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正在全球教育系统各个领域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但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MOOCs在全球医学教育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1]。本文回顾性分析MOOCs对全球医学教育系统各个层次的影响,并对MOOCs应...慕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正在全球教育系统各个领域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但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MOOCs在全球医学教育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1]。本文回顾性分析MOOCs对全球医学教育系统各个层次的影响,并对MOOCs应用于中国医学教育的未来进行展望。慕课课程与现代医学教育融合现状当前,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组(DRG)比较分析医院感染患者的经济负担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某院2018—2020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的住院日数及医疗费用,并与DRG同组患者的住院日数及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2...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组(DRG)比较分析医院感染患者的经济负担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某院2018—2020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的住院日数及医疗费用,并与DRG同组患者的住院日数及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2018—2020年医院感染病例数分别为694、1102、819例次,同期DRG分组病例数分别为72707、92837、59398例次;各年份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均高于DRG同组患者(31.07 d VS 13.05 d,65.98 d VS 47.51 d,35.38 d VS 13.4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年份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DRG同组患者(12.29万元VS 3.84万元,17.18万元VS 4.12万元,15.75万元VS 4.43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从感染部位来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平均住院费用最高,2018—2020年各年份分别为22.57、35.88、26.80万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的三年平均住院日数为102.00 d、住院费用为28.42万元,较之DRG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数及费用分别增加88.78 d、24.27万元。结论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将显著增加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减轻医院感染经济负担的重中之重,在DRG支付方式下,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势在必行。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内涵,构建胜任力框架并观察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首先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教学秘书、临床教学对象、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教改实践与研究人员等关键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两轮名义群体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目的研究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内涵,构建胜任力框架并观察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首先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教学秘书、临床教学对象、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教改实践与研究人员等关键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两轮名义群体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e,NGT)形成临床教学管理岗位的胜任力框架。然后采用该胜任力框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邀请临床教学秘书进行自评打分,自评采用李克特评分法(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统计并分析自评结果。结果临床教学秘书、临床教学对象及教学行政管理人员通过首轮NGT讨论,对于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要素,如个人素养、组织协调能力、教学能力与教学创新能力等可基本形成共识,但对其内涵及重要性排序持有不同观点。教改实践与研究人员通过第二轮NGT讨论,在首轮讨论结果基础上形成了涵盖7个维度(医学知识与技能、以学习者为中心、沟通与合作、职业素养与榜样、反思与提升、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协调与管理)的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框架。自评结果显示,除“教学协调与管理”“教学理论与方法”2个维度自评得分低于4分外,余5个维度自评得分均高于4分。结论本研究初步形成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框架并尝试应用,应用效果对引导胜任力提升及评价具有重要提示作用,但具体内涵描述尚待更多实践以进一步验证和优化。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的就医意向,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59月,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robability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方法,从东、中、西部各抽取2个省,依据方便抽样...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的就医意向,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59月,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robability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方法,从东、中、西部各抽取2个省,依据方便抽样方法,选择流动人口从业比例较高的生产企业工人、建筑工人和服务业从业者三类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设计问卷,对6省12个城市共计3300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294份,有效率为99.8%。分析不同特征流动人口在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时的就诊意向,及不同就诊意向的流动人口健康信念模式各模块的得分情况。结果3294名流动人口在出现轻度和中度结核病可疑症状时有延迟就诊意向的分别占22.8%(751/3294)和14.9%(491/3294),建筑业流动人口在轻度症状或中度症状的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29.7%(341/1149)和22.2%(255/1149);41~50岁年龄组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25.6%(212/829)和18.9%(157/829);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32.7%(342/1046)和23.0%(241/1046)。未接受过结核病宣传教育的调查对象有延迟就诊意向的比率均高于接受过相关宣传教育的调查对象,前者出现轻度和中度结核病可疑症状时分别占26.2%(553/2111)和16.5%(348/2111),后者分别占16.7%(192/1153)和11.7%(135/1153)。健康信念模式各模块中,调查对象结核病知识平均分为(8.51±3.37)分,感知肺结核威胁平均分为(12.28±2.62)分,感知及时就诊益处平均分为(14.27±1.89)分,感知就诊障碍平均分为(13.03±1.12)分。提示因素平均分为(6.45±1.12)分。结论流动人口有延迟就医意向的比率较高,需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西部地区及建筑工人应是其中重点,开展健康教育时应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将就诊益处及障碍纳入宣传内容。展开更多
