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水土保持角度谈山西省广灵县黄芪生产的绿色发展之路
1
作者 王迪 郑石城 +4 位作者 李明磊 司茹宁 王海阔 张雪 张园媛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5期84-85,共2页
为实现黄芪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助力黄芪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分析黄芪道地药材产地地理分布变迁、黄芪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的基础上,以山西省广灵县黄芪为例,分析黄芪的适宜生境,并从生态地位和生态承载力等多角度对... 为实现黄芪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助力黄芪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分析黄芪道地药材产地地理分布变迁、黄芪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的基础上,以山西省广灵县黄芪为例,分析黄芪的适宜生境,并从生态地位和生态承载力等多角度对黄芪产业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价,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黄芪生产的绿色发展思路和黄芪生产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广灵县拥有良好的黄芪产业生态开发空间和潜力,但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土壤保持及防沙治沙问题,需遵循生态学法则,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提高黄芪生产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水土保持 黄芪 广灵县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蘸根处理方式对彰武松造林成效的影响——以北京山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鄢鹏 李国雷 +2 位作者 冉红达 孟鹏 杨晓晖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97,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蘸根处理对彰武松造林效果及生长表现的影响,为推动北京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北京市密云区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以清水为对照,设置复合微生物菌剂、ABT-3生根粉和两者1∶1混合3种处理,研究不同处理... [目的]探究不同蘸根处理对彰武松造林效果及生长表现的影响,为推动北京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北京市密云区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以清水为对照,设置复合微生物菌剂、ABT-3生根粉和两者1∶1混合3种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5 a生彰武松造林其成活率、生长量、叶片性状、干物质量以及造林成本影响。[结果]单施ABT-3号生根粉的地径、地下生物量、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本效果最佳;单施复合微生物菌剂的苗高、地径、年均生长量、地上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针叶厚度、针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效果最佳;混合处理的各测定指标均低于单施处理,但高于对照处理。[结论]在北京地区进行彰武松造林实践生产中,除了采用常规抚育管理外,建议合理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它不仅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还可以促进苗木生长发育,加快成林步伐,提高林分品质,最终达到改善北京市环境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彰武松 造林 造林成本 ABT生根粉 微生物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编制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
3
作者 孙云海 李玉琦 +4 位作者 王劲峰 沈瀛 李志梅 赵泽森 金垚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6期34-36,43,共4页
为了提高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的编制质量,保障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工作的有序开展,更好地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53号)的相关要求,梳理总结了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转为建设单位... 为了提高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的编制质量,保障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工作的有序开展,更好地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53号)的相关要求,梳理总结了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转为建设单位自主开展以来,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编制的具体实践和经验,提出了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法定义务履行情况、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完成情况、水土保持设施质量、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水土保持工作组织和管理情况5个方面的验收报告编制要点,并提出验收报告普遍存在的生产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描述不清、水土保持方案及变更情况分析不到位、水土流失防治指标不规范且计算有误等8个共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设施 验收报告 编制要点 常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类型对漓江流域会仙岩溶湿地水系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潘林艳 谢晓琳 +4 位作者 代俊峰 吴志强 万祖鹏 徐保利 张红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26,共7页
