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对《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及落实现况调查
1
作者 叶晓露 许冬梅 +7 位作者 高静 邵静 史方竹 陈雪秋 张燕红 陈海勤 罗薇 邓星萍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299,共5页
目的:调查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对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 431—2023《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及落实情况,为精神科护理分级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3月—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全国31个省份的308家不同层级精神专科医院的6925名... 目的:调查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对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 431—2023《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及落实情况,为精神科护理分级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3月—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全国31个省份的308家不同层级精神专科医院的6925名护士开展《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现状问卷调查。结果:89.86%的精神科护士知晓《护理分级标准》,对一级与二级护理分级内容的掌握率分别仅为61.42%、66.76%;44.98%的精神科护士认为《护理分级标准》非常适合精神科;47.49%的精神科护士认为当前医院使用的护理分级方法非常适合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者与临床护士对标准的知晓及掌握情况存在差异(P<0.05);护理分级的评定由医护人员共同确定的占比为54.11%,开具护理分级医嘱以医生为主导的占比为88.14%。结论:《护理分级标准》在精神专科医院护士中知晓度较高,但掌握情况不佳;该标准在精神科临床应用中存在局限性,需要探索更适合精神科护理分级的方法,不断完善精神科护理分级评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分级 精神科护士 认知 行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丧亲哀伤来电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2
作者 刘梓康 安静 +4 位作者 李星雪 梁娟 赵丽婷 王若飞 梁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探索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丧亲哀伤来电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22-2023年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来电中评估有哀伤反应的丧亲来电者纳入本研究,通过询问来电者2周内是否有自杀想法来评估来电者当下是否有自杀意念。收集丧亲哀... 目的:探索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丧亲哀伤来电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22-2023年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来电中评估有哀伤反应的丧亲来电者纳入本研究,通过询问来电者2周内是否有自杀想法来评估来电者当下是否有自杀意念。收集丧亲哀伤来电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通过热线访谈评估丧亲哀伤来电者的痛苦感、希望感以及自杀危险因素,采用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评估丧亲哀伤来电者的抑郁程度。用logistic回归分析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77.2%(1028/1332)来电者报告有自杀意念。年龄>25岁(OR=0.50)、受教育年限10~16 a(OR=0.59)、受教育年限>16 a(OR=0.28)、高希望感(OR=0.41)的来电者不容易出现自杀意念;而有既往自杀未遂史(OR=2.70)、高痛苦感(OR=1.72)、高抑郁程度(OR=2.86)的来电者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结论:丧亲哀伤来电者的既往自杀未遂史、高痛苦感、高抑郁程度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援助热线 丧亲 哀伤反应 自杀意念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40家综合医院住院病人抑郁障碍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志青 张艳萍 +3 位作者 杨少杰 孟梅 王向群 费立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综合医院住院病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及其求治情况。方法:在北京地区分层随机抽40家综合医院。共调查2925例年龄≥15岁的住院病人。精神科护士使用自制抑郁筛选量表后,精神科医生根据DSM-IV标准对筛选阳性和10%筛选阴性... 目的:了解北京综合医院住院病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及其求治情况。方法:在北京地区分层随机抽40家综合医院。共调查2925例年龄≥15岁的住院病人。精神科护士使用自制抑郁筛选量表后,精神科医生根据DSM-IV标准对筛选阳性和10%筛选阴性者做出金标准诊断。结果:经调整后任何抑郁障碍总的现患率、年患率和终身患病率分别为7.04%、7.47%和9.96%;其中,重性抑郁障碍分别为3.83%、4.33%和6.11%。在123例现患重性抑郁发作者中,仅有12例(9.8%)曾因此问题接受过诊治。重性抑郁发作现患率在女性显著高于男性(5.18%比3.59%,RR=1.44,95%CI:1.01—2.05),在二级医院高于三级医院(6.28%比3.31%,RR=1.90,95%CI:1.31~2.75),在内科高于外科(6.08%比3.60%,RR=1.69,95%CI:1.15—2.49)和其它科(6.08%比3.01%,RR=2.02,95%CI:1.21-3.37)。结论:北京综合医院住院病人抑郁障碍患病率高,但其接受诊治的比例很低。应尽快制定相应措施以提高综合医院病人抑郁障碍的诊治率并定期对其效果进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横断面调查 综合医院 住院病人 患病率 诊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40家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调查 被引量:27