文摘慕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正在全球教育系统各个领域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但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MOOCs在全球医学教育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1]。本文回顾性分析MOOCs对全球医学教育系统各个层次的影响,并对MOOCs应用于中国医学教育的未来进行展望。慕课课程与现代医学教育融合现状当前,
文摘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组(DRG)比较分析医院感染患者的经济负担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某院2018—2020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的住院日数及医疗费用,并与DRG同组患者的住院日数及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2018—2020年医院感染病例数分别为694、1102、819例次,同期DRG分组病例数分别为72707、92837、59398例次;各年份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均高于DRG同组患者(31.07 d VS 13.05 d,65.98 d VS 47.51 d,35.38 d VS 13.4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年份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DRG同组患者(12.29万元VS 3.84万元,17.18万元VS 4.12万元,15.75万元VS 4.43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从感染部位来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平均住院费用最高,2018—2020年各年份分别为22.57、35.88、26.80万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的三年平均住院日数为102.00 d、住院费用为28.42万元,较之DRG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数及费用分别增加88.78 d、24.27万元。结论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将显著增加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减轻医院感染经济负担的重中之重,在DRG支付方式下,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势在必行。
文摘目的研究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内涵,构建胜任力框架并观察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首先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教学秘书、临床教学对象、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教改实践与研究人员等关键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两轮名义群体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e,NGT)形成临床教学管理岗位的胜任力框架。然后采用该胜任力框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邀请临床教学秘书进行自评打分,自评采用李克特评分法(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统计并分析自评结果。结果临床教学秘书、临床教学对象及教学行政管理人员通过首轮NGT讨论,对于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要素,如个人素养、组织协调能力、教学能力与教学创新能力等可基本形成共识,但对其内涵及重要性排序持有不同观点。教改实践与研究人员通过第二轮NGT讨论,在首轮讨论结果基础上形成了涵盖7个维度(医学知识与技能、以学习者为中心、沟通与合作、职业素养与榜样、反思与提升、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协调与管理)的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框架。自评结果显示,除“教学协调与管理”“教学理论与方法”2个维度自评得分低于4分外,余5个维度自评得分均高于4分。结论本研究初步形成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框架并尝试应用,应用效果对引导胜任力提升及评价具有重要提示作用,但具体内涵描述尚待更多实践以进一步验证和优化。
文摘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的就医意向,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59月,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robability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方法,从东、中、西部各抽取2个省,依据方便抽样方法,选择流动人口从业比例较高的生产企业工人、建筑工人和服务业从业者三类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设计问卷,对6省12个城市共计3300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294份,有效率为99.8%。分析不同特征流动人口在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时的就诊意向,及不同就诊意向的流动人口健康信念模式各模块的得分情况。结果3294名流动人口在出现轻度和中度结核病可疑症状时有延迟就诊意向的分别占22.8%(751/3294)和14.9%(491/3294),建筑业流动人口在轻度症状或中度症状的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29.7%(341/1149)和22.2%(255/1149);41~50岁年龄组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25.6%(212/829)和18.9%(157/829);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32.7%(342/1046)和23.0%(241/1046)。未接受过结核病宣传教育的调查对象有延迟就诊意向的比率均高于接受过相关宣传教育的调查对象,前者出现轻度和中度结核病可疑症状时分别占26.2%(553/2111)和16.5%(348/2111),后者分别占16.7%(192/1153)和11.7%(135/1153)。健康信念模式各模块中,调查对象结核病知识平均分为(8.51±3.37)分,感知肺结核威胁平均分为(12.28±2.62)分,感知及时就诊益处平均分为(14.27±1.89)分,感知就诊障碍平均分为(13.03±1.12)分。提示因素平均分为(6.45±1.12)分。结论流动人口有延迟就医意向的比率较高,需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西部地区及建筑工人应是其中重点,开展健康教育时应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将就诊益处及障碍纳入宣传内容。