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体化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效能及污泥特性
被引量:
30
1
作者
胡石
甘一萍
+2 位作者
张树军
韩晓宇
张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在氨氮浓度梯度升高的条件下,通过控制 DO 等方式在一体化 CSTR 反应器中实现了一体化全程自养脱氮(CANON-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结果表明随进水氨氮浓度(76.05~583.93mg/L)的升高,系统的氨氮...
在氨氮浓度梯度升高的条件下,通过控制 DO 等方式在一体化 CSTR 反应器中实现了一体化全程自养脱氮(CANON-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结果表明随进水氨氮浓度(76.05~583.93mg/L)的升高,系统的氨氮和总氮去除负荷逐渐提高,试验期间无亚硝态氮的积累,反应器后期在高氨氮进水下最高氨氮去除率84.4%,最高去除负荷0.42kg/(m3·d);最高总氮去除率72.0%,最高去除负荷0.35kg/(m3·d).污泥氧消耗速率实验得出好氧氨氧化菌的耗氧速率为169.46 mgO2/(gVSS·h)、硝酸化细菌的好氧速率为39.63 mgO2/(gVSS·h).采用总氮去除量和硝态氮产生量的比值(△TN/△NO3-)表征硝酸化反应对出水氨氮浓度的影响.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反应器内污泥形态的变化,得出第102d的污泥粒径(86.36μm)比第30d(54.09μm)增加60%,污泥的SEM分析得出实验后期相对于前期污泥表面丝状菌减少,胞外聚合物增多.以上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具备良好的造粒功能,有利于自养脱氮工艺的启动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脱氮
CANON
高氨氮
污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电絮凝工艺处理初期雨水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海燕
付凯
+1 位作者
师路远
谭轶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96-1301,1305,共7页
采用电絮凝工艺快速处理初期雨水,探究极板材料、电解时间、静沉时间、电极连接方式、极板间距、电流密度和极板数量等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对影响程度较大的3个参数(电解时间、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最...
采用电絮凝工艺快速处理初期雨水,探究极板材料、电解时间、静沉时间、电极连接方式、极板间距、电流密度和极板数量等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对影响程度较大的3个参数(电解时间、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电解时间和电流密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呈极显著,在电解时间30 min、电流密度40 A/m2、极板间距3 cm的运行条件下,电絮凝法可有效去除初期雨水中的SS、COD和TP,SS去除率为92.46%,COD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46%和99.70%,吨水电耗为1.68 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雨水
电絮凝
Box-Behnken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悬浮载体对不同曝气器氧转移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柏永生
梁国强
+3 位作者
常江
王佳伟
白宇
蒋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5,共6页
以中试装置为研究对象,对比曝气器形式、通气量和悬浮载体填充率对曝气设备氧转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曝气器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高于大孔曝气器;微孔与大孔曝气器的KLas随通气量的增加而提高,悬浮载体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微孔曝...
以中试装置为研究对象,对比曝气器形式、通气量和悬浮载体填充率对曝气设备氧转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曝气器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高于大孔曝气器;微孔与大孔曝气器的KLas随通气量的增加而提高,悬浮载体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微孔曝气器的KLas,也可显著提高大孔曝气器的KLas。随着通气量增加或载体填充率的增大,微孔曝气器比标准氧转移效率(SSOTE)增大,优化通气量和填充率分别为≤40 m^3/h和≤40%;大孔曝气器的SSOTE显著增加,优化填充率为40%。随着通气量增加,微孔曝气器理论动力效率(Ep)保持不变或降低,且其通气量应≤32 m^3/h;而大孔曝气器Ep显著增加;二者优化填充率均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器
悬浮载体
填充率
氧总转移系数KLas
比标准氧转移效率
理论动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Zn/Pd-Fe@NF电催化还原Fe(Ⅱ)EDTA脱硝液性能
4
作者
丁静
梁越
+1 位作者
刘紫微
童华
《现代化工》
2025年第11期163-171,共9页
为提高Fe^(2+)还原率和Fe(Ⅱ)EDTA-NO(F-NO)转化的N2选择性,制备了泡沫镍负载Zn或Pd掺杂的Fe@NF电极,用于Fe(Ⅱ)EDTA脱硝液的电催化还原。结果发现,在-0.4 V(vs.SCE)、pH=3~4条件下,采用Zn-Fe@NF电极还原Fe(Ⅱ)EDTA脱硝液可以得到较高的...
