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产2种濒危水韭雄性发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晓东 谭桂娟 +1 位作者 李小溪 刘保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2-1147,共6页
采用透射电镜和光镜比较观察了中华水韭和云贵水韭雄配子体及其精子的发育特征。结果显示:(1)2种水韭的雄配子体的寿命只有15~30d,终生都在小孢子壁内发育。(2)雄配子体只含有1个原叶体细胞、1个精子器壁细胞和4个精细胞,前2个细... 采用透射电镜和光镜比较观察了中华水韭和云贵水韭雄配子体及其精子的发育特征。结果显示:(1)2种水韭的雄配子体的寿命只有15~30d,终生都在小孢子壁内发育。(2)雄配子体只含有1个原叶体细胞、1个精子器壁细胞和4个精细胞,前2个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3)精子由精核、微管带、鞭毛、细胞质等4部分构成。(4)中华水韭雄配子体发生率为4.5%,平均每个雄配子体产生0.46个精子,精子游动速度约53μm/s,寿命8min;云贵水韭雄配子体发生率和产精量略高于中华水韭,但精子游动速度和寿命略低于中华水韭。研究认为,中国水韭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雄配子体产精率低、受到生殖生态限制、水污染对精子的危害等;雄性特征表明水韭在石松类中占有较高的进化地位;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绘出了水韭雄配子体的发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云贵水韭 雄配子体 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贵水韭雌配子体发育及其濒危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沈玮 谭桂娟 +2 位作者 刘子玥 路靖 刘保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1-517,共7页
为了解云贵水韭(Isoetes yunguiensis)的生殖过程和濒危原因,采用人工培养获得其雌配子体,用半薄切片法观察雌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云贵水韭的大孢子萌发率约为26%;雌配子体异养,终生都在大孢子细胞壁内发育;颈卵器发育只有2枚颈... 为了解云贵水韭(Isoetes yunguiensis)的生殖过程和濒危原因,采用人工培养获得其雌配子体,用半薄切片法观察雌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云贵水韭的大孢子萌发率约为26%;雌配子体异养,终生都在大孢子细胞壁内发育;颈卵器发育只有2枚颈沟细胞而无腹沟细胞。雌配子体发育停止在游离核时期、颈壁细胞数量偏少或排列紊乱、颈沟细胞异常、卵细胞凋亡等可能是导致生殖濒危的原因。同时,游离核是水韭生殖生物学研究和系统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缺失腹沟细胞可能是水韭类简化性进化的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水韭 雌配子体 颈卵器 濒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泽泻蕨孢子培养的环境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莫日根高娃 谭桂娟 +2 位作者 严岳鸿 赵国华 刘保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3-418,共6页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泽泻蕨(Hemionitis arifolia Moore.)培养的影响,采用孢子培养技术研究温度、光照、pH、密度等对其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泻蕨孢子为需光萌发,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5℃,日光灯光照强度为...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泽泻蕨(Hemionitis arifolia Moore.)培养的影响,采用孢子培养技术研究温度、光照、pH、密度等对其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泻蕨孢子为需光萌发,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5℃,日光灯光照强度为150 μmol m^–2s^–1,pH 为6.5,播种密度为5-8 grains cm^–2,幼苗管护简单,成活率较高,未见病虫害.这为保护和开发我国泽泻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植物 泽泻蕨 孢子培养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