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拥抱未来变化 激活学生发展——对未来学校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欢 《四川教育》 2020年第19期69-71,共3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未来社会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扁平化的发展特点。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通过育人观念、育人方式、管理机制的调整,让孩子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在史家教育集团,我们通过教育的去功...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未来社会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扁平化的发展特点。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通过育人观念、育人方式、管理机制的调整,让孩子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在史家教育集团,我们通过教育的去功利化、去边界化、去中心化,进行育人目标的重塑、育人方式的重构以及学校管理的再造,从而拥抱未来的变化,激活学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观念 育人方式 去中心化 思考与实践 激活学生 育人目标 去功利化 去边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梦教育未来 厚植家国情怀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欢 《教育家》 2019年第36期59-61,共3页
王欢:我理想中的未来小学,是一个志在家国、学无边界的孩子生命成长主场。'志在家国'是未来小学理念形态的鲜明体现,'学无边界'是未来小学实践形态的重要表征。未来小学尤其要关注课程实施中的成长可能性,不让课程的局... 王欢:我理想中的未来小学,是一个志在家国、学无边界的孩子生命成长主场。'志在家国'是未来小学理念形态的鲜明体现,'学无边界'是未来小学实践形态的重要表征。未来小学尤其要关注课程实施中的成长可能性,不让课程的局限禁锢成长的无限,而让课程的无限拓展生命的可能。教育关乎未来。未来,是教育的价值指向,也是教育的逻辑基点。在梦开始的地方,小学教育的未来尤其令人憧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和谐发展 无边界学习 家国情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理与探究”在中高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意义、价值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面对小学中高年级识字教学的困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小学识字教学在不同学习阶段探索“梳理与探究”的实践路径提供了方向。“梳理与研究”能促进教学中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组织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 面对小学中高年级识字教学的困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小学识字教学在不同学习阶段探索“梳理与探究”的实践路径提供了方向。“梳理与研究”能促进教学中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组织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经历由模糊到精确、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过程,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进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理与探究 识字教学 意义 价值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着书家学文言文 董其昌《岳阳楼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坤鹏 《书法教育》 2024年第6期56-59,共4页
看一看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代书画家。1046年,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写下《岳阳楼记》这篇散文,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自此以后,许多书家借《岳阳楼记》抒发... 看一看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代书画家。1046年,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写下《岳阳楼记》这篇散文,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自此以后,许多书家借《岳阳楼记》抒发情怀、表达理想,留下了许多情感丰沛、笔精墨妙的书法作品。其中,董其昌笔下的《岳阳楼记》既得“二王”神韵,又有米芾风骨,被视为董其昌大字作品的经典之作。这件作品长1499.5厘米,高37.6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阳楼记》 董其昌 书法作品 香光居士 墨妙 先天下之忧而忧 玄宰 故宫博物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叙帖》前六行竟是仿作”等六则
5
作者 王坤鹏 《书法教育》 2024年第2期2-3,共2页
《自叙帖》前六行竟是仿作。唐朝草书名家怀素的《自叙帖》家喻户晓,但前六行并不是怀素的真迹,而是北宋诗人、书法家苏舜钦所写,这个小故事你知道吗?北宋书家米芾推断怀素《自叙帖》的真迹在湖北运判承议郎苏泌家,苏泌的父亲苏舜钦补... 《自叙帖》前六行竟是仿作。唐朝草书名家怀素的《自叙帖》家喻户晓,但前六行并不是怀素的真迹,而是北宋诗人、书法家苏舜钦所写,这个小故事你知道吗?北宋书家米芾推断怀素《自叙帖》的真迹在湖北运判承议郎苏泌家,苏泌的父亲苏舜钦补写了破碎不存的部分。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李东扬在《自叙帖》卷后的跋语中也认同米芾的说法。文徵明指出“此帖前六行纸墨微异,隐然有补处”,为米芾的推测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叙帖》 怀素 文徵明 苏舜钦 仿作 六行 米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画之美:提升书法笔画质感的秘诀
6
作者 王坤鹏 《书法教育》 2024年第7期8-13,共6页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笔画的写法常常是我们最先接触的内容。因为书法作品是由一个个单字构成的,而笔画又是构成单字的基本单位。可以说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笔画,书法作品就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么,如何提升笔画的质感呢?接下来,我们...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笔画的写法常常是我们最先接触的内容。因为书法作品是由一个个单字构成的,而笔画又是构成单字的基本单位。可以说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笔画,书法作品就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么,如何提升笔画的质感呢?接下来,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探讨笔画的书写秘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作品 学习书法 笔画 质感 单字 秘诀 高质量 如何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突围——试论书法教育中的美育
