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物理治疗联盟国际课程认证背景下物理治疗专业教改初探——以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琦 李洪霞 马婷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80-1484,共5页
本文详细介绍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国际课程认证背景下,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物理治疗专业教育认证的意义,分析物理治疗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进行教改的必然趋势,并提出基于WCPT教育专业认证的物理治疗课程体系的持续改革方案以及... 本文详细介绍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国际课程认证背景下,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物理治疗专业教育认证的意义,分析物理治疗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进行教改的必然趋势,并提出基于WCPT教育专业认证的物理治疗课程体系的持续改革方案以及改革的具体措施,其最终目的是大幅度提高物理治疗专业人才的素质,以达到WCPT教育认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物理治疗联盟 国际课程认证 物理治疗专业教育 核心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肌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44
2
作者 苏国栋 刘惠林 +2 位作者 黄梦洁 樊祥德 樊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2014年,80例偏瘫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呼吸肌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FMA)和改良Barthel指... 目的:探讨早期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2014年,80例偏瘫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呼吸肌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3.938, P〈0.001)。结论早期呼吸肌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呼吸肌训练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与生活质量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冯雨桐 李建军 +3 位作者 刘惠林 吴葵 王丽华 吕振存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33-1437,共5页
目的初步了解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QOL)情况,明确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与其产生抑郁状态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5年1月脑卒中患者56例,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及抑郁自评量表... 目的初步了解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QOL)情况,明确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与其产生抑郁状态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5年1月脑卒中患者56例,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以入选患者的抑郁状态为因变量,SS-QOL量表总分、性别、年龄、学历、发病时间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抑郁与SS-QOL评分相关(OR=0.955,P〈0.05),与性别、年龄、学历、发病时间等不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与生活质量水平相关,与性别、年龄、学历、发病时间等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生活质量 抑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评测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设想 被引量:14
4
作者 常冬梅 郭辉 +4 位作者 朱琳 李洪霞 庞红 李洁辉 沈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88-990,共3页
国内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缺少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且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理论难以联系实际、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通过模拟临床场面测试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是一种可以借鉴的,能够客观、全面地进行评测的方法。
关键词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康复治疗专业 学生 临床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惠林 吕振存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对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以及步行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 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天2... 目的探讨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对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以及步行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 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天20 min,共10周。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性步行分级(FAC)、10 m最大步行速度、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AS)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BBS、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FAC步行功能分级3级及以上者、10 m最大步行速度均优于对照组,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常用下肢辅助设备干预下步态分析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琳 刘洋 +1 位作者 刘元旻 刘惠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1-906,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下肢辅助步行设备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50例,选取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与评估系统在患者独立无干预步行(independent walking without intervention,IW)、运动贴布辅助步行(Ki... 目的:探究不同下肢辅助步行设备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50例,选取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与评估系统在患者独立无干预步行(independent walking without intervention,IW)、运动贴布辅助步行(Kinesio taping-assisted walking,KTW)、弹力绷带辅助步行(elastic bandage-assisted walking,EBW)及踝足矫形器辅助步行(ankle-foot orthosis assisted walking,AFOW)状态下,分别进行步态分析,最终对比各组间数据差异。结果:在步行时空参数方面,4组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在步行周期方面,EBW相比于IW及KTW在健侧支撑相百分比减小及健侧摆动相百分比增大(P<0.05);AFOW相比于IW及KTW在患侧支撑相百分比减小及摆动相百分比增大、健侧支撑相百分比减小及摆动相百分比增大和双足支撑相百分比减小,相比于EBW在患侧支撑相百分比减小及摆动相百分比增大和双足支撑相百分比减小(P<0.05);在步行关节角度方面,KTW相比于IW、EBW及AFOW在患侧踝关节背屈最大角度增大,相比于IW在患侧踝关节跖屈最大角度增大(P<0.05);EBW相比于AFOW在患侧踝关节背屈最大角度增大,相比于IW在患侧踝关节最大背屈及跖屈角度增大(P<0.05);AFOW相比于其他三组在健侧髋关节屈曲及伸展最大角度、患侧膝关节屈曲及患侧踝关节跖屈最大角度增大,相比于IW在患侧踝关节背屈最大角度增大(P<0.05)。结论:短时间内佩戴不同下肢辅助步行设备,踝足矫形器可作为首选辅助患者完成相关训练任务,运动贴布可在患者肌张力较高时应用,弹力绷带可在治疗条件有限时辅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贴布 弹力绷带 踝足矫形器 步态分析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格林-巴利综合征肢体瘫痪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洁辉 纪树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15例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者中 8例进行运动疗法训练 ,7例常规治疗 ,对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8例训练者在肌力和ADL方面较未训练者有明显提高 (P <0 .0 1)。结论运动...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15例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者中 8例进行运动疗法训练 ,7例常规治疗 ,对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8例训练者在肌力和ADL方面较未训练者有明显提高 (P <0 .0 1)。结论运动疗法可以减少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残疾程度 ,缩短康复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康复 格林-巴利综合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ew-weight气压型减重步行训练 被引量:1
