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综合医院以新冠肺炎“零感染”为目标的医院管理策略与实践 被引量:7
1
作者 郭欣 王鹏飞 +3 位作者 王宾 张凡 车时 曹邦伟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作为区级定点救治医院,如何严格管控、积极应对、全面建立以"零感染"为目标的医院防控管理体系。方法:医院建章立制、强化关口前移,分别从工作流程、人、物、环境等方面...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作为区级定点救治医院,如何严格管控、积极应对、全面建立以"零感染"为目标的医院防控管理体系。方法:医院建章立制、强化关口前移,分别从工作流程、人、物、环境等方面着手建立防控体系,重视门急诊防控、加强病房管理、加大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力度、开展全员培训、严格落实物资管控等防控环节及策略。结果:医院门急诊及住院工作运转良好,2020年1~6月共接诊75名可疑高危患者。所有来院患者及医务人均未出现感染新冠肺炎,阶段性实现了"零感染"目标。结论:以"零感染"为目标的医院管理工作体系,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实,效果显著,为医院在今后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零感染 医院管理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定点医院捐赠调拨物资管理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欣 车时 +3 位作者 王鹏飞 陆宏峰 刘芳 曹邦伟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79,共2页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定点医院接收社会各界大量捐赠调拨物资,如何合法合规接收,如何合理分配及使用,成为医院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作为区级定点医院,将PDCA循环运用到捐赠调拨物资管理中,建立多部门...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定点医院接收社会各界大量捐赠调拨物资,如何合法合规接收,如何合理分配及使用,成为医院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作为区级定点医院,将PDCA循环运用到捐赠调拨物资管理中,建立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在物资使用前评估审批,使用中设立入库出库台账,使用后院内纪检监督检查,并形成螺旋上升的管理闭环,对于提升物资管理质量、确保捐赠调拨物资合理高效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医院管理 PDCA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谷区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流行现况调查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子厚 孔祥双 +2 位作者 王连英 郭光霞 李玉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981-2986,共6页
背景超重与肥胖被证明是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最新资料显示,我国超重与肥胖总人群数量已接近总人口1/4,及时了解不同地区超重及肥胖患病情况,为制定肥胖乃至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背景超重与肥胖被证明是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最新资料显示,我国超重与肥胖总人群数量已接近总人口1/4,及时了解不同地区超重及肥胖患病情况,为制定肥胖乃至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社区居民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况,为地区早期防治肥胖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联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平谷区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研究。以24 kg/m^2≤体质指数<28 kg/m^2为超重,28 kg/m^2≤体质指数<35 kg/m^2为肥胖,体质指数≥35 kg/m^2为重度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为中心性肥胖。统计社区居民性别、年龄、居住地及超重、肥胖、重度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根据各阶段的抽样比例以及平谷区不同性别25~75岁人口各年龄构成比计算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各年龄组的总抽样比例,并取其倒数作为其权重,统计分析时进行加权处理。结果共发放问卷4 002份,回收有效问卷4 00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加权后北京市平谷区社区居民436 519例,超重173 023例,超重患病率为39.64%〔95%CI(39.49%,39.78%)〕;肥胖114 808例,肥胖患病率为26.30%〔95%CI(26.16%,26.43%)〕;重度肥胖8 180例,重度肥胖患病率为1.87%〔95%CI(1.82%,1.91%)〕;中心性肥胖205 140例,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47.00%〔95%CI(46.85%,47.14%)〕。男性社区居民超重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社区居民肥胖、重度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社区居民超重、肥胖、重度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社区居民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高于农村,农村社区居民重度肥胖患病率高于城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居住地是社区居民中心性肥胖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平谷区社区居民肥胖、超重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整体较高,且高于全国水平,年龄和地区影响中心性肥胖的发生,年龄越高中心性肥胖发生的危险越高。男性在中青年时就要重视中心性肥胖的防控,女性45岁以后(绝经期)要重视中心性肥胖的预防,中青年人群是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防控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症 肥胖 腹部 中心性肥胖 流行病学 数据收集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高比和腰臀比及BMI对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研究
4
作者 殷佳慧 杨昕晖 +6 位作者 王京京 张雅静 王丽娟 付佐娣 孔祥双 郭光霞 李玉凤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3258-3263,共6页
背景代谢综合征(MS)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对MS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至关重要。BMI不能反映中心性肥胖,有指南建议将腰高比(WHtR)作为肥胖诊断新指标,目前关于WHtR与MS关联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WHtR、腰臀比(WHR)及BMI... 背景代谢综合征(MS)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对MS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至关重要。BMI不能反映中心性肥胖,有指南建议将腰高比(WHtR)作为肥胖诊断新指标,目前关于WHtR与MS关联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WHtR、腰臀比(WHR)及BMI与MS的相关性,比较以上3项人体测量学指标对MS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利用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北京平谷地区进行的代谢性疾病调查队列数据库。