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血清S100B蛋白浓度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宁 谭云龙 +4 位作者 杨甫德 王志仁 李佳 郑丽丽 周东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0-553,共4页
目的比较伴发和未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浓度,探索S100B蛋白在T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5例伴发TD(TD组,n=40)与未伴发TD(非TD组,n=55)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 目的比较伴发和未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浓度,探索S100B蛋白在T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5例伴发TD(TD组,n=40)与未伴发TD(非TD组,n=55)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的血清S100B蛋白浓度,比较3组间的差异;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scale,PANSS)评定精神病理症状,采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评定TD严重程度,分析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与精神病理症状、TD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TD组、非TD组和对照组的血清S100B蛋白浓度分别为(0.17±0.04)μg/L、(0.15±0.02)μg/L和(0.10±0.03)μg/L,3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07,P<0.01),前两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TD组高于非TD组(P<0.01)。TD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与AIMS总分正相关(r=0.52,P<0.01)。结论 TD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较非TD患者还高,而且与TD严重程度正相关,提示胶质细胞功能异常可能在TD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运动障碍 S100B蛋白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修梅红 陈大春 +6 位作者 李艳丽 王宁 惠李 刘海波 谭云龙 杨甫德 张向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60-761,共2页
有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正常人的吸烟行为中起作用,同时BDNF基因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吸烟行为中起一定的作用,但BDNF基因是否在精神分裂... 有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正常人的吸烟行为中起作用,同时BDNF基因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吸烟行为中起一定的作用,但BDNF基因是否在精神分裂症吸烟中起作用,目前尚无研究。故本研究拟探讨BDNF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的关系,以探寻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吸烟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吸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痛觉改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宋艳颖 甘明远 谭淑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06-508,共3页
临床报告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减弱[1]。然而,由于药物副反应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合并多种躯体疾病,如骨折[2]、糖尿病[3]和心血管疾病[4]等,如果患者对疼痛的感知能力减弱,就可能导致早期疾病不能... 临床报告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减弱[1]。然而,由于药物副反应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合并多种躯体疾病,如骨折[2]、糖尿病[3]和心血管疾病[4]等,如果患者对疼痛的感知能力减弱,就可能导致早期疾病不能及时发现,进而发展为更严重的躯体问题,增加死亡风险[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疼痛 磁共振成像 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英丽 修梅红 张向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2-232,240,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男性 迟发性运动障碍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抑郁症患者用药治疗后全脑低频振幅和度中心性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颖娜 李慧 +1 位作者 赵立营 王志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比较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用药治疗改善前后全脑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和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值的变化情况,探讨其脑功能异常的潜在机制。材料与方法纳入诊... 目的比较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用药治疗改善前后全脑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和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值的变化情况,探讨其脑功能异常的潜在机制。材料与方法纳入诊断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ICD-10)诊断标准的重度抑郁症患者17例(男8例,女9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和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价所有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分别在用药治疗前和用药治疗8周后,采集所有患者rs-fMRI数据,基于DPABI V2.3(Data Processing&Analysis of Brain Imaging,DPABI)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得到ALFF和DC图,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量表和脑功能图像差异。提取治疗后全脑的ALFF、DC值与所有患者的临床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所有MDD患者用药治疗前后HAMD17评分(27.59±3.89 vs.8.18±5.81,P<0.001)、即刻记忆(88.94±18.71 vs.102.77±13.18,P<0.001)和注意(108.41±18.66 vs.113.12±17.61,P=0.014)均有明显改善。用药治疗后左侧壳核、右侧额中回/背外侧额上回的ALFF值增高[均经高斯随机场(Gaussian random field,GRF)校正,体素水平P<0.01,团块水平P<0.05)]。用药治疗后左侧距状回/右侧小脑Ⅵ区的DC值增高,而右侧背外侧额上回/额中回的DC值减低(均经GRF校正,体素水平P<0.01,团块水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DD患者症状改善后右侧额中回的ALFF值与教育年限之间呈正相关(r^(2)=0.27,P=0.03);治疗后右侧颞上回的DC值与延迟记忆呈负相关(r^(2)=0.672,P<0.0001,GRF校正),右侧缘上回/颞上回的DC值与即刻记忆呈负相关(r^(2)=0.668,P<0.0001,GRF校正)。结论本研究显示经过药物治疗后的MDD患者静息态脑活动(ALFF,DC)与认知能力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此结果可能作为疾病进展的新指标。我们的研究结果预示ALFF和DC可能帮助探索MDD的潜在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药物治疗 低频振幅 度中心性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随机单盲对照试验 被引量:94
