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建科40周年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彤华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3-6,F0002,F0003,F0004,共7页
北平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cal College,PUMC,简称老协和)的临床前期各系位于协和礼堂对面,即南门的三座楼和九号楼,南门自西向东三座楼分别为解剖组胚、生化和生理学系。九号楼一层为寄生虫学系、二层为细菌学系、三层和... 北平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cal College,PUMC,简称老协和)的临床前期各系位于协和礼堂对面,即南门的三座楼和九号楼,南门自西向东三座楼分别为解剖组胚、生化和生理学系。九号楼一层为寄生虫学系、二层为细菌学系、三层和地窨子(地下室)为病理学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院 病理科 寄生虫学 医学院 临床前 生理学 细菌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病理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师晓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7-431,共5页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危害女性生殖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相对罕见,但恶性程度高,患者临床预后差。该病变病理形态学多样、免疫表型缺乏特异性、基因变异形式多样,导致该疾病明确诊断困难,因此,准确识别并诊断该类病变具有挑战性...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危害女性生殖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相对罕见,但恶性程度高,患者临床预后差。该病变病理形态学多样、免疫表型缺乏特异性、基因变异形式多样,导致该疾病明确诊断困难,因此,准确识别并诊断该类病变具有挑战性。该文旨在总结该类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期提高对此病变的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基因重排 YWHAE-NUTM2A/2B ZC3H7B-BCOR BCOR I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HOX转录反义RNA原位杂交检测分析
3
作者 张煜涵 王征 +2 位作者 陆俊良 赵大春 霍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总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P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原位杂交情况、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23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17例病理确诊为MPE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患者行组蛋白H3... 目的总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P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原位杂交情况、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23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17例病理确诊为MPE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患者行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修饰(H3K27me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阿尔辛蓝-过碘酸希夫(AB-PAS)染色。同时选取16例脊髓室管膜瘤病例作为对照,与17例MPE病例制成组织芯片,行HOTAIR原位杂交检测并半定量评分,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两组评分差异。结果17例MPE患者年龄14~64岁,平均(37.48±16.10)岁,男女比例0.7∶1。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下肢疼痛。镜下见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呈乳头状排列,伴多量黏液样物质,部分病例可见疏松网状结构。17例(100.00%)肿瘤细胞表达GFAP,10例(58.82%)表达EMA,8例(47.06%)表达D2-40,2例(11.76%)H3K27me3蛋白表达缺失。17例(100.00%)AB-PAS染色均可见蓝色黏液。MPE组与脊髓室管膜瘤组均表达HOTAIR,且MPE组HOTAIR半定量评分高于脊髓室管膜瘤组(P=0.004)。随访1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5.50个月,3例复发。结论MPE具有典型的病理形态学表现,结合GFAP、EMA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AB-PAS染色易于诊断。少数病例H3K27me3表达缺失。MPE中HOTAIR呈高表达,但其辅助诊断价值有限。MPE预后相对较好,但少数病例可出现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临床病理特征 H3第27位赖氨三甲基化修饰 HOX转录反义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卉 葛莉 +1 位作者 张煜涵 冯瑞娥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6-762,共7页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3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诊治且有病理送检记录的34例NTM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播散性NTM病组...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3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诊治且有病理送检记录的34例NTM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播散性NTM病组(14例)和非播散性NTM病组(20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22例(64.71%,22/34)患者的致病菌为鸟-胞内分枝杆菌,6例(17.65%,6/34)患者的致病菌为龟-脓肿分枝杆菌,4例(11.76%,4/34)患者为堪萨斯分枝杆菌。