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尺寸稳定性CFRP蜂窝制造方法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廖逸坚 卫宇璇 +2 位作者 刘硕 朱大雷 马立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3,共8页
未来高精度载荷对航天器结构尺寸稳定性提出严苛的要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蜂窝的夹层结构是新型轻量化结构,且具优秀的热尺寸稳定性,能够满足此类载荷支撑结构的设计要求。本文介绍了目前CFRP蜂窝的制造方法的发展近况,根... 未来高精度载荷对航天器结构尺寸稳定性提出严苛的要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蜂窝的夹层结构是新型轻量化结构,且具优秀的热尺寸稳定性,能够满足此类载荷支撑结构的设计要求。本文介绍了目前CFRP蜂窝的制造方法的发展近况,根据蜂窝的制造工序以及相应工艺方法对CFRP蜂窝结构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将制造方法归为多步成形法、整体成形法两大类,分析了其中各种制造方法的技术优势与弊端,讨论了新制造方法的技术难点。最后展望了尺寸稳定性CFRP蜂窝的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尺寸稳定性 CFRP蜂窝 制造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阳极氧化生产线的智能制造技术研究
2
作者 董源 李思振 +5 位作者 张家强 程德 赵潋景 覃业深 吕振兴 金玉伟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86,共4页
介绍了一种硫酸阳极氧化生产线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方法。该方法先对硫酸阳极氧化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采集和管理,再对获得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最后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质量问题分析与决策。实践结果表明... 介绍了一种硫酸阳极氧化生产线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方法。该方法先对硫酸阳极氧化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采集和管理,再对获得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最后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质量问题分析与决策。实践结果表明,该应方法可用于指导硫酸阳极氧化生产线的智能制造技术改造,改造后的智能生产线可显著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阳极氧化 智能制造 数据采集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异质结构增材制造技术及其航天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祁俊峰 郑博文 +2 位作者 杨三强 张建超 蒋疆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60,共13页
在航天器制造中,通过合理设计钛、铝比例和位置,钛铝异质结构能够在轻量化的前提下实现零膨胀、减隔振等功能。由于钛铝异质结构多具有复杂几何形状,传统的机加工、铸造等方式难以使其成形,而增材制造技术的出现使得快速制造复杂钛铝异... 在航天器制造中,通过合理设计钛、铝比例和位置,钛铝异质结构能够在轻量化的前提下实现零膨胀、减隔振等功能。由于钛铝异质结构多具有复杂几何形状,传统的机加工、铸造等方式难以使其成形,而增材制造技术的出现使得快速制造复杂钛铝异质结构成为可能。首先介绍了基于航天领域特定功能需求的钛铝异质结构,对适用于不同结构的增材制造技术工艺进行对比,剖析其利弊,针对不同结构在增材工艺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然后对钛铝异质结构增材制造中常见的缺陷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归纳,同时介绍了可抑制裂纹、气孔以及粗大柱状晶的成形策略,并给出了可能抑制不同缺陷的相关技术途径;最后对未来研究以及钛铝异质材料结构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异质结构 零膨胀 增材制造 抑制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三号A/B卫星太阳翼分析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文文 王玉红 +3 位作者 马静雅 马腾 管帅 王国星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84,共7页
