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优势 创新发展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的发展
1
作者 姜玉新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2,共2页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超声医学科之一。近30年来协和超声医学科秉承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为我国超声医学这一新...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超声医学科之一。近30年来协和超声医学科秉承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为我国超声医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医学科 北京协和医院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手术决策中的作用:北京协和医院11年回顾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波 姜玉新 +7 位作者 李建初 杨筱 朱沈玲 赵瑞娜 赖兴建 李文波 吴琼 杨晴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手术决策中的作用。方法检索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甲状腺结节而行手术切除的病例,按10%~15%的比例分别对2004、2006、2008、2010、2012、2014年手术病例进行随机抽样,查阅抽样的门诊及住院病历... 目的探讨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手术决策中的作用。方法检索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甲状腺结节而行手术切除的病例,按10%~15%的比例分别对2004、2006、2008、2010、2012、2014年手术病例进行随机抽样,查阅抽样的门诊及住院病历,记录是否行术前超声检查,超声报告是否给予诊断提示,如提示则与病理结果对照判断提示是否正确。计算术前超声检查比例、超声提示诊断比例、提示诊断正确率和超声诊断正确率。结果 2004年至2014年甲状腺结节手术例数逐年上升,其中恶性结节的比例逐年增高,由2004年的15.65%上升至2014年的69.91%。抽样结果显示,术前超声检查比例范围为80.65%~96.65%;超声提示诊断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范围为46.94%~92.36%;超声提示诊断正确率在78.26%~93.62%范围内;超声诊断正确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范围为36.73%~81.40%。结论近年来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患者急剧增加,超声诊断水平逐年提高,在甲状腺结节的外科决策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癌 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老年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柳思华 赵清 +4 位作者 何鑫 王欣 杨煜清 徐庆 施举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817-822,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外科老年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流行病学资料,寻找老年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手术的48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后及出院后3个月... 目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外科老年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流行病学资料,寻找老年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手术的48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后及出院后3个月内症状性VTE的发生及预防情况。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925例)和中青年组(<65岁,3894例),比较2组的VTE发生、预防情况以及发生VTE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U检验、χ^(2)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术后VTE的发病率分别为2.59%(24/925)、0.33%(13/3894),老年组VTE的发病风险约为中青年组的8倍(RR=7.952,95%CI 4.033~15.678;P<0.001)。神经外科老年患者的VTE发病率最高(16.67%,4/24),且显著高于其他科室(P=0.003)。老年组有19项危险因素占比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1),其中占比最多的前3项危险因素分别为大手术(>45 min)、恶性肿瘤和肥胖(体质量指数>25 kg/m^(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肢肿胀、当前吸烟和手术时间>2 h是老年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老年高危人群使用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的比例均高于中青年高危人群[51.42%(399/776)和39.21%(567/1446),P<0.001;31.44%(244/776)和20.95%(303/1446),P<0.001]。老年VTE患者中,有70.83%(17/24)发病前未接受药物预防,58.33%(14/24)仅接受机械预防仍发生症状性VTE。结论老年外科手术患者术后VTE发病率高于中青年患者,对于合并下肢肿胀、当前吸烟和手术时间>2h的老年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VTE药物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外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发病率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超声教学改革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一休 武玺宁 +5 位作者 赵峻 夏宇 戴晴 李建初 潘慧 姜玉新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医学院本科教育,是医学生临床实践和从医执业的根本保障。近年来,临床医生对超声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增加,但在医学院课程中超声医学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超声知识和技能教学远落后于超声技术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1]。美国卡耐尔基... 医学院本科教育,是医学生临床实践和从医执业的根本保障。近年来,临床医生对超声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增加,但在医学院课程中超声医学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超声知识和技能教学远落后于超声技术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1]。美国卡耐尔基金会《医学院及住院医师医学教育亟需改革》报告中指出[2]:需要在医学教育早期阶段加强临床应用相关知识,如超声知识的培训。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医学院 超声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诊断学-超声整合课程的超声可视化教学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瑞娜 王铭 +12 位作者 王欣 李建初 范洪伟 黄晓明 李文波 苏娜 王亚红 朱沈玲 张晓燕 王莹 高璐滢 王若蛟 杨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900-904,共5页
