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藏亚东地区前寒武纪结晶岩系岩石构造地层划分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
7
1
作者
周志广
赵兴国
+2 位作者
王克友
李文庆
张祥信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7-242,共6页
对西藏亚东地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岩系59个岩石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亚东岩群和聂拉木岩群不仅岩石组合特征不同,而且两者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异:(1)亚东岩群过渡族元素V、Cr的含量远大于聂拉木岩群的,而亚东岩群...
对西藏亚东地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岩系59个岩石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亚东岩群和聂拉木岩群不仅岩石组合特征不同,而且两者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异:(1)亚东岩群过渡族元素V、Cr的含量远大于聂拉木岩群的,而亚东岩群的Rb、Sr、Ba、Mo的含量远小于聂拉木岩群的,这与上、下地壳中这些元素的平均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在亲氧元素族特征上,表现为亚东岩群的w(Th)/w(U)值远大于聂拉木岩群的。(2)在稀土元素特征上,亚东岩群和聂拉木岩群均表现为LREE富集、HREE亏损,但(La/Yb)N值和δEu值均为亚东岩群的小于聂拉木岩群的。因此,认为亚东岩群的埋深要大于聂拉木岩群,亚东岩群的变质程度和构造层次要深于聂拉木岩群,二者的原岩物源区不同或沉积区大地构造背景存在着差异,为构造地层划分提供了有力的的证据。从岩石地球化学这一角度证明了将亚东地区结晶岩系划分为亚东岩群和聂拉木岩群是合理的,它为研究喜马拉雅结晶基底的构造演化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系
岩石地球化学
亚东地区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南亚东县帕里地区晚更新世—全新世湖相地层特征及古湖泊演化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文灿
周志广
+2 位作者
高德臻
万晓樵
赵兴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8-714,共7页
藏南帕里地区发育有2级湖积阶地,前人对其Ⅱ级湖积阶地的形成时代存在争议。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湖积Ⅱ级阶地形成于89~58kaBP,Ⅰ级阶地形成于约4kaBP。根据湖相地层的分布、沉积物特征和测年结果,将帕里地区湖泊发育划分为帕里湖期(89...
藏南帕里地区发育有2级湖积阶地,前人对其Ⅱ级湖积阶地的形成时代存在争议。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湖积Ⅱ级阶地形成于89~58kaBP,Ⅰ级阶地形成于约4kaBP。根据湖相地层的分布、沉积物特征和测年结果,将帕里地区湖泊发育划分为帕里湖期(89~58kaBP)、外流湖期(23~10kaBP)和多庆错湖期(10~2.5kaBP)3个演化阶段。Ⅱ级湖积阶地对应于帕里湖期发育阶段;外流湖期发育于末次冰期晚冰阶,以冰碛为主要特征,此时喜马拉雅山主脊带分水岭北移至现今荡拉山的位置;多庆错湖期形成了大型冲积扇(5.7~5.15kaBP)和湖积Ⅰ级阶地,湖面面积大幅度萎缩。2.5kaBP后藏南局部地区开始沙化,帕里地区湖体减少,呈现今天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沉积
热释光测年
晚更新世
帕里地区
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巨型混杂堆积的特征及其地裂——地震成因论证
3
作者
周志广
梁定益
+3 位作者
刘文灿
万晓樵
赵兴国
王克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4-320,i0003,共8页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为超常规模的地裂—地震成因的混杂堆积,主体为一套延伸距离远、厚度巨大的巨震浊积岩。分为基质和岩块两个组成部分,基质为泥、砂质浊积复理石,岩块的岩性有不同时代的砂岩、泥晶灰岩、结晶灰岩、火山岩和硅质岩等,...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为超常规模的地裂—地震成因的混杂堆积,主体为一套延伸距离远、厚度巨大的巨震浊积岩。分为基质和岩块两个组成部分,基质为泥、砂质浊积复理石,岩块的岩性有不同时代的砂岩、泥晶灰岩、结晶灰岩、火山岩和硅质岩等,物源主要来自印度板块北缘和洋壳本身。宗卓组中广泛发育有同沉积角砾岩、同沉积塑性变形、微断层、液化脉和砂岩脉等震积标志。依据岩块大小和碎屑沉积物粒径,这套巨震浊积岩可划分为8个“巨浊积旋回”,表现为8个地震周期。宗卓组震积岩形成于会聚板块边缘,是被动伸展构造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
晚白垩世
混杂堆积
地裂-地震
震积岩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亚东地区前寒武纪结晶岩系岩石构造地层划分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
7
1
作者
周志广
赵兴国
王克友
李文庆
张祥信
机构
中国
地质
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地质调查局
安徽省
地质
勘探局
安徽省
地质
勘探局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7-242,共6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藏1:25万江孜县幅
亚东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20001300009111)。