针对北京三号A/B卫星高刚度太阳翼开展了分析及试验验证,包括基板准静态分析和静力试验验证,太阳翼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模态分析及收拢状态力学环境试验及展开基频测试,以及太阳翼地面展开试验。通过基板准静态分析获取了太阳翼基板铺层... 针对北京三号A/B卫星高刚度太阳翼开展了分析及试验验证,包括基板准静态分析和静力试验验证,太阳翼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模态分析及收拢状态力学环境试验及展开基频测试,以及太阳翼地面展开试验。通过基板准静态分析获取了太阳翼基板铺层设计的强度裕度,后又经静力试验验证了分析结果;太阳翼收拢和展开模态分析结果也均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良好,且通过收拢状态力学环境试验前后特征级曲线对比,可知太阳翼可耐受发射段载荷;太阳翼地面展开试验证明了太阳翼展开性能,且多次展开后关键参数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翼 静力试验 模态分析 力学环境试验 展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蜂窝夹层结构板制造工艺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莺歌 田栋 +3 位作者 曾笑 夏维娜 张璇 陈佳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针对航天器蜂窝夹层结构板的制造效率、形位精度、胶接强度和预埋件拉脱力等可靠性要求,根据其制造工艺特点,通过建立基于制造工艺流程的串联模型、基于制造工艺单元的顺序关联模型、基于制造工艺参数的网状关联模型和考虑检验工序的功... 针对航天器蜂窝夹层结构板的制造效率、形位精度、胶接强度和预埋件拉脱力等可靠性要求,根据其制造工艺特点,通过建立基于制造工艺流程的串联模型、基于制造工艺单元的顺序关联模型、基于制造工艺参数的网状关联模型和考虑检验工序的功能关联模型4种典型的制造工艺可靠性模型,明确工艺设计的控制内容及工艺改进方向和要求。通过常见故障模式和原因分析,进一步验证可靠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明确制造工艺改进措施。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通过零件定型,优化制造工艺流程和减少串行制造工艺单元;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固化工艺状态、应用自动化智能工艺装备,减小制造偏差,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蜂窝夹层结构板 制造工艺 可靠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RM算法的卫星结构板智能化生产管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冯锦丹 孙宏宇 +4 位作者 姚迪 张涵嘉 仇晓黎 刘金山 盛超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6-404,共9页
针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在卫星结构研制设计过程中应用物联网标识和感知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管控.分析卫星结构研制流程中实物、信息的操作现状,提出了一种SIMR(Snapshot Integration Multipath Routing)路由算法的... 针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在卫星结构研制设计过程中应用物联网标识和感知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管控.分析卫星结构研制流程中实物、信息的操作现状,提出了一种SIMR(Snapshot Integration Multipath Routing)路由算法的卫星研制流程自主感知优化技术,保证流量传输均衡和信息快速回传,解决卫星研制实物流与信息流难以深度融合的问题.围绕卫星零件、装配体、电子标签等实物定义了智能化生产管控系统,将系统分解为实物操作序列与数据操作序列,进而给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卫星结构智能化生产管控系统架构,明确了本方法在卫星结构板成形生产和装配系统管控环节的应用模式,为提升卫星结构实物状态管控与全流程研制能力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感知 业务流程 卫星结构 实物流 信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启发式算法的可重构装配车间调度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佳朋 庄存波 +4 位作者 刘检华 赵乐乐 李琳 裴凤雀 郭昊鑫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9-410,共12页
