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搭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 被引量:1
1
作者 邹一南 吴晓宇 张焕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4,共12页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需要科学的规划引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作出全面部署,搭建起新形势新要求下统领“三农”工作的...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需要科学的规划引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作出全面部署,搭建起新形势新要求下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在目标任务上,《规划》首次明确了建设农业强国的分阶段目标,阐释了农业强国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等“三农”工作诸多目标任务之间的内在关系。在生产力要求上,《规划》明确了农业强国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生产力特征,走出了规模化农业强国和高值特色农业强国之外的第三条顺应型综合农业强国新道路。在生产关系调整上,《规划》坚持从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强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基本权利。对标农业强国共同特征,要立足国情农情,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建设农业强国的实践要求贯穿起来,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与国家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压舱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全面振兴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值降雨处理对城市内涝防治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唐颖 赵玉杰 +2 位作者 王昊 宋利祥 黄金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70,共10页
【目的】极端降雨的频发导致了降雨样本中极值的出现,进而影响暴雨强度公式的推求。为研究极值降雨样本对暴雨强度公式推求精度的影响,并增加其在城市内涝防治应用中的合理性,【方法】以广州市近52 a(1969—2020年)的降雨数据为例,基于... 【目的】极端降雨的频发导致了降雨样本中极值的出现,进而影响暴雨强度公式的推求。为研究极值降雨样本对暴雨强度公式推求精度的影响,并增加其在城市内涝防治应用中的合理性,【方法】以广州市近52 a(1969—2020年)的降雨数据为例,基于3σ准则和年次大值替代极大值方法,对降雨样本进行了极值的判定和处理,分析得出极值存在造成暴雨强度公式计算结果略有偏大。以猎德涌排涝片为例构建内涝模型,通过对不同极值处理方法下暴雨强度公式推求的芝加哥降雨过程线进行模拟,分析两方法在不同降雨情景下地表淹没水量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采用年次大值方法与极大值方法推求的降雨模拟结果相比,极大值方法较年次大值方法模拟的地表淹没水量增加11.36%~23.70%。【结论】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年次大值方法,不仅保证了降雨样本的容量,而且提高了暴雨强度公式的推求精度,进而保证了城市内涝防治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降雨 暴雨强度公式 设计降雨雨型 内涝模拟 管网改造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企业安全投入与绩效的非线性关系:信息披露的调节效应
3
作者 刘蕾 冒香凝 +1 位作者 刘雪玲 张江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4,共7页
为降低高危企业事故发生率,提升企业价值,基于2010-2022年1016家高危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将文本分析量化后的安全信息披露作为调节变量,实证检验安全投入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以及安全信息披露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安全投入和... 为降低高危企业事故发生率,提升企业价值,基于2010-2022年1016家高危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将文本分析量化后的安全信息披露作为调节变量,实证检验安全投入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以及安全信息披露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安全投入和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当安全投入低于临界点12.2038时,二者正相关;安全信息披露对安全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非国有企业的安全投入、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短期内通过“安全投入-安全生产信息披露-企业绩效提升”形成的正向拉动,能够满足高危企业安全生产治理需要,实现企业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企业 安全投入 企业绩效 非线性关系 安全信息披露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火车站地下换乘大厅安检设施对疏散安全的影响
4
作者 胡成 丛威青 +5 位作者 王祺轩 李俊梅 马静 李畅 陈树 王依林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6-782,共7页