6
作者 马云 李占江 +4 位作者 徐子燕 郭志华 屈英 王向群 KINGDON David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1-807,共7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及相关因素,为寻找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及相关因素,为寻找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20例,随机分配到认知行为治疗组(CBT组,n=60)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组(ST组,n=60),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接受15次认知行为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在基线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应付方式问卷(CSQ)、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及自编药物副反应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盲法评定。第12周、24周采用WHOQOL-BREF和自编药物副反应问卷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结果:第12周,CBT组患者WHOQOL-BREF总分各因子分均高于基线[(77.0±13.9)vs.(73.1±13.8),(22.4±4.5)vs.(21.5±4.7),(18.9±4.1)vs.(17.8±4.3),(9.3±2.2)vs.(8.9±2.3),(26.4±5.0)vs.(24.7±5.3),均P<0.05],而ST组患者仅环境因子有显著改善[(23.9±4.7)vs.(25.0±5.2),P<0.05],其余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两组在WHOQOL-BREF的社会关系和环境因子分上组间效应显著(F=6.77,7.21,均P<0.05),CBT组得分均高于ST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基线应对方式分数较低、接受CBT及男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正性预测作用(B=-0.25,2.31,-1.64,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基线应对方式得分相对更低、能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及男性患者更容易从治疗中获得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治疗 生活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42
7
作者 范宁 谭云龙 +6 位作者 李佳 陈松 王志仁 张向阳 谭淑平 杨贵刚 杨甫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Hcy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和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 目的:通过分析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Hcy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和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纳入首发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56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精神病理症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的血清Hcy水平。比较两组血清Hcy水平,分析血清Hcy水平与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以及PANSS评分间的关联。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1.2±4.5)mol/L vs.(6.0.±3.6)mol/L,P<0.001],血清Hcy水平与PANSS总分(r=0.28)及阴性症状总分(r=0.52)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cy升高且与较高的阴性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同型半胱氨酸 首发 未服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EEG功能网络属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丽婷 阴桂梅 +4 位作者 谭淑平 赵艳丽 张进国 李东 李海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30,共6页
精神分裂症与一些认知障碍如信息处理、工作记忆等联系紧密,研究工作是记忆任务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多通道脑电在各个阶段、各个频段存在哪些显著性差异,可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提供依据。使用相位锁值(Phase Locking Value,PLV)... 精神分裂症与一些认知障碍如信息处理、工作记忆等联系紧密,研究工作是记忆任务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多通道脑电在各个阶段、各个频段存在哪些显著性差异,可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提供依据。使用相位锁值(Phase Locking Value,PLV)来量化任意两个电极通道之间的相位同步性,构建脑功能网络的关联矩阵,计算不同稀疏度下脑网络的全局属性以及局部属性曲线下面积,在同一阶段、同一频段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得到的属性值进行非参数检验,找出差异显著的属性及节点,将对应值作为特征训练SVM分类器,进而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分类。属性分析结果表明,工作记忆任务中θ和α频段发挥主要作用的脑区集中在右侧额叶区和枕叶区,γ频段相关的脑区集中在顶叶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右侧区域与枕叶区电极间θ、α波相关性低于正常人,而其顶叶区电极间γ波的相关性高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精神分裂症 EEG功能网络属性 特征频段 特征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非酶抗氧化物浓度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艳丽 谭云龙 +5 位作者 杨甫德 朱凤艳 王宁 陈松 王志仁 周东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非酶抗氧化物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测定55例首发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2名正常对照的血浆非酶抗氧化物水平,包括白蛋白、总胆红素浓度和尿酸浓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目的探讨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非酶抗氧化物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测定55例首发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2名正常对照的血浆非酶抗氧化物水平,包括白蛋白、总胆红素浓度和尿酸浓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患者组血浆白蛋白和尿酸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44.72±3.42)g/Lvs(46.70±3.43)g/L,(3.11±1.00)×102μmoL/Lvs(5.00±1.01)×102μmoL/L,P均小于0.05];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血浆总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12.48±3.86)μmoL/L vs(10.27±1.78)μmoL/L,P=0.04];男性患者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女性患者[(3.54±1.21)×102μmoL/L vs(2.88±0.76)×102μmoL/L,P=0.01];对照组男女性之间上述3个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仅发现对照组血浆白蛋白、尿酸与年龄相关(r=-0.39,P=0.01;r=-0.40,P=0.01)),但患者组未发现3个生化指标与患者一般状况、PANSS评分相关(P>0.05)。结论机体非酶抗氧化系统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起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对疾病阴性症状可能影响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氧化物 白蛋白 总胆红素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非酶抗氧化物浓度与临床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艳丽 杨甫德 +5 位作者 谭云龙 朱凤艳 王宁 陈松 王志仁 周东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56-759,共4页