4
作者 牛雅娟 王志青 +2 位作者 杨少杰 费立鹏 王向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57-461,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出现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制抑郁筛选量表在随机抽取的北京40家各级综合医院中调查了2914例年龄〉15岁的住院病人,了解他们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并...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出现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制抑郁筛选量表在随机抽取的北京40家各级综合医院中调查了2914例年龄〉15岁的住院病人,了解他们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模型发现其危险因素。结果:2914例患者中,187人(6.42%;95%CI为5.58%~7.64%)有过自杀意念,其危险因素排列为:近一年感到绝望的频率高(OR=9.2,95%CI为6.5~12.9)、亲属有过自杀行为(4.3,2.3~8.3)、调查当时有重性抑郁发作(2.7,1.7~4.3)、熟人有过自杀行为(2.0,1.3~2.9)、年龄〈55岁(1.7,1.2~2.3)、女性(1.5,1.1~2.1)。2914例患者中,25人(0.86%;95%CI为0.56%~1.26%)有过自杀未遂,其危险因素排列为:目前有重性抑郁发作(OR=5.6,95%CI为2.1~15.1)、亲属有过自杀行为(5.1,1.4~18.9)、近一年感到绝望频率高(4.7,1.9~11.9)、年龄〈55岁(3.6,1.4~9.3)、女性(3.6,1.4~9.3)。结论:伴有抑郁症状的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应视为自杀高危人群,需投入更多的关注。根据其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应在综合医院制定和执行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自杀意念 横断面调查 自杀未遂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综合医院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献云 张艳萍 +2 位作者 王志青 杨少杰 费立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患者抑郁障碍(目前为抑郁发作的心境障碍)的患病率。方法由精神科护士采用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对分层抽样的北京50家综合医院顺序就诊的2877例门诊患者和2925例住院患者进行筛查,然后由精神科医师在盲法下采用美国《精...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患者抑郁障碍(目前为抑郁发作的心境障碍)的患病率。方法由精神科护士采用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对分层抽样的北京50家综合医院顺序就诊的2877例门诊患者和2925例住院患者进行筛查,然后由精神科医师在盲法下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配套的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患者版(SCID-I/P)》对筛查阳性和10%筛查阴性者进行半定式精神科检查,以确定最后诊断。结果综合医院患者抑郁障碍的现患率、年患病率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5.23%、5.72%和8.22%;其中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应患病率分别为2.94%、3.46%和5.32%。结论北京地区综合医院患者抑郁障碍总的现患率并不显著高于我国普通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 患病率 现况调查 综合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2
6
作者 陈曲 刘旭 孟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231,共9页
背景当前,我国医护人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尤其是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因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重症患者前来就诊,使得相关医护人员、特别是青年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压力过大,职业倦怠现象更加严重。目的分析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青年... 背景当前,我国医护人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尤其是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因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重症患者前来就诊,使得相关医护人员、特别是青年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压力过大,职业倦怠现象更加严重。目的分析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者对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进行有效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8—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年龄<35岁的674名在职青年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74份,收回有效问卷663份,有效回收率为98.4%。调查问卷由一般信息调查表和职业倦怠量表组成。在职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63名在职青年医护人员情感衰竭维度得分22(0,54)分,去人性化维度得分6(0,29)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31(0,48)分。根据M氏常模与杭州地区护士常模对在职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评价,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63名在职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为65.0%(431/663),其中轻度倦怠、中度倦怠、重度倦怠分别有224名(33.8%)、129名(19.5%)、78名(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生活压力、科室、月收入、职业喜爱程度、伴随疾病数量是重度情感衰竭的影响因素;心理减压培训、职业喜爱程度、伴随疾病数量是重度去人性化的影响因素;心理减压培训、科室、工作要求、职业喜爱程度是重度个人成就感低的影响因素;心理减压培训、职业喜爱程度、伴随疾病数量是重度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在职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呈现较高水平,建议医院管理部门对青年医护人员开展系统的职业认同和专业自我概念等职业价值观教育,定期组织心理减压培训和文体锻炼活动,缓解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医务人员 护理人员 青年人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综合医院心理卫生服务现状 被引量:15