为揭示下垫面土地利用和岩溶特征对漓江流域会仙岩溶湿地水系氮磷的影响,研究于2017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睦洞河、会仙河和相思江地表水系进行月尺度氮磷监测。统计分析了21.79~376.42 km~2集水范围内的地表水系氮磷排放特征,并应用Pear... 为揭示下垫面土地利用和岩溶特征对漓江流域会仙岩溶湿地水系氮磷的影响,研究于2017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睦洞河、会仙河和相思江地表水系进行月尺度氮磷监测。统计分析了21.79~376.42 km~2集水范围内的地表水系氮磷排放特征,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探究了研究区水系氮磷排放浓度与土地利用类型、岩溶地貌分布、水文气象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监测期内水系总氮(TN)污染较总磷(TP)严重,水样的TN和TP浓度分别介于0.30~27.55 mg/L和0.03~2.49 mg/L之间,70.3%水样(样本数n=518)的TN>1.0 mg/L,35.1%水样的TP>0.2 mg/L;受水文气象影响,TN和TP浓度峰值出现在旱季,均值在雨季下降。(2)水系中氮磷主要来源于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农业用地(水田、旱地和果园);沟塘湿地有助于氮磷减排,覆盖型岩溶区氮磷输出水平较高。(3)相比氮素(NH~+-N、NO~--N和TN),磷素(TP和TDP)浓度受降水量的影响更大,雨季尤为明显。充分了解岩溶湿地水系氮磷污染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科学管理和保护流域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 土地利用类型 岩溶 会仙岩溶湿地 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下刺槐蒸腾耗水与环境因子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荣 毕华兴 +3 位作者 王宁 赵丹阳 黄靖涵 赵少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4-211,共8页
探究不同时间尺度下植物蒸腾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理解植物生长的驱动机制及估算林分耗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人工刺槐纯林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5—12月采用热扩散探针(TDP)测定8株样树树干液流,并同步监测太阳辐... 探究不同时间尺度下植物蒸腾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理解植物生长的驱动机制及估算林分耗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人工刺槐纯林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5—12月采用热扩散探针(TDP)测定8株样树树干液流,并同步监测太阳辐射、空气温度、降雨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分析不同时间尺度(小时、日、月)下刺槐蒸腾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环境因子对刺槐蒸腾耗水的影响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存在差异,整体上随着时间尺度的变大,土壤含水量成为影响刺槐蒸腾的主要因子,并且短时间尺度是主要取决于表层土壤水分,长时间尺度不仅为表层同时也取决于较深层土壤含水量。小时尺度下,刺槐蒸腾随太阳辐射、空气温度、水汽压亏缺、土壤温度变化而变化,但蒸腾峰值与环境因子的峰值均存在时间差异性,并无完全同步,差异时长可达-180~30 min,在各环境因子中太阳辐射与空气温度对刺槐蒸腾的影响较大;日尺度下,刺槐蒸腾速率主要取决于浅层土壤含水量,并随浅层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月尺度下刺槐蒸腾耗水则取决于浅层与深层土壤含水量的共同作用;(2)构建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环境因子与刺槐蒸腾耗水的模型,各时间尺度下模型拟合度均较高。(3)在短历时尺度下可使用测定植物蒸腾的仪器直接测定与计算蒸腾耗水,而较大时间尺度下可以通过监测较少的环境因子应用建立模型进行蒸腾耗水的计算,可大大提高效率且可减少蒸腾耗水监测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时间尺度 蒸腾速率 气象因子 土壤水分 时间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樟子松林幼树更新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媛君 山丹 +3 位作者 孙云海 刘艳书 时忠杰 杨晓晖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2-379,共8页
以呼伦贝尔沙地红花尔基镇樟子松天然林幼树为研究对象,对100m×100m的樟子松纯林样地进行全面调查,并采用空间点格局分析的方法对林内幼树更新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分中樟子松幼树在较大尺度内(40m)呈显... 以呼伦贝尔沙地红花尔基镇樟子松天然林幼树为研究对象,对100m×100m的樟子松纯林样地进行全面调查,并采用空间点格局分析的方法对林内幼树更新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分中樟子松幼树在较大尺度内(40m)呈显著的聚集分布状态,大树在较小尺度内(4m)呈显著聚集状态,而蚁穴则在所有尺度内呈随机分布状态。对同种的樟子松幼树和大树而言,两者的关系在不考虑其它影响因子(蚁穴)的情况下,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作用关系;而在考虑蚁穴作用的情况下在0~2m尺度上表现为抑制作用,3~4m尺度上表现为促进作用,但两者均不显著。对樟子松幼树和蚁穴而言,两者的关系在不考虑其它影响因子(樟子松大树)的情况下,在较小尺度上对樟子松幼树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考虑樟子松大树作用的情况下,不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缩小为0~2m尺度上,而在3~4m的尺度上则表现为不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影响略强于樟子松大树。结合幼树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樟子松天然林幼树保存率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因子特别是干旱带来的水分亏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樟子松幼树 更新格局 蚁穴 三变量随机标记 水分亏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快水库与西大洋水库连通条件下入库径流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郑笑天 程伍群 +3 位作者 刘园园 庞立军 郭文颢 冉红达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4,共4页