铁路客站地下换乘大厅作为多种交通方式汇聚的区域,其复杂的空间布局与高度密集的人流对紧急疏散构成了挑战,特别是地铁换乘铁路时新增的二次安检设施,可能显著影响疏散效率。本文以北京某站地下换乘大厅为案例,分析安检设施对疏散出口... 铁路客站地下换乘大厅作为多种交通方式汇聚的区域,其复杂的空间布局与高度密集的人流对紧急疏散构成了挑战,特别是地铁换乘铁路时新增的二次安检设施,可能显著影响疏散效率。本文以北京某站地下换乘大厅为案例,分析安检设施对疏散出口空间的占用情况,并结合换乘客流特性、空间功能区划及疏散安全标准,构建了针对性的疏散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模拟典型疏散场景,量化评估了安检前后的疏散时间变化。结果显示,未设安检时疏散时间满足安全要求(5.38 min),而增设安检后疏散时间均超出了标准(>6 min),表明安检设施挤占疏散通道,会影响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安全。为此,提出缩减商业面积、优化人流引导、辅助携带大件行李乘客及调整安检区域布局等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地下换乘大厅 二次安检 安全出口 疏散安全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不同居群豆茶决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李津 张建甫 +5 位作者 张茜茜 刘宥瑞 高慧 徐宁伟 徐兴友 白志英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探明不同居群豆茶决明种子萌发和幼苗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豆茶决明种子萌发及幼苗保护酶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EG-6000浓度的增加,5个居群豆茶决明种子萌发指标、成... 为探明不同居群豆茶决明种子萌发和幼苗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豆茶决明种子萌发及幼苗保护酶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EG-6000浓度的增加,5个居群豆茶决明种子萌发指标、成苗率、胚根和下胚轴长度均呈下降趋势;15%PEG-6000对青龙、迁西居群豆茶决明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10%PEG-6000对遵化、宽城、兴隆居群豆茶决明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不同浓度PEG-6000对遵化、迁西豆茶决明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成苗率均影响显著。随着PEG-6000胁迫浓度升高,5个居群豆茶决明幼苗根、茎、叶的SOD、POD、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豆茶决明具有一定耐旱能力,高浓度PEG-6000胁迫下豆茶决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茶决明 干旱胁迫 种子 萌发特性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内村镇的规划建设研究探讨——以衡水市魏屯镇为例
6
作者 刘蕊 李春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534-10536,共3页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过程中,自然保护区与其范围内及周边地域的村镇密切相关,如何能够使两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利的关系,使得自然保护区与村镇经济发展得到双赢,是该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区与区内村镇间的内在关系,提出自然...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过程中,自然保护区与其范围内及周边地域的村镇密切相关,如何能够使两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利的关系,使得自然保护区与村镇经济发展得到双赢,是该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区与区内村镇间的内在关系,提出自然保护区内村镇规划建设的3种情况。以衡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魏屯镇为例,提出镇域及镇址规划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业内的交流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村镇规划 景观生态 水系规划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滨海地区几种乡土植物叶片色素的年变化动态
7
作者 佟思远 刘子朋 +1 位作者 杨易晨 徐宁伟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2期142-145,共4页
以秦皇岛滨海地区常见的5种乡土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探究其年变化动态。结果表明,5种乡土植物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的年变化规律不同,呈现先升后降及先升后降再升再降2种趋势;榆树、臭... 以秦皇岛滨海地区常见的5种乡土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探究其年变化动态。结果表明,5种乡土植物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的年变化规律不同,呈现先升后降及先升后降再升再降2种趋势;榆树、臭椿叶片胡萝卜素含量呈现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趋势,南蛇藤、山桃、西伯利亚杏叶片胡萝卜素含量呈现先升后降再升再降再升的趋势;榆树、臭椿叶片叶黄素含量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南蛇藤叶片叶黄素含量呈现先升后降再升再降再升的趋势,山桃、西伯利亚杏叶片叶黄素含量呈现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榆树、南蛇藤、山桃、西伯利亚杏叶片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含量,臭椿叶片叶黄素含量,分别与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植物 光合色素 年变化 秦皇岛 滨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类活动氮输入探讨深圳市的城市生态风险(2000—2014年) 被引量:1
