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压坊”对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崔静怡 邵静 +6 位作者 刘克林 王育新 李志恒 张东 谭云龙 汪毅 许冬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 :分析"减压坊"的减压技术对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纳入阳性项目数大于30的护士6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干预组采用"减压坊"的减压技术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症状自... 目的 :分析"减压坊"的减压技术对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纳入阳性项目数大于30的护士6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干预组采用"减压坊"的减压技术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斯堡睡眠指数(PSQI)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两组人员进行评估。结果 :1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SCL-90、SAS、SDS、PSQI、S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SDS、PSQI、SSR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自身干预前后SAS、SDS、PSQI、SS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压坊"的减压技术可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睡眠状况,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心理减压 放松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脑影像辅助诊断与经颅磁刺激治疗进展
2
作者 翁旭初 静进 +15 位作者 罗建红 段旭君 臧玉峰 王馨 梁九兴 袁丽霞 杨兴洁 李镭 林力孜 徐海青 陈卓铭 黄赛君 陈强 易泉英 梁茂萍 陈艳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61-670,共10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病因机制未明、异质性高,精准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近年来,脑影像技术在ASD脑机制探索和辅助诊断方面展现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精准经颅磁刺激(TMS)干预提供了基础。研究表明,融合多模态脑影像数据,构建具有发育特异性...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病因机制未明、异质性高,精准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近年来,脑影像技术在ASD脑机制探索和辅助诊断方面展现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精准经颅磁刺激(TMS)干预提供了基础。研究表明,融合多模态脑影像数据,构建具有发育特异性的个体化脑影像指标,可提高ASD诊断和分类的准确性;基于功能磁共振获得的功能连接引导可实现个体化TMS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脑影像 辅助诊断 经颅磁刺激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疫情期间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正杰 张晓鸣 +4 位作者 刘彦茹 李斌彬 过斌 刘华清 王志仁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2期1734-173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期间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某地区242例18~50岁居民相关资料,其中118例抑郁症患者、124例健康人群。分别对一般资料问卷、心理社会指数问卷(PS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期间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某地区242例18~50岁居民相关资料,其中118例抑郁症患者、124例健康人群。分别对一般资料问卷、心理社会指数问卷(PS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数据比较两组间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差异。然后用Logistic回归来评估疫情期间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结果:两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职业状况、异常病态行为、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抑郁症依然显著关联。与在职相比,待业/无业/退休、学生与抑郁症密切关联,其次是异常病态行为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结论:疫情下对于缺乏社会关系的抑郁症群体应当积极关注其心理健康状态,全方位提升对他们的社会心理支持。以避免疫情带来的心理精神症状的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抑郁症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时间设置问题讨论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超 李英 孙春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0,共4页
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刊于 2 0 0 1年开始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推出了与心理治疗及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讨论专栏 ,专栏的目的在于讨论和澄清有关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重点问题和... 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刊于 2 0 0 1年开始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推出了与心理治疗及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讨论专栏 ,专栏的目的在于讨论和澄清有关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 ,以达到“百家争鸣”和普及与提高之目的。今年本专栏将继续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希望国内外同行继续支持和关注本专栏的讨论 ,踊跃来稿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也希望大家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值得讨论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将分期、分批整理和筛选大家的意见予以刊登 ,或在必要时分别邀请不同心理治疗学派的专家、学者发表意见。来信请寄本刊 (10 0 0 83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 5 1号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或专栏负责人钱铭怡教授 (10 0 871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请在来稿中写明作者的工作单位、职业 ,以及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时间设置 基本原则 咨询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与中青年抑郁障碍患者非酶抗氧化物水平差异
5
作者 范宁 张琪 +5 位作者 白璐源 赵文暄 云雅君 燕江陵 韩笑乐 杨甫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年龄阶段抑郁障碍患者非酶抗氧化物水平的差异。方法纳入抑郁障碍患者135例(包括年龄≥60岁的老年抑郁组63例和<60岁的中青年抑郁组72例),健康对照98名(包括年龄≥60岁的老年对照组46名和<60岁的中青年对照组52名)。... 目的探索不同年龄阶段抑郁障碍患者非酶抗氧化物水平的差异。方法纳入抑郁障碍患者135例(包括年龄≥60岁的老年抑郁组63例和<60岁的中青年抑郁组72例),健康对照98名(包括年龄≥60岁的老年对照组46名和<60岁的中青年对照组52名)。测定被试血清非酶抗氧化物尿酸、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对于尿酸、总胆红素水平,抑郁因素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障碍患者的尿酸[(314.30±85.18)μmol/L vs.(339.68±85.27)μmol/L]、总胆红素[(12.81±6.16)μmol/L vs(.15.09±5.97)μmol/L]水平低于对照(P<0.05)。年龄分组与抑郁因素对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F=11.059,P<0.001),老年抑郁组患者的白蛋白[(41.05±3.97)g/L vs.(46.01±4.49)g/L]水平低于中青年抑郁组患者(P<0.01)。结论抑郁障碍患者存在非酶类抗氧化物的异常,老年患者的损害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老年人 非酶抗氧化物 尿酸 胆红素 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试焦虑障碍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6