目的 对超声可视化教学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诊断学-超声整合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优化教学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对参加颈部及腹部超声可视化教学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展开调查。通过自身... 目的 对超声可视化教学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诊断学-超声整合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优化教学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对参加颈部及腹部超声可视化教学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展开调查。通过自身对照的方式比较教学前后医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的正确率,以评估教学效果。同时收集医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及教学反馈。结果 参与调查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共124人。其中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生107人,2019级“4+4”试点班博士生17人。同一名医学生颈部超声课程前后均填写的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为93.5%,116/124),腹部超声课程有效问卷101份(有效回收率为94.4%,101/107)。颈部超声课程教学后,2017级博士生中,68.8%(11/16)知识点掌握的正确率得到明显提高;2019级博士生中,66.7%(10/15)知识点掌握的正确率得到明显提高(P均<0.05)。腹部超声课程教学后,2017级博士生和2019级博士生中,均有80%(4/5)知识点掌握的正确率得到明显提高(P均<0.05)。课程满意度调查显示,99.1%(115/116)的医学生对颈部超声课程“非常满意”或“满意”,仅0.9%(1/116)对该课程“基本满意”;99.0%(100/101)的医学生对腹部超声课程“非常满意”或“满意”,仅1.0%(1/101)对该课程“基本满意”。21名医学生反馈了教学评价,认为超声可视化教学提高了学习主观能动性(52%,11/21)及学习效率(43%,9/21),激发了学习兴趣(5%,1/21);27名医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提出了建议,其中以“增加课时”的占比最高(56%,15/27),其次为“推荐学习资料”(26%,7/27)。结论 超声可视化教学可提高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可视化教学 医学生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59例胰腺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桂阳 吕珂 +4 位作者 梁华 陈雪琪 贾琬莹 陈天娇 姜玉新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5-830,共6页
目的分析胰腺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诊断报告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行胰腺占位超声造影检查且最终病理诊断明确的患者病历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胰腺病变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性,并具体分析各... 目的分析胰腺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诊断报告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行胰腺占位超声造影检查且最终病理诊断明确的患者病历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胰腺病变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性,并具体分析各种病理类型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误诊情况。结果共859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489例(56.9%),女性370例(43.1%);年龄16~85岁,中位年龄60(53,66)岁。除难以应用良恶性进行分类的胰腺占位47例外,余812例纳入良恶性诊断准确性分析,结果显示,超声造影对胰腺恶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为98.3%(95%CI:97.1%~99.1%),特异度为79.0%(95%CI:70.1%~86.4%),AUC为0.887(95%CI:0.863~0.908),阳性预测值为96.9%(95%CI:95.6%~97.9%),阴性预测值为87.4%(95%CI:79.6%~92.4%),阳性似然比为4.69(95%CI:3.24~6.80),阴性似然比为0.02(95%CI:0.01~0.04),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胰腺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报告符合率为95.8%。859例胰腺占位病例中,超声造影误诊48例,误诊率为5.6%(48/859),其中包含未定性诊断病例7例(0.8%),而胰腺导管腺癌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8.8%。所有患者超声造影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安全、有效,是评估各种胰腺病变微血管灌注的准确成像方法,对胰腺病变良恶性诊断,特别是胰腺导管腺癌的定性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胰腺导管腺癌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肿瘤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骺骨化率与青少年运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张莉 杜函泽 +7 位作者 张怡璇 杨亚梅 赵泽庆 郭晓湲 陈适 潘慧 杨筱 李建初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8-1203,共6页
