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道路交叉口安全设施设计综述及范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雅楠 赵晓华 +3 位作者 李佳 王月佳 陶盼盼 刘保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1-1520,共20页
为了解决道路交叉口安全问题,全面了解道路交叉口安全设施研究进展,对相关领域研究进行了总体综述。从典型交叉口场景安全设施的研究现状出发,聚焦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及事故与设施关联关系,以国内外现有的相关文献、标准规范和人因理论为... 为了解决道路交叉口安全问题,全面了解道路交叉口安全设施研究进展,对相关领域研究进行了总体综述。从典型交叉口场景安全设施的研究现状出发,聚焦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及事故与设施关联关系,以国内外现有的相关文献、标准规范和人因理论为指导,利用文献计量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法,多角度探究交叉口安全设施领域的发展历程及整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面向人因需求的安全设施有助于降低事故严重程度,目前国内外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存在差异,国内可基于可视化聚类群集挖掘出国内痛点问题,借鉴国外“以道路场景为导向”的设计理念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加以优化。基于此,提出了数据驱动下面向人因全息感知驾驶模拟技术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优化一般性研究范式,以公路平面交叉口案例践行范式体系,支撑推广应用,促进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设计及系统性配套设置使用,进而提升道路安全管理水平及公众出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口安全设施 研究综述 研究范式 科学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学 驾驶模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段抗震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燕斌 杜修力 +2 位作者 韩强 贾俊峰 田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1-246,共6页
基于桥梁抗震设计基本原则,兼顾静力设计要求,提出了多阶段抗震设计理论,并采用多阶段抗震装置加以实现。以连续梁桥为例,应用多阶段抗震设计理论,分别采用预载弹簧阻尼装置(PSDD)和拉索减震支座(CFAB)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并与不设置多阶... 基于桥梁抗震设计基本原则,兼顾静力设计要求,提出了多阶段抗震设计理论,并采用多阶段抗震装置加以实现。以连续梁桥为例,应用多阶段抗震设计理论,分别采用预载弹簧阻尼装置(PSDD)和拉索减震支座(CFAB)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并与不设置多阶段抗震装置情况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阶段抗震设计理论指出桥梁在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验算方法,统一了静力、动力设计;在大震作用下,PSDD依靠降低结构刚度、增加结构阻尼来降低传至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CFAB依靠支座摩擦降低传至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两种装置均可使桥梁其余构件按强度进行设计,简化了桥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多阶段抗震设计理论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多阶段抗震装置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昆玉河斜拉桥设计
3
作者 蔡晓明 徐君 王志亮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4,共4页
北京市昆玉河斜拉桥桥宽45m,宽跨比达0.53,详细介绍了该桥结构设计与分析,对景观设计进行了专门论述。
关键词 斜拉桥 桥梁设计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国道北京段的景观生态特点
4
作者 刘洋 赵廷宁 +1 位作者 赵方莹 吕福龙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B12期170-174,共5页
在简要分析111国道北京段道路的景观艺术特点和景观生态特点基础上,讨论景观道路的线型设计、植物配置、停车场及其他构造物设计等几种构成要素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紧密结合。初步认为,只要满足道路建设的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尊重以人为本的... 在简要分析111国道北京段道路的景观艺术特点和景观生态特点基础上,讨论景观道路的线型设计、植物配置、停车场及其他构造物设计等几种构成要素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紧密结合。初步认为,只要满足道路建设的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尊重以人为本的思想,把道路的生态性与景观性相结合,就能创造出优美的环境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空间 道路景观 生态环境 111国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区快速施工跨线桥基础隔震性能研究
5
作者 燕斌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0,共7页
