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综合性医院安宁缓和医疗工作模式——基于北京协和医院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梓丹 宁晓红 岳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1-719,共9页
目的描述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工作模式,为其他综合性医院开展安宁缓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野调查法,以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为田野点,通过参与式观察法、深入访谈法和实物收集法收集资料,运用主题分析法提炼主题,分析结... 目的描述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工作模式,为其他综合性医院开展安宁缓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野调查法,以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为田野点,通过参与式观察法、深入访谈法和实物收集法收集资料,运用主题分析法提炼主题,分析结果。结果共得到9个主题,总结出“榕树模式”。结论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模式适合综合性医院的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缓和医疗 田野研究 质性研究 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共同管理的实践经验
2
作者 耿瑞璇 郑莹 +7 位作者 孙晨晨 曾希 方红燕 詹文倩 喻远风 杨琴 戴晓艳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6-710,共5页
目的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共同管理的经验,为进一步推广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例缓和医疗团队和原医疗团队共同管理的病例。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启动共同管理的原因、具体过程与反馈情况。结... 目的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共同管理的经验,为进一步推广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例缓和医疗团队和原医疗团队共同管理的病例。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启动共同管理的原因、具体过程与反馈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失眠(11例,55%)、疼痛(9例,45%)为最常见需要控制的症状。共同管理团队帮助17例(85%)进行医疗决策、9例(45%)进行离世准备,协助3例(15%)进行转诊,并为20例(100%)提供舒适护理。结论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模式可以帮助终末期患者减轻痛苦,并给患者家属和原医疗团队提供支持。该模式值得在三甲医院内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共同管理 症状控制 共同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疗护缓和镇静临床诊疗流程规范 被引量:3
3
作者 余佳文 刘红菊 +8 位作者 宁晓红 戴晓艳 江伟 李妍 刘茜 沙蕊 郑莹 赵小萱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0,共7页
终末期患者可因顽固性症状产生无法忍受的痛苦,缓和镇静是通过降低患者意识水平而缓解痛苦的一种缓和医疗手段。规范的缓和镇静能够帮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与安乐死不同,缓和镇静并不改变患者的生存期。充分的缓和医疗是实施缓和镇静的... 终末期患者可因顽固性症状产生无法忍受的痛苦,缓和镇静是通过降低患者意识水平而缓解痛苦的一种缓和医疗手段。规范的缓和镇静能够帮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与安乐死不同,缓和镇静并不改变患者的生存期。充分的缓和医疗是实施缓和镇静的前提,反复详尽的病情评估、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是规范实施缓和镇静的必要条件。本文报道了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疗护缓和镇静临床诊疗流程规范,对其进行了解读,并以1例因顽固性谵妄接受缓和镇静的晚期肿瘤患者为例,展示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缓和镇静 顽固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对患者死亡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宁晓红 闫静 王友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9-954,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缓和医疗开展前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状况的变化。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384例)及2019年(244例)全年死亡病例信息,记录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终前诊治细节。结果2013及2019年死亡人数最多的都集中于重症医学... 目的对比分析缓和医疗开展前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状况的变化。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384例)及2019年(244例)全年死亡病例信息,记录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终前诊治细节。结果2013及2019年死亡人数最多的都集中于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呼吸内科和国际医疗部4个科室,累积构成比分别为67.7%和62.7%。2019年涉及或实施安宁缓和医疗的临床科室数由2013年的7个增加至14个。与2013年相比,2019年死亡患者中接触到安宁缓和医疗的人数显著增加(P<0.001),更多的患者得到符合缓和医疗基本标准的人文关怀照顾(P<0.001);2019年离世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P=0.006)、实施心肺复苏(P=0.002)、接受气管插管(P=0.002)、接受有创机械通气(P<0.001)、接受侵入性操作(P<0.001)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缓和医疗的理念和实践使临终患者接受创伤性治疗的比例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缓和医疗 死亡 人文关怀 有创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和医学学科建设构想
5
作者 李飞 周家欣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4,共6页