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23例(67.65%,23/34)可见肉芽肿病变,其中,19例(82.61%,19/23)样本中的上皮样组织细胞排列均松散,7例(30.43%,7/23)样本中可见化脓性肉芽肿。5例(14.71%,5/34)可见富于核碎片的嗜碱性坏死,4例(11.76%,4/34)出现粉染的干酪样坏死,18例(52.94%,18/34)观察到多核巨细胞反应。5例(23.81%,5/21)抗酸染色阳性。结论:NTM病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多样,以松散的上皮样肉芽肿为主要病理改变,常伴多核巨细胞反应,且化脓性肉芽肿较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胰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双妮 卢朝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579,共4页
胰母细胞瘤(pancreatoblastoma, PB)较少见,年发病率约0.004人/10万[1],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罕见发生于成人[2]。目前文献报道的成人病例约90例,绝大多数为个案报道。本文重点阐述成人与儿童PB在临床表现、肿瘤大体、分子改变以及... 胰母细胞瘤(pancreatoblastoma, PB)较少见,年发病率约0.004人/10万[1],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罕见发生于成人[2]。目前文献报道的成人病例约90例,绝大多数为个案报道。本文重点阐述成人与儿童PB在临床表现、肿瘤大体、分子改变以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1 临床特征成人PB患者发病年龄范围18~81岁,中位年龄40岁[3-5]。男女比例相当,轻微男性易发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母细胞瘤 成人 鳞状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占位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常晓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更新和体检的普及,胰腺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要想获得明确的诊断以指导下一步治疗,穿刺活检后行病理学诊断就势在必行,内镜超声引导下获取组织是创伤最小的手段。胰腺病变在影像学表现上可分为实性实性占位和...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更新和体检的普及,胰腺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要想获得明确的诊断以指导下一步治疗,穿刺活检后行病理学诊断就势在必行,内镜超声引导下获取组织是创伤最小的手段。胰腺病变在影像学表现上可分为实性实性占位和囊性占位。实性占位涵盖肿瘤性实性占位和非肿瘤性占位两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穿刺活检 占位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底腺黏膜型腺癌4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晓宇 薛晓伟 周炜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观察胃底腺黏膜型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gland mucosa type,GA-FG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GA-FGM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黏蛋白(MUC5AC、MUC6)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向... 目的观察胃底腺黏膜型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gland mucosa type,GA-FG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GA-FGM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黏蛋白(MUC5AC、MUC6)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向胃小凹上皮和胃底腺两种方向分化。胃小凹上皮分化部分由低度异型的高柱状肿瘤性上皮构成,可呈乳头状、绒毛状或管状形态,免疫组化标记MUC5AC阳性;胃底腺分化成分表现为向颈黏液细胞、主细胞和壁细胞分化,免疫组化标记MUC6阳性。结论GA-FGM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活检诊断困难,与胃底腺型腺癌形态学有重叠又有不同,需加强认识,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腺黏膜型腺癌 早期胃癌 活检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CD117、DOG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雅娟 王媛 任新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623,共8页
目的 探究CD117、DOG1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0—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的TNBC患者。取其肿瘤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中CD117、DOG... 目的 探究CD117、DOG1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0—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的TNBC患者。取其肿瘤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中CD117、DOG1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分期、组织学分级、P53、Ki-67增殖指数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TNBC患者185例,其中CD117阳性24例(12.97%),DOG1阳性22例(11.89%),二者共表达率为1.62%。相较于肿瘤细胞CD117阴性患者,CD117阳性患者中高Ki-67增殖指数(87.50%比67.70%,P=0.048)、基底样TNBC(95.83%比74.53%,P=0.020)、P53弥漫强阳(33.33%比13.66%,P=0.032)的比例均更高。相较于DOG1阴性患者,DOG1阳性患者中肿瘤直径≤2 cm(22.73%比45.40%,P=0.026)、基底样TNBC(54.55%比80.37%,P=0.015)的比例均更低。