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认知功能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志武 黄悦勤 +1 位作者 柳玉芝 张宗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1期1797-1799,共3页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2006年9月15日~10月14日北京市南苑医院住院的126例患者(年龄≥60岁)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的患者MMSE总分及F1、F2、F3、F6...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2006年9月15日~10月14日北京市南苑医院住院的126例患者(年龄≥60岁)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的患者MMSE总分及F1、F2、F3、F6因子得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及不同职业的患者MMSE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年龄、职业的患者认知功能异常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F4因子外,MMSE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除F5因子外,MMSE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年龄、受教育程度与认知功能相关。对60岁以上住院患者进行常规认知功能筛选,对认知功能异常的诊断和早期干预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住院病人 综合医院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苑地区冠心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对照研究
2
作者 海丽 马晓梅 +9 位作者 王石 孟莉 王珏 魏红 段九红 代兆东 田时来 郭艳玲 张丽君 刘继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841-842,共2页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社区综合干预,探讨社区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入组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通过定期宣教,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戒烟、适量运动等);...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社区综合干预,探讨社区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入组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通过定期宣教,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戒烟、适量运动等);对照组仅作定期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2年内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的控制情况及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社区综合干预2年后干预组的体育锻炼、合理膳食、遵从医嘱、戒烟等行为形成率显著优于对照组,除体重指数外,血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为16.67%,优于对照组的25.40%。结论:通过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危险因素 社区综合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海丽 马晓梅 +1 位作者 王石 刘自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观察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强心通脉颗粒治疗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口服强心通脉颗粒同时口服常规西药)和西药对照组(常规西药组),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 目的:观察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强心通脉颗粒治疗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口服强心通脉颗粒同时口服常规西药)和西药对照组(常规西药组),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心衰计分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并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疗效最好,优于另外两组,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心通脉颗粒是治疗慢性心衰的有效药物,配合西药治疗可以明显增加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心通脉颗粒 慢性心衰 心功能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QT离散度及美托洛尔影响的观察
4
作者 刘燕 李淑莲 +3 位作者 张骥 宋秀珍 郭锦萍 袁贵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QT离散度 猝死 美托洛尔 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社区护理人力资源体系 被引量:24
5
作者 潘军华 刘朝杰 +3 位作者 裴丽昆 徐梅 李培 聂增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7-390,共4页
中国的社区卫生事业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发展,但是社区护理却滞后于社区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未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建设体系,是未来社区护理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总结中国社区护理人... 中国的社区卫生事业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发展,但是社区护理却滞后于社区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未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建设体系,是未来社区护理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总结中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分析其中的不足和原因,探讨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社区护理人力资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事业 社区护理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诊断眼眶爆裂骨折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永刚 张晓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S1期113-114,共2页
目的:通过对眼眶爆裂骨折CT表现的探讨,达到对本病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79例眼眶爆裂骨折的临床表现、CT征象及好发部位。结果:眼眶骨折的直接征象是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粉碎、移位及曲度失常。根据骨折的特点将眼眶骨折分为三类,即... 目的:通过对眼眶爆裂骨折CT表现的探讨,达到对本病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79例眼眶爆裂骨折的临床表现、CT征象及好发部位。结果:眼眶骨折的直接征象是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粉碎、移位及曲度失常。根据骨折的特点将眼眶骨折分为三类,即单眶壁骨折,多眶壁骨折,并发其他面部直接骨折的眼眶骨折。眼眶爆裂骨折最好发于眼眶内侧壁和底壁,占96.2%。副鼻窦内“泪滴”征是诊断眼眶下壁骨折的特异性间接征象。结论:CT诊断眼眶爆裂骨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全文增补中
螺旋CT多时相扫描鉴别诊断肝细胞癌和血管瘤 被引量:2
7
作者 费家勇 陈忠伟 兰宝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时相扫描对肝细胞癌和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对37例患者(肝癌16例,血管瘤21例)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结果:37例平扫均发现低密度灶。肝细胞癌在动脉期75%有显著增强,呈高密度,在门静脉期和延迟...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时相扫描对肝细胞癌和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对37例患者(肝癌16例,血管瘤21例)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结果:37例平扫均发现低密度灶。肝细胞癌在动脉期75%有显著增强,呈高密度,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则呈低密度;血管瘤54%动脉期有典型增强表现,门静脉期100%有增强,24%全部填充,延迟期91%为高密度或等密度。结论:肝细胞癌和血管瘤在螺旋CT多时相增强扫描中,各有其典型的CT表现,两者鉴别的关键是门静脉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肝细胞癌 血管瘤 螺旋CT 多时相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期心理教育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8
作者 李宝秀 马利川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3-203,共1页
关键词 母乳喂养率 孕产期 心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