目的:探讨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浆非酶抗氧化物浓度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发患者64例,作为病例组(包括家族史阳性30例,阴性34例)和42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 目的:探讨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浆非酶抗氧化物浓度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发患者64例,作为病例组(包括家族史阳性30例,阴性34例)和42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白蛋白、总胆红素和尿酸浓度。病例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病理症状。结果:病例组血浆白蛋白和尿酸浓度低于对照组(P均<0.05);家族史阳性患者白蛋白和胆红素浓度低于家族史阴性患者(P均<0.05);家族史阳性患者病程与尿酸浓度呈负相关(r=-0.50,P<0.05),阴性症状分与白蛋白和尿酸浓度呈负相关(r=-0.37,-0.4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血浆非酶抗氧化能力下降,而且可能与阴性症状、家族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家族史 非酶抗氧化物 未服药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测评中的努力度效应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楠 邹义壮 +3 位作者 谭淑平 崔界峰 范宏振 姚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50-857,共8页
目的:采用词汇记忆测验(WMT)来探讨精神努力度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测评过程中的效应。方法:入组110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及110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施测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并以词... 目的:采用词汇记忆测验(WMT)来探讨精神努力度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测评过程中的效应。方法:入组110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及110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施测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并以词汇记忆测验(WMT)作为测验过程中被试精神努力度的评估指标。根据WMT的通过标准,将被试分为"患者-正常努力"(Sch-NE),"患者-努力不足"(Sch-IE),"对照-正常努力"(Con-NE)和"对照-努力不足"(Con-IE)4组。此外,患者组还完成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患者组未通过WMT的人数高于对照组(37%vs.8%,P<0.001);患者组WMT各项指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如,即时再认得分(91.0±11.7)vs.(96.8±4.3),P<0.001]。在控制努力度的情况下,患者组MCCB的各项得分(言语流畅分测验除外)均低于对照组[如,MCCB总分(37.8±10.4)vs.(50.9±8.8),P<0.001]。努力度效应显著(迷宫分测验除外),但其效应(Eta2介于1.7%~10.8%)低于组别效应(Eta2介于6.2%~24.7%)。Sch-NE组的MCCB和WCST得分(连线和迷宫分测验除外)均高于Sch-IE组[如,MCCB总分(40.4±9.8)vs.(32.6±9.6),P<0.001]。WMT各项指标得分与MCCB和WCST得分呈正相关(r=0.19~0.45,P<0.05),与PANSS中的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和反应缺乏因子分呈负相关(r=-0.20^-0.32,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的过程中应考虑努力度效应。对努力度的控制可能会影响对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的评估、治疗及相关研究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评估 精神努力度 精神分裂症 心理测量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量表计算机测量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效度 被引量:13
12
作者 谢孟杰 邹义壮 +4 位作者 王志仁 陈楠 张勇 郜肖肖 郑文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0-954,共5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量表(C-CAMPROMPT)计算机测量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性记忆(PM)功能评估的临床信效度。方法选取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以及健康对照(对照组)各50例。... 目的探讨中文版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量表(C-CAMPROMPT)计算机测量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性记忆(PM)功能评估的临床信效度。方法选取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以及健康对照(对照组)各50例。以C-CAMPROMPT计算机测量评估PM功能;以韦氏成人记忆量表第四版中文版(WMS-Ⅳ)评估逻辑记忆(LM)及视觉记忆(VR);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执行功能;以言语流畅性测验(CFT)评估处理速度;进行C-CAMPROMPT的临床信效度分析。结果该量表的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和0.627(均P〈0.001),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α系数)为0.742。病例组PM总分及各个因子、条目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病例组PM与LM、VR、WCST-CC、CFT正相关(r=0.34~0.89,P〈0.05)。判别分析显示量表的灵敏度为86%,特异度为92%,符合率为89%。探索性因子分析将量表的所有条目聚为2个因子(累计贡献率61.46%)。结论 C-CAMPROMPT计算机测量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M功能评估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信效度,是一个敏感性较高、适用性较强且稳定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前瞻性记忆 中文版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比较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 被引量:40
13
作者 宋煜青 谭云龙 +1 位作者 双梅 董问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0-613,共4页