针对卫星、导弹等航天复杂产品装配车间的装配工位、装配工人、装配作业三者相互依赖与制约,给车间调度造成巨大障碍的问题,提出一种超启发式算法,创新地使用启发式拟合规则和迭代最优规则,实现了可重构装配车间调度研究。构建了考虑关... 针对卫星、导弹等航天复杂产品装配车间的装配工位、装配工人、装配作业三者相互依赖与制约,给车间调度造成巨大障碍的问题,提出一种超启发式算法,创新地使用启发式拟合规则和迭代最优规则,实现了可重构装配车间调度研究。构建了考虑关键能力制约的可重构装配车间模型,以及重构切换时间、常规/关键工艺需求、人员/工站修正系数等相关的关联模型;在最佳装配工人技能、数量及其比例确定的基础上,采用超启发式算法,通过进化算子迭代寻优启发规则,实现了一种考虑工位可重构、工人多技能、常规作业/键性作业等多层次的装配车间最佳调度方案。通过小规模和大规模用例仿真验证,以及某航天企业卫星装配车间的实例应用表明,与传统启发式算法对比,所提算法具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装配车间调度 超启发式算法 多技能 关键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手部姿态的物体6D位姿估计算法
8
作者 王健 郭宇 +3 位作者 黄少华 汤鹏洲 郑冠冠 陆云霞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3,共8页
在基于增强现实装配引导的复杂零/部件装配场景中,由于手部对零/部件的遮挡,导致零件位姿解算时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造成求解失败。目前针对手工装配零件的位姿估计算法在解决零件遮挡问题时没有考虑手部信息,使得位姿估计精度难以满足... 在基于增强现实装配引导的复杂零/部件装配场景中,由于手部对零/部件的遮挡,导致零件位姿解算时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造成求解失败。目前针对手工装配零件的位姿估计算法在解决零件遮挡问题时没有考虑手部信息,使得位姿估计精度难以满足增强装配实际应用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融合手部姿态的零件6D位姿估计算法,即HandICG算法。该算法将手部的姿态信息与迭代对应几何(Iterative Corresponding Geometry,ICG)算法进行融合,当发生手部遮挡时,将手部的姿态信息应用到零件姿态的求解中,从而显著提高手部遮挡情况下零件位姿估计的精度,实验表明,平均模型点距离(Average Distance of Model points,ADD)相关评价指标达到74.73%,是ICG算法的2.61倍。该算法显著提升了增强装配场景中零件位姿解算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姿估计 手部姿态 遮挡 增强装配 跟踪注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吸随动支撑夹具的薄壁件镜像铣削振动抑制技术
9
作者 田雨 肖聚亮 +3 位作者 刘思江 毛颖熙 王云鹏 刘海涛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4-105,共12页
针对飞机蒙皮在减薄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提出基于磁吸随动支撑夹具的薄壁件镜像铣削振动抑制技术。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铣削条件下工件的频响函数与振动幅值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镜像铣削振动抑制技术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 针对飞机蒙皮在减薄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提出基于磁吸随动支撑夹具的薄壁件镜像铣削振动抑制技术。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铣削条件下工件的频响函数与振动幅值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镜像铣削振动抑制技术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新型磁吸随动支撑夹具;然后,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夹具的应用,建立考虑夹具俯仰夹角的轴向磁力数学模型,重点探究滚珠未与工件接触时铣削点处的动态响应,并确定最优支撑气压;最后,制得夹具实物并开展不同加工参数下的飞机蒙皮铣削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当夹具夹紧工件且同时施加0.1 MPa的支撑气压时,工件的振动幅值显著减少,验证了所提抑振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蒙皮 镜像铣削 磁吸随动支撑夹具 加工振动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Cu/AgCuTi复合中间层钎焊C/C与TC4接头组织及性能
10
作者 王宁宁 朱海涛 +4 位作者 飞景明 安琪 宋延宇 刘多 宋晓国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128,共8页
