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十届(2011)北京协和医院TCD学习班预告
1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12期1002-1002,共1页
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办、北京协医科技交流中心协办的“第十届(2011)北京协和医院TCD学习班”拟于2011年4月22~26日在北京举办,欢迎神经内科医生和从事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学业结束后拟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10分,项... 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办、北京协医科技交流中心协办的“第十届(2011)北京协和医院TCD学习班”拟于2011年4月22~26日在北京举办,欢迎神经内科医生和从事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学业结束后拟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10分,项目编号:(尚无,正在备案中)。项目负责人:高山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院 学习班 TCD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 神经内科 项目负责人 科技交流 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届(2011)北京协和医院TCD学习班预告
2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1期26-26,共1页
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办、北京协医科技交流中心协办的“第十届(2011)北京协和医院TCD学习班”拟于2011年4月22-26日在北京举办,欢迎神经内科医生和从事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院 学习班 TCD 神经内科 科技交流 技术人员 内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八届(2009)北京协和医院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学习班通知(第一轮)
3
作者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3期230-230,共1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将于2009年4月16-21日在北京举办第八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学习班》。本期TCD学习班特点:(1)分析血流速度增快和减慢的真正病理生理意义,以每一条颅内外主要动脉狭窄为主线,通过对多个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将于2009年4月16-21日在北京举办第八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学习班》。本期TCD学习班特点:(1)分析血流速度增快和减慢的真正病理生理意义,以每一条颅内外主要动脉狭窄为主线,通过对多个病例完整的TCD频谱群详细的讲解,使学者能掌握正确的脑动脉狭窄诊断方法;(2)从临床神经科医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和各位讲者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导学员如何理解缺血性卒中TCD的应用;(3)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及缺血性卒中的分型诊断和分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北京协和医院 学习班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中国医学科学院 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徐涛 曲方 +1 位作者 周中和 宋福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W 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和小剂量组(B组,阿司匹林20 mg/kg)、中等剂量组(C组,阿司匹林80 mg/kg)、大剂量组(...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W 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和小剂量组(B组,阿司匹林20 mg/kg)、中等剂量组(C组,阿司匹林80 mg/kg)、大剂量组(D组,阿司匹林320 mg/kg),每组12只。实验组于脑缺血-再灌注术后连续3 d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阿司匹林。脑缺血-再灌注后当日始连续4 d对每组动物进行Bederson评分并记录。第4天处死各组大鼠,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梗死灶体积,用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原位标记凋亡细胞,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调节基因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用阿司匹林干预后,B、C、D组大鼠肢体功能改善,与A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梗死体积显著缩小(分别较A组缩小16.3%、19.2%和12.8%);缺血周边区凋亡细胞阳性率A组为58%,B组为37%,C组为35%,D组为40%;缺血区BCL-2蛋白表达A组为38%,B组为55%,C组为60%,D组为50%;BAX蛋白表达A组为50%,B组为34%,C组为33%,D组为42%。三个药物组间进行比较,小、中等剂量阿司匹林组对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大剂量组。结论早期应用阿司匹林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神经保护药 脱噬作用 基因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智 陈琳 崔丽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临床、辅助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北京协和医院1999~2003年收治并确诊为NP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学、腰穿、头颅核磁及脑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神经系统最常表现为头痛、精...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临床、辅助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北京协和医院1999~2003年收治并确诊为NP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学、腰穿、头颅核磁及脑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神经系统最常表现为头痛、精神障碍、癫痫、卒中、急性意识模糊状态,其中52例行头颅核磁检查,34例异常(包括卒中发作);48例仅出现头痛的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及脑脊液蛋白升高比例与其他NPSL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精神狼疮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头颅核磁及脑脊液检查对中枢性狼疮诊断的帮助较大,但目前仍缺乏特异性较强的辅助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狼疮 精神障碍 急性意识模糊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13版) 被引量:77
6
