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降钙素原对危重病人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葛庆岗 阴赪宏 +2 位作者 王超 赵一鸣 王谊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11-912,共2页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危重病人感染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53例危重病人按细菌感染、非细菌感染分为两组,采用微量双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χ2=10·05,P<0&...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危重病人感染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53例危重病人按细菌感染、非细菌感染分为两组,采用微量双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χ2=10·05,P<0·05)。随血清PCT浓度升高,其对危重病人感染诊断的敏感度降低、特异度增高;以1·5ng/ml为阳性诊断标准时,Youden指数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65和83·0%,明显高于以1ng/ml和2ng/ml为阳性诊断标准时。结论血清PCT检测对危重病人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葛庆岗 阴赪宏 +2 位作者 孙丕东 汪宗昱 李宏亮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变化,以指导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ICU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检测,按NCCLS200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年中分离...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变化,以指导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ICU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检测,按NCCLS200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年中分离出245株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不动杆菌(48.2%)和铜绿假单胞(11.0%)为主的非发酵菌占65.3%,74.5%来自痰液标本。亚胺培南的总敏感率最高(93.9%),对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的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多数为44%~68%,对其他抗菌药高度耐药;头孢他啶和复方磺胺甲嘿唑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敏感率高达73.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分别占26.3%和32.3%;产酶菌株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产酶菌株,对亚胺培南无耐药,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产ESBLs菌株抗菌活性明显强于其他头孢菌素。结论非发酵菌在从ICU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占有较高比例,亚胺培南对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的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他抗菌药物抗菌活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磷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成栋 张淑文 王宝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0期1658-1659,共2页
目的探讨血磷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磷钼酸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磷的含量,分析40例脓毒症患者血浆中磷的含量及其动态变化,并与30例非脓毒症患者及20例健康人对照分析。结果脓毒症患者入组当天血磷含量显著... 目的探讨血磷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磷钼酸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磷的含量,分析40例脓毒症患者血浆中磷的含量及其动态变化,并与30例非脓毒症患者及20例健康人对照分析。结果脓毒症患者入组当天血磷含量显著低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1),而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死亡组患者的血磷随病情恶化呈持续下降趋势(r=-0.958,P<0.01)。结论检测血磷含量对于尽早发现脓毒症、判断其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血症 脓毒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活血颗粒对CLP大鼠血清内毒素及脾脏TH1/TH2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孙成栋 张淑文 +3 位作者 李真 文燕 王宝恩 孙文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2635-2637,共3页
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脓毒症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及脾脏TH1/TH2表达变化以及芪参活血颗粒对二者影响的研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的方法造成脓毒症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组,造模后3、24、72h腹腔静脉取血。采用基质显色法检测血清... 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脓毒症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及脾脏TH1/TH2表达变化以及芪参活血颗粒对二者影响的研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的方法造成脓毒症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组,造模后3、24、72h腹腔静脉取血。采用基质显色法检测血清中内毒素含量,采用FACS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淋巴细胞TH1/TH2的表达。结果:结果表明脓毒症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芪参活血颗粒能明显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脓毒症大鼠早期TH1/TH2明显升高,后期明显下降,芪参活血颗粒能明显降低早期TH1/TH2的比值,升高晚期脾淋巴细胞TH1/TH2表达。使促炎与抗炎达到平衡。结论:芪参活血颗粒能减低脓毒症血清内毒素水平,调节TH1/TH2比值,是很好的免疫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芪参活血颗粒 内毒素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