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科日间手术的规范化管理与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淑贤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眼科日间手术的规范化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眼科日间手术在进一步整合与规范的临床实践中所取得的管理经验进行回顾总结,并从流程化管理、质量控制到患者的手术体验过程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统日间... 目的探讨眼科日间手术的规范化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眼科日间手术在进一步整合与规范的临床实践中所取得的管理经验进行回顾总结,并从流程化管理、质量控制到患者的手术体验过程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统日间手术的规范化管理使诊疗流程进一步顺畅、医疗指标、医疗安全及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结论日间手术规范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医疗护理服务效率,医护患满意度大大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得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日间手术 规范化管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眼科日间手术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5
2
作者 赵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4期32-33,共2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眼科日间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为更好地完成婴幼儿日间手术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366例婴幼儿行眼科日间手术,包括全麻下角结膜拆线术145例(145只眼),结膜肿物切除术88例(88只眼),上下睑倒睫矫正术133例(150只眼)。围... 目的总结婴幼儿眼科日间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为更好地完成婴幼儿日间手术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366例婴幼儿行眼科日间手术,包括全麻下角结膜拆线术145例(145只眼),结膜肿物切除术88例(88只眼),上下睑倒睫矫正术133例(150只眼)。围术期护理包括入院前健康教育与术眼准备、入院护理、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全麻护理与术眼观察护理、出院指导及术后随访。结果36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日间手术,术后无一例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婴幼儿眼科日间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眼科日间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眼科学术沙龙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付晶 李继鹏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4期823-825,共3页
学术沙龙是很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北京同仁眼科中心针对研究生教学、青年医师培养、申报和完成重大课题等不同的需求而同时举办的三种针对性的学术沙龙,包括研究生读书会、眼底病病例讨论沙龙、课题组学术沙龙,促进了研究生、青年医师和... 学术沙龙是很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北京同仁眼科中心针对研究生教学、青年医师培养、申报和完成重大课题等不同的需求而同时举办的三种针对性的学术沙龙,包括研究生读书会、眼底病病例讨论沙龙、课题组学术沙龙,促进了研究生、青年医师和课题组成员的成长。在青年人自我教育、融洽师生关系、增强教育的系统性、培养和发现人才、建设学术团队等方面,学术沙龙发挥了积极作用。确定沙龙的主题、演讲者、主持人、宣传组织工作和持续化等是成功举办学术沙龙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沙龙 教学法 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异性眼眶炎症诊疗规范指南(2024)
4
作者 邵毅 马建民 +4 位作者 杨华胜 《非特异性眼眶炎症诊疗规范指南(2024)》专家组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肿瘤专委会 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71-178,共8页
非特异性眼眶炎症(NSOI)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眼眶炎症性改变,特征性临床表现包括眼部疼痛、眼球突出、眶周充血、水肿、复视和视觉障碍等。NSOI是一种排他性诊断,没有具体的诊断标准或治疗指南,需要排除所有特异性炎性反应病因(包括感染性... 非特异性眼眶炎症(NSOI)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眼眶炎症性改变,特征性临床表现包括眼部疼痛、眼球突出、眶周充血、水肿、复视和视觉障碍等。NSOI是一种排他性诊断,没有具体的诊断标准或治疗指南,需要排除所有特异性炎性反应病因(包括感染性、血管性、肿瘤性、肉芽肿性及IgG4相关性眼病等)及其他症状类似的系统性疾病后方可确诊,也可通过眼眶活检标本中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化等病理改变确诊,因此被认为是眼眶活检中最常见的诊断。NSOI不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使其诊断和治疗均面临巨大挑战。本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肿瘤专委会、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持制订,对NSOI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做了详细的介绍,旨在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其诊断效能,更快、更好地为患者制定诊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眼眶炎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眼科概况
