它实质上包含着 3个层面的内容 :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法和教学法学。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简要论述这 3个层面 ,特别是教学法学。如果说它们对教与学的考量尚有宽窄之分、深浅各别的话 ,却绝无高低不等 ,孰优孰劣的差别 ,因为外国语言———文化教学的 3个层面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外语教学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13
作者 王铭 王名扬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7,共8页
我国各省市高校分类发展正处于政策颁布和分类建设的关键阶段,2020年北京市对21所市属公办本科高校进行分类。以北京市为案例,实证研究分类政策的科学性及实施效果,对全国省域高校分类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在文献回顾及主要省... 我国各省市高校分类发展正处于政策颁布和分类建设的关键阶段,2020年北京市对21所市属公办本科高校进行分类。以北京市为案例,实证研究分类政策的科学性及实施效果,对全国省域高校分类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在文献回顾及主要省市高校分类指标基础上,建立由5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对2017到2021年这5年的院校数据进行具有时间序列性质的聚类分析。分析结果与政策比较得出:北京高校分类政策设计具包容性,体现政策智慧,5年间各大学均有所发展提高;研究型大学建设成效显著,特色型大学发展特色有待提升。对此提出:下一步政策调整应采取循证思维,类型可细化为“研究1型、研究2型、艺体型、应用型”这四类,开展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分类建设,建立动态监测分析与调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分类发展 北京市 政策效果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水平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发展的价值意蕴与策略研究
14
作者 谢梦 曹燕南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9,共10页
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就高等教育而言,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方面。运用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学术关系理论,对2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发现:相关高校对哲学社会科学国... 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就高等教育而言,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方面。运用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学术关系理论,对2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发现:相关高校对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内涵的定位,呈现出从关注显性指标到纳入隐性影响,从追随国际范式到凸显中国特色,从聚焦内向型的“引进来”到强化引领性的“走出去”,从专注学术影响到指向战略贡献,从突出国际竞争到建立全球视野五方面演进特征;国际影响力提升仍面临着顶尖人才储备、成果产出、学科辐射和服务贡献方面的不足;应对挑战,相关高校形成了以学科建设谋求突破、以人才引育集聚动力、以学术发展奠立基础、以社会服务牵引方向、以文化引领凸显特色、以全球战略拓展视野的策略举措。有鉴于此,我国高校需在制度改革和机制建设上进一步鼓励“扎根本土、全球视野、中国贡献”的理念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自主知识体系 国际影响力 高等教育国际化 教育强国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中衔接与教育一体化建设:密歇根大学安吉尔校长的理念与探索
15
作者 杨帆 秦惠民 李庆丰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4,共10页
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需秉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中衔接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面临向现代大学转型的使命和公立中学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加强大中衔接成为詹姆斯·布瑞尔·安吉尔校长和密歇根大学发展... 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需秉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中衔接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面临向现代大学转型的使命和公立中学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加强大中衔接成为詹姆斯·布瑞尔·安吉尔校长和密歇根大学发展的战略抉择。安吉尔认为大学与中学本质上存在“互惠共生关系”,公立中学应承担为大学提供预备教育的功能,而大学则需助力公立中学提升质量,两者共同推动大学与中学教育的无缝衔接。这一理念不仅关乎密歇根大学的招生利益,更是对民主与公共教育思想的深刻践行。基于此,安吉尔积极推行认证入学项目,旨在通过制度化的途径,确保教育机会的公平性与广泛性。安吉尔的大中衔接思想对于中国当前教育衔接及教育一体化建设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意义:首先,要明确界定并强化中学的升学预备教育性质与功能;其次,要充分发挥大学在大中衔接行动中的引领作用;最后,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大学招生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安吉尔 公立中学 认证入学项目 大中衔接 教育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美国地区研究的发展和兴替——以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为例
16