中位随访时间71个月(范围:2~170个月),失访4例(2.16%),复发或远处转移66例(35.68%),死亡34例(18.38%)。生存分析显示,AJCC分期(HR=7.624,95%CI:2.187~26.576,P=0.001)及CD117阳性伴P53弥漫强阳(HR=3.942,95%CI:1.366~11.379,P=0.011)与TNBC患者总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 CD117阳性、DOG1阴性与基底样TNBC具有一定相关性,且CD117阳性伴P53弥漫强阳者总生存期更短,死亡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CD117 DOG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中Trop2、β-caten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王雅娟 王媛 任新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1-1187,共7页
目的探讨Trop2、β-catenin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TNBC按HER2-0、HER2-低表达(1+,2+FISH阴性)进一步分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石... 目的探讨Trop2、β-catenin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TNBC按HER2-0、HER2-低表达(1+,2+FISH阴性)进一步分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Trop2和β-catenin的表达,分析Trop2、β-catenin和HER2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180例TNBC中,Trop2高表达率为60.6%(109/180),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为71.7%(129/180),两者共表达率为48.9%(88/180),χ^( 2)检验显示与Trop2低表达者相比,Trop2高表达患者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更高(80.7%vs 57.7%,P<0.001)。Trop2高表达、β-catenin异常表达患者中AJCC分期晚(P=0.006,P=0.001)、远处转移比例更高(P=0.005,P=0.006);HER2-低表达比例更低(P=0.009,P=0.005)。Trop2高表达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更高(P=0.031);年龄<50岁患者比例更低(P=0.035)。β-catenin异常表达患者中组织学分级高(P=0.014)。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9.5个月,3.3%失访(6/180),36.1%复发(65/180),19.4%死亡(35/18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rop2高表达(P=0.017,P=0.001)、β-catenin异常表达(P=0.030,P=0.007)与Trop2(高)/HER2(0)/β-catenin(异常)均显著缩短患者的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P均<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AJCC分期晚(HR=2.543,P<0.001)、基底样TNBC(HR=3.948,P=0.024)、Trop2(高)/HER2(0)/β-catenin(异常)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高(HR=4.452,P<0.00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30%的患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0.341,P=0.044)。结论TNBC中Trop2、β-catenin与HER2表达具有相关性;Trop2(高)/HER2(0)/β-catenin(异常)可作为TNBC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Trop2 Β-CATENIN HER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局部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的疗效评估——基于临床病例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0
作者 张燕娜 彭理 +3 位作者 任新瑜 茅枫 孙强 周易冬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4-1220,共7页
目的 比较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联合外用皮质类固醇与单纯外用皮质类固醇在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IGM)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治疗的IGM患... 目的 比较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联合外用皮质类固醇与单纯外用皮质类固醇在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IGM)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治疗的IGM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注射组(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联合外用皮质类固醇)和对照组(单纯外用皮质类固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获益及复发率。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78例,其中注射组51例,对照组27例。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5(22,45)岁,注射组的病灶最大径为(8.7±2.9)cm,对照组为(7.1±2.7)cm。相较于对照组,注射组的病灶过半缓解时间更短[(2.8±0.9)周比(4.2±1.3)周,P<0.001],且完全缓解时间更短[(8.8±2.5)周比(10.1±2.7)周,P=0.043]。随访74个月,注射组2例患者出现复发,同侧和对侧各1例;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对侧复发。结论 与单纯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相比,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联合外用皮质类固醇在保证高有效率和低远期复发率的基础上,有望更快控制IGM症状并缩短治疗时长,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皮质类固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耐药后组织学转化为不典型类癌的RET融合阳性NSCLC病例报道
