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社区更新中的多元参与过程与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三个社区更新实践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菊枝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2,共5页
城市社区更新作为我国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城市发展工程,是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具体体现。社区更新不仅在于规划技术的科学运用和落实,更注重人的因素。通过对北京市三个社区更新实践案例的前期筹备、中期运行、后期延续三个阶段... 城市社区更新作为我国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城市发展工程,是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具体体现。社区更新不仅在于规划技术的科学运用和落实,更注重人的因素。通过对北京市三个社区更新实践案例的前期筹备、中期运行、后期延续三个阶段进行跟踪式了解和分析,可以发现整个社区更新的具体实践是行政、技术和社会三个领域合作共赢的过程。社区更新实践先后经历了冲突、技术支持和自我帮助三种不同路径,各种路径所呈现的具体特征不同。促进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社区更新,应更新社区发展理念,完善社区发展评价体系,同时注重专业技术的支撑和居民公共责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更新 多元参与 专业技术 公共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基于石岘纸业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海霞 杨柳 王小凤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87,共3页
上市公司在财务困境下被特别处理后,倾向于通过各种盈余管理手段来扭亏以避免退市。文章以上市十年、六年被特别处理、两度被实行退市风险警告的石岘纸业为例,分析了其多次利用债务重组、政府支持、关联交易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并揭示... 上市公司在财务困境下被特别处理后,倾向于通过各种盈余管理手段来扭亏以避免退市。文章以上市十年、六年被特别处理、两度被实行退市风险警告的石岘纸业为例,分析了其多次利用债务重组、政府支持、关联交易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并揭示了公司利用这些手段的条件,为投资者厘清和洞悉这类公司提供借鉴,也对市场效率的提升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政府补助 债务重组 关联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组织发展与创新选择——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霍晓英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5-38,共4页
深入推进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由之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类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城市中各类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对于缓解城市中的种种社会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社会组织相关制度不健全、社会组织监督机制不完善以... 深入推进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由之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类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城市中各类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对于缓解城市中的种种社会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社会组织相关制度不健全、社会组织监督机制不完善以及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不足等因素,社会组织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受到影响。需要构建社会组织发展完善的制度环境,加强监督机制的健全;同时,社会组织还要加强其自身的创新选择。社会组织较好发展才能与政府互补,从而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缺陷,构成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社会组织 创新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挤压对初婚年龄的影响
4
作者 陈卫 欧阳柏慧 刘金菊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8,共13页
在异性婚姻中,当两性婚龄人口数量出现较大差异时,就可能导致某种性别的人口在婚姻市场上难以找到配偶,表现为婚姻挤压。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呈现长时间且较为严重的失衡状态,而这些出生人群于2010年前后陆续开始... 在异性婚姻中,当两性婚龄人口数量出现较大差异时,就可能导致某种性别的人口在婚姻市场上难以找到配偶,表现为婚姻挤压。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呈现长时间且较为严重的失衡状态,而这些出生人群于2010年前后陆续开始步入婚姻。与此同时,中国初婚年龄推迟的速度显著加快。近10多年来初婚年龄的加速推迟与高出生性别比队列人口进入婚姻市场的时间基本一致。探讨高出生性别比队列人口进入婚姻市场导致的婚姻挤压在当今中国初婚推迟中所起到的作用,为解释中国初婚年龄加速推迟提供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和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使用多层生存分析方法匹配宏微观数据,探讨婚姻挤压对个体初婚推迟的影响。将省份作为婚姻市场的单元,检验省级层面婚姻挤压程度对个体初婚年龄的影响。婚姻挤压使用考虑了夫妻年龄差的婚配性别比进行测量。研究发现省级婚姻挤压程度对个体初婚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省级婚姻挤压程度越大,个体初婚风险越小、初婚年龄就越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婚配性别比每上升0.1,个体初婚风险降低38.43%。对婚姻市场整体而言,随着婚配性别比提高,男女双方供需失衡加剧,婚姻失配导致婚姻挤压程度提高,婚姻的可获得性降低,从而使人们进入初婚的时间推迟。婚姻市场性别结构失衡是导致个体初婚推迟的重要因素。基于婚姻挤压对初婚年龄推迟具有显著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认为近10多年来中国两性初婚年龄出现加速推迟也受到了婚姻挤压的影响。中国20世纪90年代性别比失衡不断加剧,21世纪初性别比失衡处于高位态势,因此近10多年来的婚姻挤压也在不断加剧,对初婚年龄的加速推迟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回归模型中包含的诸多个人和省级层面的经济社会变量检验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因素对初婚年龄推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挤压 婚配性别比 初婚风险 初婚年龄 多层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数字化中农民主体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砚忠 《乡村论丛》 2024年第5期35-43,共9页