5
作者 魏文斌 《临床眼科杂志》 1996年第3期187-189,共3页
关键词 眼科学 眼病 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开展复合式小梁切除术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莉 李勇亮 王书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07-207,共1页
0引言青光眼是全球第2位的致盲性眼病[1],主要采取手术方法治疗,过去我科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较多,早期常出现低眼压、浅前房等,后期由于结膜下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使滤过泡失败,眼压升高。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临床观察 基层医院 细胞过度增殖 致盲性眼病 术后并发症 手术方法 眼压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再认识眼部带状疱疹
7
作者 王庆强 王峰 +3 位作者 杜晓军 李慧林 贾新国 陈春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950-1953,共4页
眼部带状疱疹(HZO)为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复制后,累及三叉神经眼支所致,通常发生于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仅可以表现为角结膜炎、葡萄膜炎,而且可以表现为视网膜... 眼部带状疱疹(HZO)为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复制后,累及三叉神经眼支所致,通常发生于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仅可以表现为角结膜炎、葡萄膜炎,而且可以表现为视网膜坏死、视神经病变,极少数还可能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部分病例没有典型的皮肤损害,极易造成漏诊、误诊、误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文献中眼部带状疱疹病例的临床特点,全面再认识眼部带状疱疹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复杂性,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该病,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治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视力损害,也为眼部带状疱疹的精准诊疗提供更多的循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带状疱疹 临床表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椭圆体带的连续性与最佳矫正视力的关系
8
作者 朱晓博 闫艳妮 +3 位作者 王倩 杨靖妍 周金琼 魏文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ERM)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FT)、椭圆体带(EZ)中断比例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了2014年至2018年在开滦集团9个社区医院体检的开滦集团职工iERM患者336例50... 目的探讨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ERM)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FT)、椭圆体带(EZ)中断比例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了2014年至2018年在开滦集团9个社区医院体检的开滦集团职工iERM患者336例500眼进行分析,其中男215例(64.0%),女121例(36.0%);年龄31~89(66.4±8.8)岁。按照gass分级分3组:gass 0级组(201例305眼)、gass 1级组(75例101眼)及gass 2级组(60例94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BCVA(转换为logMAR视力)与gass分级、EZ中断比例、CFT的相关性。结果500眼BCVA(logMAR)和CFT分别为0.45±0.28和(337.6±101.8)μm,共86眼(17.2%)出现EZ中断。gass 0级组、gass 1级组及gass 2级组间BCVA(logMAR)(0.62±0.29、0.48±0.23、0.26±0.32)、CFT[(283.20±79.30)μm、(335.50±84.50)μm、(394.00±135.60)μm]及EZ中断比例(2.6%、20.8%、60.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级gass分组间,年龄与BCVA无相关性(r^(2)=0.021,P=0.314),BCVA与CFT(r^(2)=0.531,P=0.000)、EZ中断比例(r^(2)=0.304,P=0.000)及gass分级(r^(2)=0.587,P=0.000)均呈正相关。结论EZ连接中断可以出现在iERM的早期阶段。BCVA与CFT、EZ中断比例及gass分级均相关,gass 2级iERM的EZ中断发生率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 椭圆体带 黄斑中心凹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特发性黄斑病变研究进展
9
作者 贾一然 姜利斌 +1 位作者 汪朝阳 陈春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738-1742,共5页