7
作者 安静 张亚利 +7 位作者 李献云 童永胜 梁红 王绍礼 杨甫德 赵丽婷 岳琳琳 徐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了解2009年北京地区各级综合医院心理卫生服务状况。方法:按照北京市卫生局提供的名单向北京全部272家各级综合医院发放自编"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2009年医院一般情况、医院提供心理卫生服务的情况... 目的:了解2009年北京地区各级综合医院心理卫生服务状况。方法:按照北京市卫生局提供的名单向北京全部272家各级综合医院发放自编"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2009年医院一般情况、医院提供心理卫生服务的情况、提供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特征,以及精神科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结果:共有111家(40.8%)的医院完成调查,43家医院(8.7%)至少提供1种心理卫生服务,其中提供门诊心理卫生服务的有36家(32.4%)。神经症(30.1%)和情感障碍(29.9%)是门诊患者中最常见的两种心理问题。仅有20家(18%)综合医院有精神科会诊服务。综合医院中共369人从事心理卫生工作,其中63.9%仅有初级或不具备专业水平;69.9%目前没有达到本科学历;41.9%的人员从事心理卫生服务工作的年限不足5年;11.6%的人员未接受过专业培训,44.2%接受专业培训不足一年。与一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提供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受教育水平高,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水平的人更多,接受的培训更多(均P<0.01)。结论:目前北京市综合医院提供的心理卫生服务的种类和范围十分有限,尤其是一二级医院,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心理卫生服务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三所精神病医院医护人员对精神疾病态度调查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东 费立鹏 高士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1-391,394,共2页
关键词 精神病医院 医护人员 精神病 病人态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公立医院党风廉政建设与医德医风建设问题之调查——以北京5家市属医院为例 被引量:25
9
作者 吴峥 丁枭伟 +4 位作者 马扬 徐燕秋 许晖 陈丽妍 刘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10期1270-1276,共7页
通过调查公立医院职工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的认知程度和工作评价,探索新时代加强公立医院党风廉政建设与医德医风建设之对策。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北京5家市属三级公立医院2630名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 通过调查公立医院职工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的认知程度和工作评价,探索新时代加强公立医院党风廉政建设与医德医风建设之对策。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北京5家市属三级公立医院2630名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医院层面党风廉政建设内容的知晓率(60.49%~83.99%)高于科室和党支部层面(22.47%~32.93%),有行政/党务职务的调查对象知晓率分别高于无行政/党务职务的调查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医院纪委主要职责的知晓率(68.14%~83.16%)高于非主要职责(42.09%~75.93%);对医院纪委各方面的监督效果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之和均高于81.00%。这说明公立医院应当进一步明确科室和党支部层面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划分,并对普通职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公立医院行风主管部门应当在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工作;公立医院纪委应当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干部职工的认识,采取监督和教育等有效措施协助党委和行风主管部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各级纪委监委(纪检监察组)可探索为其管理的医院纪委赋予部分监察权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公立医院 党风廉政建设 医德医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综合医院有无自杀意念的重性抑郁发作患者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志青 李献云 +1 位作者 张艳萍 费立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4-335,共2页
关键词 重性抑郁发作 自杀意念 综合医院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强化公立医院纪委“再监督”作用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晓安 刘丹 +4 位作者 王芳 张可明 张雪 郭建珍 范宏振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46,共5页