为解决C/C复合材料与TC4合金钎焊接头存在的残余应力集中及界面脆性相过量析出问题,文中采用泡沫Cu/AgCuTi复合中间层进行异质连接.系统研究了钎焊温度(860~920℃)对接头界面组织、抗剪强度和断口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有接头均形... 为解决C/C复合材料与TC4合金钎焊接头存在的残余应力集中及界面脆性相过量析出问题,文中采用泡沫Cu/AgCuTi复合中间层进行异质连接.系统研究了钎焊温度(860~920℃)对接头界面组织、抗剪强度和断口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有接头均形成可靠冶金结合,界面典型结构为TC4/Ti基固溶体+TiCu/Ag基固溶体+Cu基固溶体+TiCu_(2)/TiC/C/C复合材料.随着钎焊温度升高,钎缝宽度逐渐减小,但物相组成及分布规律保持一致.与传统AgCuTi钎料相比,泡沫Cu/AgCuTi复合中间层显著提高钎缝中Cu基固溶体含量,有效降低冷却过程中的残余应力积累并抑制脆性化合物生成.接头的抗剪强度随温度呈先增后减趋势,880℃时达到最大值29.2 MPa.断口分析显示,接头断裂特征与界面组织演化存在关联,表明复合中间层设计对提升接头性能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钎焊 泡沫Cu 界面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星载步进电机驱动复用技术研究
11
作者 张超 陈焕红 +2 位作者 陈雨航 张艾 康建兵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3,共10页
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空间光学遥感器机构中,传统设计驱动电路与电机单一对应,想要实现大规模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需要大量继电器进行信号切换,会导致电路的规模过大、成本过高;此外遥感器机构在发射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锁定,一般通过步进... 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空间光学遥感器机构中,传统设计驱动电路与电机单一对应,想要实现大规模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需要大量继电器进行信号切换,会导致电路的规模过大、成本过高;此外遥感器机构在发射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锁定,一般通过步进电机的保持力矩来完成,但是大量步进电机的相绕组同时加电,也会导致相机分系统功耗过高的问题。为实现大规模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与弱电流锁定功能,文章对多通道星载步进电机驱动复用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驱动复用电路,可实现多台步进电机的分时运动控制以及同步锁定功能,锁定电流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针对设计的驱动复用电路,选用10台步进电机作为负载进行功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10台电机可实现分时运动控制功能,运行时电源电流为3 A,为步进电机额定电流值;10台电机可实现同步锁定功能,在100 kHz的调制频率下,锁定时电源电流为5 A,平均单台电机的锁定电流为0.5 A,仅为传统单相锁定电流的1/6。基于多通道星载步进电机驱动复用技术,不但可以对大规模步进电机的运动进行控制,还能够实现同步弱电流锁定功能,有效降低系统功耗,提高光学遥感器在发射过程和在轨运行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遥感器 驱动复用 分时控制 同步锁定 多通道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滤波和注意力机制的重载机器人铣削系统颤振辨识方法
12
作者 梁志强 陈司晨 +7 位作者 杜宇超 刘宝隆 高子瑞 乐毅 肖玉斌 郑浩然 仇天阳 刘志兵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8-1027,1073,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定参变分模态滤波、包络滤波和注意力机制网络辨识相结合的重载机器人铣削系统颤振辨识方法。首先,根据变分模态滤波理论,通过合适地优选二次惩罚项实现对目标高频非颤振信号分量的剔除;然后,为快速辨识当前的加工状态,从信... 提出了一种定参变分模态滤波、包络滤波和注意力机制网络辨识相结合的重载机器人铣削系统颤振辨识方法。首先,根据变分模态滤波理论,通过合适地优选二次惩罚项实现对目标高频非颤振信号分量的剔除;然后,为快速辨识当前的加工状态,从信号时域分布出发,结合频域在时域上的映射规律,采用包络滤波方法实现低频主轴转速相关信号分量的剔除;最后,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网络辨识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多时序短时信号片段进行分类以实现加工状态辨识,并开展重载机器人铣削系统加工验证实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剔除高频非颤振信号和低频主轴转速相关信号分量,再生颤振辨识准确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辨识准确度可达98.75%。