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整块与分块切除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北京安贞医院腔镜辅助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62例资料,前24例先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继而在纳...目的:探讨整块与分块切除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北京安贞医院腔镜辅助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62例资料,前24例先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继而在纳米碳示踪下行中央区淋巴结分块清扫(分块切除组),后38例将患侧腺叶、峡部、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连续整块切除一次完成(整块切除组)。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整块切除组较分块切除组手术时间长[(86.1±10.0)min vs .(73.5±8.9) min,t=4.997,P=0.000],2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整块切除组明显多于分块切除组[(8.2±1.6)枚vs.(6.1±1.5)枚,t=5.131,P=0.000]。2组均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低钙血症。术后暂时性声音嘶哑整块切除组3例,分块切除组4例,总发生率为11.3%(7/62),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424,P=0.515),未予特殊处理,均于术后8周内恢复正常。术后随访5~17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局部种植、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整块切除较分块切除更符合无瘤原则,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可以得到安全的应用。展开更多
本文报道2012年8月29日1例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辅助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男,58岁,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半年。经胃镜和活检病理诊断为颈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化疗3周期后,分期从T3N1M0降为T2N0M0,行腹腔镜辅助食管内翻拔脱术:腹腔...本文报道2012年8月29日1例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辅助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男,58岁,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半年。经胃镜和活检病理诊断为颈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化疗3周期后,分期从T3N1M0降为T2N0M0,行腹腔镜辅助食管内翻拔脱术:腹腔镜下用超声刀游离胃、下段食管和膈食管裂孔,利用腔镜切割缝合器制成管状胃。同时,经颈部游离食管和清理颈部各组淋巴结。腹部悬吊,腹腔镜辅助食管内翻拔脱后,将管状胃牵至颈部,与食管残端吻合。手术时间2 h 50 min。术中出血量约210 ml。术后第7天进清流食,逐渐加量。术后第12天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声嘶等并发症。术后病理:颈部各组淋巴结15枚,未见癌转移。术后3个月,酸反流4~6次/d,多在夜间。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免气腹辅助3D腹腔镜改良 Heller 肌切开联合 Dor 胃底折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7月~2015年11月对32例贲门失弛缓症行免气腹辅助3D腹腔镜下贲门食管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前部180°胃底折叠...目的:探讨免气腹辅助3D腹腔镜改良 Heller 肌切开联合 Dor 胃底折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7月~2015年11月对32例贲门失弛缓症行免气腹辅助3D腹腔镜下贲门食管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前部180°胃底折叠缝合术)。结果32例均成功完成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71.6±36.8) min,术中出血量(23.6±18.4)ml,住院时间(8.2±2.6)d,无食管漏等并发症及死亡。32例术后随访6~34个月,平均15.3月,Eckardt评分Ⅰ级20例(62.5%),Ⅱ级9例(28.1%),Ⅲ级3例(9.4%);手术有效29例(90.6%),失败3例(9.4%)。23例术后6个月复查食管吞钡造影,食管最大横径(31.1±5.2)mm,较术前(45.3±8.0)mm明显改善(t=11.064,P=0.000)。结论免气腹辅助3D腹腔镜改良Heller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满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整块与分块切除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北京安贞医院腔镜辅助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62例资料,前24例先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继而在纳米碳示踪下行中央区淋巴结分块清扫(分块切除组),后38例将患侧腺叶、峡部、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连续整块切除一次完成(整块切除组)。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整块切除组较分块切除组手术时间长[(86.1±10.0)min vs .(73.5±8.9) min,t=4.997,P=0.000],2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整块切除组明显多于分块切除组[(8.2±1.6)枚vs.(6.1±1.5)枚,t=5.131,P=0.000]。2组均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低钙血症。术后暂时性声音嘶哑整块切除组3例,分块切除组4例,总发生率为11.3%(7/62),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424,P=0.515),未予特殊处理,均于术后8周内恢复正常。术后随访5~17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局部种植、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整块切除较分块切除更符合无瘤原则,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可以得到安全的应用。
文摘本文报道2012年8月29日1例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辅助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男,58岁,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半年。经胃镜和活检病理诊断为颈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化疗3周期后,分期从T3N1M0降为T2N0M0,行腹腔镜辅助食管内翻拔脱术:腹腔镜下用超声刀游离胃、下段食管和膈食管裂孔,利用腔镜切割缝合器制成管状胃。同时,经颈部游离食管和清理颈部各组淋巴结。腹部悬吊,腹腔镜辅助食管内翻拔脱后,将管状胃牵至颈部,与食管残端吻合。手术时间2 h 50 min。术中出血量约210 ml。术后第7天进清流食,逐渐加量。术后第12天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声嘶等并发症。术后病理:颈部各组淋巴结15枚,未见癌转移。术后3个月,酸反流4~6次/d,多在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