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对《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及落实现况调查
1
作者 叶晓露 许冬梅 +7 位作者 高静 邵静 史方竹 陈雪秋 张燕红 陈海勤 罗薇 邓星萍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299,共5页
目的:调查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对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 431—2023《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及落实情况,为精神科护理分级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3月—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全国31个省份的308家不同层级精神专科医院的6925名... 目的:调查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对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 431—2023《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及落实情况,为精神科护理分级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3月—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全国31个省份的308家不同层级精神专科医院的6925名护士开展《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现状问卷调查。结果:89.86%的精神科护士知晓《护理分级标准》,对一级与二级护理分级内容的掌握率分别仅为61.42%、66.76%;44.98%的精神科护士认为《护理分级标准》非常适合精神科;47.49%的精神科护士认为当前医院使用的护理分级方法非常适合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者与临床护士对标准的知晓及掌握情况存在差异(P<0.05);护理分级的评定由医护人员共同确定的占比为54.11%,开具护理分级医嘱以医生为主导的占比为88.14%。结论:《护理分级标准》在精神专科医院护士中知晓度较高,但掌握情况不佳;该标准在精神科临床应用中存在局限性,需要探索更适合精神科护理分级的方法,不断完善精神科护理分级评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分级 精神科护士 认知 行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临床实践在提升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邵静 罗薇 +2 位作者 刘晓 王晨 王志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13-1716,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叙事护理的临床实践对提升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的34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在临床实施为期1年的叙事护理项目,并运用护士人文关... 目的:分析基于叙事护理的临床实践对提升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的34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在临床实施为期1年的叙事护理项目,并运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叙事护理项目实施后研究对象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展基于叙事护理的临床实践可以有效提升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进而促进其护理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人文关怀 精神科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8
3
作者 邵静 罗薇 +3 位作者 耿丽弟 王晨 刘晓 王志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6期931-936,共6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精神科专科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为精神科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护理质量监测及评价提供标准、可量化的依据。方法:成立研究小组,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法分析结果和研究小... 目的:构建适用于精神科专科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为精神科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护理质量监测及评价提供标准、可量化的依据。方法:成立研究小组,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法分析结果和研究小组成员讨论结果初步拟定指标,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确立精神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结果:最终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的精神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5、0.918,专家协调系数在0.112~0.148(P<0.05)。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精神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科学、可信、实用,有利于精神科专科护理质量的管理和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敏感性 指标体系 精神科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精神科护理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0
4
作者 许冬梅 邵静 吴艳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4期7-9,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精神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据2009年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已达到17.5%,每100个人中就会出现1例重症精神疾病患者。2011年,我国首部关于精神卫生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精神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据2009年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已达到17.5%,每100个人中就会出现1例重症精神疾病患者。2011年,我国首部关于精神卫生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草案)》已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获原则通过,反映出社会各界对于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非药物干预与药物干预同等重要,在发达国家,精神疾病管理基本上是团队服务的模式,并且有强大的社区服务体系作支撑,而我国目前还多限于在医院内由医生和护士来负责患者的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护士将在精神病患者康复中承担起更重要的角色,自2011年起,精神科护理被列入到护士执业考试内容中,试题所占比例将逐年增高《,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也明确提出:争取到2015年,在全国建立5个国家级精神护理专业培训基地。