目的评估超声骨骺骨化率(ossification ratio,OR)与青少年运动强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就读于山东省某体育学校及普通中学的11~15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运动强度将其分为竞技运动组(高运... 目的评估超声骨骺骨化率(ossification ratio,OR)与青少年运动强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就读于山东省某体育学校及普通中学的11~15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运动强度将其分为竞技运动组(高运动强度)和普通运动组(中等运动强度)。两组均行全身9个部位长骨超声图像采集(包括3处上肢骨及6处下肢骨),由2名超声科医师阅片后计算超声OR值(超声标准切面上骨化中心长度与骨骺长度的比值),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观察者组间阅片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两组超声OR值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超声OR值与运动强度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青少年252人,其中竞技运动组154人(男生97人,女生57人),普通运动组98人(男生52人,女生46人)。竞技运动组身高、平均每日运动时长中位数均高于普通运动组(P均<0.001)。2名阅片医师对50名青少年9个部位长骨超声OR值判读结果的总体ICC为0.930(范围:0.853~0.964),提示观察者组间具有极好的一致性。组间比较显示,无论男女,竞技运动组股骨内侧超声OR值均高于普通运动组(男生:0.87±0.07比0.84±0.04,P=0.025;女生:0.90±0.06比0.85±0.14,P=0.027),除此之外,男生中股骨外侧及腓骨超声OR值,女生中桡骨超声OR值亦均具有组间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股骨内侧超声OR值倒数与运动强度具有相关性(OR=0.046,95%CI:0.012~0.145,P=0.043),即青少年股骨内侧超声OR值倒数每减少0.1(相当于超声OR值约增加0.05~0.10),高强度运动的可能性增加2.17倍。结论股骨内侧超声OR值与青少年运动强度具有一定相关性,该指标或可成为判断青少年运动是否达标的一项客观影像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骨化率 运动 青少年 主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估骨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前景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泽庆 潘慧 +4 位作者 张莉 王凤丹 陈适 杨筱 李建初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0-405,共6页
骨龄是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最常用且有效的指标,在多种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最常拍摄左手和腕部X线片进行骨龄评估,但其存在一定辐射风险。超声可清晰显示骨骺及次级骨化中心,进行多部位扫查、动态测... 骨龄是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最常用且有效的指标,在多种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最常拍摄左手和腕部X线片进行骨龄评估,但其存在一定辐射风险。超声可清晰显示骨骺及次级骨化中心,进行多部位扫查、动态测量,无辐射且便捷。近年来,利用超声进行骨龄评估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通过回顾最新文献,探讨肌骨超声以及定量超声在骨龄评估中的价值,并提出超声评估骨龄研究中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骨龄 评估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附腔畸形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纪菲 苏娜 +3 位作者 刘华祯 付子婧 齐振红 杨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0-1106,共7页
目的探讨子宫附腔畸形(accessory cavitated uterine malformation,ACUM)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分析误诊原因,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超声医师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23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ACUM的... 目的探讨子宫附腔畸形(accessory cavitated uterine malformation,ACUM)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分析误诊原因,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超声医师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23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ACUM的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超声特征、首诊误诊原因。结果共1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确诊年龄(27.1±7.4)岁,平均初潮(6.1±5.5)年后出现痛经。术前超声显示ACUM均为单一病灶,位于圆韧带附着处下方子宫肌层内,平均最大直径(3.0±1.0)cm。病灶整体呈形态规则的厚壁囊实性结构,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90.9%,10/11),边界清晰(72.7%,8/11),且与宫腔不相通(100%,11/11)。所有病灶内部均为囊性空腔,多呈磨玻璃样改变(90.9%,10/11),囊腔内衬呈内膜样线状高回声(90.9%,10/11)。病灶周边均由肌层样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包绕,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周边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所有患者均未合并腺肌症等其他子宫病变。误诊分析:11例患者中,首次超声正确诊断6例,首次MRI正确诊断5例,其中2例MRI误诊为残角子宫而超声检查均提示ACUM且双侧宫角可见。结论ACUM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当年轻女性出现进行性痛经,超声于一侧圆韧带下方子宫肌层内探及形态规则的厚壁囊实性包块时,需考虑ACUM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附腔畸形 痛经 超声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超声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睿峰 夏宇 姜玉新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453-457,共5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近几年再度成为各领域关注的焦点,其中深度学习的提出带来了一系列革命性变化,而随着计算机视觉向深度学习过渡以及硬件和大数据的进步,AI在图像识别领域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深度学习模型使...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近几年再度成为各领域关注的焦点,其中深度学习的提出带来了一系列革命性变化,而随着计算机视觉向深度学习过渡以及硬件和大数据的进步,AI在图像识别领域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深度学习模型使得相关图像算法甚至达到了比人眼更高的识别准确率,这为医学影像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契机。超声医学作为影像领域的重要分支,利用AI相关算法进行声像图分析的研究不断涌现,不仅为临床科研提供了新思路,亦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超声成像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骺软骨厚度与骨龄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赵泽庆 陈适 +7 位作者 张莉 张怡璇 杨亚梅 谷怡琳 王凤丹 潘慧 杨筱 李建初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4-701,共8页