为适应高烈度区跨线桥快速施工的需要,提出基础隔震跨线桥的设计理念。以某2×25m高速公路跨线桥为工程背景,将铅芯橡胶支座作为基础隔震装置进行研究。采用Midas/Civil建立桥梁动力分析模型,选取7条时程曲线作为地震动输入,对跨线... 为适应高烈度区跨线桥快速施工的需要,提出基础隔震跨线桥的设计理念。以某2×25m高速公路跨线桥为工程背景,将铅芯橡胶支座作为基础隔震装置进行研究。采用Midas/Civil建立桥梁动力分析模型,选取7条时程曲线作为地震动输入,对跨线桥进行顺桥向和横桥向时程分析,对比采用基础隔震体系前后跨线桥抗震性能的变化,并分析弹性挡块对跨线桥地震位移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基础隔震跨线桥将主梁与中墩作为整体预制安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现场作业时间,理论上可作为跨线桥快速施工的一种方式;相比于常规结构体系,基础隔震体系既能降低中墩地震内力,又能减小梁端支座位移,可显著提升跨线桥在顺桥向和横桥向的抗震性能;弹性挡块可有效控制基础隔震跨线桥的地震位移,但使得桥墩的地震内力明显增大,设计时应注意二者的平衡,合理选择弹性挡块的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线桥 快速施工 基础隔震 隔震支座 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位移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输入方向及液化扩展场地的夹角对曲线桥抗震的影响
6
作者 焦驰宇 霍鹏翔 +2 位作者 曹跃 张湘卓 谢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52-3462,共11页
地震土壤液化会产生土体失稳滑移等现象,对桥梁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破坏。而曲线桥由于其复杂的受力状态,在液化侧向扩展场地中的地震响应更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选取3条典型的远场地震波,从12个具有代表性的方向输入至一座四跨连续曲线桥... 地震土壤液化会产生土体失稳滑移等现象,对桥梁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破坏。而曲线桥由于其复杂的受力状态,在液化侧向扩展场地中的地震响应更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选取3条典型的远场地震波,从12个具有代表性的方向输入至一座四跨连续曲线桥,且使场地最大倾斜角度与地震输入角度相同,得到该曲线桥在液化扩展场地下的地震响应规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按照0°~180°逐渐变化输入地震动时,曲线桥梁桩顶弯矩逐渐减小,且边墩桩顶弯矩大于次中墩、中墩桩顶弯矩。从180°~360°逐渐变化输入地震波时,桩顶弯矩逐渐增大,且中墩、次中墩桩顶弯矩大于边墩桩顶弯矩;随着地震输入角度的变化,墩底最大弯矩在中墩与次中墩之间交替变化,其中次中墩出现弯矩最大的次数要明显多于中墩。墩梁相对位移随着地震动输入角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周期性变化趋势。因此,建议实际工程中应当判断桥梁工程所处位置可能遭受的地震动类型,根据地震动类型实施对应的抗液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侧向扩展场地 地震输入角度 曲线桥 远场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隔震混合装置在独塔斜拉桥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7
作者 燕斌 杜修力 +1 位作者 韩强 贾俊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106,共6页
为验证减隔震混合装置(2种或多种减隔震装置的组合)对独塔斜拉桥的减隔震效果,以徐尹路潮白河大桥主桥为背景进行研究。将铅芯橡胶支座与液体粘滞阻尼器共同应用于该桥过渡墩的横桥向抗震设计,采用MIDAS Civil 2012分析减隔震混合装置... 为验证减隔震混合装置(2种或多种减隔震装置的组合)对独塔斜拉桥的减隔震效果,以徐尹路潮白河大桥主桥为背景进行研究。将铅芯橡胶支座与液体粘滞阻尼器共同应用于该桥过渡墩的横桥向抗震设计,采用MIDAS Civil 2012分析减隔震混合装置对独塔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液体粘滞阻尼器进行参数分析,得到适用于该桥的减隔震装置参数。结果表明:减隔震混合装置可以用于解决独塔斜拉桥的横桥向抗震问题。相对于常规设计,减隔震混合装置可以避免盆式支座在横桥向发生剪切破坏,也可以有效降低过渡墩的受力;相对于单独采用铅芯橡胶支座的抗震设计,减隔震混合装置可以改善横桥向位移响应及桥塔的受力,但会略微增大过渡墩的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塔斜拉桥 过渡墩 抗震性能 减隔震混合装置 铅芯橡胶支座 液体粘滞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近纪盆地内旋转-平推式滑坡聚集规律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辛鹏 董晓娟 +3 位作者 吴树仁 石菊松 王涛 梁昌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9-509,共11页
旋转平推式滑坡在世界各地的新近纪盆地内广泛分布,致灾风险极高。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本文系统梳理了该类滑坡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空间分布和变形方式,通过取样测试与数值模拟计算,探讨了旋转-平推式滑坡近水平滑动带的变形机理。研究表... 旋转平推式滑坡在世界各地的新近纪盆地内广泛分布,致灾风险极高。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本文系统梳理了该类滑坡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空间分布和变形方式,通过取样测试与数值模拟计算,探讨了旋转-平推式滑坡近水平滑动带的变形机理。研究表明:(1)旋转平推滑坡集中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新近纪泥岩盆地内,其活动强度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自高原腹地至边缘盆地,滑体体积逐步减小;(2)滑坡均由高黏粒含量、超固结新近纪泥岩组成,趋向剪胀、渐进性破坏。