以数字技术驱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是数字化时代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农民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激发农民主体性是实现乡村治理数字化成效的内生动力。然而,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农民的自主性欠佳、能动性乏力、自为性缺位和创... 以数字技术驱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是数字化时代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农民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激发农民主体性是实现乡村治理数字化成效的内生动力。然而,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农民的自主性欠佳、能动性乏力、自为性缺位和创造性薄弱所呈现出的农民主体性式微问题,严重掣肘了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的步伐。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农民主体性式微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深化思想赋能激发农民自主意识、促动乡域社会再组织化唤醒农民能动潜能、构建伙伴式治理强化农民自为地位、营造良好场域空间提升农民创造活力,不断夯实农民主体性,为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内在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性 乡村治理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生育率低在何处?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金菊 陈卫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81,共12页
利用2000年以来的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和2017年全国生育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考察了中国低生育率的变化进程及特征。中国的低生育率趋势表现为波浪式的进程,或多或少反映的是一种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性规律波动。利用多种数据和方法的... 利用2000年以来的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和2017年全国生育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考察了中国低生育率的变化进程及特征。中国的低生育率趋势表现为波浪式的进程,或多或少反映的是一种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性规律波动。利用多种数据和方法的估计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生育率要明显低于当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数中的生育率,而2000年以来的生育率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数中的生育率接近。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极低"生育率既与一孩生育率低有关,更是二孩及多孩生育率低的结果。不过,人口抽样调查和2017年生育调查数据在揭示近年来女性初婚初育巨变上存在高度一致性。这种趋势表明中国正在进入一场婚姻革命,也预示着中国存在陷入极低生育率的巨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 总和初婚率 广义稳定人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对中国女性工资率的影响:基于队列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卫 董浩月 刘金菊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9-133,共15页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余年的9期追踪数据,使用分层生长曲线模型,分析我国女性生育对工资水平及工资增长率的影响,并考察这种影响的长期效应和队列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生育对女性工资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随着女性年龄增长...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余年的9期追踪数据,使用分层生长曲线模型,分析我国女性生育对工资水平及工资增长率的影响,并考察这种影响的长期效应和队列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生育对女性工资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随着女性年龄增长,工资增长速度也随之减缓,显示出生育影响的长期效应;越晚出生的队列,生育对母亲的工资水平及工资增长率的影响均越大;同时,市场部门影响的队列效应更为明显。对于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生育率长期下降和低生育率趋势,分析生育对女性工资水平影响的长期效应和队列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就如何减少生育对女性工资收入的负向影响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即积极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落地见效,通过一揽子社会经济政策完善生育支持的配套措施,加快构建家庭和生育友好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 工资率 队列效应 分层生长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的迁移转变——基于迁移率的考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金菊 陈卫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9,共13页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侧重死亡和生育转变过程的测量、描述和解释,地理学家将迁移转变纳入人口转变框架,以完善人口转变理论。不过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研究不同,中国的迁移研究侧重基于对迁移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的考察分析,少有采用人口学意义...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侧重死亡和生育转变过程的测量、描述和解释,地理学家将迁移转变纳入人口转变框架,以完善人口转变理论。不过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研究不同,中国的迁移研究侧重基于对迁移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的考察分析,少有采用人口学意义上的迁移率指标的研究。文章利用2010—2015年历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合并数据,通过人口学方法和泊松回归模型,计算和分析了1950—2015年中国人口迁移率趋势及社会经济差异。中国的迁移转变在宏观趋势上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变迁高度一致。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相比,其波折性更强,说明更易受到经济社会政策变化的冲击。同时也观察到逢“0”和逢“5”年份的申报偏好。另外,迁移的社会经济差异明显。男性迁移率高于女性,但是两性差异在不断缩小;乡城迁移和未婚迁移大幅度增长;而越来越多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加入迁移,使得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具有越高的迁移率。可以认为基于迁移率的考察揭示了中国迁移转变更具体生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转变 迁移转变 迁移率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泊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总体趋势与政策解释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宾 王曼曼 孔祥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46-55,共10页