7
作者 王坤鹏 苏志敏 《书法教育》 2025年第2期50-53,共4页
随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印发,美育在当今教育体系中被置于更为关键的地位。书法艺术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然而,在书法教育中切实推行美育却面临诸多挑战。书法教育工作者唯有深度探究书法本体,类比关联... 随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印发,美育在当今教育体系中被置于更为关键的地位。书法艺术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然而,在书法教育中切实推行美育却面临诸多挑战。书法教育工作者唯有深度探究书法本体,类比关联学科,并强化文化渗透,方可使美育在书法教育中得以充分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书法教育 困境 解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数字媒体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立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第4期86-88,共3页
近年来,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而产生的数字媒体产业,正在世界各国高速成长。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以电脑技术与设计艺术相结合的新型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美术修养的人。由于数字媒体专业... 近年来,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而产生的数字媒体产业,正在世界各国高速成长。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以电脑技术与设计艺术相结合的新型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美术修养的人。由于数字媒体专业尚属于一个新兴行业,在教学上尚未形成规范。各高校开设的课程存在一些差异,但都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产业 课程 中小学 数字媒体专业 开发 网络技术 影视节目制作 三维动画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新了,中国香港故宫
9
作者 王坤鹏 《书法教育》 2022年第7期2-5,共4页
提起“故宫”,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而令人欣喜的是,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中国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简称“中国香港故宫”)已经于2022年7月3日对外开放了。
关键词 台北故宫博物院 香港回归 中国香港 故宫 博物馆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智能化一天
10
作者 王坤鹏 《书法教育》 2023年第3期12-15,共4页
2035年3月1日上午7:20早上,智能手表的闹铃将我叫醒.我一看表,发现比我预定的闹铃提早了10分钟,但我并不惊讶.紧接着手环响起语音提示:"早上好!今天您上班必经的一条路上采取了临时交通管制,为避免您迟到,于是提前10分钟将您叫醒.&... 2035年3月1日上午7:20早上,智能手表的闹铃将我叫醒.我一看表,发现比我预定的闹铃提早了10分钟,但我并不惊讶.紧接着手环响起语音提示:"早上好!今天您上班必经的一条路上采取了临时交通管制,为避免您迟到,于是提前10分钟将您叫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表 语音提示 交通管制 早上好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因错质疑到因错“治”疑
11
作者 陈凤伟 《教育视界》 2017年第8期41-44,共4页
【因错质疑】学习了用方程解决问题,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常常有学生问我:“老师,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解决?”当我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他时,学生马上补充解释:“我问的是用算术法还是方程法?”“哦。”我思忖着学生的问题,琢磨着他的语... 【因错质疑】学习了用方程解决问题,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常常有学生问我:“老师,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解决?”当我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他时,学生马上补充解释:“我问的是用算术法还是方程法?”“哦。”我思忖着学生的问题,琢磨着他的语气,学生问话的背后分明是在说“如果不特别要求,我就不用方程法啦”。果不其然,当我刻意用坚定的语气回答:“用方程法解决问题!”学生那期待的目光顿时暗淡了,无奈地说:“好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程法 学生 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课程经纬 提升教学效益——小学数学校本化实践与研究
12
作者 韩巧玲 《教育家》 2020年第4期51-53,共3页
背景与初衷当今教育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学校功能、教师角色、育人模式将被重新定义。作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课程体系的现实性考量与前瞻性重构,已经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关切。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像工业时代那... 背景与初衷当今教育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学校功能、教师角色、育人模式将被重新定义。作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课程体系的现实性考量与前瞻性重构,已经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关切。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像工业时代那样批量化培养标准化的单一人才,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再是固化课程的被动接收者,而是有着独立思维和整合批判意识的知识建构者,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对国家课程进行个性化的再加工。学生的需求决定了课程的根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化 小学数学课程 数学学科 数学学习 教学效益 实践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