作者 任晓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5,158,共15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地区研究经历了一个繁荣发展和制度化的演变过程。本文试图以小见大,通过剖析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的历史进程反映和揭示战后美国地区研究的发展和兴替,亦为当前中国兴起的区域国别研究提供借鉴。战后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地区研究经历了一个繁荣发展和制度化的演变过程。本文试图以小见大,通过剖析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的历史进程反映和揭示战后美国地区研究的发展和兴替,亦为当前中国兴起的区域国别研究提供借鉴。战后美国地区研究的兴替是与时代机运和历史条件息息相关的。战后尤其是1958年《国防教育法》生效后,美国联邦政府的相关举措和私人基金会的慷慨捐资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量,促使地区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之势。地区研究的发展状况与领军人物的眼光、水平、能力之间也存在直接关系。资金保障则始终是地区研究的生命线。此外,美国的地区研究还受到国内政治的深刻影响。伯克利东亚研究的历史是战后美国地区研究发展演进的一个缩影。近些年来,中美关系的巨变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美国对华负面认知泛化和强化,本不应该政治化的学术研究不同程度地政治化了。这一政治氛围,正在对包括中国研究在内的美国地区研究产生十分微妙而深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研究 地区研究 伯克利加州大学 东亚研究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科研的非学术影响评价研究:以英国高校为例
17
作者 姚蕊 公钦正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8,共8页
大学科研评价以知识贡献和学术价值为核心内容,忽视了科学研究的“非学术影响”,是“五唯”顽疾的重要成因。通过梳理大学科研评价的逻辑演变,基于科研与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的互动关系视角,论证大学科研的非学术影响的内涵与维度... 大学科研评价以知识贡献和学术价值为核心内容,忽视了科学研究的“非学术影响”,是“五唯”顽疾的重要成因。通过梳理大学科研评价的逻辑演变,基于科研与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的互动关系视角,论证大学科研的非学术影响的内涵与维度,提出应将科研对高质量社会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贡献度作为开展大学科研的非学术影响评价的双重标准。英国在国家层面迭代实施了科研卓越框架,将大学科研产生的社会影响和育人价值作为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的内容,反映了科研评价改革的最新趋势。以7所高校的37个评价案例为代表进行文本分析,归纳阐释了英国在国家和大学两个层面开展非学术影响评价的具体措施和行动框架。推动我国科研评价改革,应树立非学术影响评价理念,坚持实践导向与科教融合,建立开放多元评价标准,“破五唯、立新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评价 非学术影响 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 科研卓越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语言研究的基本特征: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以马里兰大学高级语言研究中心为中心 被引量:24
18
作者 文秋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共9页
文章评述了美国马里兰大学高级语言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of language)的理念与实践。"语言研究要为国家服务"是CASL的核心理念,指导着CASL各方面的工作。CASL近年来的实践目标和具体行动比较完整地反映在2011... 文章评述了美国马里兰大学高级语言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of language)的理念与实践。"语言研究要为国家服务"是CASL的核心理念,指导着CASL各方面的工作。CASL近年来的实践目标和具体行动比较完整地反映在2011——2017年的战略规划中。从整体来看,CASL实际上是整个美国语言研究的一个缩影,美国语言研究长期以来就有为国家安全服务的传统,语言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已成为美国语言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外语能力 高级语言研究中心 美国语言研究基本特征 国家安全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学质量相关制度落实障碍研究——以北京S大学听课与评课制度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艳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4年第2期23-28,共6页
以制度分析为视角,从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大基础要素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北京S大学听课与评课制度存在的局部功能性缺陷和落实障碍,提出以"以人为本,整体优化"为原则的改革设想,针对制度的定位、评价标准以及评价... 以制度分析为视角,从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大基础要素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北京S大学听课与评课制度存在的局部功能性缺陷和落实障碍,提出以"以人为本,整体优化"为原则的改革设想,针对制度的定位、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模式等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旨在实现促进教学管理、监控和保障教学质量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分析 教学质量 监控与评价体系 听课与评课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技术文化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定位、专业与师资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洪捷 巫锐 +4 位作者 高帆 徐理勤 鱼顺 任平 王兆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25,34,共24页
工业技术文化伴随工业生产而形成与发展,是关于工业生产与技术的价值信念体系,它是工业社会的主导文化,也是以职业技术类教育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基础。德国的工业技术文化在产生渊源和作用方式上都具有特异性,它为德国的校企合作提... 工业技术文化伴随工业生产而形成与发展,是关于工业生产与技术的价值信念体系,它是工业社会的主导文化,也是以职业技术类教育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基础。德国的工业技术文化在产生渊源和作用方式上都具有特异性,它为德国的校企合作提供了文化上的共通性和亲缘性,为相关制度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和前提。笔谈对德国技术类教育的几个剖面分别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的案例,从宏观或中观视角,观察工业技术文化如何在其中发生作用,以及在工业技术文化视角下,教育调控、双元制等如何得以协调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技术文化 技术教育 应用科学大学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双元制” 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