作者 魏俊吉 康德智 +10 位作者 赵元立 胡锦 江荣才 石广志 柴文昭 王宁 高亮 孙世中 彭斌 林元相 郭树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436-448,共13页
一概述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神经外科从理念和设备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尽管如此,在神经外科各个领域,尤其在神经外科重症医学(neurosurgical critical care)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别,诊疗规范各地仍存差异。近30年来,重症医学得到... 一概述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神经外科从理念和设备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尽管如此,在神经外科各个领域,尤其在神经外科重症医学(neurosurgical critical care)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别,诊疗规范各地仍存差异。近30年来,重症医学得到了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 专家 管理 重症医学 诊疗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间神经重复电刺激在激素冲击治疗重症肌无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庄立 许贤豪 +2 位作者 王湘 蒋景文 汤晓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重复电刺激(IRNS)和膈神经重复电刺激(PRNS)对激素冲击治疗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呼吸受累的预测价值。方法 治疗开始前3天内检测36例MG患者PRNS和IRNS,同时观察用力肺活量(FVC)、MG临床评分、治疗中临床呼吸...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重复电刺激(IRNS)和膈神经重复电刺激(PRNS)对激素冲击治疗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呼吸受累的预测价值。方法 治疗开始前3天内检测36例MG患者PRNS和IRNS,同时观察用力肺活量(FVC)、MG临床评分、治疗中临床呼吸症状变化。结果 大剂量激素治疗后 2-13天14例(40%)患者出现呼吸功能受累或原有呼吸困难加重,呼吸功能恶化患者与未恶化患者相比,上述参数及MG临床类型均有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Hz及5Hz的IRNS双侧波幅衰减均值超过30%时比不超过时发生呼吸困难或原有呼吸困难加重的相对危险度均为19.523.结论 治疗中呼吸功能受累与上述指标及MG临床分型均有关系,IRNS可以预测是否发生呼吸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神经 肋间神经 重复神经电刺激 重症肌无力 激素冲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抑郁共病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雪 裴丽坚 +3 位作者 徐雁 鲁志龙 宋淑佳 田亚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了解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合并疼痛抑郁共病情况、药物治疗比例、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合并疼痛的NMOSD患者,就诊当天由神经内科医师完成对原发病的评估,由麻醉科医师完... 目的了解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合并疼痛抑郁共病情况、药物治疗比例、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合并疼痛的NMOSD患者,就诊当天由神经内科医师完成对原发病的评估,由麻醉科医师完成对疼痛(简明疼痛评估量表)、抑郁(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36)的评估。结果共81例患者参与本研究,其中38例(46.9%)合并抑郁纳入共病组,共病组与非共病组患者评估时疼痛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病组(3.3±3.1)分,非共病组(2.3±2.2)分;P=0.087]。共病组患者简明疼痛评估量表中日常生活、日常工作(P均=0.001)及情绪、与他人关系、生活兴趣(P均<0.001)、行走能力(P=0.004)、睡眠(P=0.016)影响评分均显著高于非共病组,健康调查简表-36中生理功能(P=0.001)及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P均<0.001)评分均显著低于非共病组。所有患者中仅30.9%接受疼痛治疗药物治疗,疼痛缓解程度(53.6±28.9)%,无患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结论NMOSD合并疼痛抑郁共病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然而,接受镇痛或抗抑郁药物治疗比例较低,值得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疼痛 抑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维生素E对慢性间断性缺氧大鼠记忆能力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徐雁 李舜伟 +1 位作者 张毅 张建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E(VitaminE,VitE)对慢性间断性缺氧(chronicepisodichypoxia,EHYP)大鼠记忆能力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EHYP大鼠模型,并给予大(每天50IU/250g体重)、小(每天5IU/250g体重)剂量VitE干预。通过...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E(VitaminE,VitE)对慢性间断性缺氧(chronicepisodichypoxia,EHYP)大鼠记忆能力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EHYP大鼠模型,并给予大(每天50IU/250g体重)、小(每天5IU/250g体重)剂量VitE干预。通过被动避暗回避反应试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潜伏期(stepthroughlatency,STL)越长,记忆能力越强;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andelectrochemicaldetection,HPLC-ECD)测定大鼠皮层、海马和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EHYP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EHYP组大鼠STL明显缩短(P<0.01),各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药物干预后,与EHYP组相比,VitE大、小剂量组大鼠STL均显著延长(VitE大剂量组:P<0.05,VitE小剂量组:P<0.01),但大剂量组大鼠STL明显短于小剂量组(P<0.05);就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而言,小剂量组大鼠皮层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海马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和纹状体NE、DA、5-HT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大剂量组大鼠仅纹状体NE、DA、5-HT和海马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VitE可改善EHYP大鼠记忆能力,并提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断性缺氧 被动避暗回避反射试验 单胺类神经递质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各亚型在小鼠皮肤和神经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丽 王宝玺 +2 位作者 左亚刚 姚勇 陈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91-693,共3页