急性特发性黄斑病变(AI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累及黄斑区的炎症性病变,该疾病具有不同于其他黄斑病变的自然病程,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后突发视力下降,并随着疾病的消退逐渐恢复。独特的病史、多模态影像表现、以及完整的系统检查是确立AI... 急性特发性黄斑病变(AI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累及黄斑区的炎症性病变,该疾病具有不同于其他黄斑病变的自然病程,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后突发视力下降,并随着疾病的消退逐渐恢复。独特的病史、多模态影像表现、以及完整的系统检查是确立AIM最终诊断的关键。由于其治疗与预后仍存在争议,且与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临床上不易鉴别,因此文章就其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及多模式影像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以期更全面地认识AIM,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特发性黄斑病变 多模式影像特点 鉴别诊断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鹏 万修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70-474,共5页
随着科技与时代的进步,白内障手术已经不再局限于使患者重见光明,现代手术已经由复明性白内障手术时代跨越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指由于术前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术中高新技术的使用以及多功能人工晶状体的广泛... 随着科技与时代的进步,白内障手术已经不再局限于使患者重见光明,现代手术已经由复明性白内障手术时代跨越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指由于术前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术中高新技术的使用以及多功能人工晶状体的广泛应用使得白内障手术在使患者复明的同时,对近视、远视、散光、老花、青光眼等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人工晶状体 飞秒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规范操作专家共识(2024)
11
作者 邵毅 马健 +65 位作者 汪朝阳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规范操作专家共识(2024)》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娄岩 谭钢 迟玮 廖萱 田磊 魏雁涛 陶勇 李世迎 计丹 刘光辉 秦牧 张慧 余洪华 吴振凯 杨卫华 邹文进 沈吟 柯碧莲 石磊 张艳艳 杨文利 彭娟 胡守龙 华夏 杨瑞波 胡亮 蒋贻平 刘红玲 康刚劲 邵婷婷 李正日 张冰 陆成伟 谢华桃 董贺 刘洋 余瑶 王勇 蔡建奇 王烽 宋秀胜 刘昳 牛勇毅 文丹 李中文 陈艳蕾 戴西件 黄永志 李海波 李琦 计岩 刘春玲 周学智 许琦彬 苏兆安 李斌 林志荣 葛倩敏 石文卿 罗丽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851-1862,共12页
本专家共识旨在深入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的规范操作流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能有效帮助医生明确手术适应证、评估患者病情,为设计手术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制定本专家共识,在国家眼部疾病临床... 本专家共识旨在深入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的规范操作流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能有效帮助医生明确手术适应证、评估患者病情,为设计手术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制定本专家共识,在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孙晓东等权威专家帮助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组织专家组结合近年国际和国内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对术前影像和视功能的检查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评估,专家们经过多轮探讨和参考最新的临床资料,形成了这份专家共识,旨在为规范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提供支持,以实现提高医疗质量、优化资源利用、提供决策支持和保障患者权益的目标。本专家共识主要介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术前检查,包括超广角眼底成像术、荧光素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眼科B型超声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眼眶计算机断层扫描、眼眶核磁共振成像,以及眼科电生理检查如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视野等眼科检查的工作原理、检查方法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术前检查 超广角眼底成像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参差与双眼视觉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2
作者 孙省利 卢炜 +1 位作者 李林 林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观察远、近视性屈光参差对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颜少明等的《立体视觉检查图》和同视机,对矫正视力≥0.9的近视和远视性屈光参差患者174例,分别测定其近立体视和同视机三级视功能。结果:(1)远、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视力... 目的:观察远、近视性屈光参差对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颜少明等的《立体视觉检查图》和同视机,对矫正视力≥0.9的近视和远视性屈光参差患者174例,分别测定其近立体视和同视机三级视功能。结果:(1)远、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视力矫正后双眼视功能明显好于裸眼,两者矫正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矫正后近视性屈光参差近立体视及融合功能正常者的例数明显多于远视性屈光参差者(P均=0.000);远视性屈光参差远立体视功能正常者的例数明显多于近视性屈光参差者(P=0.000)。