随着缓和医疗实践日益承担起医学与社会的重要使命,成为应时代所需的新兴学科领域,缓和医学的学科建设也成为中国缓和医疗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缓和医疗概念进行溯源,结合文献分析、焦点小组访谈结果,对缓和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 随着缓和医疗实践日益承担起医学与社会的重要使命,成为应时代所需的新兴学科领域,缓和医学的学科建设也成为中国缓和医疗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缓和医疗概念进行溯源,结合文献分析、焦点小组访谈结果,对缓和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等进行分类梳理与阐述,依据缓和医疗的发展脉络和演变历程,提出缓和医学学科建设构想,旨在帮助学界辨析学科界定的内涵与外延,为学科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学 缓和医疗 安宁疗护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早交班”:叙事医学的临床实践路径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家欣 宁晓红 +3 位作者 李飞 杜铁宽 郭俊丽 何仲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6,52,共6页
运用观察法与内容分析法,以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早交班工作场景中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场景下医务人员早交班叙事的内容与特征,以及这种早交班是否是叙事医学实践,具有何种价值。研究发现缓和医学中心早交班的5个叙事主题... 运用观察法与内容分析法,以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早交班工作场景中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场景下医务人员早交班叙事的内容与特征,以及这种早交班是否是叙事医学实践,具有何种价值。研究发现缓和医学中心早交班的5个叙事主题为再现患者病情、关注患者痛苦、关怀家属、关注沟通与决策以及表达对同事的支持。这种早交班符合叙事医学三要素,属于叙事医学实践,凸显了照护的整体性,体现了医疗情景中的主体间性,并反哺了临床实践,持续印证了“叙事缓和医疗”的理念与实践,为叙事医学进一步融入临床实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缓和医疗 叙事缓和医疗 早交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视域下现代病历的人文反思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飞 宁晓红 +3 位作者 李乃适 王剑利 周家欣 何仲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0-54,共5页
在对反思概念深入理解基础上,聚焦于病历书写实践,强调了叙事医学对现行病历功能缺失的审视。以临床实践的病历书写为路径,借由叙事医学的视角对病历的功能、价值和意义进行分层次的阐释,亦可能对叙事医学的临床落地作出重要贡献。通过... 在对反思概念深入理解基础上,聚焦于病历书写实践,强调了叙事医学对现行病历功能缺失的审视。以临床实践的病历书写为路径,借由叙事医学的视角对病历的功能、价值和意义进行分层次的阐释,亦可能对叙事医学的临床落地作出重要贡献。通过焦点小组访谈和专家访谈等形式,围绕临床实践中的现行病历书写经验,考量医学人文属性在制度化空间流转的可能路径等主题。病历书写实践被裹挟于多重影响因素中,病历书写和流转过程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张力。研究借鉴人类学的“整体性”概念,对病历书写实践进行不同层次的反思,旨在进一步确立起方法论意义,为引导医学界形成叙事医学临床路径的一般性框架和多种可能性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叙事病历 叙事缓和医疗 平行病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戴晓艳 闫静 +1 位作者 王友培 宁晓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于2016年开始逐步推行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该理念推广前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3年和2019年死亡... 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于2016年开始逐步推行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该理念推广前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3年和2019年死亡的终末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终前诊疗细节进行比较。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2013年终末期患者36例、2019年终末期患者37例。2013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72.1±14.0)岁,晚期肿瘤19例。2019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70.8±15.3)岁,晚期肿瘤27例。相较于2013年患者,2019年患者临终前转入ICU(0比22.2%,P=0.008)、接受心肺复苏(0比16.7%,P=0.011)、气管插管(5.4%比36.1%,P=0.001)、有创机械通气(2.7%比33.3%,P=0.001)、全肠外营养(32.4%比61.1%,P=0.014)的比例均降低,接受缓和医疗会诊(29.7%比0,P<0.001)、得到人文关怀(40.5%比16.7%,P=0.024)的比例均升高。2019年患者中,相较于未接受缓和医疗会诊患者,接受缓和医疗会诊者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更高(90.9%比19.2%,P<0.001)。结论缓和医疗理念推广和实践后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终末期患者死亡前接受有创治疗的比例明显降低,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显著提高,死亡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终末期 缓和医疗 理念推广 会诊 死亡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和医疗联合门诊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崔埔安 宁晓红 +3 位作者 郑莹 龚哲晰 李飞 何仲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2,共4页
