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BIM的新能源选址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雷 苗程广 +3 位作者 韩晓亮 陈佳婧 侯鹏 赵海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得以日益增长。由于项目设计环节涉及的要素众多,土地、地理位置制约下的新能源选址难度较大,面对新能源项目爆发式增长,传统选址设计方式亟须提高效率,保障新能源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基于...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得以日益增长。由于项目设计环节涉及的要素众多,土地、地理位置制约下的新能源选址难度较大,面对新能源项目爆发式增长,传统选址设计方式亟须提高效率,保障新能源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基于GIS+BIM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现状分析,提出了新能源智能选址新的解决方案,基于GIS+BIM融合技术构建三维数字平台,通过平台充分分析地理位置、环境因数等多资源条件,实现了对新能源项目的全面评估和优化选址。应用分析表明,本文研究成果可确保选址科学性和合理性,设计效率提高了15%,提升了选址精度,降低了成本,促进了新能源项目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GIS 新能源 数字平台 智能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演进与研究进展
2
作者 吕昆 吴治陵 邓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2-61,共10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环境治理的关键挑战,其修复对土壤生态功能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该文系统梳理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关键技术节点及其科学驱动机制。同时,总结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核心...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环境治理的关键挑战,其修复对土壤生态功能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该文系统梳理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关键技术节点及其科学驱动机制。同时,总结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核心技术创新、污染修复理论深化、政策支持强化及工程实践推进,为污染治理提供了系统性科学支撑。然而,当前修复技术仍受适用性不足、高成本及潜在环境风险等因素的制约。针对上述挑战,未来研究应聚焦修复技术的智能化与精准化,探索“修复-利用”协同增效模式,并加强国际协作与政策引导,以推动污染治理的全球化进程。通过技术创新与跨学科合作相结合,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有望实现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全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污染修复技术 绿色修复 生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BDS+GPS变形监测技术在特高压线路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龙 苗程广 +2 位作者 李响 张鹏 岳灵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4,共5页
BDS+GPS变形监测技术对特高压线输电杆塔的高精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构建BDS+GPS高精度定位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前后历元的一致性,给出稳健的GNSS观测数据预处理策略;兼顾监测算法的高精度及快速响应,利用实时滑动窗口时段解的... BDS+GPS变形监测技术对特高压线输电杆塔的高精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构建BDS+GPS高精度定位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前后历元的一致性,给出稳健的GNSS观测数据预处理策略;兼顾监测算法的高精度及快速响应,利用实时滑动窗口时段解的解算策略对高压线输电杆塔的位移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采用B/C架构研发BDS+GPS变形监测软件,具有数据采集、数据解析、数据解算和前端展示功能。精密导轨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水平RMS小于3 mm,高程RMS小于5 mm,满足厘米级、毫米级变形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GPS 高精度 变形监测 特高压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3年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许晓鸿 黎霄苹 +7 位作者 鲍永雪 刘博 仝如强 要金良 孙园贺 张振元 蒋佳嬴 赵海潮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3期48-51,共4页
吉林省素有“天下粮仓”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多山省份,农耕指数较大,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以2018—2023年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为基础,采用遥感影像解译与专题信息提取、土壤侵蚀模数计算等方法,分析了... 吉林省素有“天下粮仓”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多山省份,农耕指数较大,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以2018—2023年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为基础,采用遥感影像解译与专题信息提取、土壤侵蚀模数计算等方法,分析了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18—2023年吉林省水土流失以轻度为主,水土流失面积由42627.74 km ^(2)下降至39014.39 km ^(2),减幅达8.48%;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由11995.37 km ^(2)下降至9538.85 km ^(2),减幅达20.48%。②水土保持率由77.59%提升至79.49%,年均提升0.38个百分点,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吉林省2018—2023年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原因有推动生态强省建设、强化考核推动、水土保持法规制度逐步完善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 动态变化 2018—2023年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支出定额标准编制方法与实践
5
作者 许晓鸿 沈大伟 +8 位作者 黎霄苹 鲍永雪 孔伟刚 孙美琪 褚小京 要金良 孙园贺 崔海锋 苑佰飞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8期67-70,85,共5页
当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支出定额标准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动态更新机制,导致项目支出长期存在计量口径模糊、成本核算失准、区域差异失衡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吉林省为实践对象,构建了“标准先行、实践验证、动态优化”的定额... 当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支出定额标准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动态更新机制,导致项目支出长期存在计量口径模糊、成本核算失准、区域差异失衡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吉林省为实践对象,构建了“标准先行、实践验证、动态优化”的定额编制框架,通过细化任务层级、分类成本要素及多方法融合测定单价,形成了覆盖全流程的标准化体系。同时,结合政策规定、监测技术以及成本等更新变动情况,探索编制了符合吉林省实际的监测项目支出定额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支出定额 标准编制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多源时序数据的FEEMD分解比较研究
6
作者 王正 邱士可 +4 位作者 曾群 吕言利 王超 张起萍 李双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1-836,共16页
中国南海东北部海区的叶绿素a浓度及相关环境因子受多尺度物理强迫影响,具有非线性非平稳态特征,对该区域的数据进行分解存在一定困难.该文利用一种自适应、非线性、非平稳态的FEEMD方法对研究区8 d尺度和月尺度长时序叶绿素a浓度及相... 中国南海东北部海区的叶绿素a浓度及相关环境因子受多尺度物理强迫影响,具有非线性非平稳态特征,对该区域的数据进行分解存在一定困难.该文利用一种自适应、非线性、非平稳态的FEEMD方法对研究区8 d尺度和月尺度长时序叶绿素a浓度及相关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分解,结果发现:1)FEEMD有效避免了EMD和EEMD的高频模态混叠问题;2)FEEMD的运行速度比EMD和EEMD快10倍以上;3)基于8天和月尺度数据分解出的21年数据总趋势一致;4)相较于月尺度数据,8天尺度数据能分解出更多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高频模态,计算这些高频模态的周期发现基于8天尺度数据能分解出短至约2个月、4个月(季节)、6个月的周期;5)8天尺度叶绿素a浓度数据能分解出长达5年左右周期,其他相关环境因子可分解出10~14年超长周期,而月尺度数据一般只能分解出年尺度周期.该文研究结果表明,FEEMD方法可在环境复杂、动态度高、因子多变的区域进行长时间序列数据分解,并能取得理想效果,能为复杂环境条件下多因子间驱动关系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EMD 数据分解 叶绿素A浓度 环境因子 南海东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