采用我国1978-2014年的数据,分析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程度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对应的政策解释。通过构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后获得了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现代水平的变量数值,然后基于离... 采用我国1978-2014年的数据,分析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程度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对应的政策解释。通过构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后获得了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现代水平的变量数值,然后基于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测算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长期滞后于城镇化水平是制约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除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度存在短期的波动向下趋势以外,其余年份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度总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带动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不尽相同,而且各阶段协调发展度的变化与我国的社会经济政策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耦合度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年女性的初次迁移:趋势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金菊 陈卫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59,共12页
中国的人口流动迁移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流动迁移人口,而非人口流动迁移。对作为影响人口变化的其他两大要素即死亡与生育的研究却较少针对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而是主要针对死亡水平和生育水平。我们使用总和生育率和平均预期寿命测量生... 中国的人口流动迁移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流动迁移人口,而非人口流动迁移。对作为影响人口变化的其他两大要素即死亡与生育的研究却较少针对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而是主要针对死亡水平和生育水平。我们使用总和生育率和平均预期寿命测量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以此考察人口转变。但是几乎没有用类似的指标测量迁移水平并分析迁移转变的研究。尽管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巨大,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中国的人口流动迁移水平到底是多少。本研究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调查中的女性初次迁移时间信息构建计算类似于一般生育率指标的一般迁移率。为了考察迁移率的长期趋势,以15-34岁青年女性为分析样本,计算1990-2016年的初次迁移率,考察初次迁移率的趋势、水平和模式。同时通过离散时间风险模型分析与初次迁移是否发生及是否跨省迁移相关的因素。结果表明15-34岁女性的初次迁移率由1990年低于1‰上升到2000年的5.4‰、2010年的8‰和2016年的9‰。在人口普查年和重大事件年份还存在迁移堆积现象。中国女性的初次迁移水平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既呈现阶段性变化,也有特征性变化,与中国近3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及区域经济格局变化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女性 初次迁移 迁移率 人口转变 迁移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在富民”的思想谱系——费孝通有关理想社会及其实践价值的线索追溯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旭东 张文潇 罗士泂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90,共10页
志在富民,是贯穿费孝通先生一生的主题。致力于这项事业,他完成了行行重行行的实践,经历了村落研究-类型比较-模式提出-模式对比-区域连接-区域比较-区域合作-全国一盘棋-全球性共同体的转向,最终将研究视角由微观落到全局;在实现建设... 志在富民,是贯穿费孝通先生一生的主题。致力于这项事业,他完成了行行重行行的实践,经历了村落研究-类型比较-模式提出-模式对比-区域连接-区域比较-区域合作-全国一盘棋-全球性共同体的转向,最终将研究视角由微观落到全局;在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他开始思考人与人之间怎样能相处得更好的问题,将其关注点由生态领域转向心态关系,并倡导借助文化,实现个人与社会之“富”。费孝通的文化观在无形之中将中国传统之中的文化价值嵌入到了更具普遍性意义的世界性的理想追求中去,这是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所特别需要的。人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可以此去应对日益消蛀共同体价值的诸多世俗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在富民 实践价值 理想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6年中国生育水平估计——基于邦戈茨新中间变量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卫 张凤飞 刘金菊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73,共9页
1978年邦戈茨提出中间变量模型,用以估计生育水平或分解生育率的中间变量影响因素。2015年邦戈茨在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修订。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用邦戈茨改进后的新中间变量模型估计和分析调查前5年中国的生育... 1978年邦戈茨提出中间变量模型,用以估计生育水平或分解生育率的中间变量影响因素。2015年邦戈茨在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修订。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用邦戈茨改进后的新中间变量模型估计和分析调查前5年中国的生育水平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2012-2016年间的总和生育率在1.51-1.84之间上下波动,这5年的平均总和生育率为1.69。还对模型的各中间变量进行分析,发现婚姻指数的变化对近年来低生育率的贡献最大。近年来已婚比例下降和婚姻推迟现象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水平 总和生育率 邦戈茨新中间变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权与利益的博弈——以Google数字图书馆模式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文萧 刘立玲 朱方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8X期82-83,共2页
目前数字出版产业从立法环节到作者及出版商的数字传播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无序现象,产业链各方的利益博弈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数字版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数字时代应寻求版权保护和文化传播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这种利益的平衡应是促进全... 目前数字出版产业从立法环节到作者及出版商的数字传播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无序现象,产业链各方的利益博弈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数字版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数字时代应寻求版权保护和文化传播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这种利益的平衡应是促进全社会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繁荣,这才是版权保护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权 利益 数字图书馆 版权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0年中国人口的工作预期寿命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金菊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44,共8页