11
作者 张宇 张卉 +2 位作者 钟巍 陈闽江 王孟昭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0-404,共5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基石,然而耐药不可避免且机制尚不明确。其中,组织学类型转化是罕见的免疫耐药机制,目前仅...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基石,然而耐药不可避免且机制尚不明确。其中,组织学类型转化是罕见的免疫耐药机制,目前仅有个案报道。本文报道了首例经一线ICIs联合化疗后组织学类型转化为不典型类癌的肺腺癌,探讨了组织类型转化在NSCLC获得性免疫耐药机制中的关键作用。此外,患者携带转染重排基因(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RET)融合突变,在发生组织类型转化后试用塞普替尼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例为合并罕见突变的不典型类癌患者提供了可能的药物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耐药 组织学转化 不典型类癌 高选择性RET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脱水新技术在HE染色中应用效果评价
12
作者 薛晓伟 周立新 +6 位作者 谢斌 马铁 信芳杰 吴平 韩一丁 王莉 丁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评价组织脱水新技术在HE染色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实验室组织制备试剂的选择提供客观指标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8家医院病理科,使用组织脱水新技术制备的蜡块和切片,评价其优良率,同时分析造成染色不良... 目的评价组织脱水新技术在HE染色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实验室组织制备试剂的选择提供客观指标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8家医院病理科,使用组织脱水新技术制备的蜡块和切片,评价其优良率,同时分析造成染色不良事件和脱水机故障的原因。结果8家医院在蜡块和HE染色质量上表现稳定,蜡块优良率(P=0.96,χ^(2)=2.04)和染色优良率(P=0.42,χ^(2)=7.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蜡块质量与HE染色质量呈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0,P=0.63)。染色不良事件及脱水机故障的原因,与使用组织脱水新技术均无关。结论组织脱水新技术,在HE中表现稳定的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脱水新技术 HE染色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家实验室EBER原位杂交室间质控结果分析
13
作者 蔡晴 郭文阳 +3 位作者 薛晓伟 王德田 王先博 周炜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8-923,共6页
目的 通过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组织的原位杂交室间测评活动,分析EBER原位杂交染色中的常见问题及影响染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原位杂交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选定已确诊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石蜡切片作为... 目的 通过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组织的原位杂交室间测评活动,分析EBER原位杂交染色中的常见问题及影响染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原位杂交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选定已确诊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石蜡切片作为本次测评切片,同时玻片滴加EBER原位杂交液态细胞质控品作为测评对照。问卷收集各实验室染色信息及方法。最后收集染色后切片,由协会病理专家按照评分标准进行统一评价。结果 共有来自7个省/直辖市的38家单位参评,包括32家医院病理科和6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病理实验室。染色方法有:手工染色(21家),仪器进行的自动化染色(17家)。本次室间质评EBER原位杂交染色的总合格率为94.74%(36/38),优良率为26.32%(10/38),其中自动化染色优良率(41.12%,7/17)显著高于手工染色优良率(14.29%,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2,P=0.028)。液态细胞质控品与组织对照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0.909,r=0.944)。结论 本次室间质评数据证实病理实验室EBER原位杂交技术合格,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优良率结果存在差异,推荐自动化染色作为首选染色方法;液态细胞质控品与阳性对照组织在本次质控表现中无差异;个别实验室染色技术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质控 原位杂交染色 EBER 组织阳性对照 液态细胞质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 被引量:248
14
作者 丛文铭 步宏 +4 位作者 陈杰 董辉 朱玉瑶 冯龙海 陈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65-872,共8页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病理学则是肝脏外科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之一。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病理...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病理学则是肝脏外科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之一。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全国肝胆肿瘤及移植病理协作组于2010年制订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方案专家共识(2010年版)》(《共识》)[1],对推进我国肝癌病理诊断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近5年来,肝癌临床和病理学研究又有了新进展,肝癌异质性、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病理学 诊断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 被引量:166