缓和医疗是全民医疗卫生保健的组成部分,在缓和医学领域开设联合门诊,是医生与护士双方相互配合、为实现对患方全人照护的创新尝试。叙事医学帮助医、护、患、家属之间的主体间性得以实现并建立有效连接。以叙事医学视角对缓和医疗联合... 缓和医疗是全民医疗卫生保健的组成部分,在缓和医学领域开设联合门诊,是医生与护士双方相互配合、为实现对患方全人照护的创新尝试。叙事医学帮助医、护、患、家属之间的主体间性得以实现并建立有效连接。以叙事医学视角对缓和医疗联合门诊进行研究,通过概括联合门诊的三个沟通步骤,搭建起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说明缓和医疗联合门诊是叙事缓和医疗另外一种重要的呈现方式,为医学实践回归全人照护理念提供参考路径,促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 医护联合门诊 叙事医学 叙事缓和医疗 全人照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耀鑫 宁晓红 +4 位作者 郑莹 张志媛 王奕又 张雨 康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目的构建科学、实用的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为安宁缓和医疗门诊的运行及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基于文献分析、访谈、专家小组会议,初步确定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 目的构建科学、实用的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为安宁缓和医疗门诊的运行及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基于文献分析、访谈、专家小组会议,初步确定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8名从事安宁缓和医疗及医护联合门诊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1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第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1。最终构建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形成人员构成、工作结构、效果评价共3项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62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创新性、延续性,可为安宁缓和医护联合门诊的运行及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缓和医疗 医护一体化 全程管理模式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麻醉医师对缓和医疗及缓和镇静的认知现状:一项全国横断面调查
11
作者 余佳文 刘红菊 +6 位作者 徐影影 鲍彦平 时杰 刘志民 张越伦 宁晓红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 初步调查我国麻醉医师对缓和医疗及终末期患者缓和镇静的了解及相关临床能力。方法 2021年10—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全国麻醉医师中开展横断面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工作经验、是... 目的 初步调查我国麻醉医师对缓和医疗及终末期患者缓和镇静的了解及相关临床能力。方法 2021年10—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全国麻醉医师中开展横断面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工作经验、是否熟悉缓和医疗、面对终末期患者的感受、是否给重症/终末期痛苦患者实施过缓和镇静及镇静药物选择。结果 来自全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2536名麻醉医师完成了有效问卷,其中仅572名(22.6%,572/2536)医师表示熟悉缓和医疗。男性、有重症/终末期患者接触经历、参与疼痛临床诊疗、医院设立安宁缓和医疗组或相应部门/组织的麻醉医师更熟悉缓和医疗(P均<0.05)。超过40%的麻醉医师面对终末期患者时会感到无力、无助且对临床决策存在困惑,了解缓和医疗的麻醉医师面对重症/终末期患者时信心更足(9.8%比4.4%,P=0.001)。在734名有缓和镇静实施经验的麻醉医师中,151人(20.6%,151/734)曾仅使用阿片类药物作为镇静手段。结论 我国麻醉医师对缓和医疗及缓和镇静药物选择的认识尚不足。加强缓和医疗团队建设、开展缓和医疗及缓和镇静的教育培训或将有助于提高麻醉医师面对重症/终末期患者时的信心,改善终末期患者的诊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 缓和镇静 阿片类药物 麻醉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卫生健康体系亟需缓和医疗融入 被引量:7
12
作者 宁晓红 阎格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死亡过程被技术化和医学化,但因衰老和疾病而引发的痛苦仍广泛存在,缓和医疗可缓解这一痛苦过程,提高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已从立法层面将安宁疗护列入国家卫生健康体系,但缓和医疗相关国家政策仍...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死亡过程被技术化和医学化,但因衰老和疾病而引发的痛苦仍广泛存在,缓和医疗可缓解这一痛苦过程,提高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已从立法层面将安宁疗护列入国家卫生健康体系,但缓和医疗相关国家政策仍为空白。因缓和医疗学科建设滞后,绝大多数医疗工作者仍缺乏对缓和医疗理念的认识和具体实践能力,导致我国重病、终末期患者的照护品质堪忧。缓和医疗融入卫生健康体系需逐步有序开展,通过统一定义与原则、发布国家及地方政策、倡导相关实践、开展医学生教育、发展基层缓和医疗网络、制定国家层面的发展标准,以及强调本土化发展,帮助人们在疾病终末期避免接受徒劳或失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 死亡质量 医疗系统 政策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患者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模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阎格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5-960,共6页
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是指缓和医疗团队在患者病程早期进行缓和医学干预,与患者的主治团队共同给予照护。通过阅读文献,结合国外医疗机构共管经验,笔者认为共管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给予患者原治疗团队缓和医疗技术上的支持,为患... 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是指缓和医疗团队在患者病程早期进行缓和医学干预,与患者的主治团队共同给予照护。通过阅读文献,结合国外医疗机构共管经验,笔者认为共管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给予患者原治疗团队缓和医疗技术上的支持,为患者带来更高的生命质量。各医疗单位需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共同照护模式,而缓和医疗团队需要与各科室建立长久持续的合作关系,才能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医疗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 医疗模式 共同管理 会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的安宁缓和医疗:案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14
作者 张硕 胡蓉蓉 +4 位作者 朱文博 夏京华 陈丽萌 秦岩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966,共6页