8
作者 苏瑀 张小飞 +2 位作者 谢苗苗 王仰麟 宋治清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5-933,共9页
基于氮元素对人类活动的指示性,通过估算不同类型人类活动的氮输入量,整合与构建氮输入量变化趋势下人类活动生态风险评估框架。选择典型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为研究区,分析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趋于稳定时期,深圳市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 基于氮元素对人类活动的指示性,通过估算不同类型人类活动的氮输入量,整合与构建氮输入量变化趋势下人类活动生态风险评估框架。选择典型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为研究区,分析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趋于稳定时期,深圳市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三类主要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强度及其变化,结合土地利用数据,识别深圳市人类活动生态风险相对高值的区域。结果表明,2000-2014年间,工业生产氮输入量及居民生活中交通运输的氮输入量逐渐上升,居民生活氮输入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其占深圳市总氮输入量比重大,是深圳市主要的人类活动生态风险来源,所以深圳市人类活动氮输入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生态风险相对较高的区域分布在南山区、福田区及罗湖区。为了降低人类活动的影响,建议目前应在产业升级与绿色出行方面上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生态风险 氮输入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模型的城市洪涝保险费率厘定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梦阳 刘斌云 +4 位作者 李智 唐颖 王昊 宋利祥 初祁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6-134,共9页
为解决保险费率厘定中所依据的历史洪涝灾害情况、灾害经济损失值的基础数据资料不全及实地调研所需费用高等问题,本文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建立城市管网水力模型以实现洪涝灾害的淹没场景再现,得到淹没水深、淹没面积、淹没历时等洪涝... 为解决保险费率厘定中所依据的历史洪涝灾害情况、灾害经济损失值的基础数据资料不全及实地调研所需费用高等问题,本文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建立城市管网水力模型以实现洪涝灾害的淹没场景再现,得到淹没水深、淹没面积、淹没历时等洪涝淹没情况。选用灾损曲线理论计算不同重现期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经济损失值,用伽玛分布进行拟合得到期望损失值用以计算保险净费率,利用资本资产定价CAPM模型得到风险附加费率并结合附加费率来厘定总保险费率。选择典型洪涝灾害易发区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实例来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保险费率较高的有商业、服务活动、交通运输以及居住用地,保险费率为3.76%、3.21%、3.21%、2.1%。每万元保额建议收取的保费为376元、321元、321元、210元。该方法旨在为我国城市洪涝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保险 水力模型 经济损失计算 保险费率厘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双向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融合 被引量:6
10
作者 邹一南 彭晓静 张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6,共12页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口城乡双向流动与融合,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造成城乡人口双向流动障碍: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滞后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面临“落户困境”,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滞后造成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面临“下乡困境”。通过分...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口城乡双向流动与融合,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造成城乡人口双向流动障碍: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滞后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面临“落户困境”,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滞后造成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面临“下乡困境”。