(3)矫正后近视性屈光参差者的近立体视锐度与屈光参差差值大小相关(P=0.000),屈光参差差值越大,近立体视功能越差;远视性屈光参差者的近立体视锐度与屈光参差差值大小相关性不明显(P=0.159)。(4)远、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矫正后,近立体视正常患者的构成比小于正常范围为17%及44%。结论:(1)远、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不相同,远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大于近视性屈光参差。(2)无论近视或远视性屈光参差,其对双眼视觉的损害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近视 屈光参差 双眼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脓性角膜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黎黎 梁艳闯 +6 位作者 张琛 张岩 梁庆丰 殷晓棠 王智群 李然 孙旭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0期749-753,共5页
目的分析化脓性角膜炎病原学的变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06年间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拟诊为真菌性、细菌性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11302例微生物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培养鉴定出病原微生物2896份,其中真菌1602份、细菌1161份、... 目的分析化脓性角膜炎病原学的变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06年间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拟诊为真菌性、细菌性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11302例微生物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培养鉴定出病原微生物2896份,其中真菌1602份、细菌1161份、棘阿米巴原虫133份,总阳性率为25.62%.真菌培养阳性率为33.83%,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常见的致病真菌为镰刀菌属(62.23%)和曲霉菌素(14.61%);对2000年至2006年间培养的895株真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那他霉素、特比萘酚、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分别为88.83%、55·75%、28·60%和11·84%;镰刀菌属对那他霉素最敏感,曲霉菌素对特比萘酚敏感性高。常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8.78%(1126/5995),以G+球菌和G-杆菌为主,占检出细菌的85·52%;主要致病菌属为铜绿假单胞菌,其所占比例近年来有所下降,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属所占比例有明显增高;对2000年至2006年间培养的430株细菌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药物敏感性分别为82.09%、75.81%、66.98%和62.33%;假单胞菌属对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棘阿米巴检查(培养+刮片)阳性率为23.25%(133/572),其检出例数逐年升高。放线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和厌氧菌为少见病原体,非结核分枝杆菌多分离自屈光手术后的角膜感染。结论真菌和细菌为化脓性角膜炎的主要病原体,棘阿米巴角膜炎病例数逐年升高,放线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角膜感染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角膜炎 真菌 细菌 阿米巴 放线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厌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腐剂对兔角结膜上皮细胞毒性及玻璃酸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张琛 王志昕 +1 位作者 邓世靖 孙旭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对3种眼科常用防腐剂致兔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常规方法培养兔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将不同浓度防腐剂羟苯乙酯(0.3g·L-1、0.6g·L-1和1.2g·L-1)、山梨酸(1g...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对3种眼科常用防腐剂致兔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常规方法培养兔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将不同浓度防腐剂羟苯乙酯(0.3g·L-1、0.6g·L-1和1.2g·L-1)、山梨酸(1g·L-1和2g·L-1)以及苯扎溴铵(0.025g·L-1、0.05g·L-1和0.1g·L-1)分别单独和联合4g·L-1SH与培养细胞作用,并于作用后1h、3h、5h,利用LIVE/DEAD细胞活性/毒性检测方法,观察细胞酯酶及细胞膜透通性变化,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3种防腐剂与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P<0.05)。其中0.1g·L-1苯扎溴铵对细胞存活率影响最大,作用1h后,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存活率均为0;0.3g·L-1羟苯乙酯影响最小,作用5h后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0.89±7.81)%和(55.00±7.81)%;二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结膜上皮细胞的存活率均低于角膜上皮细胞(P<0.05)。