目的比较病情稳定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选取40例抑郁症患者,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1例正常对照。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和阴性症状评估量表(PANSS)评估临床严重程度,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 目的比较病情稳定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选取40例抑郁症患者,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1例正常对照。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和阴性症状评估量表(PANSS)评估临床严重程度,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抑郁症患者在注意力因子评分显著低于正常;精神分裂症即刻记忆、视觉广度、注意力和延时记忆的评分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延时记忆的评分也低于抑郁症患者。在线条定位、词汇回忆评分也显著低于抑郁症患者。进一步做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数字广度测验(评价注意力)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力总分与PANSS总分、一般精神病理得分、阳性症状评分和阴性症状评分与呈负相关性,症状越重,注意力评分越差。另外RBANS总分与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总分也呈负相关性。结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并且与症状严重度呈相关性,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损害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谭云龙 谭淑平 +6 位作者 陈楠 韩标 杨甫德 曹连元 李佳 周东丰 邹义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浓度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与精神病理症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99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83名健康对照(对照组)血清...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浓度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与精神病理症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99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83名健康对照(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比较2组间差异。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精神病理症状,分析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与PANSS评分及其疾病状况间的关系。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组血清S100B浓度高于对照组[(0.158±0.037)μg/Lvs.(0.124±0.055)μg/L,P<0.001];精神分裂症组中,男性患者S100B水平高于女性[(0.169±0.035)μg/Lvs.(0.136±0.030)μg/L,P<0.001],采用典型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和联合治疗4个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P=0.307);②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浓度与PANSS阴性症状分(r=-0.31,P=0.002)、反应缺乏因子(r=-0.24,P=0.017)负相关。结论:血清S100B水平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显著升高;S100B对疾病的进程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SIOOB蛋白 抗精神病药物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的效度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范宏振 邹义壮 +6 位作者 谭淑平 陈楠 崔界峰 姚晶 段京辉 李东 李亚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9期2389-2391,共3页
[目的]对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的效度进行研究,以提高NOSIE-30在精神科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270例,进行NOISE-30、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及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定;... [目的]对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的效度进行研究,以提高NOSIE-30在精神科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270例,进行NOISE-30、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及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定;2个月后再次进行NOISE-30评定。[结果]对原量表30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抽取6个因子结构,总解释率为63.3%;按照量表各版本及探索性因素分析的量表结构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原版量表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因子结构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关联效度研究发现,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与PANSS总分、阴性分、精神病理、反应缺乏相关(P<0.05),与SQLS的症状/副反应量表相关(P<0.05);精神病性表现与PANSS总分、阳性分、阴性分、反应缺乏相关(P<0.05);原量表的抑郁因子与PANSS的阳性量表分相关(r=0.129,P<0.05);将抑郁与易激惹合并后的情绪性控制因子与易激惹因子的相关结果相似,均与PANSS总分、阳性分及SQLS的心理/社会量表相关(P<0.05)。[结论]住院病人NOSIE-30原量表7个因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6个因子相对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但原量表7个因子中的抑郁因子可能作为一项评估抑郁的项目并不合适,采用6个因子的结构模型能提高现有量表临床使用的准确性,但仍需对某些题目及因子结构进行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 结构效度 关联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和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惠李 杜伟利 +6 位作者 陈大春 张保华 王志仁 修梅红 王帆 张向阳 张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15-715,719,723,728,共4页
有研究发现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异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beta-hydroxy-lase,DBH)是催化多巴胺向去甲肾上腺素转化的核心酶[2]。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 性病例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SM技术在认知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颖娜 梁文洲 +1 位作者 赵立营 王志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7-151,共5页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认知功能障碍问题日益突出。有效的认知功能评估方法对于老年人健康至关重要。本综述深入研究了一种潜在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即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QSM),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认知功能障碍问题日益突出。有效的认知功能评估方法对于老年人健康至关重要。本综述深入研究了一种潜在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即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QSM),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领域的应用。本文总结了QSM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疾病中的应用,强调其在评估脑部铁含量和认知功能下降之间关系的潜力。此外,本文还关注了QSM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糖尿病、贫血等疾病中的潜在应用价值。通过深入研究QSM技术,本综述有望为早期诊断、治疗和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磁化率成像 认知功能障碍 铁沉积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帕金森病 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和正常体质量儿童对不同种类食物的内隐态度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艳丽 高笑 +1 位作者 谭淑平 陈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4-449,共6页