目的结合长骨关节端的声像表现,初步探索采用超声定量评估骺软骨的发育情况,并分析其与骨龄的相关性。方法对2023年3—6月就读于济宁市某体校的青少年进行研究,记录年龄、身高等信息,于1周内行X线骨龄检查,并由1名内分泌科医师使用Greul... 目的结合长骨关节端的声像表现,初步探索采用超声定量评估骺软骨的发育情况,并分析其与骨龄的相关性。方法对2023年3—6月就读于济宁市某体校的青少年进行研究,记录年龄、身高等信息,于1周内行X线骨龄检查,并由1名内分泌科医师使用Greulich-Pyle图谱法评估骨龄。由2名超声医学科医师针对非优势侧手及腕部、膝关节共7个部位(包括第三掌骨头部背侧、尺骨茎突、桡骨茎突、股骨内上髁、股骨外上髁、胫骨背侧、胫骨内侧髁)进行超声检查,测量超声骺软骨厚度(ultrasonic epiphysis cartilage thickness,UECT),并分析其与骨龄的相关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UECT测量的信度与可重复性。结果共纳入141名青少年,其中男性80名,女性61名。中位年龄为13(12,14)岁,男性中位骨龄为15(13,17)岁,女性中位骨龄16(14,17)岁,男、女骨龄与年龄差值>1岁者分别占比60%、67%,男性身高显著高于女性。男、女7个部位UECT均随骨龄增长而减小,各部位UECT与骨龄均呈负相关。男性单部位UECT与骨龄均呈高度负相关(|r|≥0.80),女性则表现出中高度负相关(0.65≤|r|≤0.75)。男、女7个部位UECT总和与骨龄的负相关性均达到较高水平(|r|=0.93,|r|=0.80),单独选取手和腕部3个部位或膝关节4个部位时,女性UECT总和与骨龄呈高度负相关(|r|≥0.76),而男性则表现出非常高度负相关性(|r|≥0.90)。7个部位UECT的测量一致性均较好(ICC≥0.75)。结论超声可观察描述长骨关节端的生长发育变化,UECT与骨龄表现出中至高度负相关,具有用于骨成熟度定量评估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骨龄 骨骺 青少年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积骨化率——常规超声定量评估青少年骨龄的新参数
12
作者 杨亚梅 张莉 +7 位作者 张怡璇 赵泽庆 谷怡琳 陈适 潘慧 王凤丹 杨筱 李建初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2-1197,共6页
目的探索常规超声定量评估青少年骨龄的新参数——面积骨化率(area ossification ratio,AOR),并评价AOR与放射学骨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山东省某中学的健康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左侧尺骨茎突冠状面、桡骨茎突冠状面、... 目的探索常规超声定量评估青少年骨龄的新参数——面积骨化率(area ossification ratio,AOR),并评价AOR与放射学骨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山东省某中学的健康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左侧尺骨茎突冠状面、桡骨茎突冠状面、股骨外上髁冠状面、胫骨内侧髁冠状面及胫骨后正中矢状面5个部位的超声图像,勾画出二维超声图像中的骨化中心及骨骺面积,计算AOR,并与Greulich⁃Pyle(GP)图谱法测量的放射学骨龄进行比较;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及Bland⁃Altman法评估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结果共纳入179名(男:109名,女:70名)健康青少年;男、女青少年5个部位的AOR与放射学骨龄之间均呈显著或高度相关(r=0.60~0.91);男、女青少年5个部位的AOR总和与放射学骨龄呈高度相关(男:r=0.95,女:r=0.87)。不同医师及同一医师测量的AOR值具有较高可重复性(观察者间一致性:ICC=0.926,P<0.001;观察者内一致性:ICC=0.954,P<0.001)。结论青少年的AOR总和与放射学骨龄呈高度相关,其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AOR是常规超声定量评估青少年骨龄的可靠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面积骨化率 骨龄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克罗恩病靶向治疗早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13
作者 秦菁 朱庆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4,共5页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慢性炎症性肠病。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广泛应用显著改善了CD患者的预后。若能在靶向治疗早期进行疗效评估,将有利于筛选出治疗获益的患者,同时可对治疗无效的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超...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慢性炎症性肠病。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广泛应用显著改善了CD患者的预后。若能在靶向治疗早期进行疗效评估,将有利于筛选出治疗获益的患者,同时可对治疗无效的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超声在CD活动性评估、疗效评价方面具有准确性高、无电离辐射、患者接纳程度高的优势,在CD早期疗效评估方面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超声在CD靶向治疗早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优化CD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早期疗效 克罗恩病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肿瘤性天疱疮原发肿瘤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表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筱 张波 +2 位作者 贺菲菲 赵瑞娜 姜玉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副肿瘤性天疱疮原发肿瘤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超声图像特征的认识及早期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免疫学检查及病理确诊的11例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及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11例患者中,5例Castle... 目的探讨副肿瘤性天疱疮原发肿瘤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超声图像特征的认识及早期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免疫学检查及病理确诊的11例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及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11例患者中,5例Castleman病,3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2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超声显示Castleman病、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均呈形态规则或分叶状低回声肿块,9例中7例病灶表现为回声不均匀;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显示为特异性,形态规则、回声极低较均匀。