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20年制订的MS的诊断标准,依据是否患有MS将研究对象分为非MS组与MS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MS患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WHtR、WHR和BMI对MS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4001例有效数据纳入分析,平均年龄(50.3±11.8)岁,MS组1617例,非MS组2384例。MS的患病率为40.4%(1617/4001),加权后患病率为39.5%。MS组WHtR、WHR和BMI高于非MS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HtR≥0.5(OR=2.074,95%CI=1.523~2.823)、男性WHR≥0.90/女性WHR≥0.85(OR=2.646,95%CI=2.185~3.204)、24.0 kg/m^(2)≤BMI<28.0 kg/m^(2)(OR=2.259,95%CI=1.717~2.973)、BMI≥28.0 kg/m^(2)(OR=4.530,95%CI=3.320~6.181)是M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分别在总体人群、男性和女性中分析WHtR、WHR和BMI对于MS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现,在上述3个人群中,WHtR预测MS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WHR和BMI(P<0.05)。WHtR在以上3个人群中预测MS的AUC分别为0.835、0.847和0.84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526、0.526和0.548。结论WHtR对MS风险的预测作用优于WHR和BMI,可作为预测MS风险的简易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腰围-身高比 腰臀比 BMI 预测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下调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可有效降低处于干体重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钠:多中心、自身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寅 周亦伦 +9 位作者 赵海丹 申玉兰 马云伶 郭增玉 周培一 李红 李建军 丁霞 龚勇 刘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585-4589,共5页
背景高血压是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可改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水钠负荷并降低其血压,但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小,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的临床意义尚存在争议。目的通... 背景高血压是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可改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水钠负荷并降低其血压,但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小,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的临床意义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扩大样本量而进一步证实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对处于干体重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钠的影响,并验证其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自身对照研究,共选取2018年9—11月在北京市7家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154例,2018年12月开始将其血液透析液钠浓度调整至138 mmol/L并维持1个月(干预前),2019年1月开始下调其血液透析液钠浓度至136 mmol/L并维持4个月(干预后)。比较所有患者干预前1个月最后1周、干预后1周血液透析前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液透析前后血钠、血液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数,记录所有患者使用降压药物种数及血液透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54例患者干预后血液透析前平均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血液透析前后平均血钠、血液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数、血液透析前收缩压及舒张压、使用降压药物种数较干预前降低(P<0.05)。154例患者干预前后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肌肉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下调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可有效降低处于干体重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钠,且安全性较高,宜于在基层血液透析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液 血压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时股骨颈结构薄弱区影像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崔志刚 杜心如 孔祥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时股骨颈部位是否存在结构薄弱区。方法股骨颈X片159例,观察由主压力、主张力与次压力骨小梁形成的斜"V"形结构薄弱区。按Singh指数评估骨质疏松程度与结构薄弱区之间的关系。另收集10例股骨干燥标本按横断...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时股骨颈部位是否存在结构薄弱区。方法股骨颈X片159例,观察由主压力、主张力与次压力骨小梁形成的斜"V"形结构薄弱区。按Singh指数评估骨质疏松程度与结构薄弱区之间的关系。另收集10例股骨干燥标本按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观察内部骨小梁走行及薄弱区特点。部分老年股骨颈骨折三维CT观察股骨颈内部骨小梁走行。结果 Singh 1级(7/159),无"V"形薄弱区;Singh 2级(23/159),V形薄弱区34.78%;Singh 3级(42/159),"V"形薄弱区85.71%;Singh 4级(48/159),"V"形薄弱区75%;Singh 5级(27/159),"V"形薄弱区29.63%;Singh 6级(12/159),无薄弱区。横断面WARD三角底边为不连续主张力骨小梁;冠状面WARD三角形成斜向后外的"V"形薄弱区;矢状位WARD三角底边顶部在股骨颈滋养孔密集区,形成"V"形薄弱区。股骨颈三维CT内部骨小梁走行与干燥骨剖面内部小梁走行一致。结论 Singh 1、2级骨折倾向于头下型。Singh 3、4级骨折倾向于头颈型。Singh 5、6级不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 结构薄弱区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办市管”托管模式下远程智力输出的医疗服务效果评价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宾 谭绍峰 +2 位作者 曹邦伟 高晴 辛有清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区办市管"模式下实施远程智力输出措施后被托管医院医疗服务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6—2019年托管医院、被托管医院以及其他7家未被托管的区县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药占比等医疗质量指标,分析9家医院的医疗指标变化... 目的分析"区办市管"模式下实施远程智力输出措施后被托管医院医疗服务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6—2019年托管医院、被托管医院以及其他7家未被托管的区县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药占比等医疗质量指标,分析9家医院的医疗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被托管医院接受"区办市管"模式下远程智力输出后,医疗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床位使用率从90.74%提升为95.25%,药占比从42.16%下降为30.65%,平均住院日从8.45天下降为8.27天,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率从55.39%下降为48.20%。结论被托管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较其他未被托管医院提升幅度高,被托管医院与托管医院的医疗指标变化趋势一致,提示两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有同质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 远程智力输出 “区办市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乳粉与牛乳粉引起乳糖不耐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郝淑苹 李静 +5 位作者 李静芸 谭思思 刘颖 刘春龙 王丹丹 刘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8-441,446,共5页
