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空行为视角下多层级城市生活圈空间结构测度与类型划分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1
作者 梁弘 鞠秋雯 +4 位作者 柴彦威 金尚琪 孙道胜 张晓东 顾重泰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8,共10页
依据城市生活圈理论,基于时空大数据对北京市的多层级城市生活圈进行研究。利用社团识别、核密度估计和多算法聚类等技术手段,量化测度北京社区生活圈、通勤生活圈和扩展生活圈的空间结构,刻画居民活动产生的“社区—停留点—路径”网络... 依据城市生活圈理论,基于时空大数据对北京市的多层级城市生活圈进行研究。利用社团识别、核密度估计和多算法聚类等技术手段,量化测度北京社区生活圈、通勤生活圈和扩展生活圈的空间结构,刻画居民活动产生的“社区—停留点—路径”网络,揭示了不同生活圈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规律。根据通勤及生活性出行的距离—概率曲线,利用基于Hausdroff距离的K-Medoids聚类算法对北京全市社区生活圈进行类型划分和特征归纳,同时选取代表性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全市生活圈依照不同出行特征可划分为均衡型、通勤依赖型、生活依赖型、廊道型及其他类型5大模式,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就业活动和其他生活性活动圈层与居住地和城市中心的空间相对关系上,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圈层分布特征。研究为理解城市生活圈的空间结构提供了实证基础,并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实践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圈 时空行为学 时空大数据 手机信令数据 K-Medoid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设施多维度时空供需匹配与优化——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崔喆 何莲娜 +2 位作者 吴兰若 夏泽涵 张晓东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7,共10页
体育设施的时间属性较强,时空供需失配较严重,需从时空间行为角度对其时空供需匹配进行分析。构建包含总量、时间、空间、项目“1+3”层面的体育设施时空供需匹配程度分析与优化研究框架,提出基于多源数据的体育设施时空供应量测度方法... 体育设施的时间属性较强,时空供需失配较严重,需从时空间行为角度对其时空供需匹配进行分析。构建包含总量、时间、空间、项目“1+3”层面的体育设施时空供需匹配程度分析与优化研究框架,提出基于多源数据的体育设施时空供应量测度方法、基于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体育运动总量和分项目需求测度与供需匹配分析方法、基于手机信令活动特征的分时段需求测度与供需匹配分析方法、基于循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分空间单元供需匹配分析方法、开放内部体育设施的潜在收益模拟测算方法。使用上述方法对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体育设施供需匹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区的人均公共体育用地指标虽已高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目标,但体育设施时空供需总量,以及分时间段、分空间单元、分项目类型的时空供需间均存在缺口,缺口分别为需求总量的10.3%、16.7%、31.7%、38.3%。在分时间层面,缺口分布在一早一晚,且晨间缺口大于晚间缺口;在分空间层面,新开发区域供给缺口较大;在分项目层面,“三小球”的缺口最大,“三大球”次之。不同程度地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可弥补总量33%~85%的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设施 时空间行为 时空供需 循环两步移动搜索法 手机信令 北京市石景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空间规划决策支持体系的运行模式与升级路径
3
作者 崔喆 何莲娜 +3 位作者 吴兰若 梁弘 王雪梅 张晓东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7,共9页
面向空间治理转型的规划决策响应目标可归纳为协同治理下的关系型决策、弹性治理下的动态型决策、人本治理下的精细化决策、科学治理下的因果型决策、存量治理下的多路径决策。在此基础上,响应新治理目标的智慧规划决策支持体系应进行... 面向空间治理转型的规划决策响应目标可归纳为协同治理下的关系型决策、弹性治理下的动态型决策、人本治理下的精细化决策、科学治理下的因果型决策、存量治理下的多路径决策。在此基础上,响应新治理目标的智慧规划决策支持体系应进行运行模式优化:其外部嵌入模式应在单一规划编制支持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实施监测控制支持模式和定期评估反馈支持模式;其内部衔接模式应在信息层、处理层、执行层进行整合。为实现上述模式的优化,需采用包括尺度、对象、环节3个导向的六自由度增强优化框架对决策支持模型进行加强,筑牢数据与算力支撑体系,补足与智慧技术互促的制度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转型 规划决策支持 决策支持模型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实践 被引量:38
4
作者 喻文承 李晓烨 +2 位作者 高娜 张晓东 孙子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9-64,77,共7页
