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同态加密研究动态及其应用概述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明洁 王安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93-2603,共11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云计算概念的诞生,人们在加密数据搜索与处理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全同态加密变得愈加重要.全同态加密的思想是20世纪70年代Rivest等人首次提出的,如何构造满足全同态性质的体制一直是困扰密码学家的难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云计算概念的诞生,人们在加密数据搜索与处理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全同态加密变得愈加重要.全同态加密的思想是20世纪70年代Rivest等人首次提出的,如何构造满足全同态性质的体制一直是困扰密码学家的难题,直到2009年Gentry基于理想格提出了第1个全同态加密体制使得该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随后许多密码学家在全同态加密方案的研究上作出了有意义的工作,促进了全同态加密向实用化的发展.对全同态加密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概要的介绍,包括Gentry提出的第1个全同态加密方案及其优化;基于整数的全同态加密方案;基于LWE问题的全同态加密方案等.随后探讨了全同态加密的一般性应用框架,并以云计算、电子投票、数字水印3个应用为例,介绍了全同态加密的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学 公钥密码学 全同态加密 云计算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密码学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王小云 刘明洁 《密码学报》 2014年第1期13-27,共15页
格密码是一类备受关注的抗量子计算攻击的公钥密码体制.格密码理论的研究涉及的密码数学问题很多,学科交叉特色明显,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格密码的发展大体分为两条主线:一是从具有悠久历史的格经典数学问题的研究发展到近30多年来高维... 格密码是一类备受关注的抗量子计算攻击的公钥密码体制.格密码理论的研究涉及的密码数学问题很多,学科交叉特色明显,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格密码的发展大体分为两条主线:一是从具有悠久历史的格经典数学问题的研究发展到近30多年来高维格困难问题的求解算法及其计算复杂性理论研究;二是从使用格困难问题的求解算法分析非格公钥密码体制的安全性发展到基于格困难问题的密码体制的设计.本文从格困难问题的计算复杂性研究、格困难问题的求解算法、格密码体制的设计以及格密码分析四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回顾了格密码领域30多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试图体现四个研究领域方法的渗透与融合.此外,对与格密码理论研究有重要影响的一些格数学问题的经典研究方法与成果本文也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理论 密码分析 格密码体制 格困难问题 计算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M倾向评分加权法用于因果推断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伟 唐进法 +3 位作者 易丹辉 李学林 李伟霞 周晓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9期1462-1472,共11页
目的:在观察性研究或非随机化试验中,由于混杂因素***的存在,研究人员从数据中进行因果推断的能力受到阻碍,本研究利用GBM倾向评分加权法对一组观察性医学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期指导相关医学人员进行他们自己的因果推断研究。方法:目前,... 目的:在观察性研究或非随机化试验中,由于混杂因素***的存在,研究人员从数据中进行因果推断的能力受到阻碍,本研究利用GBM倾向评分加权法对一组观察性医学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期指导相关医学人员进行他们自己的因果推断研究。方法:目前,四类主要的倾向评分法:匹配、分层、逆概率加权和混杂变量调整,已经被普遍用于因果推断的研究。倾向评分法理论上是可以消除可观测到的混杂因素的偏倚,使处理变量接近随机分配设计的效果,从而达到估计处理因素对结局因果效应的目的。结果:考虑到逆概率加权法相对于其它方法的优势,本文概括了它用于因果效应估计的适用条件,特别说明了运用一个现代多元非参数统计技术——广义Boosted模型(GBM)倾向评分加权法的关键环节及优劣。结论:当存在大量不同类型的混杂因素且它们与处理因素之间的线性、非线性或交互效应等函数形式无法确定以及其它问题的时候,GBM倾向评分加权法能克服在精确地估计倾向评分过程中所受到的阻碍,并给出相对更加接近于随机化的因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M 倾向评分加权 因果推断 观察性研究 非随机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健康指标对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北京血管健康分级标准的初步验证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欢 何映东 +5 位作者 刘金波 黄薇 赵娜 赵红薇 周晓华 王宏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4-520,共7页
目的:探索血管健康指标(包括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心踝血管指数和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和脑梗塞的关系,初步评估北京血管健康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0—2017年首... 目的:探索血管健康指标(包括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心踝血管指数和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和脑梗塞的关系,初步评估北京血管健康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0—2017年首钢医院血管医学科至少有2次住院记录的受试者,排除基线时血管指标数据缺失且患有冠心病或脑梗塞的患者。建立两个队列,队列1(冠心病)入组467例受试者[平均年龄(63.4±12.3)岁,女性42.2%],队列2(脑梗塞)入组658例受试者[平均年龄(64.3±12.2)岁,女性48.7%],分别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建立冠心病或脑梗塞的预测模型。结果:队列1和队列2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9年和2.1年,随访期间,队列1中有164例首发冠心病事件发生,队列2中有117例首发脑梗塞事件发生。