通过与其他辨识方法对比,所提出的重载机器人铣削系统颤振辨识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重载机器人铣削系统加工过程中的再生颤振,为后续重载机器人铣削系统颤振在线抑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铣削 颤振辨识 变分模态滤波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壤原位资源的月球基地3D打印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材 张道博 +2 位作者 祁俊峰 冯鹏 左洋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月球基地建设面临高真空、强辐射、极端温度等苛刻环境条件和资源受限约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针对未来月球科研站的建设需求,本文采取上行资源与月壤原位资源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对月球基地构型、建筑构件、设备、能源以及建造方法进... 月球基地建设面临高真空、强辐射、极端温度等苛刻环境条件和资源受限约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针对未来月球科研站的建设需求,本文采取上行资源与月壤原位资源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对月球基地构型、建筑构件、设备、能源以及建造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成型工艺及基础性能进行了初步验证。针对建筑物和构筑物外层围护结构施工,提出了一套利用充气气囊、3D打印月壤砖和月壤袋三者结合的新型技术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具有榫卯结构的月壤砖和拱轴线骨架形式的夹芯结构月壤袋。研究表明,内拉+外约束形式制作的月壤袋,拱顶承载力1 kN,构件尺寸误差约9.5%;3D打印月壤混凝土平均抗压强度为31.6 MPa,平均劈裂抗拉强度为2.0 MPa,达到了C20混凝土强度水平。月壤3D打印技术可为月球基地建设提供一种可能的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基地 月壤 原位资源利用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航空航天的增材制造超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4
作者 宋波 张磊 +6 位作者 王晓波 范军翔 魏帅帅 张志 李敬洋 祁俊峰 史玉升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2-33,共12页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由于分层制造特性,是实现复杂化、整体化、个性化高性能构件成形的有效手段,使设计由面向工艺转变为面向性能,提升了设计自由度,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存在较大的应用空间。为满足高端装备对构件多性能...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由于分层制造特性,是实现复杂化、整体化、个性化高性能构件成形的有效手段,使设计由面向工艺转变为面向性能,提升了设计自由度,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存在较大的应用空间。为满足高端装备对构件多性能的要求,结构设计从轻量化拓扑优化设计发展到多物理场耦合的功能结构设计和基于环境激励响应的智能结构设计。其中,多物理场耦合功能超材料的设计与增材制造是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超材料是一种通过宏微跨尺度结构设计展现特殊力学、声学、热学或电磁特性的工程材料。从力学超材料、功能超材料和智能超材料构件等方面阐述了近期航空航天结构设计与增材制造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结构创新设计与增材制造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描绘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AM) 超材料 多物理场耦合 智能构件 航空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微弧氧化热控膜层生长行为及性能
15
作者 于金花 李思振 +7 位作者 覃业深 刘云彦 赵潋景 冯立 张家强 关宏伟 孙浩然 蔡硕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91-199,共9页
目的研究镁合金不同微弧氧化时间黑色热控膜层的状态及性能。方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出不同时间微弧氧化黑色热控膜层,采用粗糙度测试仪、SEM(含EDS)、XRD、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膜层粗糙度、微观形貌、相组成、热控性能以及腐... 目的研究镁合金不同微弧氧化时间黑色热控膜层的状态及性能。方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出不同时间微弧氧化黑色热控膜层,采用粗糙度测试仪、SEM(含EDS)、XRD、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膜层粗糙度、微观形貌、相组成、热控性能以及腐蚀性能进行检测。结果随着氧化时间增加,膜层宏观颜色逐渐变深,且粗糙度和厚度逐渐增大;表面孔隙率逐渐降低,但是孔洞尺寸及裂纹宽度逐渐增加。膜层内存在大量封闭孔洞,且孔洞尺寸自基体向膜层表面呈现增加趋势。