5例Castleman病中4例边界清晰,3例内部回声不均匀,散在细条状高回声,1例伴有病灶内部钙化灶;3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均表现为回声不均匀,散在粗细不等的条状高回声,2例边界不清,2例伴钙化灶;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表现为低回声背景上的散在细条状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10例病灶血流丰富,呈周边粗大环绕血流伴内部穿支血流的模式。结论由于副肿瘤性天疱疮不同类型原发肿瘤的超声图像具有共同特点,超声检查对病灶的早期发现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肿瘤性天疱疮 CASTLEMAN病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超声参数与手术中出血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真真 戴晴 +3 位作者 王铭 苏娜 李康宁 刘欣燕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二维、三维超声参数与手术中出血量的相关性,分析影响手术出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临床确诊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术前进行二维及三...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二维、三维超声参数与手术中出血量的相关性,分析影响手术出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临床确诊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术前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获得病灶最大径、病灶平均径、病灶植入瘢痕面积、植入体积及植入深度;按有无胎心搏动、病灶类型、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及术前有/无甲氨蝶呤联合治疗进行分组。记录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分析超声参数与出血量的相关性,比较组间出血量差异;将病灶按出血量进行分组,≥200ml组和〈200ml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出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病灶最大径和病灶植入瘢痕面积与出血量存在线性关系(P:0.009和0.008)。病灶平均径、病灶植人体积、病灶植入深度与出血量无线性关系(P=0.017,0.044和0.423)。有/无胎心搏动组间出血量(分别为23.38和13.47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病灶类型、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及术前有/无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组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0.044和0.04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植入瘢痕面积为影响手术中出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9(0.606~1.071)。结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最大径、病灶植入瘢痕面积及有/无胎心搏动与手术中出血量密切相关,其中病灶植入瘢痕面积是影响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手术中出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决策(包括是否手术及术式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剖宫产术 妊娠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抽吸活检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文波 朱庆莉 +4 位作者 姜玉新 戴晴 孙健 张波 杨萌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7月57例患者的57个甲状腺病变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并同时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其中14例获得手术病理,其余病例全部进行临床随访...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7月57例患者的57个甲状腺病变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并同时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其中14例获得手术病理,其余病例全部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5年至5年6个月。细胞学及组织学诊断结果分为四类:良性、恶性、可疑恶性及涂片不满意,将其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分析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的细胞学特征及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与常规细胞学涂片特征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背景血细胞明显减少、细胞量较多、集中,胶质量少或浓集、核较深染、细胞皱缩更常见、常见细胞质碎片及裸核。57个甲状腺病变中,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恶性6个,良性51个。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诊断良性48个(84.2%),恶性4个(7.0%),涂片不满意5个(8.8%)。该技术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66.7%,特异性100%,准确率94.5%,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6.2%。与常规细胞学涂片诊断结果相似。结论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细胞学特征与常规涂片有一定差异,诊断准确性与常规涂片相似,在甲状腺结节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超声引导 细针抽吸 薄层液基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受累的超声表现及活动性评估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亚红 李建初 +5 位作者 刘赫 王蕾 齐振红 孔晶 蔡胜 戴晴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81-87,共7页