作者 卢娜 刘华清 +10 位作者 季蕴辛 郭蓉娟 贺丹军 焦志安 林越瑞 田峰 张桂青 徐治 安钢辉 张燕 袁勇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4225-4233,4255,共10页
考试焦虑障碍是一组与考试等评价性刺激相关的综合征,是考试带来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长期的考试焦虑容易引起紧张、恐惧、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损害个体的工作记忆、注意等认知能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个体出现自杀意念。为进一... 考试焦虑障碍是一组与考试等评价性刺激相关的综合征,是考试带来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长期的考试焦虑容易引起紧张、恐惧、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损害个体的工作记忆、注意等认知能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个体出现自杀意念。为进一步规范考试焦虑障碍的临床诊疗,在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考试焦虑协作组的组织下,由13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包括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学专家,基于国内外文献和临床诊疗经验等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期从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评估、治疗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全面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焦虑 临床诊疗 精神卫生服务 中医药疗法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个性特征与更年期综合征初探 被引量:25
7
作者 赵更力 王临虹 +1 位作者 渠川琰 王向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6-137,168,共3页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45-55岁职业妇女191例,应用EPQ个性问卷和更年期症状Kuppevman评分法进行了评定。结果提示内向和倾向内向的人失眠发生率较高;高(P分)精神质的人易激惹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分的人...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45-55岁职业妇女191例,应用EPQ个性问卷和更年期症状Kuppevman评分法进行了评定。结果提示内向和倾向内向的人失眠发生率较高;高(P分)精神质的人易激惹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分的人;情绪不稳定和倾向不稳定的人头晕、乏力、心慌、注意力不集中、腰背关节痛、皮肤感觉异常、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情绪稳定和倾向稳定的人。表明妇产科医生在药物治疗更年期症状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具有神经质和精神质个性特征的人加强心理咨询和保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个性 艾森克个性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发与非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状况比较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翠文 谭云龙 +4 位作者 曹连元 邹义壮 苏建民 姚付新 周东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伴发与非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状况间存在的差异及可 能的机理。方法采用成人书氏智力(WAIS)、韦氏记忆(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词汇流畅性 (VFT)、Stroop测验(WCT),对一般状况匹配的伴... 目的探讨伴发与非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状况间存在的差异及可 能的机理。方法采用成人书氏智力(WAIS)、韦氏记忆(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词汇流畅性 (VFT)、Stroop测验(WCT),对一般状况匹配的伴发(53例,TD组)与非伴发(55例,非TD组)TD慢性精神分裂症 患者进行检测,以综合评定2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其认知损伤的差异。结果在WAIS操作、言语及全量表智商、 WMS的记忆商、VFT的所有指标上,TD组显著差于非TD组(P<0.05);而2组在WCST除完成分类数外的其他指 标及WCT的各指标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伴发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 更明显,这可能与抗精神病药导致的神经元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运动障碍 认知功能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水平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晓鸣 过斌 +3 位作者 刘彦茹 张房昉 刘华清 王志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22-1426,共5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20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20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FGF2表达水平;采用WD-3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免疫比色法检测TRPC1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精神症状;Pearson法分析FGF2、TRPC1与精神症状指标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FGF2、TRPC1水平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RPC1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GF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PANSS评分、阳性评分、阴性评分、一般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FGF2表达与总PANSS评分、阳性评分、阴性评分、一般症状评分均呈正相关,TRPC1表达与总PANSS评分、阳性评分、阴性评分、一般症状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FGF2、TRPC1水平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8、0.911,对应的敏感度分别为84.00%、89.50%,特异度分别为89.00%、86.50%;两者联合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AUC为0.96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50%、90.00%。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FGF2水平明显升高,TRPC1水平明显降低,血清FGF2、TRPC1水平与患者的精神症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 精神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杀未遂者及亲友假定困境下考虑自杀的可能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兴洁 伍梦洁 +3 位作者 童永胜 殷怡 肖春玲 刘华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20-925,共6页
目的:比较自杀未遂者及其家属在不同假定困境下考虑自杀的可能性。方法:自杀未遂者120例及分层随机抽样获得正常对照140例纳入研究。未遂者与对照者及其家属和亲友各1名,共6类受访者报告自己在假定困境下考虑自杀的可能性。运用重复测... 目的:比较自杀未遂者及其家属在不同假定困境下考虑自杀的可能性。方法:自杀未遂者120例及分层随机抽样获得正常对照140例纳入研究。未遂者与对照者及其家属和亲友各1名,共6类受访者报告自己在假定困境下考虑自杀的可能性。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6类受访者考虑自杀的可能性,并列出考虑自杀可能性最大的几类假定困境。结果:在假定困境下,6类受访者考虑自杀的可能性不同,未遂者本人在困境下考虑自杀的可能性高于对照者本人(P<0.001)和未遂者家属(P<0.05),未遂者家属高于对照者家属(P<0.05)。6类受访者在“患不治之症”、“感染艾滋病病毒”、“吸毒成瘾”的假定困境下肯定考虑自杀可能性大的比例排名靠前。结论:自杀未遂者及亲属在假定困境下考虑自杀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有关自杀预防的健康教育,以降低未来的自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假定困境 自杀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