在各时间点羟苯乙酯-SH组及山梨酸-SH组,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同浓度防腐剂组(P<0.05)。作用3h后,0.05g·L-1浓度苯扎溴铵-SH组与同浓度防腐剂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明显增高(P<0.05),其余浓度的苯扎溴铵-SH组与同浓度防腐剂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防腐剂中苯扎溴铵对角结膜的毒性最大,羟苯乙酯毒性最小。3种防腐剂对结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大于角膜上皮。SH对羟苯乙酯和山梨酸所致细胞毒性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其保护作用随防腐剂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羟苯乙酯 山梨酸 苯扎溴铵 玻璃酸钠 角膜上皮细胞 结膜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19例 被引量:22
15
作者 孙挥宇 彭晓燕 梁远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眼压的变化规律及可能与术后高眼压发生相关的因素。方法:前瞻性非对照临床病例观察。35例35眼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手术的患者。观察由同一术者经睫状体平坦部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手术患者,记录病史...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眼压的变化规律及可能与术后高眼压发生相关的因素。方法:前瞻性非对照临床病例观察。35例35眼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手术的患者。观察由同一术者经睫状体平坦部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手术患者,记录病史、检查、手术情况,Goldmann眼压计测量术前2,6,24h;术后2,6,24h;2,3d;1,2wk;1,2,3mo的眼压。结果:术前术眼平均眼压为12.59±6.11mmHg(1mmHg=0.133kPa),术后眼压比术前眼压高(P=0.000)。术后6h眼压最高,为27.43±10.54mmHg。术后19眼(54%)眼压>25mmHg,本文将眼压>25mmHg定义为高眼压。7眼(20%)眼压>35mmHg;最高眼压52mmHg。19眼高眼压眼中16眼的高眼压发生在术后6h内,5眼(14%)的高眼压持续超过3mo。未发现高眼压与术前眼压、糖尿病、环扎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发生比例较高,而且眼压升高多发生在手术后6h内,眼压的升高幅度大,需要及时处理;部分患者术后高眼压的持续时间长,需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填充术 高眼压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猪角膜的生物力学特性之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坚 曾衍钧 +1 位作者 黄昆 李志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 :由于人角膜很难获取 ,因此在角膜研究中 ,猪角膜经常被用做人角膜的替代模型 ,因为人们认为 ,它与人角膜最为相似。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两者在生物力学上的异同之处。方法 :切成条状的人角膜和猪角膜在INSTRON万能实验机上做单... 目的 :由于人角膜很难获取 ,因此在角膜研究中 ,猪角膜经常被用做人角膜的替代模型 ,因为人们认为 ,它与人角膜最为相似。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两者在生物力学上的异同之处。方法 :切成条状的人角膜和猪角膜在INSTRON万能实验机上做单轴拉伸实验 ,测量它们的强度、应力 应变、应力松驰。结果 :人角膜和猪角膜的强度、应力 应变性质相差不大 ,但在同一伸长比下 ,猪角膜的应力松弛比人角膜大。结论 :仅考虑强度、应力 应变关系 ,猪角膜可作为人角膜的代用品进行研究 ,但若考虑应力松驰等生物力学特性 ,则人角膜与猪角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采用猪角膜作为人角膜力学研究的动物模型是不适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角膜 猪角膜 生物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OCTA特点及与ICGA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莫宾 周海英 +1 位作者 焦璇 刘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51-1355,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的特点,并比较其与ICGA的差异,来探讨OCTA可否替代ICGA对CSC患者进行诊... 目的:通过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的特点,并比较其与ICGA的差异,来探讨OCTA可否替代ICGA对CSC患者进行诊断,并用以指导PDT治疗。方法:2015-11/2016-03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确诊为CSC的患者30例30眼。所有入选病例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裂隙灯、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FFA、ICGA及OCTA。采用Heidelberg Spectralis OCT仪器(Spectralis HRA+OCT~?;Heidelberg Engineering,Heidelberg)获得FFA及ICGA图像;采用RTVue XR Avanti仪器(OptovueInc,Fremont),选择6mm×6mm视网膜血流OCT成像模式,获得OCTA图像。仪器自带软件(software ReVue,version 2017.100.0.1;OptovueInc)自动将视网膜和脉络膜进行分层,并对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进行分析。同时比较CSC患者OCTA与ICGA图像特点,测量ICGA高灌注区最大直径、面积及OCTA高血流信号区最大直径、面积,采用配对t检验来分析OCTA与ICGA最大直径及面积之间的异同。结果:入组30眼CSC患者,有27眼在OCTA中可见明确的高血流信号影,即粗颗粒区;有21眼高血流信号影内可见低血流信号影;有7眼高血流信号影外可见低血流信号晕。