将4种血管健康指标同时作为连续变量进行多变量调整分析,队列1中,4种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队列2中,仅心踝血管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调整模型中,北京血管健康分级对于冠心病和脑梗塞的预测价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多变量调整模型中,北京血管健康分级仅对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不同的血管健康指标对于冠心病和脑梗塞的预测价值不同,其中心踝血管指数可能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指标。北京血管健康分级对于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而对于脑梗塞的预测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北京血管健康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痛经患者半球间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静息态fMRI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亚男 刘妮 +5 位作者 郝瑛 吴俊辰 张冰月 夏晶 黄怡然 霍健伟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0期872-876,共5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rs-fMRI)中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的分析方法,旨在探讨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 目的本研究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rs-fMRI)中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的分析方法,旨在探讨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患者大脑半球间VMHC的变化模式。材料与方法以PDM患者32例及健康女性志愿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人口统计学信息、疼痛及焦虑视觉模拟评分、痛经的伴随症状评分,并行rs-fMRI检查,分析两组间VMHC值的差异及组间显著差异脑区的VMHC值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M患者VMHC值显著增加的脑区位于双侧膝下皮层/眶额区(高斯随机场理论校正,体素水平P<0.001,组水平P<0.05,双侧),未发现此脑区与临床资料存在相关性。结论PDM患者双侧膝下皮层/眶额区同伦功能连接增强,有可能为原发性痛经产生及调节的中枢机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及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度中心性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原发性痛经患者月经期痛经的中枢机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妮 张亚男 +7 位作者 吴俊辰 郝瑛 李文迅 夏晶 刘志丹 李莹秋 黄怡然 霍健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33,共5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的分析方法探讨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患者月经期痛经的中枢机制。材料与方法招募35例患者(PDM组)及41例健康女性(healthy controls,HC组)为研究对象,进行疼痛...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的分析方法探讨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患者月经期痛经的中枢机制。材料与方法招募35例患者(PDM组)及41例健康女性(healthy controls,HC组)为研究对象,进行疼痛及焦虑视觉模拟评分、痛经的伴随症状评分,同时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数据,使用DPABI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两组间DC值的差异及差异脑区的DC值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双侧额中回、左侧眶部额上回及楔前叶DC值PDM组明显高于HC组;而在左侧脑干、颞上回及颞中回PDM组DC值显著低于HC组(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双侧);其中PDM组右侧额中回DC值与病程负相关(r=0.383,P=0.023)。结论PDM患者月经期痛经的中枢机制中,前额叶区域可能参与了月经期大脑对疼痛认知调节的代偿性活动,而楔前叶则可能参与了中枢痛觉敏化的机制;小脑与脑干可能也参与了疼痛相关处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月经期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度中心性 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响应ROC方法与相应多读者多病例研究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雪晴 周晓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7-610,614,共5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自由响应ROC(free-response ROC,FROC)方法和变异FROC(alternative FROC,AFROC)方法相对传统ROC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并提出生成平均AFROC曲线的非参数方法。方法通过FROC曲线和AFROC曲线的定义,从理论角度阐述两种方法...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自由响应ROC(free-response ROC,FROC)方法和变异FROC(alternative FROC,AFROC)方法相对传统ROC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并提出生成平均AFROC曲线的非参数方法。方法通过FROC曲线和AFROC曲线的定义,从理论角度阐述两种方法的联系与优缺点。阐述在MRMC研究中生成平均AFROC曲线的方法,并证明平均AFROC曲线下的面积与平均AFROC-AUC相等。在实际数据中应用以上方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FROC曲线不同,不同的诊断试验产生的AFROC曲线具有相同的长度,因此能够进行多个曲线间的比较。平均AFROC曲线能够反映不同诊断试验的准确度大小,且与回归模型得到的结果一致。结论FROC研究更适合涉及多病变检测和定位任务的诊断试验。改进后的AFROC曲线能解决原始FROC曲线不利于比较的问题。基于非参数方法得到的平均AFROC曲线能直观地反映出诊断准确度,可在进行诊断试验评价时辅助其他结果共同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准确度 ROC曲线 自由响应 多读者多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噪观测的远监督神经网络关系抽取 被引量:10