文章在对规划"一张图"建设回顾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规划"一张图"的要求,提出规划"一张图"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业务大平台,需要针对新的要求进行平台重构。同时,结合近年来北京... 文章在对规划"一张图"建设回顾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规划"一张图"的要求,提出规划"一张图"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业务大平台,需要针对新的要求进行平台重构。同时,结合近年来北京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过程,探索构建了北京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平台体系框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阶段成果,满足了当前空间规划转型和发展需要,为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脚投票:基于个体轨迹的北京市跑步空间绩效评估与诊断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崔喆 何莲娜 +1 位作者 吴兰若 张晓东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75,共8页
跑步活动与居民健康息息相关,与城市空间关系紧密,因此对跑步空间的优化具有现实意义,急需以实际跑步活动轨迹的绩效评估与诊断作为提升跑步空间品质的手段。文章在分析个体的跑步活动发生逻辑及群体跑步特征形成逻辑的基础上,构建跑步... 跑步活动与居民健康息息相关,与城市空间关系紧密,因此对跑步空间的优化具有现实意义,急需以实际跑步活动轨迹的绩效评估与诊断作为提升跑步空间品质的手段。文章在分析个体的跑步活动发生逻辑及群体跑步特征形成逻辑的基础上,构建跑步活动运行逻辑与分析框架,在绩效评估层面,提出基于绝对跑步匮乏人口和相对跑步匮乏人口的绩效评估指标;在诊断层面,提出包括路径结构指标、利用效率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等3个大类的诊断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六环内地区的跑步空间绩效进行评估与诊断,将研究区内的街道/乡镇分为“天赋异禀”型、“无米下锅”型、“低效利用”型等3种类型,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和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步行为 空间绩效 空间诊断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碳减排的城市交通微观仿真模型优化研究
6
作者 刘博 林建新 +1 位作者 刘依妮 张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872,共14页
为评估交通管控策略的环境效益,提出有效融合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和微观车辆排放模型的方法。利用VISSIM平台构建案例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提出基于轨迹数据的不同速度区间的加减速特征,应用K-means聚类方法划分4种驾驶行为,通过驾驶特性标定... 为评估交通管控策略的环境效益,提出有效融合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和微观车辆排放模型的方法。利用VISSIM平台构建案例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提出基于轨迹数据的不同速度区间的加减速特征,应用K-means聚类方法划分4种驾驶行为,通过驾驶特性标定仿真模型全局参数,描述了参数总敏感度以及参数之间相互作用的敏感度。利用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分析并标定局部参数值,优化了参数标定流程。计算仿真轨迹工况,本地化MOVES(motor vehicle emission simulator)微观排放模型,得到交叉口不同流向和不同驾驶行为下的HC、CO、NO_(x)、CO_(2)排放。研究表明:仿真模型优化效果显著,所提方法可精确识别高排放的空间位置,解析排放与驾驶行为之间的联系。应用DBSCAN聚类分析参数寻优值有助于实现自动化标定流程,全局参数标定将速度分布χ^(2)误差由0.6327降至0.1306,加速度分布χ^(2)误差由0.1441降至0.0528,对于环境视角下仿真模型构建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微观交通仿真 量化排放 微观排放模型 驾驶行为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石棉县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丹 邵全琴 +1 位作者 王浩然 杨存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86,共7页
基于四川省石棉县第七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通过综合蓄水能力法估算了石棉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量,分析了植被类型和立地条件差异下森林水源涵养服务的特性。结果表明:石棉县森林面积合计13.27万hm2,水源涵养总量为1.06亿m3,林... 基于四川省石棉县第七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通过综合蓄水能力法估算了石棉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量,分析了植被类型和立地条件差异下森林水源涵养服务的特性。结果表明:石棉县森林面积合计13.27万hm2,水源涵养总量为1.06亿m3,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涵养水源的贡献率分别为29.03%、6.72%和64.25%;冷杉水源涵养贡献率最大(42.20%),云杉次之(14.83%),竹林最小(0.15%);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大小为云杉>冷杉>经济林,竹林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低(323.79 m3/hm2)。总体上,森林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全县水源涵养能力呈现出四周高、中间低的特点。根据立地条件差异合理经营管理林区,可以发挥其更大的水源涵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森林清查 综合蓄水能力法 石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迹地图:数据增强设计的支持平台 被引量:12