15
作者 吴孟超 汤钊猷 +7 位作者 刘彤华 丛文铭 步宏 陈杰 董辉 朱玉瑶 冯龙海 陈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833-839,共7页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病理学则是肝脏外科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之一。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病理...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病理学则是肝脏外科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之一。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全国肝胆肿瘤及移植病理协作组于2010年制订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方案专家共识(2010年版)》(简称《共识》)[1],对推进我国肝癌病理诊断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近5年来,肝癌临床和病理学研究又有了新进展,肝癌异质性、生物学特性、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等新概念开始成为现代临床肝癌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这对肝癌病理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病理学 诊断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块的能量多普勒血流定量与病理微血管定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3
16
作者 荣雪余 杨堤 姜玉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7期660-663,共4页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及能量多普勒技术测定乳腺肿瘤的彩色象素密度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超声造影和能量多普勒技术观察 5 1例乳腺肿块血流信号 (2 8例良性 ,2 3例恶性 ) ,计算机辅助测量肿瘤血流的彩色象素密度 ,对手术...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及能量多普勒技术测定乳腺肿瘤的彩色象素密度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超声造影和能量多普勒技术观察 5 1例乳腺肿块血流信号 (2 8例良性 ,2 3例恶性 ) ,计算机辅助测量肿瘤血流的彩色象素密度 ,对手术标本进行抗CD3 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测量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 彩色象素密度及微血管密度值均表现为同样梯度 ,即恶性组 >良性组 >对照组 (10例远离肿块的周围乳腺组织 )。恶性组中腋下淋巴结转移组的彩色象素密度及微血管面密度均高于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能量多普勒测定的彩色象素密度与病理微血管面密度有较好的相关性 (r =0 .84,P<0 .0 0 1)。结论 能量多普勒血流定量测值与肿瘤微血管密度测值相关性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多普勒 彩色象素密度 乳腺肿瘤 鉴别诊断 超声造影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与病理特点 被引量:31
17
作者 徐晓莉 宋伟 +4 位作者 隋昕 宋兰 王晓 冯瑞娥 李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SC)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SC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8例患者表现为单发肺肿块,2例患者表现为多发肺肿块,共22个肿块。5个肿块位于肺门区,17个位于肺周,其中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SC)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SC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8例患者表现为单发肺肿块,2例患者表现为多发肺肿块,共22个肿块。5个肿块位于肺门区,17个位于肺周,其中11个肿块大于5 cm。9个肿块边界光滑,11个肿块边缘可见短粗毛刺和/或深分叶,2个肿块边界不清。2个肿块有胸膜凹陷征,14个肿块呈宽基底胸膜增厚。10个肿块平扫密度均匀,7个肿块内可见低密度区,5个肿块可见空洞。15例行增强CT检查,15个肿块呈不规则环形和/或斑片状强化,2个肿块呈均匀轻度强化。6例患者单侧或双侧肺门和/或纵隔肿大淋巴结。病理诊断多形细胞癌16例,梭形细胞癌4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13例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阳性,15例波形蛋白阳性,8例细胞角质蛋白阳性,1例上皮细胞膜抗原阳性,8例甲状腺转录因子-1阳性。结论原发性PSC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确诊需要靠病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肉瘤样癌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对照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杨倩 杨筱 +5 位作者 刘真真 姜玉新 李建初 苏娜 陈博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9-314,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及对应的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2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表现与其病理特征对照。结果 72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中良性卵巢甲状腺肿71例共73个病...