通过分析农业转移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市民化与落户的关系,澄清导致“落户困境”与“下乡困境”的两个认识误区,提出从职业而非身份重新认识农业转移人口群体属性、从居住而非身份重新认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依托载体的新视角,得出通过城乡双向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融合的政策建议,包括以“经常居住地”为公共服务载体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劳动群众集体”为成员资格识别原则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下乡市民村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农业转移人口 人口双向流动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地利用智能分类识别与雨洪风险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艳波 徐宁伟 +2 位作者 陈泰熙 秦安臣 黄大庄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5,共8页
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的精度对雨洪风险淹没模拟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土地利用分类中不同地物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提高土地分类数据的精度,本研究引入具有非线性映射能力的BP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 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的精度对雨洪风险淹没模拟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土地利用分类中不同地物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提高土地分类数据的精度,本研究引入具有非线性映射能力的BP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方法.选取野三坡风景名胜区GF-2遥感影像数据,对该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同时将能够反映土地利用信息的光谱数据和DEM数据、坡度数据,作为输入层神经元,将土地利用类型作为输出层神经元,归一化处理后进行迭代训练,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地利用分类模型.该模型的分类总体精度达到91%,Kappa系数为0.890 6.基于该模型的识别结果,利用水文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模拟并分析野三坡景区百年一遇的极端降水事件造成的雨洪淹没区,并提出应对雨洪灾害的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土地利用分类 机器学习 雨洪风险 野三坡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则化全局数字体图像相关法的砂岩内部变形与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12
作者 郝屿桐 毛灵涛 +3 位作者 刘海洲 袁则循 曹泷坤 李东晓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8-711,共14页
为提高数字体图像相关法对岩石内部变形测量及损伤识别的精度,在引入节点力平衡条件的正则化全局数字体图像相关法中,融入了多重网格划分技术,实现了网格的局部细化,建立了新算法。通过不同粒径颗粒体扫描实验和数字虚拟裂隙模型评估了... 为提高数字体图像相关法对岩石内部变形测量及损伤识别的精度,在引入节点力平衡条件的正则化全局数字体图像相关法中,融入了多重网格划分技术,实现了网格的局部细化,建立了新算法。通过不同粒径颗粒体扫描实验和数字虚拟裂隙模型评估了不同数字体图像相关法的精度;结合红砂岩单轴压缩原位CT扫描实验,量化分析了其内部变形与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力学正则化项的引入,使全局数字体图像相关法的测量不确定度降低了1~2个数量级;针对红砂岩试件,新算法能够识别内部开度为0.15体素的新生亚体素微裂隙,同时计算量减小了85.15%;试件在轴向应力达到峰值的50.58%时,已产生最大开度为0.32体素的新生裂隙,而在应力增至峰值的84.27%时,新生微裂隙发展达到体素级裂隙。研究成果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对亚体素级新生裂隙也表现出良好的识别能力,为岩石内部变形与损伤量化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损伤演化 数字体图像相关法 多重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混凝土单轴压缩裂隙与应变场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毛灵涛 孙倩文 +2 位作者 袁则循 刘永亮 刘红彬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9-455,共7页
利用X射线计算机层析术(CT)对混凝土试件单轴压缩过程进行原位扫描,获得了不同荷载下试件的CT图像.通过对CT图像进行分析,获得了灰度均值及其均方差、孔隙率和计盒维数随荷载变化的规律.结合数字体散斑法(DVSP)获得了试件内部三维位移... 利用X射线计算机层析术(CT)对混凝土试件单轴压缩过程进行原位扫描,获得了不同荷载下试件的CT图像.通过对CT图像进行分析,获得了灰度均值及其均方差、孔隙率和计盒维数随荷载变化的规律.结合数字体散斑法(DVSP)获得了试件内部三维位移场与应变场.结果表明:试件内部不同尺度裂隙的发展导致灰度均值及其均方差、孔隙率和计盒维数发生相应的变化,灰度均值及其均方差可以揭示小于CT尺度裂隙的发展规律,孔隙率和计盒维数更适用于描述大于CT尺度裂隙的特征.试件内部的位移场与应变场能够直观地揭示出小于CT尺度微裂隙引起的应变局部化区域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为混凝土细观破坏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单轴压缩 计算机层析术 裂隙 三维应变场 数字体散斑法(DV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荷载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高艳华 郭俊男 +1 位作者 甘一熊 隋智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共8页