目的:调查了解公立医院管理干部对“监督的再监督”“职能监督”及两者间关系的认知情况,研究新形势下强化公立医院纪委“再监督”作用的工作机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北京市属19所三级公立医院354名管理干部进行调... 目的:调查了解公立医院管理干部对“监督的再监督”“职能监督”及两者间关系的认知情况,研究新形势下强化公立医院纪委“再监督”作用的工作机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北京市属19所三级公立医院354名管理干部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被调查对象认为已建立“监督的再监督”工作机制(79.1%),能充分发挥督促作用(86.72%);53.67%的调查对象了解“职能监督”具体内容,66.67%认为职能部门能积极开展监督工作;仅有39.83%的调查对象了解“职能监督”与“再监督”间的关系。结论:应突出政治监督,发挥“再监督”正风肃纪反腐强大效能;强化岗位教育培训,促进管理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促进公立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纪委 再监督 职能监督 监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导向下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融合模式探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晓安 张金保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96,共4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落实一岗双责、压实党政领导干部主体责任,在组织管理层实现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通过强化系统思维、构建现代医院治理体系,在制度体系层实现有机融合;坚持党政同向发力,提高医院综合服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落实一岗双责、压实党政领导干部主体责任,在组织管理层实现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通过强化系统思维、构建现代医院治理体系,在制度体系层实现有机融合;坚持党政同向发力,提高医院综合服务品质,在行为层实现有机融合;通过重视思想交融、以严格的政治标准引领医院文化建设,在文化层实现有机融合。经过系统性的组织变革,探究一条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的新思路,初步形成一种富有创新活力和成果效能的工作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问题导向 党建与业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休克疗法对伴有自杀意念重性抑郁障碍青少年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13
作者 李伟 杜若南 +4 位作者 蔡海鹏 郜肖肖 宋佳起 仝景慧 杨小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48,共7页
目的探讨电休克疗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治疗伴有自杀意念的重性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60例重性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ECT组(n=81)接受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8次ECT,对照组(n=... 目的探讨电休克疗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治疗伴有自杀意念的重性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60例重性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ECT组(n=81)接受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8次ECT,对照组(n=79)仅接受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在基线(ECT前)、ECT疗程结束后、治疗后2周和6周,分别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elf-rating idea of suicide scale,SIOSS)对患者抑郁症状、自杀意念进行评估,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随访患者是否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结果广义估计方程分析HAMD-17、SIOSS评分结果表明,组别与时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治疗后HAMD-17评分均降低(4个时间点评分:ECT组24.59±4.56 vs.13.25±4.32 vs.6.20±1.95 vs.3.62±2.04,对照组23.48±3.66 vs.15.42±3.11 vs.10.10±2.05 vs.4.68±2.01;P<0.01),ECT组治疗前后HAMD-17评分的平均差异为-9.62±3.13,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17评分的平均差异为-8.16±1.71。两组经过治疗后自杀意念有所改善(4个时间点SIOSS评分:ECT组18.57±2.85 vs.10.93±3.52 vs.8.02±2.79 vs.3.70±1.96,对照组18.97±3.03 vs.15.51±2.98 vs.11.11±2.18 vs.6.44±1.78;P<0.01)。认知功能评分方面,组别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21),不同随访时间点的MoCA评分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MoCA评分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周时的认知功能可恢复至基线水平。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均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ECT对改善重性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的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有效,且较为安全。ECT对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损伤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电休克治疗 重性抑郁障碍 自杀意念 治疗效果 安全性分析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字塔卷积和像素注意力的分割方法
14
作者 阴桂梅 肖易勇 +4 位作者 席鑫华 赵艳丽 谭淑平 强彦 罗士朝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1-248,289,共9页
