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肌胞苷酸复合游泳诱导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小鼠行为学中品系及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田骄 苏芮 +2 位作者 王婷婷 裴海鸾 王晶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3,共10页
目的比较ICR和C57BL/6J两个品系小鼠建立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行为学中品系及性别的差异,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动物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ICR和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通过每隔3 d腹腔注射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 目的比较ICR和C57BL/6J两个品系小鼠建立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行为学中品系及性别的差异,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动物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ICR和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通过每隔3 d腹腔注射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复合每天游泳,连续造模15 d,造模期间测定小鼠体重、进食量并进行疲劳量表评分,造模结束后进行行为学测定,包括力竭游泳、悬尾、机械痛阈和高架十字迷宫。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种品系模型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P<0.01),悬尾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P<0.01),两品系雄性模型鼠高架十字迷宫进入开放臂时间及次数显著降低(P<0.05、P<0.01),C57BL/6J雄性模型鼠体重显著降低(P<0.05、P<0.01),ICR雌性模型鼠体重显著降低(P<0.05)后有所升高。C57BL/6J对照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显著低于ICR对照组小鼠(P<0.01)。C57BL/6J模型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显著高于ICR模型组小鼠(P<0.01)。结论两品系小鼠在体重、疲劳程度及抑郁程度方面均有差异;同品系小鼠的雌性与雄性之间存在差异,雄性鼠焦虑程度重于雌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聚肌胞苷酸 病毒感染 品系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荣筋丸对紫杉醇诱导周围神经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晓笛 岳枫 +6 位作者 张志聪 张思玉 刘丹 徐意 李晋生 靳冉 张蓓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69-2073,共5页
目的观察养血荣筋丸对紫杉醇诱导周围神经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紫杉醇诱发化疗后周围神经损伤大鼠模型,以行为学方法观察大鼠给药前后对机械刺激及热刺激的反应,电生理方法检测给药前后大鼠神经传导速度,Western blot... 目的观察养血荣筋丸对紫杉醇诱导周围神经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紫杉醇诱发化疗后周围神经损伤大鼠模型,以行为学方法观察大鼠给药前后对机械刺激及热刺激的反应,电生理方法检测给药前后大鼠神经传导速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核因子E2(Nrf2)蛋白表达,并通过组织形态学测定足背部表皮神经纤维密度,观察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细胞形态学变化,综合评价养血荣筋丸对紫杉醇诱导神经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养血荣筋丸可以提高50%缩足阈值;对热缩足潜伏期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对高、中剂量组大鼠的神经传导速度有一定升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对足背表皮神经纤维密度明显提高;对背根神经节和坐骨神经组织形态的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脊髓角中Nrf2蛋白的表达量升高。结论养血荣筋丸对紫杉醇诱导周围神经损伤大鼠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荣筋丸 紫杉醇 化疗 周围神经损伤 甲钴胺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京制牛黄解毒片治疗口腔溃疡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7
3
作者 范春兰 张思玉 +8 位作者 左泽平 杜菁 张志聪 张晓笛 曹欣垚 尹琼 李晋生 彭平 王志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6,共13页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京制牛黄解毒片治疗口腔溃疡(Oral ulcer,OU)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成分数据库(TCMSP、TCMID)筛选出京制牛黄解毒片组成药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和Pha...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京制牛黄解毒片治疗口腔溃疡(Oral ulcer,OU)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成分数据库(TCMSP、TCMID)筛选出京制牛黄解毒片组成药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和PharmGKB数据库获得OU疾病相关基因;利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药物-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采用R软件(4.0.4)将京制牛黄解毒片中化学成分预测靶点和OU疾病的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复制大鼠口腔溃疡模型,对京制牛黄解毒片治疗口腔溃疡的药效及核心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经数据库分析,共获得京制牛黄解毒片29个关键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包括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3(MAPK1/3)、Protein kinase B(AKT1/PKB)、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Heat shock protein90(HSP90)、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Interleukin-6(IL-6)、Epidermalgrowthfactor receptor(EGFR)等,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主要影响PI3K-AKT(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Tumor necrosis factor(TNF)、Interleukin-17(IL-17)及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等信号通路。大鼠实验证实京制牛黄解毒片可显著减小溃疡面积,明显改善口腔溃疡程度和溃疡的病理变化,显著降低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和Interferon γ(IFN-γ)水平,升高抗炎因子IL-4水平;同时显著降低溃疡组织VEGF蛋白水平。结论 京制牛黄解毒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对大鼠实验性口腔溃疡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炎症信号通路有关,为后续京制牛黄解毒片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制牛黄解毒片 口腔溃疡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炎症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肺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陈霞 刘丹 +6 位作者 段娟娟 李晋生 张晓笛 何丽娟 黄倩 张瀚涛 顾海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4-507,共4页
目的研究利肺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熏和气管内滴注脂多糖法构建大鼠CO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氨茶碱组(0.06 g/kg)、固本咳喘片组(0.36 g/kg)及利肺片高、中、低剂量组(0.3、0.15、0.075 g/kg)... 目的研究利肺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熏和气管内滴注脂多糖法构建大鼠CO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氨茶碱组(0.06 g/kg)、固本咳喘片组(0.36 g/kg)及利肺片高、中、低剂量组(0.3、0.15、0.075 g/kg),灌胃给药1次/d,连续4周。观察利肺片对COPD模型大鼠一般状况,采用AniRes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检测大鼠肺功能(FEV0.3、FEV0.3/FVC%、MMF、PEF),采用ADVIA2120i血液分析仪进行炎症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MMP⁃9水平。结果利肺片能改善COPD模型大鼠一般状况;升高COPD大鼠FEV0.3、FEV0.3/FVC%、PEF和MMF(P<0.05,P<0.01);降低COPD大鼠肺脏灌洗液中WBC、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P<0.05,P<0.01);升高COPD大鼠血清SOD、NO水平,下调模型大鼠血清中MDA水平(P<0.05,P<0.01);降低COPD大鼠肺组织中MMP⁃9水平(P<0.01)。结论利肺片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下调肺组织中MMP⁃9水平发挥对CO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肺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的特点及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田时秋 左泽平 +6 位作者 李依林 田颖颖 裴海鸾 于尚玥 赵新月 刘闯 王志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44,共8页
目的考察两种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体重、摄食量、血脂变化趋势及肝组织病理变化,比较不同性别高脂血症模型的差异。方法大鼠采用两种高脂饲料喂养7~8周,建立混合型高脂血症模型和高胆固醇血症模型。造模期间记录动物体重、摄食量和一般状态... 目的考察两种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体重、摄食量、血脂变化趋势及肝组织病理变化,比较不同性别高脂血症模型的差异。方法大鼠采用两种高脂饲料喂养7~8周,建立混合型高脂血症模型和高胆固醇血症模型。造模期间记录动物体重、摄食量和一般状态,分别于第0、1~2、7~8周检测分析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变化;造模后取动物的肝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两模型高脂饲料喂养组比较,混合型高脂血症体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摄食量显著降低,总食物利用度升高,而高胆固醇血症摄食量升高,体重及总食物利用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造模结束时混合型高脂血症TC、TG水平升高,高胆固醇血症TC升高,TG不变,混合型高脂血症肝脂肪变性程度更强。同模型下雄性总体血脂变化、肝脂肪变性程度均重于雌性。结论两模型高脂饲料喂养组在体重、摄食量、血脂水平及肝病理观察均有差异,同模型雄性程度强于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性别差异 高脂饮食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