不同氧化时间,膜层表面Fe元素含量相近,但是Fe_(3)O_(4)的含量存在差异。从氧化初期到末期,太阳吸收率从80%提高至93%,红外半球发射率从0.78提高至0.85。相对于镁合金基体,微弧氧化后腐蚀电流降低了2个数量级,但是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略有上升。结论氧化后期氧化电压和溶液温度上升,加速了成膜反应和熔融物冷却速率下降,同时铁氧化物和MgO共结晶,致使熔融物结晶尺寸增大,膜层粗糙度增加。Fe_(3)O_(4)含量及膜层表面状态与热控性能密切相关。微弧氧化热控膜层提高了基体的耐蚀性,但是氧化后期膜层微观孔洞和裂纹,导致耐蚀性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氧化时间 微观形貌 热控性能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曲面的激光超声机器人检测系统
16
作者 丁雷 戴磊 +10 位作者 耿开胜 沈鹏 赵芮 徐丽霞 刘丽霞 陈栋康康 杨耀东 颜学俊 钱斯文 卢明辉 陈延峰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824,851,共7页
针对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复杂承力结构的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需求,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效率低、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超声的机器人智能检测系统。该系统由结构光相机、六轴机械臂和激光超声设备组成,... 针对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复杂承力结构的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需求,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效率低、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超声的机器人智能检测系统。该系统由结构光相机、六轴机械臂和激光超声设备组成,具备大视场快速扫描及缺陷三维重构能力,并融合非接触式激光激励与探测技术,结合自动化路径规划与成像算法,可实现对复杂曲面结构的高精度缺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有效识别铝合金试样中直径为0.5~10 mm范围的内部预埋缺陷;准确检测缩比舱曲面结构中不同位置和大小的缺陷,以及某型号舱体关键承力部位的人工缺陷与真实裂纹,且成像结果与缺陷的实际尺寸和空间位置高度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系统通过非接触测量、高适应性路径规划和高效成像算法,显著提升了对复杂曲面结构的检测效率与精度,为航天器承力结构的在役无损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机器人 复杂曲面 无损检测 航天器承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多模卫星高刚度太阳翼机构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3
17
作者 商红军 任守志 +1 位作者 盛聪 郑树杰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6-163,共8页
针对传统多板串联一维展开的刚性太阳翼无法实现展开状态高刚度和低惯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三板并联二维展开的高刚度太阳翼机构方案,通过采用构型优化、高刚度基板设计和高刚度铰链等设计技术和方法,实现了刚性太阳翼的高刚度、低惯量要... 针对传统多板串联一维展开的刚性太阳翼无法实现展开状态高刚度和低惯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三板并联二维展开的高刚度太阳翼机构方案,通过采用构型优化、高刚度基板设计和高刚度铰链等设计技术和方法,实现了刚性太阳翼的高刚度、低惯量要求,为高分多模卫星配套研制了两套三板并联、低惯量、高刚度太阳翼。经过高分多模卫星太阳翼地面试验及在轨飞行验证,结果表明:与相同面积的传统串联太阳翼相比,三板并联二维展开太阳翼的展开状态刚度提高5倍以上,转动惯量减小至1/8,该技术可为后续高刚度太阳翼机构设计及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多模卫星 太阳翼 展开机构 高刚度 在轨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G-FP级联式无交叉敏感双参量光纤探针
18
作者 王清明 张雯 +2 位作者 文科 韩静 祝连庆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5,共11页