针对医学图像分割任务中存在的分割目标大小变化跨度大且结构复杂,以及神经网络对目标边缘细节学习效果差这两个问题,在U-Net网络的基础上构造了金字塔空洞卷积与像素级注意力网络(DP-Net)。设计金字塔空洞卷积模块并替换传统的卷积操作... 针对医学图像分割任务中存在的分割目标大小变化跨度大且结构复杂,以及神经网络对目标边缘细节学习效果差这两个问题,在U-Net网络的基础上构造了金字塔空洞卷积与像素级注意力网络(DP-Net)。设计金字塔空洞卷积模块并替换传统的卷积操作,通过多种空洞卷积的组合扩展了网络感受野并编码得到全局上下文信息;提出像素级注意力模块,在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编码像素间的依赖关系使网络能从不同通道的特征中学习到更丰富的局部上下文信息。通过在肺部公开数据集LIDC和私人肝肿瘤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评估,所提出的DP-Net在三种评估指标上都获得优于当前方法的性能,证明所提出网络改进在分割精度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医学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注意力机制 空洞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南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2024)
15
作者 司天梅 陆峥 +7 位作者 杨甫德 王小平 石川 刘登堂 郑英君 邓红 胡少华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1-574,共14页
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布南色林是多巴胺D 2、D 3和5-HT 2A受体拮抗剂。临床证据显示,布南色林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改善非劣效于氟哌啶醇、利培酮等其他抗精神病药,且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认知损害和社会功能,安全性较高,是精神分裂症... 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布南色林是多巴胺D 2、D 3和5-HT 2A受体拮抗剂。临床证据显示,布南色林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改善非劣效于氟哌啶醇、利培酮等其他抗精神病药,且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认知损害和社会功能,安全性较高,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选择之一。布南色林在中国已积累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为了给精神科医生提供更适合中国人群的布南色林合理用药参考,本文在系统梳理最新证据,尤其是中国人群数据的基础上,整合临床专家用药经验对第一版布南色林临床应用中日专家建议进行了更新,形成2024年中国专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布南色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时间性在精神疾病患者病史采集中的实践与价值
16
作者 陈妍 邵静 +1 位作者 杨甫德 袁曦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6-71,共6页
时间性是叙事医学的核心特征之一,对精神疾病患者病史采集具有独特的实践价值。时间性有两层涵义,即物理时间和症状时间,其中,症状时间体验又包含主观时间和时空混乱两种体验。通过三个典型临床案例,逐一对应物理时间、主观时间和时空混... 时间性是叙事医学的核心特征之一,对精神疾病患者病史采集具有独特的实践价值。时间性有两层涵义,即物理时间和症状时间,其中,症状时间体验又包含主观时间和时空混乱两种体验。通过三个典型临床案例,逐一对应物理时间、主观时间和时空混乱,系统阐述精神科医生运用与时间性相关的叙事沟通技巧和方法,进行病史采集的过程。依据这些方法,能深入挖掘患者疾病经历、心理状态与社会背景,识别疾病的各种表现与变化,确认疾病本质,进而为构建诊疗关系、制定治疗计划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时间性 症状时间体验 精神疾病 病史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情绪识别能力在神经认知与社会功能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海滔 屈威 +3 位作者 宋佳起 张蒙 范宏振 谭淑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神经认知通过面孔情绪识别影响社会功能的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3例,年龄(40±12)岁,首次发病年龄(24±8)岁,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总分(60.4±16.1...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神经认知通过面孔情绪识别影响社会功能的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3例,年龄(40±12)岁,首次发病年龄(24±8)岁,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总分(60.4±16.1)分。使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MATRICS标准化认知成套测验(MCCB)和面孔情绪识别测试(FERT)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神经认知和面孔情绪识别能力。结果:在患者MCCB因子分和PSP子维度的关系中,快乐(ACME=0.021,P<0.01)面孔识别在社会有益活动维度上起到中介作用,悲伤(ACME=-0.026,P<0.05)和惊奇(ACME=-0.017,P<0.05)面孔识别在自我照料维度上起中介作用,悲伤(ACME=-0.025,P<0.05)和恐惧面孔识别(ACME=-0.025,P<0.001)在扰乱及攻击行为维度上起中介作用。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情绪识别可能在社会功能障碍的神经认知机制中起中介作用,且不同维度的社会功能障碍与特定情绪类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神经认知 面孔情绪识别 因果中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性别态度与信念量表中文版测评成年人的效度和信度
18
作者 王占强 董瀚文 +5 位作者 张月倩 邸晓兰 杨可冰 赵荣江 卞清涛 牛雅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3,共7页
