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力系统下分布式储能应用场景与优化配置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建林 姜冶蓉 +2 位作者 马速良 崔宜琳 郭霄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1,I0001,共13页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入,电力系统面临如何减弱新能源并网引起波动的挑战。合理配置分布式储能能够有效平抑波动,提高电能质量,因此需要对分布式储能配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该文首先研究并归纳了分布式储能的发展现状,其次从新型电力...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入,电力系统面临如何减弱新能源并网引起波动的挑战。合理配置分布式储能能够有效平抑波动,提高电能质量,因此需要对分布式储能配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该文首先研究并归纳了分布式储能的发展现状,其次从新型电力系统下分布式储能的优点入手,通过分析电源侧、电网侧以及用户侧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建立了完善的分布式储能合理配置流程,然后分别从优化模型的搭建和优化方法的选择2方面展开研究,汇总了常用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论述了典型优化算法的适用性,最后根据目前分布式储能配置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优化过程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分布式能源 分布式储能 优化配置 智能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流电池堆分析与计算程序
2
作者 李昂 李晓蒙 +1 位作者 李京浩 张谨奕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892,共14页
液流电池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整合了电池堆内部电流分布、流体阻力、稳态自然对流散热、结构封装压力和螺柱选型。基本满足研发人员独立进行多学科计算的要求,能初步评估一款电池堆的性能。多分堆构型液流电池堆... 液流电池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整合了电池堆内部电流分布、流体阻力、稳态自然对流散热、结构封装压力和螺柱选型。基本满足研发人员独立进行多学科计算的要求,能初步评估一款电池堆的性能。多分堆构型液流电池堆的等效电路图采用网格法进行简化,并结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求解恒流运行时的循环电流,并进一步计算出堆内逐节电池的实际通过电流、板框流道内的旁路电流,以及堆内主通道内汇总的旁路电流。电池堆流体阻力受板框流道设计、外接管路、电极参数和液位落差影响。矩形流道的达西摩擦系数采用经验方程计算,可将湍流阻力计算误差控制到10%,层流阻力计算误差极低,局部阻力系数采用达西3K参数式估算。电极流阻受电解液流经长度、电极渗透率和电解液黏度的影响。由于渗透率公式的计算结果偏离实验测量值较大,所以界面设定为实测值输入。电池堆按照有保温和无保温考虑在集装箱内的自然对流稳态散热,需要的输入参数包括电池堆的几何尺寸、保温层厚度、环境温度和堆内温度。封装力计算所用的单电池结构是板框配合内嵌盖板的形式。力主要用于找平板材翘曲、将密封垫压入密封槽、抵消内部液体压力和材料热膨胀,再以此进行螺柱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电池 仿真 电流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晓蒙 项俊帆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低成本、长寿命、适用于大规模长时储能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其电解液反应活性物质为Fe^(2+)/Fe^(3+)和Cr^(2+)/Cr^(3+)电对,通常采用盐酸作为支持电解质。电解液作为反应物质的载体,是整个储能系统的容量单... 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低成本、长寿命、适用于大规模长时储能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其电解液反应活性物质为Fe^(2+)/Fe^(3+)和Cr^(2+)/Cr^(3+)电对,通常采用盐酸作为支持电解质。电解液作为反应物质的载体,是整个储能系统的容量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电解液的性能决定了储能系统运行的寿命、稳定性以及成本。从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理化性能研究与优化、析氢的缓解技术和容量恢复技术等方面对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铬液流电池 电解液优化 析氢缓解 容量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源网荷储”架构与评估体系综述 被引量:90
4
作者 李建林 郭兆东 +2 位作者 马速良 张国强 王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330-4341,共12页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占比日益增大,电力电子设备量增多,逐渐形成了新型电力系统。在新型电力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于传统电力系统的结构和模式,在经济性、技术性、稳定性等方面均面临严峻挑战。首先...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占比日益增大,电力电子设备量增多,逐渐形成了新型电力系统。在新型电力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于传统电力系统的结构和模式,在经济性、技术性、稳定性等方面均面临严峻挑战。首先在电源侧,系统中的多元化清洁能源占比增大且成为主体;其次在电网侧,在原有大电网的基础上增加了局域网这一结构;再次在负荷侧,逐渐形成了多能互补、源荷互动发展的格局;最后,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元素。传统的评估体系已不能用来评估新型电力系统。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估“源网荷储”系统,整理出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考虑了包括经济性、可靠性、能源利用、技术性和环保性在内的多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每个指标的物理含义与数学模型,同时,详细介绍了几种用于评估的综合方法,并给出了其适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 评估 多能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系统液流电池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2
5
作者 郭霄宇 于浩 +3 位作者 郑新 刘雨佳 左元杰 张苗苗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8-1167,共10页
液流电池具有长时储能成本低、系统安全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长时储能的应用场景,通过对液流电池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配置,可以平抑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对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缺乏基于液流电池技术... 液流电池具有长时储能成本低、系统安全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长时储能的应用场景,通过对液流电池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配置,可以平抑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对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缺乏基于液流电池技术特性和运行特性展开的新能源系统与液流电池优化配置方法研究,随着我国能源快速转型,充分发挥液流电池技术及运行特点,优化配置新能源系统中液流电池容量,对建立新型电力系统有着积极作用。本工作以光伏与液流电池联合发电的局域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适用于光伏系统的液流电池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通过对液流电池系统中各个模块系统的运行特性、系统初投资和全寿期运维成本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基于液流电池系统具有功率与容量模块相分离的特点,对大规模液流电池系统的功率和容量配比进行了优化设计。综合液流电池系统模块优化设计的结果,对光伏与液流电池联合发电的局域网系统进行运行策略优化,在保证局域网供电稳定运行的同时,以液流电池系统初投资与全寿期运行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求解得到优化液流电池优化配置方案。算例应用表明,大规模液流电池系统功率和容量配置为1 MW/8 MWh时为经济性最优的兆瓦级液流电池模块设计,25年运行期LCOE为0.292元/kWh;在本工作应用的局域网中储能优化配置的目标函数在储能配置为20 MW/160 MWh方案达到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系统 液流电池 储能配置 新能源局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流电池冷热电储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新 于浩 +3 位作者 郭霄宇 周颖 左元杰 刘雨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0-877,共8页
针对北方某园区办公建筑物提出了基于光伏发电、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热泵冷热双供、水储能等关键技术的冷热电储综合能源系统方案,并对能源系统进行全年逐时能耗分析和效益分析,通过编写计算程序、优化算法等处理方法,考虑了初投资、全... 针对北方某园区办公建筑物提出了基于光伏发电、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热泵冷热双供、水储能等关键技术的冷热电储综合能源系统方案,并对能源系统进行全年逐时能耗分析和效益分析,通过编写计算程序、优化算法等处理方法,考虑了初投资、全年能耗、运行成本、节能率、全生命周期成本等评价指标,开展迭代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储罐体积为920 m^(3)、热泵台数为14台时,热泵储能耦合方案为最优,全生命周期成本为1347.08万元。利用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进行储电储热、水储能系统储热储冷,使得全年平均光伏用电占全部用电的65.3%。在冷热能源供应层面,储能供应占全部供冷供热能量的67%以上,其中3月、9月、11月实现100%储能供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电池 综合能源 储能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