爆破荷载是导致边坡失稳的重要外部因素。与土质边坡相比,由于节理面的存在,爆破荷载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更加复杂。综述节理对爆破应力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爆破荷载作用下岩质边坡数值计算要点,并从岩质边坡自身特点、爆破应力... 爆破荷载是导致边坡失稳的重要外部因素。与土质边坡相比,由于节理面的存在,爆破荷载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更加复杂。综述节理对爆破应力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爆破荷载作用下岩质边坡数值计算要点,并从岩质边坡自身特点、爆破应力波振动特性以及爆破荷载与其他外界因素耦合3方面详述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研究现状,总结得出节理力学性质及分布,爆破应力波振动速度、频率及其衰减规律等因素是岩质边坡极其重要的稳定因素。最后,对爆破荷载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进行展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荷载 应力波传播 节理 岩质边坡 动力响应 边坡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动探测技术及其工程应用进展 被引量:33
15
作者 高艳华 黄溯航 +3 位作者 刘丹 李永兵 高孟琦 余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46-155,共10页
微动探测技术是一种抗干扰能力强、探测深度大、适用范围广的新型物探技术,逐渐成为资源、能源开采以及工程地质勘查的重要物探手段,广泛应用于矿业工程、地铁工程、道路工程、土木工程等工程领域。首先阐述微动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技... 微动探测技术是一种抗干扰能力强、探测深度大、适用范围广的新型物探技术,逐渐成为资源、能源开采以及工程地质勘查的重要物探手段,广泛应用于矿业工程、地铁工程、道路工程、土木工程等工程领域。首先阐述微动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流程等关键问题,然后重点综述微动探测技术在地热构造、地层界面、断层、孤石、陷落柱、采空区、溶洞等地质构造或地质体探测中的工程应用成果;最后对微动探测技术发展及工程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微动探测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探测技术 地热构造 地层界面 断层 孤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低碳钢硬度、残余应力和微观组织间的关系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惠茹 李晓阳 +1 位作者 张琳琳 张亦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191-196,共6页
为探索硬度法测量残余应力技术,基于金属材料硬度与残余应力、微观组织的相关性,针对45钢Φ150 mm×150 mm淬火试件,采用剥层法测试试样内部硬度、残余应力,观察微观金相,建立硬度和残余应力间的定量关系;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三者间... 为探索硬度法测量残余应力技术,基于金属材料硬度与残余应力、微观组织的相关性,针对45钢Φ150 mm×150 mm淬火试件,采用剥层法测试试样内部硬度、残余应力,观察微观金相,建立硬度和残余应力间的定量关系;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三者间的相关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残余应力大小和马氏体转变充分程度有关;马氏体转变越充分,残余应力压应力值越高。硬度和相的种类有关,马氏体相的硬度最高,混合组织硬度相比之下有所下降,内部珠光体+铁素体硬度维持在HRC20左右基本不变。等效残余应力和硬度变化量之间符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为硬度评价残余应力技术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参考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场 硬度 残余应力 微观组织 剥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孔隙岩石内部三维变形场数字实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则循 毛灵涛 +2 位作者 彭瑞东 刘红彬 连秀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80-1085,共6页