目的:明确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BPAg1)各亚型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与神经系统疾病(neurological disease,ND)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病理机制联系。方法:采用反转录(RT)-PCR方法检测昆明小鼠BP... 目的:明确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BPAg1)各亚型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与神经系统疾病(neurological disease,ND)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病理机制联系。方法:采用反转录(RT)-PCR方法检测昆明小鼠BPAg1各亚型在大脑、心肌、皮肤和脊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PAg1的神经亚型(BPAg1-a)在小鼠大脑、脊髓、皮肤组织中均有表达;肌肉亚型(BPAg1-b)在大脑、脊髓、心肌、皮肤组织中均有表达;而皮肤亚型(BPAg1-e)仅在皮肤组织中有表达。结论:证实皮肤与神经组织中均存在BPAg1。由于BPAg1亚型的存在,免疫交叉反应可能在BP与神经系统疾病并发的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神经系统疾病 反转录PCR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伴认知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血流改变
11
作者 杨佳盈 张学威 +8 位作者 刘雪清 周佳敏 何淼 李静 邵暇荔 李文慧 管宇宙 张伟宏 冯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5,共7页
目的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探寻不伴认知障碍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脑血流灌注(CBF)改变。方法纳入不伴认知障碍的T2DM患者23例(T2DM组),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23名(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并行神经心... 目的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探寻不伴认知障碍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脑血流灌注(CBF)改变。方法纳入不伴认知障碍的T2DM患者23例(T2DM组),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23名(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并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及头颅MRI扫描。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神经心理学及全脑平均和局部zCBF值(z变换后的相对CBF值)差异,最后提取T2DM患者差异显著脑区的zCBF值与临床变量、神经心理学结果行偏相关分析(控制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结果T2DM组全脑平均zCBF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而T2DM组左侧颞上回及左侧岛叶的zCB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高斯随机场校正,初始阈值P<0.001,簇水平P<0.05),但左侧颞上回及左侧岛叶的zCBF值与临床资料和神经心理学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T2DM患者局部脑血流改变先于认知功能变化,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有望用于早期监测T2DM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脑血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性血管炎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智 陈琳 郭玉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3-456,共4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性血管炎典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头痛、痴呆、精神智能改变、颅神经麻痹或反复局灶神经功能缺失。软脑膜及脑实质活检仍是诊断的金标准。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性血管炎 发作性头痛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库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病理诊断
13
作者 竺可青 毛晨晖 +1 位作者 杜鹃 张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81-785,共5页
随着脑计划在国内的开展,脑库工作将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为脑库相关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严格的神经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作者在脑库工作中的经验,对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病理特点进行重点概述,对近... 随着脑计划在国内的开展,脑库工作将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为脑库相关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严格的神经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作者在脑库工作中的经验,对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病理特点进行重点概述,对近年来在阿尔茨海默病、原发性衰老相关性tau病等疾病的病理诊断进展进行介绍,力图建立脑库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理诊断的标准化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库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原发性衰老相关性tau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给药时间差异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斌 任海涛 +3 位作者 赵燕环 马翔凌 陈向东 朱润秀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1-655,共5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给药时间差异对SD大鼠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模型神经轴突生长抑制剂A(Nogo-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18只,建立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丁苯酞给药时间差异对SD大鼠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模型神经轴突生长抑制剂A(Nogo-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18只,建立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即刻给药组、延迟给药组,每组6只。