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生育支持政策:现状与展望
- 1
-
-
作者
张瑞娟
高秀娟
刘金菊
肖婷
-
机构
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教学部
-
出处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6,共1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人口迁移转变趋势与特征研究(22BRK09)
中华女子学院校级重点项目:家庭友好工作场所建设(2023ND-0203)。
-
文摘
高质量的生育支持政策是中国人口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而政策文本是国家顶层设计并逐层落实的重要载体。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有助于研究者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政策内容、趋势以及影响。本文选用2016年“全面两孩”实施以后出台的128份生育支持政策,利用政策文本的量化方法(文本挖掘和政策工具分析等方法)呈现生育支持政策热点分布,结合生育支持全过程及供给、环境和需求型二维度政策工具,研究政策缺口和时空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生育支持政策的关键点落实于“服务和保障”,主要围绕推进社会、机构和家庭对婴幼儿照护服务和婴幼儿的健康服务方面;政策工具使用不均衡,为生育家庭提供时间支持、资金支持和托育服务的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少;从生育支持过程来看,更多的政策工具集中在“生育”前后,即孕前和孕产期及儿童哺乳期,而“养”“育”阶段的政策工具缺失;政策时空分布的差异性比较明显,2021年以后政府在增加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同时加大了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更加关注对生-养-育行为的政策推动作用,“儿童学前期阶段”的政策工具使用得到关注;政策工具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与在全国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但内部结构呈现差异,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依旧是主要使用的政策工具,在不同生育支持过程中,东部地区政策工具内部结构相对较均衡,而东北部和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环境型政策工具在儿童学前期使用较少)。在中国生育率逐年下降的大背景下,生育支持政策设计要定位清晰,主体责权利明确;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组合使用和落地;深化供给型政策工具的改革,探索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政策工具的使用;发挥环境型工具的主导作用,增加权益型工具的使用;提高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使用成效。同时,从支持过程来看,要增加儿童学前期和教育期政策工具的使用,探索家庭、社区及社会机构照顾相结合的“混合托育照顾”模式,加快推进小学生的托管服务。
-
关键词
生育率
生育支持政策
文本挖掘
政策工具分析
政策时空特征
-
Keywords
Fertility
Fertility Support Policy
Text Mining
Policy Tools Analysis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icies
-
分类号
C924.24
[社会学—人口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