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联合应用乙肝高效价 免疫球蛋白对乙肝免疫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吕晴 段恕诚 +4 位作者 朱启镕 徐华芳 盛丹菁 张秀珍 胡宗汉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448-451,共4页
将母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223名新生儿分成4组,分别接种乙肝疫苗上10μg(Ⅰ组)、20μg(Ⅱ组)、20μg加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1支(Ⅲ组)、20μg加HBIG2支(Ⅳ组)。随访至12个月时,抗HBs阳转率在Ⅰ、Ⅱ、Ⅲ、Ⅳ组分别为62.... 将母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223名新生儿分成4组,分别接种乙肝疫苗上10μg(Ⅰ组)、20μg(Ⅱ组)、20μg加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1支(Ⅲ组)、20μg加HBIG2支(Ⅳ组)。随访至12个月时,抗HBs阳转率在Ⅰ、Ⅱ、Ⅲ、Ⅳ组分别为62.5%、76.8%、80.9%和84.3%:HBsAg慢性携带率各为12.5%、11.0%、4.3%和2.9%。母亲HBeAg阳性和HBsAg≥1.256者,其婴儿抗HBs阳转率低于对照组。母亲HBeAg阳性者的婴儿,易发展成HBsAg慢性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疫苗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和抗体在流行性出血热病程中的动态改变及意义
2
作者 樊万虎 张成文 +2 位作者 刘正稳 聂子林 俞永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30-33,共4页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对15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中和抗体进行了动态检测。第3病日即可检出,5病日内检出率为78%(7/9),至第15~16病日达高峰,中和抗体的滴度变化与EHF的病期和病型有明显关系,轻型...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对15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中和抗体进行了动态检测。第3病日即可检出,5病日内检出率为78%(7/9),至第15~16病日达高峰,中和抗体的滴度变化与EHF的病期和病型有明显关系,轻型、中型、重型患者随病程进展而升高,危重型患者发热期滴度最高,死亡前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降低;中和抗体的滴度与尿蛋白的变化呈负相关。动态检测中和抗体的滴度变化可反映患者的转归和预后,若重症患者中和抗体极度降低,则预后不良,这对探索EHF的发病机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中和试验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