在河流的侵蚀塑造的近水平剪切应力环境下,薄层剪切带内摩擦角小于10°,剪切带内随机排列的黏土颗粒的逐步定向,呈现韧、脆性变形;(3)滑动带的蠕变、裂隙扩展与地下水的增湿加速材料的流变,滑面沿黏粒含量高、碳酸钙含量低的软弱层扩展。滑带内黏土矿物蠕变、裂纹的扩展,导致宏观变形逐步积累,剪切面逐渐形成,是滑坡变形的动力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新近纪盆地 旋转-平推式滑坡 聚集规律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贴纤维布、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任伟 贺拴海 袁旭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330,共8页
针对目前我国桥梁加固领域对粘贴纤维、钢板加固适用性认识模糊,以我国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16m公路钢筋混凝土T梁桥为原型,以13片钢筋混凝土T梁室内缩尺模型试验为基础,对粘贴碳纤维布、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系统的... 针对目前我国桥梁加固领域对粘贴纤维、钢板加固适用性认识模糊,以我国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16m公路钢筋混凝土T梁桥为原型,以13片钢筋混凝土T梁室内缩尺模型试验为基础,对粘贴碳纤维布、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得出:采用这两种材料加固后的模型梁,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均明显提高,但是钢板加固对极限荷载的提高幅度低于纤维加固的;粘贴纤维对梁裂缝发展的抑制作用优于钢板加固;加固后模型梁的延性均有所降低,而且与钢板相比,纤维加固后的模型梁延性降低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加固 对比试验 碳纤维布 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古滑坡体稳定性研究——以宝泉抽水蓄能电站龟山古滑坡体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景灿 周家骢 +3 位作者 吴毅 王洪玉 王胜军 张思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93-1798,共6页
龟山古滑坡体体积约2100万立方米,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电站的运行安全。首先分析了古滑坡体的边界条件和滑裂带力学参数取值,并指出岩质古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分别使用极限平衡法和三维Flac方法分析了龟山古滑坡体的稳定性... 龟山古滑坡体体积约2100万立方米,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电站的运行安全。首先分析了古滑坡体的边界条件和滑裂带力学参数取值,并指出岩质古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分别使用极限平衡法和三维Flac方法分析了龟山古滑坡体的稳定性。最后根据稳定性分析结果提出了对龟山古滑坡体的处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滑坡 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下部结构型式高架桥的横桥向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焦驰宇 龙佩恒 +1 位作者 杨建国 李世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4,共6页
为寻求合理的抗震结构型式,以某城市高架桥(上部结构为简支小箱梁)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柱单承台、双柱单承台、双柱双承台3种下部结构型式,在相同的墩柱截面尺寸、纵筋配筋率、体积配箍率、轴压比下,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通过Pus... 为寻求合理的抗震结构型式,以某城市高架桥(上部结构为简支小箱梁)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柱单承台、双柱单承台、双柱双承台3种下部结构型式,在相同的墩柱截面尺寸、纵筋配筋率、体积配箍率、轴压比下,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通过Pushover方法研究3种结构的地震破坏过程和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单柱单承台结构的墩底进入塑性状态,双柱单承台和双柱双承台结构的墩顶和墩底均进入塑性状态;双柱单承台的承载力较大,双柱双承台结构的承载力较小;单柱单承台结构的延性能力最高,双柱单承台结构的延性能力最低。因此,在抗震选型中应综合考虑双柱单承台结构的承载力优势和单柱单承台结构的延性能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 下部结构 有限元法 屈服状态 破坏状态 结构内力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隔震独塔斜拉桥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燕斌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0,共6页