目的:检验跨性别态度与信念量表(TABS)中文版在普通成年人中的效度与信度。方法:招募年龄≥18岁居民1 656人,按年龄组对等分为样本1和样本2。总样本用于条目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样本1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样本2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 目的:检验跨性别态度与信念量表(TABS)中文版在普通成年人中的效度与信度。方法:招募年龄≥18岁居民1 656人,按年龄组对等分为样本1和样本2。总样本用于条目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样本1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样本2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在总样本中选取60人间隔2周重测。结果:TABS中文版共26个条目,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在0.83~1.00之间,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8;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人际舒适性、性别信念、人类价值3个公因子,累计解释总方差为57.1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拟合可以接受(χ^(2)/df=2.95,RMSEA=0.05,GFI=0.92,AGFI=0.90)。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5,3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5、0.88和0.86;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8,3个因子分别为0.78、0.65、0.91。结论:跨性别态度与信念量表中文版评估普通成年人对跨性别群体态度的效度和信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性别态度与信念量表 效度 信度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非心理科病人重性抑郁发作者的特征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献云 张艳萍 +2 位作者 王志青 杨少杰 费立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非精神心理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中有重性抑郁发作者的抑郁和自杀特征。方法由受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采用自制抑郁筛查量表对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北京35家一级、8家二级和7家三级综合医院年龄≥15岁、病情允许且交流无明显...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非精神心理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中有重性抑郁发作者的抑郁和自杀特征。方法由受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采用自制抑郁筛查量表对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北京35家一级、8家二级和7家三级综合医院年龄≥15岁、病情允许且交流无明显困难的2877例顺序就诊的门诊病人2925例住院病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与无重性抑郁发作的5604例病人相比,198例重性抑郁发作者中,农民(14.2%比7.9%,χ2=17.48)、自费(45.2%比37.8%,χ2=4.41)、住院(63.1%比50.0%,χ2=13.26)及内科病人所占比例高(内、外、妇产、中医和其它科病人所占比例分别为51.5%、30.8%、3.0%、2.5%和12.1%比40.7%、30.5%、9.8%、4.9%和14.0%,χ2=17.28),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少[均值为(9±4)年比(10±5)年,t=-3.55],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中位数为500元比800元,秩和检验Z=-4.86)(均P<0.05)。198例重性抑郁发作者中65%有想死的念头,50%有无望感,33%有过自杀念头,7%有过自杀行为;24%有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64%从未因心理问题寻求过任何帮助;11%曾因心理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并接受治疗,其中仅41%曾被诊断为抑郁或相关情感障碍。结论为了早期识别和治疗病人的抑郁症及有效预防自杀,应该将综合医院作为重要切入点,面向其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大力宣传抑郁诊治及自杀预防方面的常识,同时调整其医疗管理措施以利于伴有心理障碍患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重性抑郁发作 现况调查 综合医院 自杀未遂 自杀意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自杀高危来电的特征及干预效果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翠玲 王绍礼 +2 位作者 童永胜 杨甫德 孟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41-745,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自杀高危来电特征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拨打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的来电,符合高危随访条件来电共856例,其中预约随访来电586例。应用适合非精神科医师使用的抑郁症诊断筛选量表,对来电... 目的:了解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自杀高危来电特征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拨打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的来电,符合高危随访条件来电共856例,其中预约随访来电586例。应用适合非精神科医师使用的抑郁症诊断筛选量表,对来电者近两周的抑郁情绪及自杀危险进行评估。对评估出的高危来电者进行24小时、1周及1月三次随访。结果:586例来电中,女性350例,男性236例;平均年龄(29±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2±4)年;已婚133例,未婚354例;学生98例,无业或退休245例,在业243例;既往有明确的精神科诊断者353例,其中抑郁症225例;既往有自杀未遂史者289例;亲友有过自杀行为者234例。来电咨询问题前三位为:精神心理问题,家庭关系问题、恋爱及与朋友同事矛盾问题。即刻及随后三次随访结果显示,来电者的自杀危险程度显著降低,每次干预自杀危险程度均较前次显著降低。结论:心理援助热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自杀高危者的危险程度,并提示热线应提供后续的干预服务,以保证自杀的干预效果持续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援助热线 自杀高危来电 高危随访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