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和教育扩张,我国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劳动参与率的下降意味着工作年限或工作预期寿命的缩短。为了分析我国人口劳动参与率和工作预期寿命的变化,本文利用人口普查数据编制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的工... 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和教育扩张,我国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劳动参与率的下降意味着工作年限或工作预期寿命的缩短。为了分析我国人口劳动参与率和工作预期寿命的变化,本文利用人口普查数据编制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的工作生命表。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0岁的平均工作预期寿命分别为39.5年和38.1年;15岁的工作预期寿命分别为40.8年和38.9年。分性别计算的工作生命表显示,男性的工作预期寿命都高于40岁,而女性的工作预期寿命都低于40岁。男性的平均预期工作寿命比女性高6年多。死亡率下降对于工作预期寿命的下降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活动人口 劳动参与率 生命表 平均预期寿命 平均工作预期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情境中的过度胜任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慧军 席燕平 +1 位作者 刘金菊 王宏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3,共3页
过度胜任是指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能力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资质条件超过工作岗位需要的情形。文章围绕过度胜任的概念内涵、结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 过度胜任是指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能力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资质条件超过工作岗位需要的情形。文章围绕过度胜任的概念内涵、结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胜任 资质过高 过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货增值税损失保险赔偿问题研究——以存货项目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缪仁康 裴淑红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9-82,共4页
以存货项目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为例,多角度剖析保险公司到底应不应该赔偿与存货一同损失的增值税问题,从国家立法层面、保险合同层面、实际操作层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即完善增值税赔偿的立法、保险公司投保前履行告知义务、保险双方组建... 以存货项目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为例,多角度剖析保险公司到底应不应该赔偿与存货一同损失的增值税问题,从国家立法层面、保险合同层面、实际操作层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即完善增值税赔偿的立法、保险公司投保前履行告知义务、保险双方组建精通相关业务的人员团队、保险合同中明确约定增值税赔偿问题,以维护保险双方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货增值税损失 保险赔偿 历史成本 实质重于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忻钰坤电影的类型叙事与作者突围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希磊 周嵬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86-88,共3页
在电影生产领域,"商业"与"艺术"是一对相互对立的概念;而在电影研究领域,"类型"与"作者"则代表着完全不同的美学追求。类型电影因对于商业价值的追逐,形成其固有的叙事模式,对个人风格的追求... 在电影生产领域,"商业"与"艺术"是一对相互对立的概念;而在电影研究领域,"类型"与"作者"则代表着完全不同的美学追求。类型电影因对于商业价值的追逐,形成其固有的叙事模式,对个人风格的追求则放在其次。在忻钰坤导演的电影作品中,原本对立的概念却实现了统一,导演以极其娴熟的叙事技巧,个性化的视听表达方式。行走在"类型"与"作者"之间,取得了艺术与商业美学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忻钰坤 类型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江西特色小镇建设——来自江西国情调研基地的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业强 孙硕 张璐璐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100,共7页
论文通过对江西省第一批44个特色小镇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系统总结了江西省特色小镇的基本类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充分利用江西省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优势,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通过确定生态发展目标,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 论文通过对江西省第一批44个特色小镇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系统总结了江西省特色小镇的基本类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充分利用江西省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优势,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通过确定生态发展目标,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发展生态经济;尊重原有生态基底,重构特色小镇生态格局;统筹兼顾政府、村民、企业三方利益,进行生态运营;建立生态保障体系,保证特色小镇建设顺利推进。文章最后从建立健全考核和退出机制、加强规划指导、培育特色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土地供给机制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特色小镇 国情基地 生态经济 特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垃圾”环境议题的话语演变——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2
19
作者 范松楠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7-109,共3页
"跨国垃圾"是典型的国际环境非正义行为,围绕这一环境议题在媒介领域中产生了诸多立场迥异的话语。为了形成对该问题的清醒认识并找到切实的解决之道,本文采用环境正义的理论视角,以《人民日报》"跨国垃圾"相关报... "跨国垃圾"是典型的国际环境非正义行为,围绕这一环境议题在媒介领域中产生了诸多立场迥异的话语。为了形成对该问题的清醒认识并找到切实的解决之道,本文采用环境正义的理论视角,以《人民日报》"跨国垃圾"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围绕该议题的话语演变,试图揭示某种话语在特定时期得以出现的深层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跨国垃圾 环境正义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会计规范经济后果及其应对——基于长丰汽车案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岳虹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2-25,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长丰汽车巨额开发支出所牵出的违规操作案例,展开了新准则关于研发费用的处理方法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思考,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关键词 研发费用 有条件资本化 违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