8
作者 叶育鑫 薛环 +1 位作者 王璐 欧阳丹彤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5-1038,共14页
远监督关系抽取的最大优势是通过知识库和自然语言文本的自动对齐生成标记数据.这种简单的自动对齐机制在将人从繁重的样本标注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错误数据标记,进而影响构建高质量的关系抽取模型.针对远监督关... 远监督关系抽取的最大优势是通过知识库和自然语言文本的自动对齐生成标记数据.这种简单的自动对齐机制在将人从繁重的样本标注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错误数据标记,进而影响构建高质量的关系抽取模型.针对远监督关系抽取任务中的标记噪声问题,提出“最终句子对齐的标签是基于某些未知因素所生成的带噪观测结果”这一假设.并在此假设的基础上,构建由编码层、基于噪声分布的注意力层、真实标签输出层和带噪观测层的新型关系抽取模型.模型利用自动标记的数据学习真实标签到噪声标签的转移概率,并在测试阶段,通过真实标签输出层得到最终的关系分类.随后,研究带噪观测模型与深度神经网络的结合,重点讨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编码的噪声分布注意力机制以及深度神经网络框架下不均衡样本的降噪处理.通过以上研究,进一步提升基于带噪观测远监督关系抽取模型的抽取精度和鲁棒性.最后,在公测数据集和同等参数设置下进行带噪观测远监督关系抽取模型的验证实验,通过分析样本噪声的分布情况,对在各种样本噪声分布下的带噪观测模型进行性能评价,并与现有的主流基线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带噪观测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监督 关系抽取 噪声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秩稀疏矩阵优化问题的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潘少华 文再文 《运筹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6,共26页
低秩稀疏矩阵优化问题是一类带有组合性质的非凸非光滑优化问题.由于零模与秩函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这类NP-难矩阵优化问题的模型与算法研究在过去十几年里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从稀疏矩阵优化问题、低秩矩阵优化问题、低秩加稀疏矩阵... 低秩稀疏矩阵优化问题是一类带有组合性质的非凸非光滑优化问题.由于零模与秩函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这类NP-难矩阵优化问题的模型与算法研究在过去十几年里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从稀疏矩阵优化问题、低秩矩阵优化问题、低秩加稀疏矩阵优化问题、以及低秩张量优化问题四个方面来综述其研究现状;其中,对稀疏矩阵优化问题,主要以稀疏逆协方差矩阵估计和列稀疏矩阵优化问题为典例进行概述,而对低秩矩阵优化问题,主要从凸松弛和因子分解法两个角度来概述秩约束优化和秩(正则)极小化问题的模型与算法研究。最后,总结了低秩稀疏矩阵优化研究中的一些关键与挑战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秩稀疏矩阵优化 凸松弛模型 因子分解模型 精确恢复条件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两个p’维非线性不可约特征标的非可解群
10
作者 刘洋 鲁自群 张继平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52,共14页
McKay猜想是有限群表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考虑了具有两个p’维不可约特征标的非可解群群G,并证明了McKay猜想对此类群成立.更进一步,当p为奇素数时,下面结果成立:p=3,G≌PSL2(7)或存在一个正规2-群N,满足G/N≌PSL2(5).
关键词 McKay猜想 特征标维数 非可解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一般非线性一维平均曲率方程正解的准确个数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东奕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共13页
该文用时间映射分析法研究了具有一般非线性(包括奇异)一维平均曲率方程正解的准确个数.
关键词 解的准确个数 平均曲率方程 时间映射分析 一般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建立优秀教师引进机制
12
作者 田刚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6-6,共1页
当前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集中在城乡公平缺失、地区公平缺失(发达地区教育资源远多于欠发达地区)、阶层公平缺失(收入差距导致新的教育公平问题)等,其中城9和地区公平缺失尤其严重,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学习机会少、师资差... 当前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集中在城乡公平缺失、地区公平缺失(发达地区教育资源远多于欠发达地区)、阶层公平缺失(收入差距导致新的教育公平问题)等,其中城9和地区公平缺失尤其严重,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学习机会少、师资差,教育资源严重失衡。 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设施、教育资源、教育人才的严重缺乏,其中尤以基础教育人才的缺乏为最,一些偏远乡村目前的主要师资力量还是乡村教师。城乡、地区之间这种师资差距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进一步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由中央财政、地方加大投入力度,吸引、稳定高水平的优秀教师人才到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广大农村地区任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引进机制 优秀教师 农村 教育公平问题 公平缺失 教育资源 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几何的等单值τ函数
13
作者 唐鑫星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1-228,共28页
在本文中,作者定义了Landau-Ginzburg B-模型中的tt^(*)几何结构对应的等单值τ函数.基于Getzler,Dubrovin-Zhang在亏格1的Gromov-Witten理论的部分工作,作者将所定义的τ函数和物理上给出的亏格1的Landau-Ginzburg B-模型的生成函数联... 在本文中,作者定义了Landau-Ginzburg B-模型中的tt^(*)几何结构对应的等单值τ函数.基于Getzler,Dubrovin-Zhang在亏格1的Gromov-Witten理论的部分工作,作者将所定义的τ函数和物理上给出的亏格1的Landau-Ginzburg B-模型的生成函数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单值τ函数 等单值形变 tt^(*)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