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及对应的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2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表现与其病理特征对照。结果 72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中良性卵巢甲状腺肿71例共73个病灶,恶性卵巢甲状腺肿1例1个病灶。73个良性卵巢甲状腺肿超声声像图表现:所有病灶均边界清晰,45个(61.6%)呈多房囊性或囊实性,49个(67.1%)形状不规则,28个(38.4%)病灶囊性成分内部可见实性结节状中等或中高回声突起,36个(49.3%)病灶内可探及血流信号。1个恶性卵巢甲状腺肿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多房囊实性,囊壁及隔上可见多个结节状中高回声,分隔及实性成分可见血流。结论卵巢甲状腺肿超声表现多样,如肿瘤呈多房囊性或囊实性,边界清晰,囊内见结节状中等或中高回声同时伴血流信号,应考虑卵巢甲状腺肿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畸胎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炎型肺癌:一项中国单中心临床-放射-病理特征回顾性研究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2
19
作者 留永健 李霁 +6 位作者 王世波 陈闽江 赵静 蒋德利娜 钟巍 徐燕 王孟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9-335,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炎型肺癌是一种临床和影像表现特殊的肺癌。本研究旨在总结此类肺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诊断手段,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方法肺炎型肺癌定义为: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以磨玻璃或实变影为主要表... 背景与目的肺炎型肺癌是一种临床和影像表现特殊的肺癌。本研究旨在总结此类肺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诊断手段,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方法肺炎型肺癌定义为: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以磨玻璃或实变影为主要表现,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的肺癌。收集2013年1月1日-2018年8月30日期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晚期肺炎型肺癌病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存随访。结果共纳入46例患者,均为肺腺癌。咳嗽(41/46, 89.1%)、咳痰(35/46, 76.1%)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胸部CT常见表现为磨玻璃影(87.0%)、实变影(84.8%)、以及多发磨玻璃结节(84.8%),多发囊样变和空洞分别为40.0%和13.0%。同侧及对侧肺转移分别见于95.3%和84.8%的病例。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的中位时间为214天(95%CI:129-298)。CT引导肺穿刺活检及外科肺活检的确诊率为100%,支气管镜下的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联合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的确诊率为80.9%(17/21),痰液病理学检查的确诊率为45.0%(9/20)。病理亚型,26例(26/46, 56.5%)为浸润性粘液腺癌,20例患者因缺乏足够的病理标本量而无法进一步区分亚型。38例进行了EGFR基因检测,6例(6/38, 15.8%)有突变。33例进行ALK基因检测,仅1例(1/33, 3.0%)有ALK重排。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为522天(95%CI:424-619)。EGFR野生型或ALK融合基因阴性的患者,化疗明显延长中位OS(HR=0.155, P=0.002,2),接受化疗者中位OS 547天(95%CI:492-602),不接受化疗者中位OS 331天(95%CI:22-919)。结论肺炎型肺癌由于其临床和影像特征与肺部感染相似而经常导致延误诊断。支气管镜下的BAL联合TBLB有相当高的确诊率。浸润性粘液腺癌为肺炎型肺癌的主要病理亚型。肺炎型肺癌EGFR突变及ALK重排发生率很低。对于无明确驱动基因的患者,应积极行化疗,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炎型肺癌 浸润性肺粘液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尸检的肺部病理改变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杰 谢永强 +8 位作者 张宏图 万建伟 王德田 卢朝辉 王青峙 薛新华 司文学 罗玉风 邱红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0-362,T005,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的尸检肺部标本,总结SARS的肺部病变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详细检查SARS患者肺脏标本的大体特点,并用常规方法研究显微光镜下SARS累及各肺叶的病变特点。结果7... 目的通过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的尸检肺部标本,总结SARS的肺部病变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详细检查SARS患者肺脏标本的大体特点,并用常规方法研究显微光镜下SARS累及各肺叶的病变特点。结果7例SARS患者的双肺均明显膨胀,镜下表现以弥漫性肺泡损伤(DAD)不同时期的病变为主。7例均有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肺水肿尤以早期明显。病程超过3周者开始有肺泡内机化及肺间质纤维化,造成肺泡的纤维性闭塞。几乎每例都可见到小血管内的微血栓和肺出血、散在的小叶性肺炎、肺泡上皮脱落、增生等病变。2例可见曲霉菌感染,1例累及左全肺及右肺部分区域,1例出现在肺门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多表现为充血、出血及淋巴组织减少,窦组织细胞增多。结论SARS肺可能为SARS病毒造成的弥漫性肺泡损伤,表现为肺泡上皮及毛细血管的严重损伤导致肺水肿和肺泡及细支气管的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出现透明膜,继而出现肺泡内机化及肺泡间隔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共同使肺泡萎陷、机化,最终形成纤维化实变。肺门淋巴组织的减少可能是此病影响免疫系统的又一形态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