8
作者 茅明睿 储妍 +1 位作者 张鹏英 沈忱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3期22-29,89,共9页
手机信令、公共交通刷卡记录等大数据,以及来自商业网站和政府网站的开放数据共同促进了"新数据环境"的形成;时空行为数据是新数据环境下最有价值的数据类型之一,但规划设计行业的新数据应用问题仍然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分析... 手机信令、公共交通刷卡记录等大数据,以及来自商业网站和政府网站的开放数据共同促进了"新数据环境"的形成;时空行为数据是新数据环境下最有价值的数据类型之一,但规划设计行业的新数据应用问题仍然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分析了数据来源、分析工具和应用结合3方面的难点,在获取了全国范围的互联网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数据的基础上,对其从时间、空间和组群3个维度进行了解构和重组,率项目团队开发了人迹地图时空行为规划分析平台,提供了人流分析、锚点分析、人群分析和城市画像等功能,编写了基于人迹地图平台的《数据增强设计手册》框架,初步支撑了若干个规划项目,并探讨了人迹地图在未来规划设计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间行为 数据增强设计 人迹地图 新数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规划在城市交通领域研究与应用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魏贺 刘昊飞 +3 位作者 许丹丹 韩雪华 王良 张晓东 《运筹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共26页
双层规划是约束条件中含有优化问题,具有上下双层递阶结构的非凸优化问题,是典型的NP-Hard问题。本文系统性综述双层规划在城市交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聚焦交通网络设计和OD(origin destination)反推调整两类问题。首先,利用文献计量法... 双层规划是约束条件中含有优化问题,具有上下双层递阶结构的非凸优化问题,是典型的NP-Hard问题。本文系统性综述双层规划在城市交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聚焦交通网络设计和OD(origin destination)反推调整两类问题。首先,利用文献计量法概述国内外研究主题与演变历程。其次,以开创性研究为线索溯源首次系统综述、首篇博士论文、首个TR-B专题和首篇中文综述关键研究。再次,梳理道路、公交、多模式网络设计问题与静态、动态OD反推问题的近期发展。从次,总结通用求解方法,讨论求解方法发展动向,阐述双层规划与平衡约束数学规划的关系。最后,指出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智慧交通探索揭示、建模架构模式优选和计算平台互动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规划 网络设计问题 OD反推调整 用户均衡 平衡约束数学规划 模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活世界的历史街区居民地方依恋研究——以新疆伊宁前进街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向岚麟 叶雅飞 +1 位作者 潘劲东 王真龙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8-502,共15页
以新疆伊宁市前进街为案例地,通过地方依恋相关的定量分析,结合质性访谈和Mapping绘制,对前进街居民认知的生活世界构成展开实证研究。依据地方依恋主成分分析,得出20道问卷题目和5个主成分(情感联结、社会联结、环境感知、生活体验和... 以新疆伊宁市前进街为案例地,通过地方依恋相关的定量分析,结合质性访谈和Mapping绘制,对前进街居民认知的生活世界构成展开实证研究。依据地方依恋主成分分析,得出20道问卷题目和5个主成分(情感联结、社会联结、环境感知、生活体验和工作联结),量表整体结构良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鉴别度。基于生活世界理论内涵,进一步得出由情感联结、社会联结和物质联结三维度构成的生活世界‒地方依恋模型。该模型与文化景观遗产研究中价值特征要素相结合,能够强化对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和动态管理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居民 历史街区 前进街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认知的违章停车行为治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建新 刘依妮 +1 位作者 朱雪超 刘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40,共8页
以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地区违章停车记录数据为基础,利用时空分析方法和社会认知理论,总结停车供给、道路交通管理、驾驶人差异作为外生潜变量,提炼出停车需求、违章停车行为作为内生潜变量,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揭示违章停车行为产生... 以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地区违章停车记录数据为基础,利用时空分析方法和社会认知理论,总结停车供给、道路交通管理、驾驶人差异作为外生潜变量,提炼出停车需求、违章停车行为作为内生潜变量,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揭示违章停车行为产生路径及各因素间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道路交通管理潜变量对违章停车行为影响最大,停车费率、寻泊时长、停车时长这些观测变量对违章停车行为影响显著,效用值分别为0.83、0.70、0.70。基于此,应落实违停治理精细化、停车资源共享化、驾驶员素质教育常态化的停车管理政策,切实有效改善路内违章停车现状,为更好管理城市违章停车实现高水平停车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停车管理 结构方程 违章停车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