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对《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及落实现况调查
1
作者 叶晓露 许冬梅 +7 位作者 高静 邵静 史方竹 陈雪秋 张燕红 陈海勤 罗薇 邓星萍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299,共5页
目的:调查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对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 431—2023《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及落实情况,为精神科护理分级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3月—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全国31个省份的308家不同层级精神专科医院的6925名... 目的:调查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对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 431—2023《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及落实情况,为精神科护理分级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3月—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全国31个省份的308家不同层级精神专科医院的6925名护士开展《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现状问卷调查。结果:89.86%的精神科护士知晓《护理分级标准》,对一级与二级护理分级内容的掌握率分别仅为61.42%、66.76%;44.98%的精神科护士认为《护理分级标准》非常适合精神科;47.49%的精神科护士认为当前医院使用的护理分级方法非常适合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者与临床护士对标准的知晓及掌握情况存在差异(P<0.05);护理分级的评定由医护人员共同确定的占比为54.11%,开具护理分级医嘱以医生为主导的占比为88.14%。结论:《护理分级标准》在精神专科医院护士中知晓度较高,但掌握情况不佳;该标准在精神科临床应用中存在局限性,需要探索更适合精神科护理分级的方法,不断完善精神科护理分级评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分级 精神科护士 认知 行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临床实践在提升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邵静 罗薇 +2 位作者 刘晓 王晨 王志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13-1716,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叙事护理的临床实践对提升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的34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在临床实施为期1年的叙事护理项目,并运用护士人文关... 目的:分析基于叙事护理的临床实践对提升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的34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在临床实施为期1年的叙事护理项目,并运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叙事护理项目实施后研究对象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展基于叙事护理的临床实践可以有效提升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进而促进其护理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人文关怀 精神科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6
3
作者 邵静 罗薇 +3 位作者 耿丽弟 王晨 刘晓 王志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6期931-936,共6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精神科专科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为精神科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护理质量监测及评价提供标准、可量化的依据。方法:成立研究小组,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法分析结果和研究小... 目的:构建适用于精神科专科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为精神科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护理质量监测及评价提供标准、可量化的依据。方法:成立研究小组,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法分析结果和研究小组成员讨论结果初步拟定指标,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确立精神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结果:最终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的精神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5、0.918,专家协调系数在0.112~0.148(P<0.05)。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精神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科学、可信、实用,有利于精神科专科护理质量的管理和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敏感性 指标体系 精神科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