文摘
对西藏亚东地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岩系59个岩石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亚东岩群和聂拉木岩群不仅岩石组合特征不同,而且两者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异:(1)亚东岩群过渡族元素V、Cr的含量远大于聂拉木岩群的,而亚东岩群的Rb、Sr、Ba、Mo的含量远小于聂拉木岩群的,这与上、下地壳中这些元素的平均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在亲氧元素族特征上,表现为亚东岩群的w(Th)/w(U)值远大于聂拉木岩群的。(2)在稀土元素特征上,亚东岩群和聂拉木岩群均表现为LREE富集、HREE亏损,但(La/Yb)N值和δEu值均为亚东岩群的小于聂拉木岩群的。因此,认为亚东岩群的埋深要大于聂拉木岩群,亚东岩群的变质程度和构造层次要深于聂拉木岩群,二者的原岩物源区不同或沉积区大地构造背景存在着差异,为构造地层划分提供了有力的的证据。从岩石地球化学这一角度证明了将亚东地区结晶岩系划分为亚东岩群和聂拉木岩群是合理的,它为研究喜马拉雅结晶基底的构造演化提供了资料。
关键词
前寒武系
岩石地球化学
亚东地区
西藏
Keywords
trace elements
rare earth elements
Precambrian
the Yadong area
Tibet
分类号
P534.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南亚东县帕里地区晚更新世—全新世湖相地层特征及古湖泊演化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文灿
周志广
高德臻
万晓樵
赵兴国
机构
中国
地质
大学土地科学技术系
中国
地质
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市
地质
调查局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8-714,共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1:25万江孜县幅、亚东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20001300009111)和《标准地层建立与新地层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0313000054)资助成果.
文摘
藏南帕里地区发育有2级湖积阶地,前人对其Ⅱ级湖积阶地的形成时代存在争议。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湖积Ⅱ级阶地形成于89~58kaBP,Ⅰ级阶地形成于约4kaBP。根据湖相地层的分布、沉积物特征和测年结果,将帕里地区湖泊发育划分为帕里湖期(89~58kaBP)、外流湖期(23~10kaBP)和多庆错湖期(10~2.5kaBP)3个演化阶段。Ⅱ级湖积阶地对应于帕里湖期发育阶段;外流湖期发育于末次冰期晚冰阶,以冰碛为主要特征,此时喜马拉雅山主脊带分水岭北移至现今荡拉山的位置;多庆错湖期形成了大型冲积扇(5.7~5.15kaBP)和湖积Ⅰ级阶地,湖面面积大幅度萎缩。2.5kaBP后藏南局部地区开始沙化,帕里地区湖体减少,呈现今天的面貌。
关键词
湖相沉积
热释光测年
晚更新世
帕里地区
藏南
Keywords
lacustrine deposit
thermoluminescence
late Pleistocene
Pagri area, southern Tibet
分类号
P534.63 [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
P512.3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巨型混杂堆积的特征及其地裂——地震成因论证
3
作者
周志广
梁定益
刘文灿
万晓樵
赵兴国
王克友
机构
中国
地质
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4-320,i0003,共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藏1:25万江孜县幅
亚东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编号20001300009111)
"标准地层建立与新地层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0313000054)资助的成果。
文摘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为超常规模的地裂—地震成因的混杂堆积,主体为一套延伸距离远、厚度巨大的巨震浊积岩。分为基质和岩块两个组成部分,基质为泥、砂质浊积复理石,岩块的岩性有不同时代的砂岩、泥晶灰岩、结晶灰岩、火山岩和硅质岩等,物源主要来自印度板块北缘和洋壳本身。宗卓组中广泛发育有同沉积角砾岩、同沉积塑性变形、微断层、液化脉和砂岩脉等震积标志。依据岩块大小和碎屑沉积物粒径,这套巨震浊积岩可划分为8个“巨浊积旋回”,表现为8个地震周期。宗卓组震积岩形成于会聚板块边缘,是被动伸展构造环境的产物。
关键词
藏南
晚白垩世
混杂堆积
地裂-地震
震积岩
构造背景
Keywords
Xizang (Tibet)
Upper Cretaceous
chaotic m61ange
earthquake seismites
tectonic background
分类号
P315.1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藏亚东地区前寒武纪结晶岩系岩石构造地层划分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周志广
赵兴国
王克友
李文庆
张祥信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藏南亚东县帕里地区晚更新世—全新世湖相地层特征及古湖泊演化
刘文灿
周志广
高德臻
万晓樵
赵兴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巨型混杂堆积的特征及其地裂——地震成因论证
周志广
梁定益
刘文灿
万晓樵
赵兴国
王克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