为研究数字体图像相关法(Digital volume correlation,DVC)测量孔隙类岩石内部三维变形场的可行性,利用X射线CT扫描获取孔隙岩石(中砂岩,红砂岩和油砂岩)的数字体图像,采用虚加变形的数字实验方法得到变形体图像,由DVC法得出测量值并进... 为研究数字体图像相关法(Digital volume correlation,DVC)测量孔隙类岩石内部三维变形场的可行性,利用X射线CT扫描获取孔隙岩石(中砂岩,红砂岩和油砂岩)的数字体图像,采用虚加变形的数字实验方法得到变形体图像,由DVC法得出测量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孔隙类岩石内部结构可以作为散斑结构,应用DVC法计算内部变形,不同的结构特征,影响着DVC法的精度与准确度;油砂岩内部结构作为散斑结构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其次是红砂岩,中砂岩;给出了评价三维散斑结构的指标-平均灰度梯度,平均灰度梯度值越大,相应的以该散斑结构进行DVC法计算时,所得精度与准确度也高;采用数字实验的分析孔隙岩石内部结构对DVC法计算精度的影响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其结果有助于实验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岩石 内部三维变形场 数字体图像相关法 工业CT 数字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膨胀蛭石覆盖对沼液贮存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悦 刘婧怡 +4 位作者 张佳男 郭赫 朱志平 李新荣 邹国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2-912,共11页
畜禽养殖污水贮存是重要的氨气(NH_(3))和温室气体(GHG)排放源,本文以奶牛场沼液贮存气体排放为研究对象,探索采用不同酸性盐溶液改性膨胀蛭石后再覆盖对气体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比较了硫酸铜改性蛭石(CuSO_(4)-VM)、氯化锌改性蛭石(Zn... 畜禽养殖污水贮存是重要的氨气(NH_(3))和温室气体(GHG)排放源,本文以奶牛场沼液贮存气体排放为研究对象,探索采用不同酸性盐溶液改性膨胀蛭石后再覆盖对气体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比较了硫酸铜改性蛭石(CuSO_(4)-VM)、氯化锌改性蛭石(ZnCl_(2)-VM)、未改性蛭石(UN-VM),以及不加覆盖(CK)4种条件下奶牛场沼液贮存32 d过程中NH3、甲烷(CH_(4))、二氧化碳(CO_(2))和氧化亚氮(N2O)排放情况,分析了不同改性处理蛭石覆盖对各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其原因。研究发现,改性处理后可使蛭石覆盖对NH3和CH4的减排效果增强,ZnCl_(2)-VM、CuSO_(4)-VM和UN-VM对NH3减排效果分别为90%、81%和34%;对CH4减排效果分别为58%、21%和14%;对于CO_(2)的减排效果分别为-8%、2%和20%。蛭石改性后呈酸性,其覆盖后对污水的酸化是NH3减排效果提高的关键因素;而蛭石改性后产生的对污水有机物的絮凝作用以及形成的良好覆盖是促使CH4减排效果提高的主要原因。但是酸性的提高会降低改性蛭石覆盖对CO_(2)的减排效果。研究中较低的温度条件造成N2O排放较低,不能判断改性对N2O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改性膨胀蛭石覆盖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污水贮存NH_(3)和CH_(4)的减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气 温室气体 减排 改性膨胀蛭石 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计算在多年冻土区混凝土灌注桩温度场分布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文利 张鹤 +1 位作者 赵炜璇 巴恒静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10,14,共4页
针对在多年冻土地区建设青藏铁路时混凝土桥灌注桩水化放热引起周围冻土温度场变化这一实际工程问题,采用伽辽金法推导出带相变的瞬态温度场问题的有限元公式,在考虑混凝土作为放热边界的条件下综合考虑了气温变化、风速等多种因素,建... 针对在多年冻土地区建设青藏铁路时混凝土桥灌注桩水化放热引起周围冻土温度场变化这一实际工程问题,采用伽辽金法推导出带相变的瞬态温度场问题的有限元公式,在考虑混凝土作为放热边界的条件下综合考虑了气温变化、风速等多种因素,建立了多年冻土区混凝土桥灌注桩水化放热的传热模型,计算了由于混凝土水化放热引起的冻土温度场变化。结果表明:混凝土水化热在浇筑后半年内对多年冻土的温度场影响很大,回冻时间(融化的冻土温度重新回到天然状态的时间)长达2年以上。而用粉煤灰和硅灰取代一定质量的水泥可以减少混凝土水化热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水化热 温度场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均匀粒径分布的颗粒穿流特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金爱兵 陈帅军 +4 位作者 孙浩 赵怡晴 覃璇 巨有 高艳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73-1681,共9页
针对目前颗粒穿流研究中多基于均匀分布粒径矿岩颗粒的问题,采用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不均匀分布粒径颗粒,开展三维放矿模型试验和三维数值剪切试验,通过分析放矿前后相关粒径颗粒质量分数的变化和剪切过程中细颗粒的平... 针对目前颗粒穿流研究中多基于均匀分布粒径矿岩颗粒的问题,采用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不均匀分布粒径颗粒,开展三维放矿模型试验和三维数值剪切试验,通过分析放矿前后相关粒径颗粒质量分数的变化和剪切过程中细颗粒的平均位移,研究不均匀粒径级配下颗粒的穿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颗粒粒径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放矿高度对放出颗粒粒径组成无显著影响,且顶部标志小颗粒也未先于顶部标志颗粒放出,说明在垂直方向上颗粒的穿流效果不显著;放矿前颗粒的粒径分布对放出颗粒的粒径组成有显著影响,随着放矿前散体颗粒平均粒径增大,小颗粒的穿流量也快速增大,同时可穿流颗粒粒径也不断增大;随着不均匀散体平均粒径增大,细颗粒的穿流率也明显增大,说明散体颗粒的不均匀性对细颗粒穿流率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落法 不均匀粒径 放矿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颗粒穿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