本期策划从国内外精神科护理教育及学科发展现状,精神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层面进行探讨,对我国精神科护理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还对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院长王向群教授进行了采访,并介绍了其院内开展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程干预服务模式"的进展,以期为各地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我国精神科护理事业的发展,使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 国内外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护理现状 精神疾病患者 社区服务体系 非药物干预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护士抑郁症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邵静 许冬梅 +2 位作者 吴艳 王翠玲 杨甫德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 :调查北京市护士抑郁症相关知识及态度的现状。方法 :用问卷法调查北京市4家医院447名护士的抑郁症相关知识及态度。结果:447名护士抑郁症知识得分为(11.99±4.85)分,平均知晓率为43.02%;不同医院级别、工作年限、职称护士知... 目的 :调查北京市护士抑郁症相关知识及态度的现状。方法 :用问卷法调查北京市4家医院447名护士的抑郁症相关知识及态度。结果:447名护士抑郁症知识得分为(11.99±4.85)分,平均知晓率为43.02%;不同医院级别、工作年限、职称护士知识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精神科护士对抑郁症知识总体及各部分的认知得分均低于精神科护士及非精神科医生(P<0.01)。在态度方面,非精神科护士与精神科护士比较,部分条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士对抑郁症知识了解普遍不足、识别率不高,但非精神科护士的抑郁症知识及护理技能更需要提高,应加强医务人员抑郁症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抑郁症 知识 态度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护士教育现状和教育需求调查 被引量:15
6
作者 呼滨 邵文利 +7 位作者 代桂芝 李葆华 王永利 徐涛 马贵君 张杰 张爱军 郑立军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7期35-37,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护士的教育现状和教育需求,为北京市完善社区护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社区护士教育现状及教育需求量表对北京市8个社区309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59.5%的调查对象在校期间学习过社区护理课程,4...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护士的教育现状和教育需求,为北京市完善社区护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社区护士教育现状及教育需求量表对北京市8个社区309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59.5%的调查对象在校期间学习过社区护理课程,48.9%的调查对象在学习社区护理课程时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为4∶1,93.9%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增加社区护理课程中实践所占的比例;87.4%的调查对象曾经参加或正在参加岗位培训,79.3%的调查对象希望参加或再次参加护理岗位培训。结论:社区护理在校课程需要调整课时,增加实践所占比例;岗位培训需要增加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士 教育需求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坊”对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崔静怡 邵静 +6 位作者 刘克林 王育新 李志恒 张东 谭云龙 汪毅 许冬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 :分析"减压坊"的减压技术对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纳入阳性项目数大于30的护士6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干预组采用"减压坊"的减压技术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症状自... 目的 :分析"减压坊"的减压技术对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纳入阳性项目数大于30的护士6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干预组采用"减压坊"的减压技术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斯堡睡眠指数(PSQI)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两组人员进行评估。结果 :1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SCL-90、SAS、SDS、PSQI、S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SDS、PSQI、SSR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自身干预前后SAS、SDS、PSQI、SS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压坊"的减压技术可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睡眠状况,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心理减压 放松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士面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心境分析及心理调适 被引量:23
8
作者 高静 许冬梅 +3 位作者 邵静 安凤荣 王涌 蔡壮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 :分析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护士的心境状态及心理调适方式。方法 :选取北京3家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护士183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简明心境量表(POM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自... 目的 :分析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护士的心境状态及心理调适方式。方法 :选取北京3家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护士183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简明心境量表(POM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根据自制调查问卷统计,一年内受过职场暴力伤害的护士占82.0%,一年内受3种以上种类伤害的占54.1%,一个月受过职场暴力伤害的护士占69.4%,一个月内受3种以上种类伤害的占36.6%,一年内受伤害次数大于3次的占70.0%;2按一个月内是否受到伤害分类,护士在SAS、愤怒、疲劳、压抑、慌乱、POMS总分、幸福指数总分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将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客观资料与量表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AS、疲劳与工作年限呈正相关,精力、自我相关情绪与工作年限呈负相关;SAS、疲劳与年龄呈正相关,自我相关情绪与年龄呈负相关;SDS、SAS、愤怒、疲劳、压抑、慌张、POMS总分与一年内受伤次数呈正相关,幸福指数与一年内受伤次数呈负相关;SAS、愤怒、疲劳、压抑、慌张、POMS总分与一个月内受伤种类呈正相关,幸福指数与一个月内受伤种类呈负相关。结论 :精神科护士在面对工作场所暴力后心境状态及心理状态都会变差,管理者应加强精神科护士应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心理疏导及调适,并且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应对方法,以改善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工作场所暴力 心境 心理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解除评估表的构建 被引量:7