为提升固结体系独塔斜拉桥的抗震性能,将基础隔震设计理念应用于桥梁的抗震设计中。以某(155+155)m独塔斜拉桥为背景,分析基础隔震设计的适用性。采用SAP2000建立桥梁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10条地震波,对4种叠层橡胶支座和5种摩擦摆... 为提升固结体系独塔斜拉桥的抗震性能,将基础隔震设计理念应用于桥梁的抗震设计中。以某(155+155)m独塔斜拉桥为背景,分析基础隔震设计的适用性。采用SAP2000建立桥梁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10条地震波,对4种叠层橡胶支座和5种摩擦摆支座基础隔震方案进行顺桥向时程分析,对比采用基础隔震设计后独塔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基础隔震设计使得独塔斜拉桥的整体刚度降低,自振周期增大;叠层橡胶支座隔震层会引起梁端位移的增大以及塔底弯矩的减小,但变化规律受地震波特性影响较大;摩擦摆支座隔震层在对梁端位移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可大幅降低塔底弯矩,且变化规律受地震波特性影响较小,可作为独塔斜拉桥的基础隔震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塔斜拉桥 基础隔震 叠层橡胶支座 摩擦摆支座 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
13
作者 鞠彦忠 周冠男 卢钢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5,共4页
以吉林市临江门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现场的脉动试验,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该桥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与动态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说明了该有限元模型能够分析出该桥的动力特性,可为... 以吉林市临江门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现场的脉动试验,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该桥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与动态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说明了该有限元模型能够分析出该桥的动力特性,可为同类型的独塔双索面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有限元模型 动力特性 脉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源数据集成的高速公路数字化方法 被引量:23
14
作者 曹祎楠 王佳 顾大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14-221,共8页
高速公路具有线路长、地形复杂,工程设计施工难度大,且涉及多专业交叉等特点,为了在Web端更加便捷、清晰、直观地展示并管理道路、桥梁等数据,通过结合当前被广泛运用于实际工程项目的BIM技术、WebGL、倾斜摄影技术等,提出基于开源三维... 高速公路具有线路长、地形复杂,工程设计施工难度大,且涉及多专业交叉等特点,为了在Web端更加便捷、清晰、直观地展示并管理道路、桥梁等数据,通过结合当前被广泛运用于实际工程项目的BIM技术、WebGL、倾斜摄影技术等,提出基于开源三维地图引擎Cesium的高速公路数字化方法,在数字地球上集成BIM及GIS领域的多源异构数据,为基础设施提供真实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也将拥有更多立体的基础设施,并使地形、道路信息模型等能够跨平台、跨终端地进行三维展示及交互,实现对工程项目从宏观至微观的把控以及设计成果的可视化数字交付。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北京延庆某山区高速公路项目中,为行业建设提供应用参考,为公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高速公路 WEBGL GIS 数字化 CESI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塌方区的施工处理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敦敏 刘培荣 孟伶俐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3-45,共3页
通过分析云湖隧道施工中的塌方原因,并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对塌方区采用双排注浆小导管加固及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在塌方处理段增设监测断面,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现场监控数据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且在规范允许... 通过分析云湖隧道施工中的塌方原因,并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对塌方区采用双排注浆小导管加固及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在塌方处理段增设监测断面,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现场监控数据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塌方 监控量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
16
作者 郭永 《花卉》 2016年第B10期27-28,共2页
相比于其它类型的道路绿化的景观,生活型道路的绿化景观的营造有其特别的地方,包括了三种道路绿化的形式,分别是城市街道型、游赏步道型和生活工作型。本文阐述了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的类型,探讨了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要求和设计的... 相比于其它类型的道路绿化的景观,生活型道路的绿化景观的营造有其特别的地方,包括了三种道路绿化的形式,分别是城市街道型、游赏步道型和生活工作型。本文阐述了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的类型,探讨了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要求和设计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型 道路绿化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落梁板式橡胶支座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燕斌 杜修力 +1 位作者 韩强 贾俊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7-864,共8页