目的:考察超重和体质量正常的儿童对不同种类食物的内隐态度。方法:从重庆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中筛选出超重(含肥胖)儿童33名(男26名,女7名),按相应班级、年龄、性别选出匹配的正常体质量儿童33名(男26名,女7名)。所有儿童均完成外部... 目的:考察超重和体质量正常的儿童对不同种类食物的内隐态度。方法:从重庆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中筛选出超重(含肥胖)儿童33名(男26名,女7名),按相应班级、年龄、性别选出匹配的正常体质量儿童33名(男26名,女7名)。所有儿童均完成外部情感西蒙任务。分别对男性和女性儿童完成外部情感西蒙任务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进行2(组别:超重组、正常体质量组)×2(食物种类:健康食物、不健康食物)×2(外在反应效价:积极、消极)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超重男性儿童对所有食物的反应时均短于正常体质量男性儿童[(686.7±32.6)ms vs.(760.8±32.6)ms,P<0.05];超重男性儿童可能对所有食物按消极反应效价键的反应时长于按积极键的反应时[(702.4±32.9)ms vs.(670.9±34.5)ms,P<0.01],正常体质量男性儿童对所有食物按积极键和消极键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儿童反应时的组别主效应及外在反应效价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男性和女性儿童错误率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组别的主效应、外在反应效价的主效应、外在反应效价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及外在反应效价与组别、食物种类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重儿童和正常体质量儿童对食物的内隐态度的差异可能存在着性别上的不同。超重男性儿童可能对所有种类的食物(健康和不健康食物)均持积极态度,而正常体质量男性儿童对所有食物均持中立态度;女性儿童体质量与对食物的态度之间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食物 内隐态度 外部西蒙情感任务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英丽 宋崇升 +2 位作者 张东 徐泽 武志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对门诊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进行测查,选取≥16分者40例入强迫症组,选取与之匹配的33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应用防御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①强迫症组不成熟...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对门诊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进行测查,选取≥16分者40例入强迫症组,选取与之匹配的33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应用防御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①强迫症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对照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②强迫症组在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分裂、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以及解除、假性利他、隔离等中间型防御机制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强迫症组男性在防御机制升华、压抑、消耗倾向上的得分高于组内女性(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较少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男性强迫症患者较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升华、压抑、消耗倾向的防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防御机制 耶鲁布朗强迫量表 防御方式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b761对迟发性运动障碍模型大鼠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
20
作者 李艳丽 岳伟华 +7 位作者 谭云龙 王志仁 李佳 王月婵 朱凤艳 张向阳 杨甫德 周东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分析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D)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血清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和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的影响,探索TD可能的防治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prague-Daw 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2 m L... 目的:分析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D)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血清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和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的影响,探索TD可能的防治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prague-Daw 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2 m L/kg+第5周始灌胃5 m L/kg NS]、TD组[腹腔注射氟哌啶醇(Hal)2 mg/kg+第5周始灌胃5 m L/kg NS]、Egb761预防组(PEgb761组)(腹腔注射Hal 2 mg/kg同时灌胃5 m L/kg Egb761溶液)、Egb761治疗组(T-Egb761组)(腹腔注射Hal 2 mg/kg+第5周始灌胃5 m L/kg Egb761溶液)。每组8只,共观察10周,每周第7天评定大鼠口周不自主运动(VCM)的严重程度。第10周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BDNF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TA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第3周末TD和T-Egb761组VCM评分显著增加(P<0.05),第5周末达峰值;第6周后T-Egb761组VCM评分逐步下降;第10周末T-Egb761组VCM评分(4.1±2.0)显著低于TD组(27.9±5.8)(P<0.001),与对照组(3.5±1.9)无差异(P>0.05);P-Egb761组与对照组10个评估点VCM评分无差异;第10周末,TD组血清BDNF水平[(6.9±1.0)pg/m L]低于对照组[(8.6±2.5)pg/m L]、T-Egb761组[(8.9±1.5)pg/m L]和P-Egb761组[(9.6±1.4)pg/m L];TD组TAC水平[(11.9±3.2)U/m L]低于对照组[(18.2±5.5)U/m L]和T-Egb761组[(19.4±4.4)U/m L](P<0.05),与P-Egb76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b761可预防和显著缓解TD模型大鼠VCM症状,神经元的保护因素和自由基代谢异常可能在TD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障碍 药源性 EGB761 脑源性营养因子 总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