OCTA上显示的高血流信号影基本上与ICGA图像中高灌注相对应;ICGA中有22眼高灌注内存在低反射影,其中21眼与OCTA中显示的高血流信号影内低血流信号影相对应;ICGA中有9眼高灌注外存在低反射晕,其中有7眼与OCTA相对应;共有14眼患者ICGA晚期可见渗漏点,所有的渗漏点在OCTA上均未见相应的血流信号变化。ICGA高灌注区的最大直径1.589±0.295mm,面积0.705±0.131mm^2;OCTA高血流信号影最大直径1.576±0.293mm,面积0.745±0.138mm^2。经配对t检验,ICGA高灌注区的最大直径与OCTA高血流信号影最大直径及两者面积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CSC患者中,OCTA可以清晰显示与ICGA高灌注所对应处的高血流信号影,能部分替代ICGA对CSC患者进行诊断,并指导PDT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光动力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Verisyse植入对高度近视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董喆 王宁利 +3 位作者 朱思泉 李松峰 翟长斌 王开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Verisyse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表面麻醉下对54例(54眼)高度近视患者(-12.00^-24.00D)行Verisyse植入术。手术前后分别检查术眼裸眼及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及调节力。将各项检查结果进行t...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Verisyse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表面麻醉下对54例(54眼)高度近视患者(-12.00^-24.00D)行Verisyse植入术。手术前后分别检查术眼裸眼及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及调节力。将各项检查结果进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术眼裸眼远、近视力均达到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眼手术前后在3cpd、6cpd、12cpd、18cpd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有显著性差异,手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0);术眼术前调节力平均为(2.19±1.36)D,术后3个月调节力平均为(5.27±2.18)D,较术前明显增加(P=0.036)。结论Verisyse眼内植入术提高了高度近视患者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细辛治疗青光眼多中心临床研究(英文)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宁利 孙兴怀 +7 位作者 李静贞 王竫华 陈晓明 林丁 吕建华 钟一声 张纯 郭文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587-592,共6页
目的:观察美尔瑞片(中草药灯盏细辛)对眼压控制后的青光眼是否具有视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对99例(113眼)眼压已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口服美尔瑞片6mo后对视野的疗效,... 目的:观察美尔瑞片(中草药灯盏细辛)对眼压控制后的青光眼是否具有视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对99例(113眼)眼压已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口服美尔瑞片6mo后对视野的疗效,本研究采用VFDS视野缺损计分法,从0(无缺损)至20(所有检测点均不可测出)。结果:美尔瑞治疗组55例(66眼),安慰剂对照组44例(47眼),治疗前及治疗后2,4,6mo2组的眼压均<15mmHg,2组间同一时期眼压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服美尔瑞2,4,6mo后VFDS净减值分别为0.44±1.60,1.27±2.16及1.42±2.37,呈现随治疗时间延长,视野缺损逐渐好转趋势。对照组2,4,6mo后VFDS净减计分值分别为-0.02±1.5,0.68±1.73和0.40±1.57。VFDS净减值两组间同一时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6mo后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灯盏细辛可用于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有助于扩大/保持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治疗 青光眼 临床研究 美尔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0
作者 余秋蓉 朱思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983-986,共4页
黄斑水肿作为白内障术后的并发症,人们对其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报道作一综述,主要介绍了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与各手术方式及植入晶状体的关系,临床特征,检查手段及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结论:白内障术后黄... 黄斑水肿作为白内障术后的并发症,人们对其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报道作一综述,主要介绍了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与各手术方式及植入晶状体的关系,临床特征,检查手段及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结论: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可随手术技术进步而减少发病率,但仍应重视对黄斑水肿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黄斑囊样水肿 白内障术后 黄斑囊样水肿 黄斑水肿 临床研究 发病机制 手术方式 临床特征 手术技术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