针对板式橡胶支座在地震作用下存在落梁风险的问题,开发了防落梁板式橡胶支座(unseating-prevention laminated rubber bearing,URB).在介绍该支座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以高烈度区典型预制桥梁为例进行罕遇地震作用分析,并对该支座的基本... 针对板式橡胶支座在地震作用下存在落梁风险的问题,开发了防落梁板式橡胶支座(unseating-prevention laminated rubber bearing,URB).在介绍该支座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以高烈度区典型预制桥梁为例进行罕遇地震作用分析,并对该支座的基本参数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防落梁板式橡胶支座可通过钢丝绳限制桥梁上、下部结构间发生过大的相对位移,既可保护支座,又能降低落梁风险;虽然会增大桥墩的地震响应,但通过调整钢丝绳参数可降低这种不利影响;钢丝绳初始间隙和拉伸刚度是该防落梁板式橡胶支座的主要参数,初始间隙要同时满足正常使用和地震作用的要求,拉伸刚度应结合支座本身及桥墩受力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抗震性能 落梁 防落梁板式橡胶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饱和度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贾其军 赵成刚 韩子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0-585,共6页
从非饱和土的微观结构入手,提出并推导了土颗粒间毛细吸力引起的基质吸力与附加有效应力关系的近似解,并进一步得到了低饱和度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公式。通过试验资料和理论分析验证了所推公式的合理性、正确性。最后分析了土颗粒半径差... 从非饱和土的微观结构入手,提出并推导了土颗粒间毛细吸力引起的基质吸力与附加有效应力关系的近似解,并进一步得到了低饱和度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公式。通过试验资料和理论分析验证了所推公式的合理性、正确性。最后分析了土颗粒半径差异、土体平均粒径大小对非饱和土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气连通状态 基质吸力 有效应力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工况下地下管道结构疲劳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凯 汪明 +1 位作者 杨桂玲 于海臣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6-110,126,共6页
疲劳破坏是埋地管道主要的失效方式之一,超载、地下空洞等因素都会加剧地下管道结构的疲劳损伤,对其安全运行构成威胁。对管道服役期在各种不利影响因素组合下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其疲劳应力谱;基于材料S-N曲线和Miner... 疲劳破坏是埋地管道主要的失效方式之一,超载、地下空洞等因素都会加剧地下管道结构的疲劳损伤,对其安全运行构成威胁。对管道服役期在各种不利影响因素组合下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其疲劳应力谱;基于材料S-N曲线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利用可靠性理论建立了交通荷载作用下地下管道结构疲劳的极限状态方程,计算了管道结构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可靠度指标;以某软土路基环境下地下燃气管道为例,定量评估了超载和地下空洞对地下管道结构疲劳可靠度的影响。将管道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分析与疲劳可靠度相结合,为地下管道结构疲劳可靠度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可为城市地下管道的设计、施工、维护及检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道 疲劳损伤 疲劳寿命 疲劳可靠度 多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落梁装置与铅芯橡胶支座耦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燕斌 曹峰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1,共6页
针对应用铅芯橡胶支座的桥梁存在落梁风险的问题,提出采用防落梁装置控制地震位移的方法。以某连续梁桥为例,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防落梁装置和铅芯橡胶支座进行耦合分析,并对防落梁装置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防落梁装置可以... 针对应用铅芯橡胶支座的桥梁存在落梁风险的问题,提出采用防落梁装置控制地震位移的方法。以某连续梁桥为例,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防落梁装置和铅芯橡胶支座进行耦合分析,并对防落梁装置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防落梁装置可以有效控制铅芯橡胶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避免了支座破坏,降低了落梁风险;防落梁装置会引起桥墩地震内力的增加,设计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初始间隙和抗压刚度是防落梁装置的主要参数,其中初始间隙根据支座设计位移选取,抗压刚度根据支座位移与桥墩受力共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抗震性能 防落梁装置 铅芯橡胶支座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