9
作者 高静 许冬梅 +5 位作者 蔡壮 张卫东 苑鸣顺 高冬芳 谷嘉宁 张梦倩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9-22,共4页
目的构建适合的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解除评估表,为患者约束提供安全保障。方法在查阅文献、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模型,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3个省、直辖市的20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立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解除评... 目的构建适合的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解除评估表,为患者约束提供安全保障。方法在查阅文献、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模型,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3个省、直辖市的20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立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解除评估表的条目。进而请6名专家对评估表的内容效度进行评价。结果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908、0.950,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57、0.238(均P<0.05)。最终确立了5个一级指标(情绪情感、行为、合作程度、对约束健康教育的认知、意识状况),20个二级指标的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解除评估表。该评估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62。结论初步建立的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解除评估表较科学、可靠,可以作为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解除的评估工具,以规范临床约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约束 保护性约束 精神疾病 解除 计划行为理论 德尔菲法 评估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伦理背景中的健康道德凝思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娟 封莉莉 +2 位作者 张月梅 张春苗 冯泽明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9-41,共3页
健康道德是关于人类健康的一种道德观念。在生态伦理视域中健康道德观念被拓展、更新。它把人的健康、社会的健康和自然界的健康共同作为研究对象。它提出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健康道德具有公益性、代继性和共生性的基本特点,提出人人参加,... 健康道德是关于人类健康的一种道德观念。在生态伦理视域中健康道德观念被拓展、更新。它把人的健康、社会的健康和自然界的健康共同作为研究对象。它提出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健康道德具有公益性、代继性和共生性的基本特点,提出人人参加,事事参与;健康生活,健康行为;抵制陋习,抵制败俗;爱护环境,履行责任的道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健康道德 共生性 代继性 公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士的压力与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琳娜 许冬梅 +1 位作者 英立平 陈素坤 《中国护理管理》 2003年第3期27-29,共3页
急诊工作环境对护士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关于职业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4]
关键词 护士 急诊室 被试者 得分情况 分量表 职业压力 心理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负性体验及持续时间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丽华 宋晓 +2 位作者 邵静 王冲 刘晓乐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1-64,68,共5页
目的调查患者安全事件中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负性体验及持续时间,以期为后续干预支持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2020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的280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经历PS... 目的调查患者安全事件中精神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负性体验及持续时间,以期为后续干预支持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2020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的280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经历PSI后的负性体验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统计各种负性体验的发生情况,并将各种负性情绪按照护士报告与否分为两组,比较护士在患者伤害后果及经历方式上的差异。结果273名(97.5%)的护士报告1种及以上负性体验。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负性体验报告率由高到低排序前三位的为“会在工作中规避风险”“感到压力”和“过度警惕”。在所有负性体验中,未报告与报告组患者伤害后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部分负性体验上,报告与否与经历方式呈线性趋势。结论精神科护士负性体验的报告率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亟需针对相关人员开展干预以保证护理质量稳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安全事件 负性体验 精神科 护士 第二受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攻击与工作压力的关系 被引量:15
13
作者 姚秀钰 李峥 +3 位作者 邵静 王丽娜 张靖 赵方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9-431,共3页
护士已被认为是高压力职业人群[1],遭受暴力攻击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特征[2],而两者之间关系的探索尚较缺乏。本研究立足京津冀地区,旨在调查该护士遭受暴力攻击的情况及工作压力的现状并分析相关性,以期为精神科护士职业安全的提升... 护士已被认为是高压力职业人群[1],遭受暴力攻击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特征[2],而两者之间关系的探索尚较缺乏。本研究立足京津冀地区,旨在调查该护士遭受暴力攻击的情况及工作压力的现状并分析相关性,以期为精神科护士职业安全的提升和工作压力的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工作压力 暴力攻击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