检测大鼠术前,术后3 h、48 h、7 d、14 d血清Nogo-A和14 d脑组织Nogo-A水平,监测术前和术后3 h、48 h、7 d、14 d Ludmila Belayev 12评分,14 d后处死大鼠,比较各组脑梗死体积,镜检脑梗死病灶和对侧正常脑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VEGF、GAP43表达情况。结果即刻给药组和延迟给药组脑梗死体积比明显低于对照组(0.117±0.011、0.185±0.010 vs 0.356±0.140,P<0.01),且即刻给药组脑梗死体积比明显低于延迟给药组(P<0.01)。即刻给药组48 h、7 d和14 d血清Nogo-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延迟给药组7 d和14 d血清Nogo-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延迟给药组48 h血清Nogo-A水平明显高于即刻给药组(P<0.01)。即刻给药组术后7 d和14 d Ludmila Belayev 12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延迟给药组术后7 d和14 d Ludmila Belayev 12评分明显高于即刻给药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48 h、7 d和14 d血清Nogo-A水平与Ludmila Belayev 12评分相关(P<0.05)。结论丁苯酞即刻给药和延迟给药均可改善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预后,并对Nogo-A、VEGF和GAP43表达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卒中 GAP-43蛋白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神经康复 轴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辅助诊断自发性低颅压1例个案报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莉 杨宇 +2 位作者 王丽娟 邢英琦 徐蔚海(点评)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期83-87,共5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8岁,因“头痛、呕吐伴发作性左上肢麻木10d,加重4d”入院。患者入院10d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头痛,表现为后枕部胀痛,伴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病后逐渐出现发作性左上肢麻木,每次持续数秒,自行缓解。入院...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8岁,因“头痛、呕吐伴发作性左上肢麻木10d,加重4d”入院。患者入院10d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头痛,表现为后枕部胀痛,伴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病后逐渐出现发作性左上肢麻木,每次持续数秒,自行缓解。入院前4d头痛及呕吐症状加重,呈持续性胀痛,于2018年1月28日急诊以“头痛”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既往史:否认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肿瘤、外伤及头面部感染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视神经鞘 颅内压 静脉窦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及预后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次央 胡亚雄 +4 位作者 王其琪 连雨晴 陈玉秀 周立新 赵玉华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3-430,共8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居民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PSE)的临床、治疗和预后特征,并分析影响PSE预后的风险因素,为制定高原地区PSE临床诊疗策略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3年6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居民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PSE)的临床、治疗和预后特征,并分析影响PSE预后的风险因素,为制定高原地区PSE临床诊疗策略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3年6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高原地区PSE患者。根据PSE类型分为早发性(卒中后≤7 d)PSE组和迟发性(卒中后>7 d)PSE组,于2023年9月通过电话和门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获取患者的功能预后(mR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分布、卒中严重程度(发病时mRS评分)、实验室检查等基线资料,以及随访功能预后的差异,分析预后不良(随访mRS评分≥3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PSE患者89例,占同期住院高原卒中患者的4.2%,患者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5(44~69)岁,男性59例(66.3%),藏族87例(97.8%),发病时mRS评分为3(1~4)分。入组患者中早发性PSE组49例(55.1%),迟发性PSE组40例(44.9%)。卒中亚型分布中脑出血所占比例最高,为39.3%(35例)。最常见的癫痫发作类型为全面起源性发作,共69例(77.5%)。36例(40.4%)PSE患者合并癫痫持续状态。影像学检查显示卒中病灶中最常见的为皮质病灶,共48例(53.9%)。治疗方面85例(95.5%)PSE患者接受了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79例(88.8%)患者接受单药治疗,最常应用的抗癫痫药物是奥卡西平/卡马西平(36例,40.4%)。PSE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为10.1%(9例)。随访时间中位数为27(15~40)个月,预后不良患者占56.7%(38/67),死亡率为35.8%(24/67)。与早发性PSE组相比,迟发性PSE组男性比例更高(78.6%vs.56.6%,P=0.043)且有癫痫家族史比例更高(10.0%vs.0,P=0.037)。两组间的卒中类型分布(P=0.040)和应用抗癫痫药物类型分布(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卒中症状严重(发病时mRS评分高)是PS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691,95%CI 1.245~2.297,P<0.001)。结论PSE在高原地区住院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2%。高原地区PSE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重,40.4%的患者合并癫痫持续状态。高原地区PSE患者预后不良,致残率和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癫痫 早发性癫痫 迟发性癫痫 预后 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大动脉狭窄的检查方法和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2
17
作者 高山 黄家星 +1 位作者 黄一宁 李舜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6-100,共5页
