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丹皮质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恒 宋扬 +2 位作者 胡胜甜 吴计划 王芬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4期106-108,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不同年份不同规格丹皮的质量。方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年份丹皮的水分,HPLC法测定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丹皮酚作为有效成分评价,其含量最高为2.90%,最低为1.78%。结论:不同产地年份及规格的质量差异较大,铜陵GAP...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不同年份不同规格丹皮的质量。方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年份丹皮的水分,HPLC法测定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丹皮酚作为有效成分评价,其含量最高为2.90%,最低为1.78%。结论:不同产地年份及规格的质量差异较大,铜陵GAP基地丹皮质量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 丹皮酚 质量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牡丹凤丹的单株产量构成要素
2
作者 汪成忠 李庆魁 +4 位作者 尹原森 杨继 宋志平 吴计划 胡胜甜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为促进凤丹优良种质筛选和高产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6龄凤丹为研究对象,在果实开裂期,检测10个生长性状(主枝基径、主枝长、2年生枝基径、2年生枝长、小枝长、小枝基径、复叶数量、叶柄长、复叶长和复叶宽)和5个繁殖性... 【目的】为促进凤丹优良种质筛选和高产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6龄凤丹为研究对象,在果实开裂期,检测10个生长性状(主枝基径、主枝长、2年生枝基径、2年生枝长、小枝长、小枝基径、复叶数量、叶柄长、复叶长和复叶宽)和5个繁殖性状(单果数量、单果长、种子量、败育单果荚数量和产量),分析各性状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与产量相关的性状,再对所筛选的性状进行通径分析,明确其对产量的效应。【结果】凤丹的繁殖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生长性状。与产量显著相关的性状有种子数量、单果长、2年生枝基径、2年生枝长和小枝长;种子数量对种子产量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R=0.811),其次为单果长(R=0.210),小枝长、2年生枝基径和2年生枝长通过影响种子数量和单果长来对种子质量产生影响。以产量(y)为因变量,以种子数量(x_(1))、单果长(x_(2))、小枝长(x_(3))、2年生枝基径(x_(4))为自变量,构建的凤丹单株产量模型为y=0.142x_(1)+1.123x_(2)+0.027x_(3)+0.014x_(1)x_(2)+0.011x_(1)x_(4)-0.043x_(2)x_(4)-3.386。【结论】单株产量构成的关键要素为种子数量(果实数量)和单果长(果实大小),说明凤丹的单株产量由“库”的大小所决定,同时受到“源”强度的影响。实际生产中在调“源”的同时,更应关注扩“库”增产措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凤丹 单株产量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籽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梅青 吴悠 +3 位作者 孙强 陈健 王芬 吴计划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182-184,共3页
牡丹籽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药用活性成分,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在牡丹籽药用活性成分、抑菌、抗氧化和防晒特性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牡丹籽油提取及纯化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牡丹籽及其主要... 牡丹籽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药用活性成分,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在牡丹籽药用活性成分、抑菌、抗氧化和防晒特性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牡丹籽油提取及纯化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牡丹籽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 芍药苷 不饱和脂肪酸 抑菌性 抗氧化性 防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凤丹籽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悠 李梅青 +3 位作者 孙强 陈健 吴计划 王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54-1457,1479,共5页
本文以经脱脂处理后的凤丹籽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为自变量,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分析方法优化凤丹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此模型得出:超声时间对凤丹籽... 本文以经脱脂处理后的凤丹籽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为自变量,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分析方法优化凤丹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此模型得出:超声时间对凤丹籽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最为显著,超声时间和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模型预计凤丹籽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1:21 g/mL,超声时间49 min,超声功率240 w,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平均值为9.01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籽 总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超声提取 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丹籽蛋白氨基酸分析及营养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梅青 周鑫 +3 位作者 张大卫 钱明月 吴计划 王芬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7-541,共5页
以凤丹籽为原料,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并对比参照全鸡蛋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FAO/WHO推荐模式的氨基酸组分,对凤丹籽蛋白的氨基酸成分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凤丹籽蛋白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除色氨酸外),其中必需氨基... 以凤丹籽为原料,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并对比参照全鸡蛋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FAO/WHO推荐模式的氨基酸组分,对凤丹籽蛋白的氨基酸成分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凤丹籽蛋白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除色氨酸外),其中必需氨基酸为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38.9%,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为72.3、生物价BV为67.1。采用模糊识别法计算出的与全鸡蛋蛋白的贴近度为0.90,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为81.6,以上均优于大豆分离蛋白,化学评分CS有多项优于或接近大豆分离蛋白。以上分析结果说明凤丹籽氨基酸组成的平衡性指标很好,是一种新型的优质氨基酸来源,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籽 凤丹籽蛋白 氨基酸分析 必需氨基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的世界白桦研究态势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胡胜甜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6期135-139,共5页
该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04—2014年世界白桦研究文献趋势,排名前20位国家、研究机构、核心作者、期刊、学科。结果表明:2004—2014年世界白桦研究论文数量共554篇;文献产出量逐年增加,2012年文献数... 该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04—2014年世界白桦研究文献趋势,排名前20位国家、研究机构、核心作者、期刊、学科。结果表明:2004—2014年世界白桦研究论文数量共554篇;文献产出量逐年增加,2012年文献数量最高;加拿大、美国、中国、芬兰、德国文献数量居世界前5位,加拿大文献数量最多,为193篇;东北林业大学、拉瓦勒大学、魁北克大学、中国科学院和湖首大学白桦文献较多;最有学术影响力的核心作者来自加拿大,主要核心期刊为《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FORESTRY CHRONICLE》《TREE PHYSIOLOGY》《HOLZ-FORSCHUNG》《NORTHERN JOURNAL OF APPLIED FORESTRY》《BIORESOURCES》;主要学科为林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植物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农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文献计量学 WEB of SCIENCE 研究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籽油精炼过程中主要理化指标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鲁大伟 胡胜甜 +2 位作者 周恒 吴计划 王芬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2期112-115,共4页
该文对牡丹籽油在各精炼阶段中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籽油经碱炼后酸值和色泽大幅下降,脱色后油中过氧化值下降,脱臭工序中油脂的酸值与色泽变化较大。气相色谱分析表明,碱炼与脱臭两个工序对牡丹籽油的脂肪... 该文对牡丹籽油在各精炼阶段中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籽油经碱炼后酸值和色泽大幅下降,脱色后油中过氧化值下降,脱臭工序中油脂的酸值与色泽变化较大。气相色谱分析表明,碱炼与脱臭两个工序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比较大,碱炼牡丹籽油中硬脂酸含量降低,而脱臭温度较高会导致脂肪酸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 过氧化值 色泽 脂肪酸 气相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