8
作者 郑飞雪 张琦 纪树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2期751-752,共2页
关键词 Pnew-weight气压型训练仪 减重步行训练 截瘫 偏瘫 康复训练 适应证 脑卒中 颅脑损伤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大腿截肢患者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常冬梅 纪树荣 +1 位作者 郭辉 张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3期172-172,共1页
目的研究运动疗法对大腿截肢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对 5 0例大腿截肢患者于运动疗法前后利用FIM评测表进行评定。结果大腿截肢患者运动疗法训练后FIM评分与训练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运动疗法对大腿截肢患者有确切的... 目的研究运动疗法对大腿截肢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对 5 0例大腿截肢患者于运动疗法前后利用FIM评测表进行评定。结果大腿截肢患者运动疗法训练后FIM评分与训练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运动疗法对大腿截肢患者有确切的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腿截肢 运动疗法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国际医疗福祉大学介绍 被引量:1
10
作者 庞红 刘惠林 王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7期445-445,共1页
关键词 康复教育 日本 国际医疗福祉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瘫康复训练中的步态分析
11
作者 常冬梅 纪树荣 +2 位作者 寇志刚 朱琳 郭奋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偏瘫 立位姿势 运动疗法 步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bath理念在卒中后偏瘫患者步态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剑桥 刘惠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3-685,共3页
Bobath理念通过促进姿势控制、建立正确的身体图式,进而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及运动功能。单独运用Bobath理念或结合其他治疗,如膝关节稳定性训练、肉毒素注射和中医治疗等,都能提高偏瘫患者步行能力。Bobath理念在国内尚未普及,其临... Bobath理念通过促进姿势控制、建立正确的身体图式,进而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及运动功能。单独运用Bobath理念或结合其他治疗,如膝关节稳定性训练、肉毒素注射和中医治疗等,都能提高偏瘫患者步行能力。Bobath理念在国内尚未普及,其临床效果较难评定,是国内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ath理念 脑卒中 偏瘫 步态 步行能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青年下台阶时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股外侧肌间的表面肌电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史昊楠 桂沛君 +2 位作者 徐大卫 郭辉 谢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青年下台阶时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外侧肌的肌肉收缩强度差异。方法 2016年,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15级30名健康在校大学生,将电极贴于优势侧股四头肌上,采集受试者下台阶过程中的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外侧肌的肌电信号。结果... 目的探讨健康青年下台阶时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外侧肌的肌肉收缩强度差异。方法 2016年,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15级30名健康在校大学生,将电极贴于优势侧股四头肌上,采集受试者下台阶过程中的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外侧肌的肌电信号。结果在下台阶过程中,股直肌的最大收缩幅值和平均收缩幅值显著小于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P<0.001);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青年在下台阶过程中股内侧肌及股外侧肌的活性显著高于股直肌;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协同收缩活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台阶 股四头肌 收缩强度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发育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剑桥 刘惠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0-552,共3页
近年来结合神经发育疗法的新型临床治疗形式多样,如与生物反馈、震颤疗法、贴扎、中医疗法等相结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静态和动态平衡。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发育疗法 平衡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格尔训练结合普拉提训练对不同体质量指数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尿控恢复的中长期疗效观察
15
作者 安迪 王建霞 +8 位作者 张帆 靖华芳 高轶 丛惠玲 苏国栋 叶淼 胡春英 吴娟 廖利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8期972-978,共7页
目的观察凯格尔训练结合普拉提训练对不同的体质量指数(BMI)男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尿控恢复的中长期疗效。方法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有效患者48例,依据BMI分为A组(<25 kg/m^(2),n=15)、B组(25~30 kg/m^(2),n=18)... 目的观察凯格尔训练结合普拉提训练对不同的体质量指数(BMI)男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尿控恢复的中长期疗效。方法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有效患者48例,依据BMI分为A组(<25 kg/m^(2),n=15)、B组(25~30 kg/m^(2),n=18)和C组(>30 kg/m^(2),n=15)。各组均进行凯格尔训练结合普拉提训练,共2个月,第6个月时进行随访。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8周和第6个月时1 h尿垫试验、每日尿失禁次数,国际尿失禁咨询问卷简卷(ICIQ-SF)和改良牛津等级量表结果。结果1 h尿垫试验和每日尿失禁次数的组内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显著(F>2.955,P<0.05)。事后检验显示,C组两指标结果均大于A组和B组(P<0.05),B组每日尿失禁次数大于A组(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各组组内ICIQ-SF问卷和牛津等级量表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Z>3.427,P<0.01)。除治疗后第4周ICIQ-SF评分外,治疗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C组两指标均最差(Z>10.476,P<0.05)。治疗后6个月,BMI(A、B、C组分别赋值为1、2、3)与1 h尿垫试验(r=0.79,P<0.001)、每日尿失禁次数(r=0.68,P<0.001)、ICIQ-SF评分(r=0.68,P<0.001)和牛津等级量表评分(r=-0.47,P=0.001)均相关。结论凯格尔训练结合普拉提训练可以促进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尿控恢复。BMI的降低可以促进中长期尿控恢复,改善后期尿失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切除术 尿失禁 体质量指数 凯格尔训练 普拉提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