背景部分牛乳粉乳糖不耐受者食用羊乳粉后症状减轻甚至没有乳糖不耐受症状,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该类人群在乳糖不耐受者中占比多少?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研究对于成年牛乳粉乳糖不耐受者,羊乳粉引起的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及胃肠道反... 背景部分牛乳粉乳糖不耐受者食用羊乳粉后症状减轻甚至没有乳糖不耐受症状,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该类人群在乳糖不耐受者中占比多少?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研究对于成年牛乳粉乳糖不耐受者,羊乳粉引起的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及胃肠道反应是否与牛乳粉不同。方法 2017年9—12月,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受试者空腹饮用300 ml牛乳(40 g牛乳粉),其中乳糖吸收不良或乳糖不耐受者经过7 d的洗脱期后,饮用等量羊乳粉。饮乳粉后2 h采用尿半乳糖比色法进行乳糖耐受性检测,2次试验均采用饮用牛乳粉/羊乳粉后12 h症状调查问卷调查受试者腹胀及腹痛的首次发作时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排便增加次数。结果饮牛乳粉后乳糖吸收不良或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93.3%(112/120),饮羊乳粉后乳糖吸收不良或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94.6%(106/112),饮牛乳粉与饮羊乳粉后乳糖耐受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用两种乳粉乳糖吸收不良或乳糖不耐受者腹胀及腹痛首次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用两种乳粉后排便增加发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增加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用牛乳粉乳糖吸收不良或乳糖不耐受的人群饮用羊乳粉大多仍为乳糖不耐受,饮羊乳粉后排便次数增加,腹痛、腹胀等症状无明显差别。对于乳糖吸收不良或乳糖不耐受的人群,饮乳前可选择应用乳糖酶或饮用不含乳糖的乳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不耐受 牛乳粉 羊乳粉 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尿半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上叶前段占位性病变性质判定相关因素分析
9
作者 潘守强 张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7-772,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肺上叶前段占位病例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间38例肺上叶前段占位患者的资料。结果肺上叶前段占位病例的单因素分析,在所有确定有CT影像边缘分叶的病例中,... 目的探讨影响肺上叶前段占位病例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间38例肺上叶前段占位患者的资料。结果肺上叶前段占位病例的单因素分析,在所有确定有CT影像边缘分叶的病例中,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有无放射性凝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左肺上叶前段占位的病例中,患者的CEA、CT影像边缘分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右肺上叶前段占位的病例中,患者的年龄,吸烟,CEA、边缘分叶、SPECT放射性凝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上叶前段占位病例的多因素分析,在所有确定有CT影像边缘分叶的病例中,患者的CEA、SPECT有无放射性凝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右肺上叶前段占位的病例中,患者的CEA,边缘分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判断肺上叶前段占位病例诊断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吸烟史、CEA、SPECT有无放射性凝聚等,需综合分析、评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上叶前段占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相关研究
10
作者 潘守强 张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究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良性表现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胸外科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 目的探究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良性表现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胸外科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表现病人139例。计算各年份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发生率;对比病人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各年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8.33%、11.11%、19.05%、26.92%、34.38%、40.00%;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吸烟、右位病变、单光子弥散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放射凝聚征阳性、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 protein fragment 21-1,CYFRA21-1)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异常,为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表现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是1.123(1.038~1.215)、5.951(1.778~9.919)、3.547(1.104~10.397)、3.565(1.096~11.598)、18.638(4.974~29.843)、7.357(2.265~13.010)、7.639(3.107~14.697)。结论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发生率较高,值得重视;危险因素为老龄、吸烟、右位病变、SPECT放射凝聚征阳性及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异常,临床医师需谨慎对待,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病人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上叶后段占位 CT影像表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