为提高Fe^(2+)还原率和Fe(Ⅱ)EDTA-NO(F-NO)转化的N2选择性,制备了泡沫镍负载Zn或Pd掺杂的Fe@NF电极,用于Fe(Ⅱ)EDTA脱硝液的电催化还原。结果发现,在-0.4 V(vs.SCE)、pH=3~4条件下,采用Zn-Fe@NF电极还原Fe(Ⅱ)EDTA脱硝液可以得到较高的Fe^(2+)再生率,而Pd-Fe@NF可得到较高的N_(2)选择性,通过乙酸钠和甲酸钠调节Fe(Ⅱ)EDTA脱硝液的pH缓冲能力和还原性后,Zn-Fe@NF电极上得到Fe^(2+)再生率97.89%,Pd-Fe@NF电极的N2选择性为82.12%,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EDTA
N_(2)选择性
Zn
Pd
电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体化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效能及污泥特性
被引量:
30
1
作者
胡石
甘一萍
张树军
韩晓宇
张亮
机构
北京
科技
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科技研发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基金
北京市科委科技项目(D131100003913001)
文摘
在氨氮浓度梯度升高的条件下,通过控制 DO 等方式在一体化 CSTR 反应器中实现了一体化全程自养脱氮(CANON-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结果表明随进水氨氮浓度(76.05~583.93mg/L)的升高,系统的氨氮和总氮去除负荷逐渐提高,试验期间无亚硝态氮的积累,反应器后期在高氨氮进水下最高氨氮去除率84.4%,最高去除负荷0.42kg/(m3·d);最高总氮去除率72.0%,最高去除负荷0.35kg/(m3·d).污泥氧消耗速率实验得出好氧氨氧化菌的耗氧速率为169.46 mgO2/(gVSS·h)、硝酸化细菌的好氧速率为39.63 mgO2/(gVSS·h).采用总氮去除量和硝态氮产生量的比值(△TN/△NO3-)表征硝酸化反应对出水氨氮浓度的影响.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反应器内污泥形态的变化,得出第102d的污泥粒径(86.36μm)比第30d(54.09μm)增加60%,污泥的SEM分析得出实验后期相对于前期污泥表面丝状菌减少,胞外聚合物增多.以上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具备良好的造粒功能,有利于自养脱氮工艺的启动与稳定.
关键词
自养脱氮
CANON
高氨氮
污泥特性
Keywords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CANON
high ammonium
sludg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电絮凝工艺处理初期雨水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海燕
付凯
师路远
谭轶男
机构
北京
建筑大学
北京
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科技研发中心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96-1301,1305,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001405)
北京建筑大学市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X20066)。
文摘
采用电絮凝工艺快速处理初期雨水,探究极板材料、电解时间、静沉时间、电极连接方式、极板间距、电流密度和极板数量等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对影响程度较大的3个参数(电解时间、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电解时间和电流密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呈极显著,在电解时间30 min、电流密度40 A/m2、极板间距3 cm的运行条件下,电絮凝法可有效去除初期雨水中的SS、COD和TP,SS去除率为92.46%,COD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46%和99.70%,吨水电耗为1.68 kW·h。
关键词
初期雨水
电絮凝
Box-Behnken
响应面法
Keywords
initial rainwater
electric flocculation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分类号
TQ15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悬浮载体对不同曝气器氧转移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柏永生
梁国强
常江
王佳伟
白宇
蒋勇
机构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科技研发中心
北京
市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5,共6页
文摘
以中试装置为研究对象,对比曝气器形式、通气量和悬浮载体填充率对曝气设备氧转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曝气器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高于大孔曝气器;微孔与大孔曝气器的KLas随通气量的增加而提高,悬浮载体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微孔曝气器的KLas,也可显著提高大孔曝气器的KLas。随着通气量增加或载体填充率的增大,微孔曝气器比标准氧转移效率(SSOTE)增大,优化通气量和填充率分别为≤40 m^3/h和≤40%;大孔曝气器的SSOTE显著增加,优化填充率为40%。随着通气量增加,微孔曝气器理论动力效率(Ep)保持不变或降低,且其通气量应≤32 m^3/h;而大孔曝气器Ep显著增加;二者优化填充率均为<40%。
关键词
曝气器
悬浮载体
填充率
氧总转移系数KLas
比标准氧转移效率
理论动力效率
Keywords
aerator
suspended carrier
filling rate
overall oxygen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KLas
SSOTE
theoretical dynamic efficiency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Zn/Pd-Fe@NF电催化还原Fe(Ⅱ)EDTA脱硝液性能
4
作者
丁静
梁越
刘紫微
童华
机构
北京
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现代化工》
2025年第11期163-171,共9页
文摘
为提高Fe^(2+)还原率和Fe(Ⅱ)EDTA-NO(F-NO)转化的N2选择性,制备了泡沫镍负载Zn或Pd掺杂的Fe@NF电极,用于Fe(Ⅱ)EDTA脱硝液的电催化还原。结果发现,在-0.4 V(vs.SCE)、pH=3~4条件下,采用Zn-Fe@NF电极还原Fe(Ⅱ)EDTA脱硝液可以得到较高的Fe^(2+)再生率,而Pd-Fe@NF可得到较高的N_(2)选择性,通过乙酸钠和甲酸钠调节Fe(Ⅱ)EDTA脱硝液的pH缓冲能力和还原性后,Zn-Fe@NF电极上得到Fe^(2+)再生率97.89%,Pd-Fe@NF电极的N2选择性为82.12%,均有显著提升。
关键词
Fe(Ⅱ)EDTA
N_(2)选择性
Zn
Pd
电催化还原
Keywords
Fe(Ⅱ)EDTA
N2 selectivity
Zn
Pd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体化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效能及污泥特性
胡石
甘一萍
张树军
韩晓宇
张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电絮凝工艺处理初期雨水研究
杨海燕
付凯
师路远
谭轶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悬浮载体对不同曝气器氧转移特性的影响研究
柏永生
梁国强
常江
王佳伟
白宇
蒋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Zn/Pd-Fe@NF电催化还原Fe(Ⅱ)EDTA脱硝液性能
丁静
梁越
刘紫微
童华
《现代化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