为提高传感器集成度并适应设备微型化趋势,提出并制备了一种面向生物体液监测领域的光纤布拉格光栅-法布里珀罗(FBG-FP)级联结构紧凑型光纤探针,用于检测折射率和温度。通过构建级联结构反射率分布模型,优化了器件级联顺序。采用精密切... 为提高传感器集成度并适应设备微型化趋势,提出并制备了一种面向生物体液监测领域的光纤布拉格光栅-法布里珀罗(FBG-FP)级联结构紧凑型光纤探针,用于检测折射率和温度。通过构建级联结构反射率分布模型,优化了器件级联顺序。采用精密切割熔接技术制备单模光纤-空芯光纤-单模光纤(SMF-HCF-SMF)结构的FP探针,并利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在距熔接界面100μm处刻写FBG,实现了级联式紧凑型双传感元件的集成,基于FBG结构与FP结构对温度和折射率的波长/强度响应特性,从原理上有效解决了交叉敏感问题。搭建温度折射率实验系统,在25℃~55℃水浴温度、1.3330~1.3816折射率范围内,对4根光纤探针的传感特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循环过程中,FBG与FP中心波长均随升温红移、降温蓝移,平均温度灵敏度分别为9.36、8.52 pm/℃;待测环境折射率增大时,FBG波长与强度无变化,FP干涉波长不变、谐振强度逐渐减小,且强度拟合结果呈抛物线趋势。以折射率1.3546为界进行分段线性拟合,可得1.3330~1.3546折射率区间内FP灵敏度均值为5.86 dBm/RIU、最大值为10.72 dBm/RIU,在1.3546~1.3618折射率区间内FP灵敏度均值为1.40 dBm/RIU、最大值为2.74 dBm/RIU。该传感器制作简单、结构紧凑、灵敏度高,在生物体液监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探针 无交叉敏感 双参数测量 生物体液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热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宇鹏 赵欣 +3 位作者 周晓云 孙腾飞 崔丽萍 严利娟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101,共7页
针对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轨道外热流环境恶劣、变化极其复杂、多载荷一体结构安装布局的热设计难点,结合天文探测卫星的轨道与姿态特点给出了其外热流分析结果和典型极端工况的选取依据,全面总结了整个型号热控研制过程中以乙... 针对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轨道外热流环境恶劣、变化极其复杂、多载荷一体结构安装布局的热设计难点,结合天文探测卫星的轨道与姿态特点给出了其外热流分析结果和典型极端工况的选取依据,全面总结了整个型号热控研制过程中以乙烷深冷热管技术为代表的被动低温热设计特点及经验,介绍了望远镜载荷复杂凹表面传热系统的试验模拟验证方法及经验,对整星及望远镜载荷热性能的在轨飞行验证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 外热流分析 热设计 乙烷深冷热管 飞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5052铝合金软钎焊用钎剂及钎料研究
20
作者 刘雅佳 薛忠明 +2 位作者 杜会桥 黄宁 陈树海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9,共9页
目的通过设计不同成分配比的钎剂和钎料,分别对Sn-Zn钎料在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表面的润湿性进行分析,优化钎剂及钎料成分,以实现304不锈钢/5052铝合金异种金属的软钎焊。方法选取不同NaF含量的ZnCl_(2)-NH_(4)Cl-NaF钎剂辅助Sn-20Zn... 目的通过设计不同成分配比的钎剂和钎料,分别对Sn-Zn钎料在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表面的润湿性进行分析,优化钎剂及钎料成分,以实现304不锈钢/5052铝合金异种金属的软钎焊。方法选取不同NaF含量的ZnCl_(2)-NH_(4)Cl-NaF钎剂辅助Sn-20Zn钎料润湿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以Sn-20Zn在基底金属表面的润湿铺展面积为判断依据,获得最佳钎剂成分配比。采用最佳钎剂成分配比的ZnCl_(2)-NH_(4)Cl-NaF钎剂辅助不同配比的Sn-Zn钎料润湿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对Sn-Zn钎料的成分进行优化。结果随着钎剂中NaF含量的增加,Sn-20Zn在304不锈钢表面的润湿铺展面积逐渐减小,在5052铝合金表面的润湿铺展面积先增大后减小,且当NaF含量(质量分数)为2%时,润湿铺展面积最大,综合考虑,其最佳钎剂成分为88ZnCl_(2)-10NH_(4)Cl-2NaF。在采用88ZnCl_(2)-10NH_(4)Cl-2NaF钎剂辅助钎焊的基础上,当Zn含量(质量分数)为10%时,Sn-10Zn在较低的加热温度下不能在5052铝合金表面实现润湿,除此之外,Sn-20Zn、Sn-30Zn、Sn-40Zn和Sn-50Zn均能很好地在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表面实现润湿。结论采用ZnCl_(2)-NH_(4)Cl-NaF反应型钎剂实现了Sn-20Zn、Sn-30Zn、Sn-40Zn和Sn-50Zn在300~390℃温度范围内在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表面的润湿,最佳钎剂成分配比为88ZnCl_(2)-10NH_(4)Cl-2N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5052铝合金 Sn-Zn钎料 钎剂 软钎焊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