近几十年来人们已经知道颅外颈动脉狭窄是欧美卒中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则是亚洲患者卒中的重要原因。由于不同病变部位导致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完全相同,使不同病因引起的卒中往往需要不同的个体化治疗... 近几十年来人们已经知道颅外颈动脉狭窄是欧美卒中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则是亚洲患者卒中的重要原因。由于不同病变部位导致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完全相同,使不同病因引起的卒中往往需要不同的个体化治疗和预防,因此了解亚洲患者颅内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发病情况对中国卒中患者非常重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angiography,DSA)是判断脑血管狭窄的金指标,但也是一项创伤性检查,因此无法用其进行颅内脑血管狭窄的筛查及流行病学调查。而近20年中蓬勃发展起来的无创性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TCD)和磁共振血管成像(digital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为调查和研究颅内血管狭窄提供了可能,并已逐渐取代创伤性DSA检查。本文总结了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在近10年中应用上述现代影像学技术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并回顾了国内外文献,现就以下两方面进行探讨:(1)颅内血管狭窄的检查方法;(2)颅内血管狭窄的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狭窄 诊断方法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与其睡眠结构紊乱间的关系 被引量:29
18
作者 徐雁 李舜伟 +1 位作者 黄席珍 从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2-634,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认知障碍与其睡眠结构紊乱间的关系。方法所有研究对象(OSAS组:36例,对照组:18例)均进行睡眠多导仪和神经心理测验量表检查,并比较认知功能与睡眠结构间的关...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认知障碍与其睡眠结构紊乱间的关系。方法所有研究对象(OSAS组:36例,对照组:18例)均进行睡眠多导仪和神经心理测验量表检查,并比较认知功能与睡眠结构间的关系。结果OSAS患者视觉再生(用于检测短时记忆能力)和数字符号(用于检测一般学习能力)两项神经心理测验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视觉再生与慢波睡眠长短正相关(r=0.423,P<0.05),数字符号与REM期睡眠长短正相关(r=0.378,P<0.05)。结论OSAS患者短时记忆能力和一般学习能力受损。慢波睡眠和REM期睡眠剥夺可致OSA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认知障碍 REM期睡眠 慢波睡眠 OS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nkes病的临床及病理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晶 郭玉璞 +4 位作者 高淑芳 张振馨 黄惠芬 任海涛 赵艳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8-193,共6页
目的对1例Menkes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以识别遗传性铜代谢异常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病Wilson病与Menkes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与结果患者女性,8岁发病,逐渐出现下肢无力、关节变形、双手呈爪样偏向尺侧、骨质疏松... 目的对1例Menkes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以识别遗传性铜代谢异常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病Wilson病与Menkes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与结果患者女性,8岁发病,逐渐出现下肢无力、关节变形、双手呈爪样偏向尺侧、骨质疏松、四肢肌张力铅管样增高、震颤、言语不利、精神障碍,以及牙龈出血、鼻出血及尿潴留等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呈高腭弓,双手轮替动作试验、跟-膝-胫试验和指鼻试验均不能完成,并有锥体束征;血清铜氧化酶0.02μmol/L。临床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亦称Wilson病)并骨质病。给予青霉胺0.25g口服,3次/d,治疗4年无效,改为0.25g口服,4次/d。治疗1年余,症状及体征渐进性加重,16岁死亡。尸检结果显示,脑实质呈广泛性萎缩,双侧额顶叶皮质下白质严重萎缩、变性形成空腔。光学显微镜下基底节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血管管腔偶有不规则,内膜皱缩;皮质内颗粒细胞层神经元脱失明显,白质广泛脱髓鞘变性并有囊腔形成,可见大量增生的星形细胞、吞噬细胞、异位神经元及卫星细胞,血管周围无炎症细胞浸润;基底节区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丘脑均未见明显的神经元脱失和坏死,但是神经元中卫星细胞明显增多,有大量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尾状核尾的神经元内有沉积物;未见AlzheimerⅡ型星形细胞和Opaski细胞;小脑的特征性变化为颗粒细胞层变薄,细胞减少,残留的Purkinje细胞有明显的树枝状突起(垂柳影样)及突起局限性肥大处树突增多,局灶性轴突肿胀(鱼雷样变);并可见Purkinje细胞沉入颗粒细胞层内。结论(1)Menkes病亦可发生于女性,可于儿童晚期或成年早期发病。(2)特征性表现为皮质下白质大片变性、坏死形成空腔,以及与临床症状、体征不平行的基底节结构保留完好,皮质内颗粒细胞层神经元脱失和小脑Purkinje细胞异常突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疾病 发纽结综合征 神经病学表现 病理学 临床 遗传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酯酶抑制剂对重症肌无力电生理学检查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银红 许贤豪 +2 位作者 崔丽英 秦绍森 王湘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抑制剂对重症肌无力(myasthenis gravis,MG)电生理学检查结果有无影响。方法对53例MG肌注新斯的明1.5 mg,每例均在注射前后依次进行临床绝对评分、右侧伸指总肌的单纤维肌电图(single fiber electromyography,SFEMG)和...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抑制剂对重症肌无力(myasthenis gravis,MG)电生理学检查结果有无影响。方法对53例MG肌注新斯的明1.5 mg,每例均在注射前后依次进行临床绝对评分、右侧伸指总肌的单纤维肌电图(single fiber electromyography,SFEMG)和左侧桡神经低频重复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检查,比较用药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用药前后SFEMG中平均颤抖(jitter)、异常电位对和阻滞电位对的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用药后RNS波幅递减的幅度和临床绝对评分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均为0.000)。结论胆碱酯酶抑制剂对MG的SFEMG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而能显著改善RNS结果和临床症状的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胆碱酯酶抑制剂 单纤维肌电图 重复电刺激 临床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