研究王快水库与西大洋水库两库连通状态下的入库径流变化规律与丰枯遭遇,对于保障雄安新区用水安全有重要意义。基于1971~2015年共45年的径流和降水的月数据系列,利用滑动平均法、有序聚类法、不均匀系数、集中度、集中期和频率分析法等... 研究王快水库与西大洋水库两库连通状态下的入库径流变化规律与丰枯遭遇,对于保障雄安新区用水安全有重要意义。基于1971~2015年共45年的径流和降水的月数据系列,利用滑动平均法、有序聚类法、不均匀系数、集中度、集中期和频率分析法等,研究了王快与西大洋水库入库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并分析了两库的丰枯遭遇状况。结果表明,王快水库与西大洋水库年际入库径流总体呈减少趋势,随时间变化表现出丰枯交替现象,45年间均出现两次突变,突变时间为1979、1996年;入库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程度均呈下降趋势,随着时间推移入库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两库入库径流的变化规律在年际、年内一致。不论是全年还是年内各月,王快水库与西大洋水库丰枯同步频率大于丰枯异步频率,丰枯同步性高,丰枯补偿特征不明显。入库径流的变化受降水及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径流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快水库 西大洋水库 入库径流 变化规律 丰枯遭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阻水比对弯道河流流速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靖轩 陶涛 +2 位作者 孙小双 路明 汪海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781-9789,共9页
桥墩阻水比是确定涉河桥梁工程方案主要考量指标之一。为研究桥墩阻水比对弯道河流流速分布的影响,建立有机玻璃弯道水槽模型,针对不同阻水比桥墩对弯道河流流速分布影响开展试验研究。使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 桥墩阻水比是确定涉河桥梁工程方案主要考量指标之一。为研究桥墩阻水比对弯道河流流速分布的影响,建立有机玻璃弯道水槽模型,针对不同阻水比桥墩对弯道河流流速分布影响开展试验研究。使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 ADV)采集弯道试验段内的纵向和横向流速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阻水比的增大,桥墩附近上下游主流位置趋于集中在水槽中间。在弗劳德数Fr=0.21和Fr=0.28两组工况下,墩前断面纵向流速方差均减小,其流速分布更加均匀;墩后断面纵向流速方差均增大,其流速分布更加紊乱;横向流速在墩前与墩后分布均更加紊乱。桥墩阻水比对纵向流速和横向流速分布的影响均随Fr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水流 桥墩阻水比 主流 纵向流速 横向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滞后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常见问题 被引量:4
9
作者 孙云海 于雪姣 +5 位作者 邓玉荣 苗文静 谢晓琳 赵少波 王迪 王亚琴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7期58-61,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生产建设项目需要在开工时同期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而滞后开展水土保持监测,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相关规定,而且给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和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的编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生产建设项目需要在开工时同期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而滞后开展水土保持监测,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相关规定,而且给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和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的编制工作带来一系列问题。通过梳理滞后开展水土保持监测遇到的常见问题,基于监测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从监测时段划分、监测内容和方法、监测点位布设以及监测频次等方面提出对于滞后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建议,旨在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升水土保持监测质量,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滞后开展水土保持监测 常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部分“项目概况”编写中常见问题与编写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晓庆 王迪 +3 位作者 苗文静 王亚琴 于雪姣 王健宇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12期27-30,共4页
以修订后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为基础,通过全面梳理水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部分"项目概况"编写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从项目组成及工程布置、... 以修订后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为基础,通过全面梳理水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部分"项目概况"编写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从项目组成及工程布置、施工组织、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施工进度及自然概况6个方面提出了编写建议,以期通过准确把握生产建设项目概况,提高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影响评价 水土保持部分 项目概况 常见问题 编写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