目的总结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颈动脉受累的声像图特点并评价超声在TA诊断及活动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58例TA患者的颈动脉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测量受累颈总动脉管壁厚度。将TA患者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两组,以5... 目的总结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颈动脉受累的声像图特点并评价超声在TA诊断及活动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58例TA患者的颈动脉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测量受累颈总动脉管壁厚度。将TA患者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两组,以58名正常人作为对照,比较各组间颈动脉管壁厚度的差异,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管壁厚度对TA活动性的评估效果。结果 58例TA患者共106条颈动脉受累,其中76条(71.7%)管壁超声表现为弥漫性、均匀性增厚,增厚管壁呈中等或中低回声。35条(33.0%)管壁呈通心粉征,67条(63.2%)呈靶环征。TA活动期组管壁厚度大于非活动期组,且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以管壁厚度来判断TA活动状态,最佳诊断阈值为2.25 mm,敏感性为71.4%,特异性66.0%。按照有无管腔狭窄进一步分组,分别确立诊断阈值后,非狭窄组中特异性提高为81.5%,狭窄组中敏感性提高为90.0%。结论靶环征是TA受累颈动脉除通心粉征外的另一超声新征象,有助于TA的超声诊断。管壁厚度对于评估TA活动性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颈动脉 超声 疾病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8
作者 夏宇 姜玉新 +2 位作者 戴晴 吕珂 高嫔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于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特点。将动脉期病灶内部开始增强、门脉期回声低于周边肝实质的增强模式定义为"快进快出"型;将动...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于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特点。将动脉期病灶内部开始增强、门脉期回声低于周边肝实质的增强模式定义为"快进快出"型;将动脉期病灶内部开始增强、延迟期回声低于周边肝实质的增强模式定义为"快进慢出"型。根据病理结果将肝细胞肝癌分为高分化及中低分化两组。总结分析增强模式对于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81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中,高分化肝细胞肝癌38例,中低分化者43例。17例(21.0%)高分化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慢出",21例(25.9%)高分化肝细胞肝癌表现为"快进快出",43例(53.1%)中低分化肝细胞肝癌表现为"快进快出"。"快进慢出"的增强模式在高分化肝细胞肝癌组较中低分化肝细胞肝癌组患者中更为常见(χ2=24.35,P<0.01)。"快进慢出"的增强模式诊断高分化肝细胞肝癌的敏感性44.7%,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67.2%,准确率74.1%。结论超声造影"快进慢出"模式对提示及诊断高分化肝细胞肝癌可能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细胞肝癌 分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组织活检对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庆莉 姜玉新 +2 位作者 李文波 王铭 夏宇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超声特征及超声引导甲状腺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22例经病理证实的P.rL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2—81岁,中位年龄61岁’)、超声声...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超声特征及超声引导甲状腺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22例经病理证实的P.rL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2—81岁,中位年龄61岁’)、超声声像图表现及活检方式,将PTL超声表现分为3型,即弥漫型、结节型和混合型。结果22例门L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45.5%,10/22)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6.4%,8/22)。16例PTL患者(72.?%)首发症状为颈部肿物近期明显增大。22例PTL患者中16例(72.7%)超声诊断为恶性或可疑恶性,6例(27.3%)超声诊断为良性。10例行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检,其中仅2例诊断可疑PTL;9例行超声引导组织活检,其中8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15例PTL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活检,获得病理诊断。PTL超声声像图特征分为弥漫型(45.5%,10/22)、结节型(40.9%,9/22)和混合型(13.6%,3/22)。结论超声声像图特征有助于P,rL诊断,尤其是对有近期颈部肿物迅速增大病史的患者。超声引导组织活检安全、准确,是诊断胛L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活检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赫 姜玉新 +2 位作者 戴晴 朱庆莉 张璟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乳腺手术的96例患者共96个病灶的超声造影,其中经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超声造影增强形式分为无增强、周边增强、...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乳腺手术的96例患者共96个病灶的超声造影,其中经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超声造影增强形式分为无增强、周边增强、均匀增强、区域增强和不均匀增强,分析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造影特征,并与病理所见进行对照。结果1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经常规超声仅检出6例,病灶1.6~3.9cm;经超声造影发现另外4例,均为均匀增强,病灶0.5—1.2cm。1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均匀增强6例(54.5%),区域增强4例(36.4%),无增强1例(9.1%)。超声造影增强区组织病理学特点是扩张导管内乳头状突出物,以纤维血管为轴心,树枝样生长,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瘤;非增强区组织病理学特点主要是扩张导管和纤维组织。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造影主要为均匀增强和区域增强,超声造影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有关。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常规超声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 超声造影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