终末期肾病因其带来患者失能、生活质量下降及精神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问题。肾脏缓和医疗整合安宁缓和治疗的理念,是有计划的、全面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其目标是在整个病程中关注患者的症状和需求... 终末期肾病因其带来患者失能、生活质量下降及精神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问题。肾脏缓和医疗整合安宁缓和治疗的理念,是有计划的、全面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其目标是在整个病程中关注患者的症状和需求,减少痛苦,包括但不限于生命末期的照护。本文报道1例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安宁缓和医疗实践,总结终末期肾病的安宁缓和医疗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肾脏缓和医疗 生命末期 退出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病历可行性探讨:从概念到临床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飞 王剑利 +8 位作者 李乃适 朱利明 周家欣 法翠雯 林梦岚 韩永卿 朱晨嫣雯 何仲 宁晓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3-1269,共7页
基于病历反思功能的学理思考、缓和医疗领域病历书写实践的重要发现、对叙事医学工具的概念辨析等内容,结合实证调查材料与分析,聚焦于病历书写实践展开思考与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叙事病历概念进行界定,即叙事病历是应用于临床,融入... 基于病历反思功能的学理思考、缓和医疗领域病历书写实践的重要发现、对叙事医学工具的概念辨析等内容,结合实证调查材料与分析,聚焦于病历书写实践展开思考与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叙事病历概念进行界定,即叙事病历是应用于临床,融入叙事性内容的病历;明晰其不同层次的特征与功能;探索其运用于临床的实践路径。在对北京协和医学院叙事医学实践独特性深入发掘的基础上,强调以叙事思维来书写病历的必要性;具体落脚于以叙事的思维与形式助力推动现行病历书写的改善,进一步寻求叙事医学临床路径的一般性框架和多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叙事病历 平行病历 叙事缓和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治疗与管理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余佳文 王瑾 +3 位作者 刘红菊 许力 宁晓红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4-770,共7页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除可引起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外,还会影响患者的整体功能及生活质量,与不良预后相关。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控制不佳可能与其复杂的疼痛机制、现有临床治疗手段的局限性以及医患认知不足有关。本文总...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除可引起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外,还会影响患者的整体功能及生活质量,与不良预后相关。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控制不佳可能与其复杂的疼痛机制、现有临床治疗手段的局限性以及医患认知不足有关。本文总结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的定义、分类、评估要点、治疗原则、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手段及相关临床更新,同时强调多学科综合管理、患者及家属宣教在癌痛管理中的重要性,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成人癌症患者疼痛管理的整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 疼痛评估 多学科诊疗 患者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生对终末期患者镇静治疗的经历和观点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佳文 刘红菊 +5 位作者 彭劲民 戴晓艳 郑莹 史迪 宁晓红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不同科室临床医生对终末期患者镇静治疗的经历和观点。方法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对涉及终末期患者管理的临床医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05份,整体有效回收率56.1%。其中,55.7%的医生曾有对终末期患者... 目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不同科室临床医生对终末期患者镇静治疗的经历和观点。方法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对涉及终末期患者管理的临床医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05份,整体有效回收率56.1%。其中,55.7%的医生曾有对终末期患者实施镇静的经历。85.2%和75.7%的医生认为使用镇静药物可缓解终末期患者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生存痛苦。大部分医生因为担心缺乏法律支持(86.1%)和患者或家属不理解(59.1%)而对镇静治疗存在顾虑。90.4%的医生愿意接受缓和镇静培训。结论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医生认同通过镇静治疗缓解终末期患者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生存痛苦,但因缺乏法律法规支持而对镇静治疗的实施存在顾虑,需要加强缓和镇静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患者 镇静 缓和医疗 顽固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癌症患者呼吸困难处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解读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之萌 Colman Rebecca 宁晓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呼吸困难是一种自觉症状,其给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有效评估和处理晚期癌症患者的呼吸困难是一线临床医生和专业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中国目前尚缺乏此方面的规范处理流程。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发布了“晚... 呼吸困难是一种自觉症状,其给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有效评估和处理晚期癌症患者的呼吸困难是一线临床医生和专业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中国目前尚缺乏此方面的规范处理流程。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发布了“晚期癌症呼吸困难处理实践指南”,该指南针对晚期癌症患者给出了呼吸困难评估和分级处理策略。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旨在对该指南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中国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 呼吸困难 缓和医疗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